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由愛德華·墨菲在 1949 年提出,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
定律內容為: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這個定律指出,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墨菲定律的由來
愛德華·墨菲是美國某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 年與其上司參加美國空軍進行的 MX981 火箭減速超重實驗時,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該實驗是將 16 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置在受試者上方,當時有兩種裝置方法可行,不可思議的是,這 16 個加速度計竟然全部被一名工作人員裝在了錯誤的位置上。
由此,墨菲開了一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更糟。"墨菲定律由此誕生了。
墨菲定律產生的原因
從統計學角度來看,假設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實驗(活動)中發生的概率為 p(p>0),則在 n 次實驗(活動)中至少有一次發生的概率為 P=1-(1-p)^n。由此可見,無論概率 p 多麼小(即小概率事件),當 n 越來越大時,P 越來越接近 1。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如果你老擔心一件事情會失敗,如擔心、惶恐等,自然從心理上就會緊張。事實上,"越怕出錯,越會出事"的就是在形容一種對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之事的恐懼或擔憂,是一種展示負面心理暗示作用的心魔。負面心理暗示會對人的心態及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大腦裡的某一圖像會像實際情況那樣刺激人類的神經系統。如果人們常被這種心態侵擾,人為發生事故的"小概率"很可能立即無條件地變成"大概率"墨菲定律具體內容
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如何規避墨菲定律
針對風險可控事件,我們要在思想上具備正確的安全意識,在行為上多做準備,才能最大限度地減低發生事故的概率。針對風險不可控事件,例如:經濟危機、股市暴跌、地震、海嘯、火山爆發等,要保持一顆自信積極的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