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種主觀思維的動物,人的本性之一就是利己。在職場中,很多人經常抱怨領導待人不公,認為領導故意刁難自己;在生活中,夫妻吵架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而對方是過錯的一方。很多時候,我們總喜歡把不幸的生活和失敗的責任歸咎在他人或是運氣身上。
「真倒黴,又被罵了」「運氣真不好,偏偏又是我」,你有沒有想過問題的核心其實不是別人,而正是你自己呢?
在這個複雜紛擾的世界,我們常常把自己看得太重,把別人看得太輕,陷入一個以自我中心想法的漩渦之中。當你的主觀的想法佔據了客觀事實的時候,你就會迷失自己。隨之而來的就是消極、抱怨、頹廢的負面能量。
《墨菲定律》告訴你只有認清這3點,才能認清自己,找準自己失敗的原因。
01 你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地個體,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沒錯!但是一味地站在自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難免就會存在一些偏差。在生活中80%的爭吵,都是由自我意識太強引起的,總是習慣性地用「我覺得XXX,我以為XXX」去考慮問題。
當你過於關注自己的時候,你就會忽略你的另一半的感受,導致爭吵矛盾不斷,家庭出現危機。我們往往把失敗和挫折看成是運氣或他人造成等外部因素,因此才會陷入「怕什麼,來什麼」的怪現象。只有當你認清自己,正視自己的內心,才會更加全面地看待問題,心態也會更好一些。
02人總是很輕易地原諒自己
大人們自己也是一天到晚玩手機,但是小孩子一玩手機就會被人訓斥。相比於原諒別人,原諒自己要容易得多。由於保護自我的本能,世人總是很容易忽略自己的失誤,犯錯之後,也會找出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輕易地原諒自己。
老話說: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只要當你對自己嚴格要求,才會減少錯誤的發生。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只有知道自己的過錯,才能夠及時彌補,挽救損失。
03 自我淪陷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失敗和犯錯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劑。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重新開始的勇氣。當你把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歸結為倒黴、時運不濟時,你也就陷入了一個自我懷疑的漩渦之中。
「好的開始,未必有好的結果。壞的開始,結果往往會更壞。」當你用消極、悲觀的情緒去做事情時,結果往往比你想到的還要糟糕。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一個人想要成功,就要認清自己。拋開一切僥倖的心理,全面地看待問題。墨菲定律對於有的人是自怨自艾的藉口,而對於有的人卻是「自省」的好幫手。它強調的是不能忽略小概率事件,每個人都要有危機意識,才能防患於未然。
只有當你全面地了解墨菲定律,才能減少不幸事情發生的概率,減少自身的失敗和黴運。墨菲定律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秘,而是揭示了事物發展的規律和本質,是一種心理學效應,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不妨選購一本來品鑑一下,或許對你的生活很有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