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的故事,發生在軍隊裡。
1949年,有一位名叫做愛德華·墨菲的空軍上尉工程師,在工作的某一天,閒來無事,他就和身邊的一位同事聊天。
而這位同事身上有一個不同於常人之處,那就是無論他做什麼事情,這件事情多半會變得很糟糕。兩個人當時也沒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說,這個空軍上尉墨菲就想著隨便開個玩笑吧。隨口就對這位同事說了一句:「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壞,讓你去做一定會更加壞。」說完之後,墨菲自己還笑了半天。
然而讓墨菲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本沒有惡意的玩笑話,在說出來的時候也沒有什麼惡意,只是說出了這位同事的無奈,畢竟誰都不想壞運氣總在自己身上。但是這句玩笑話卻成了影響很廣的一句名言。
這個世界上不走運的人太多,而且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喜歡犯各種各樣的錯誤。所以這句話被迅速擴散開來,最後竟然演繹成:如果壞事情有可能發生,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
很多人有可能不相信,但是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小概率卻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這樣的例子很多,讓我們來看一個大多數人認為不可能的例子。那就是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中「遭遇雷擊生還次數最多」的人勞埃·c·沙利文,來看看他的真實故事。
沙利文是一個美國人,在他的一生中共遭遇過雷擊7次,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人的一生被雷電擊中的概率只有60萬分之一,一個人一生被擊中兩次的概率幾乎就是很小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了,可是沙利文一共被雷電擊中了7次。
所以有了一個很精彩的說法,沙利文被人們稱為人體雷電導體和人類避雷針。
沙利文從1942年到1977年,先後經歷了7次雷擊,大家最後除了同情他的遭遇之外,也覺得非常地不可思議。這樣的事情怎麼會發生呢?但實際上,這就是事實,它確實發生了,而且被記入了世界吉尼斯紀錄。
這就是墨菲定律中提到的不管壞事情發生的概率有多小,總會發生。
那麼墨菲定律在我們的生活中會有哪些表現呢?人們會說,生活中的我也不至於這麼倒黴吧,墨菲定律好像不會輪到我身上吧。讓我們來看一下。
梳理一下你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沒有面對一件事情,嘗試了很多次依然還是失敗,你總覺得自己再怎麼做也不會成功,但卻不能確定自己是否需要接著嘗試,還是要放棄?
一直以來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樂觀的人,但是一件突如其來的不好的事情發生後,超出了你的心理預期,你就會立刻沮喪到難以承受嗎?你有沒有比別人更敏感地感受到事物的消極面,為了避免發生錯誤,而放棄了讓它開始的機會?
這就是墨菲定律作用在你內心的效果。雖然你不自知,但是這時墨菲定律已經在你心裡起作用了。墨菲定律放到心理學上,就會形成一種負面心理暗示,會對人的心態以及行為造成不良的影響。
和人們常說的老話一樣:「越怕來什麼,就越來什麼。」這句看似簡單的話,其實已經在人們心裡做出了負面的暗示,暗示事情會朝著壞的方向發展。
殊不知,這些消極的負面想法好像躲在角落裡的怪獸一樣,總會在猝不及防的時候跳出來影響我們原本幸福的生活,即使一開始它微不足道。
那麼如何消除呢?那就是做一個樂觀主義的人。
做一個樂觀主義的人,讓積極的心態來戰勝消極的心態,讓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向好的方面考慮,讓自己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自然就會有更好的結果,即使結果不太滿意,也不會讓自己心情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