圈子定律,你認為對一個人重要嗎?

2020-12-05 小陳談生活勵志

你相信圈子定律嗎?

古有孟母三遷,現有無數父母拼命送孩子進入高級的學校進行學習,參加各種補習班。不再固執的認為把孩子帶在身邊是最好的選擇,而是通過各種途徑打聽好的學校,進入這所學校需要具備什麼,參加各種補習,只為讓孩子不再像自己輩一樣被窮的思維所影響一生。

我記得在我上學那會,這種認知似乎還不是很明顯,覺得離家近就可以了。後面到了我上大學那會,我才發現我堂哥堂姐他們正在努力張羅著自己孩子教育的事宜。為了孩子特意在縣城租了房子,為了符合學校的要求,帶孩子參加各種考試。

我那時的就想,這覺醒已經趕超農村一大群人了。他們註定是一群不一樣的領頭人,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湧入城市,社會也將會越來越好的。怎麼說這些孩子的見識,認知已經比農村的孩子增長几倍了。在學校交識不一樣的同學,發現你們之間的差距,也會有一股由內而外的認知,需要好好學習。而那些孩子農村的孩子,卻多多少少因為大家相近的家庭環境而感知不到這樣的危機。

你會發現社會上大部分的成功人士,還是那些在大城市成長的人,他們不怕冒險,做事不會畏首畏尾。而大部分農村出來的孩子,骨子裡更多的是樸實,膽小謹慎,前怕狼後怕虎。可以看出一個好的圈子對一個人影響有多大,好的圈子可以帶動你從骨子裡的蛻變。

一個好的圈子可以帶動你積極向上,一個壞的圈子可以影響你一生機遇。都說看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只需看看你身邊的人就知道了。一個乾淨積極的圈子,對你的影響真的很大,很大程度上將會決定你的一生。看看你什麼的人就能提前知道你未來的樣子,過得好不好,有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其實這些都可以提前從你的圈子裡了解的,所有你要選擇好的一個圈子。發現不適的圈子,及時懸崖勒馬,快刀斬亂麻。

你知道現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寧願高傲的一人,也不願從此賭上自己的一生了嗎?因為他們不願低成本的浪費自己昂貴的時間,不願為了所謂的合群而委屈自己的意願。他們在沒有找到自己合適的圈子之前,會高昂的投資自己,只有自己足夠強大,足夠優秀了,遇上好的圈子才能輕易進入。而不是遇上了,卻因自己的渺小而舉步艱難。

你知道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越來越窮嗎?圈子決定了他們不同的思維,富人敢於冒險,結實的也是相對層次的人;而窮人固有的思維窮已經深深植入自己的腦海中,不敢嘗試,身邊的人也是一樣的心理,害怕失敗,因為怕窮。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人,特別是城市與農村的差距更為明顯。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是從小接觸的環境,圈子的不同,對他們思維取了一個決定性因素。

永遠保持積極的心態,努力靠近可以促使自己成長的圈子。

相關焦點

  • 你的圈子,早已決定了你的人生和命運|心理學解釋圈子定律
    圈子定律心理學家認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積極的暗示能催人奮進,消極的暗示則可以使人鬥志全無。正如「鄧巴數字」理論裡的圈子定律:——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圈子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圈子不大,暗示卻不少,比如,一個人的影響力不可小覷。
  • 你知道什麼叫「圈子定律」嗎?
    ——歐陽修「圈子定律」來源於社會學裡很著名的「鄧巴數字」理論,也叫150定律: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圈子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人一輩子活動的範圍很小,或許一生只有一個地方最舒服,只有一個人最懂你。圈子雖小,只要乾淨就好。網上曾流傳一個段子:一個砍柴的和一個放羊的,砍柴的和放羊的聊了一天,人家羊吃飽了,你的柴呢?
  • 你知道圈子定律是怎麼使高鐵抽乾小城市的嗎?
    這就是「圈子定律」。人類在歲月更迭中適應了群體生活,並且在不斷的時間進程中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圈子」,不一樣的「圈子」帶給了人們不一樣的思維方式,有的人享受於當前「圈子」帶來的的舒適感覺,有的人不滿足於當前「圈子」的現狀。
  • 原來這就叫「圈子定律」! | 可讀
    「圈子定律」來源於社會學裡很著名的「鄧巴數字」理論,也叫150定律——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圈子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人一輩子活動的範圍很小,或許一生只有一個地方最舒服,只有一個人最懂你。圈子雖小,只要乾淨就好。
  • 圈子決定人生!(不得不信)
    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科學家研究認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
  • 圈子決定人生,但請別硬擠!
    但是仔細思考一下,如果把人生比作賽跑,雖然不能說「不輸在起跑線上」一定是錯誤的,但「贏在終點」難道不是更重要的嗎?輸不輸在起跑線和能不能贏在終點,本身是沒有必然聯繫的。況且,人生如果是一場長跑的話,從起跑線就開始領先的更是難以贏在終點了——我認為不重視起跑線的輸贏,並不是說要刻意讓孩子落後,而是需要給孩子儲備好中後期加速所需要的能力。
  • 「圈子定律」告訴你應該怎樣社交
    從同學會、戰友會、老鄉會到現在流行的社群、圈子等等,可謂五花八門、數不勝數。在我們的身邊,也不乏那些被稱之為「路路通」的人。他們整天忙於結交各種人脈、結識各類朋友,熱衷於聚會和活動,穿梭於酒場和飯局,自詡朋友眾多、手眼通天。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圈子決定人生
    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科學家研究認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積極的暗示,會對人的情緒和生理狀態產生良好的影響,激發人的內在潛能,發揮人的超常水平,使人進取,催人奮進。遠離消極的人吧!
  • 從圈子到平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結論讓人震驚:一個人賺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人脈圈子。這也就是說,除了自身素養、專業知識以外,一個人所處的圈子也可以成為拉高層次的競爭籌碼。圈子是「跳板」,更是「防護網」優質的圈子就像一個「跳板」,讓你能突破自己的局限和眼界,到達更高更遠的彼岸。
  • 向富人學習,整合人脈圈子,這4條定律助力你越混越開
    這些東西可能你會覺得很齷齪,但沒辦法,這就是現實。洛克菲勒在給小兒子寫的38封信中曾說過,能否成為富人,取決於你與誰同行,這4條定律,請牢記!2、培養一顆「勢利眼」,找到你真正想結識的人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全才,再厲害的人也有力所不及的地方,無所不能的是神不是人。善於用人不僅能夠彌補自身的不足,還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強大。
  • 150定律
    150定律,即著名的「鄧巴數字」。該定律由羅賓·鄧巴指出,他認為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羅賓·鄧巴是英國牛津大學的一名人類學家,他是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絡推斷出該定律。鄧巴發現,「好友」上千的社交網站用戶與「好友」較少的用戶實際交流的「好友」數量並無明顯差別。
  • 一個人走上坡路的四大定律
    一個人的人生是向上走還是走下坡路,從很多細節上可以窺探一二。在我看來,想要人生越來越好,在慢慢地走上坡路,就必須要明白這四大社會定律,並且努力踐行。這就是我要分享的第二個定律:嫉妒定律。嫉妒定律:一個人往往不會嫉妒陌生人的飛黃騰達,但會眼紅、嫉妒身邊熟悉的人比自己過得好。在之前的文章裡,我反覆提到過一個觀點: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沒幾個人真心希望你過得好。
  • 心理學150定律:你一生會結交多少朋友,從出生那一刻就確定了
    一個人一生中會有多少朋友,其實是有答案和生物依據的。這一點,心理學家鄧巴早就在研究中發現了。 如今社交網絡發達,人人都有粉絲。每一個人都能成名5分鐘的社會大環境,讓所有人都誤以為朋友越多越好,越多越能證明自己的魅力與成功。 但現實真如此嗎?
  • 150定律_鳳凰網
    150定律,即著名的「鄧巴數字」。該定律由羅賓·鄧巴指出,他認為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羅賓·鄧巴是英國牛津大學的一名人類學家,他是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絡推斷出該定律。鄧巴發現,「好友」上千的社交網站用戶與「好友」較少的用戶實際交流的「好友」數量並無明顯差別。
  • 靈魂拷問:人就一定得向上躍圈嗎?在自己的圈子不好嗎?
    朋友之間,它最起碼有一個原則,就是彼此可以共情的,你能懂我、我能懂你才是朋友。張桓:有人說過一句話,一個人的婚姻如果長久沒得聊了,這個婚姻有可能麻煩,我們交朋友也是這樣的。王牧笛:剛才三位嘉賓聊了他們對關係的理解、對朋友的理解,教授認為他們說得怎麼樣?
  • 磁場定律:你是誰,就會遇見誰
    湖畔大學學員向阿里巴巴永久合伙人蔡崇信提問:「過去這麼多年,最讓你難過的事情是什麼?」他的回答大意是:「你是問難過的事情,還是難處理的?2和優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寫道:與你最近的十個人,就是你的圈子。一個人認識的人再多,交往最頻繁的也不過十個。除去至親好友,真正能互相幫助和影響的,都是那些與你有著密切關聯的人。人為什麼會失去靈氣?
  • 你知道墨菲定律嗎?它的概率有多大?你知道人類避雷針是誰嗎
    兩個人當時也沒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說,這個空軍上尉墨菲就想著隨便開個玩笑吧。隨口就對這位同事說了一句:「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壞,讓你去做一定會更加壞。」說完之後,墨菲自己還笑了半天。然而讓墨菲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本沒有惡意的玩笑話,在說出來的時候也沒有什麼惡意,只是說出了這位同事的無奈,畢竟誰都不想壞運氣總在自己身上。
  • 什麼是28定律 28定律是什麼意思
    墨菲定律很多人都聽過,那你聽過28定律嗎?其實28定律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方面,那28定律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下吧。  28定律是什麼意思?  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明的。
  • 當代社會圈子有多重要?擁有了圈子就等於有了財富、格局、話語權
    進入圈子時代,說明人類的文明和文化又推進了一大步,說明了中國經濟和中國的企業家進入到了比較成熟的高速發展時期,因為初級階段的老闆、總裁和企業家是不完全理解圈子的真正意味,圈子意味的是這個階層在思考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商業文明和商業文化。
  • (如時我聞)社群電商實戰之150定律
    今天我們來說說社群電商,微商中的三大理論基礎中的最後一個理論--150定律。也就是著名的「鄧巴數字」,他由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不要說現在你想加滿5000人很難度,就算你加滿5000人你能和全部的人都產生穩定的社交關係嗎?150定律告訴我們,人的大腦新皮層大小有限,提供的認知能力只能使一個人維持與大約150個人的穩定人際關係,這一數字是人們擁有的、與自己有私人關係的朋友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