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敬畏的墨菲定律

2021-02-24 小花生網

檁子語:一篇 「科普」 小短文,輕鬆有趣地給大家介紹兩個定律,沒準能讓人們對 「僥倖、精神、概率、認真」 這些個事兒有多一點思考,和小朋友們一起探討探討。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主要內容是: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詳細一點的解釋:感覺會出錯的事,往往就會出錯;任何事情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所有的程序都有缺陷。

菲納格定律(Finagles Law)主要內容是: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

相關意義我們要敬畏錯誤、正視缺陷,不要盲目樂觀,不要做縮頭烏龜。

讓人敬畏的錯誤——墨菲定律

文/毒密碼DD

前幾天翻書的時候扒拉到了墨菲定律。

「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 」

如果有兩種或更多選擇,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

這個定律不禁讓我脊背冰涼。墨菲定律衍伸的 Finagles Law(菲納格定律),就更可怕了—— 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

那不就是說,愛好419的很有可能有一天要得上HIV,脾氣暴躁的老年以後很有可能死於高血壓,喜歡出去惹是生非的,很可能最後被人迎頭砍死……

真是嚇尿了。

各種科普了一番此定律之後,總算是能冷靜看待了……

墨菲定律的爹地是墨菲上尉,一個參與過火箭試驗的工程師。這個身份如此悲觀的發現這一定律是容易理解的。我不禁聯想起身邊某位工科男的嚴謹,比如坐飛機的時候,他會盯著機翼喃喃自語:一個螺絲釘裝錯了位置,或者渦輪blabla了……(抱歉我沒懂),我們這些無辜的小生命啊……雖然概率只有百萬分之一,但是一個位置偏差,概率就增大了x萬倍啊!可怕啊啊啊啊!這傢伙於是杜絕坐一切大型遊樂設備,也拒絕一切冒險行為。他說從概率上來講,災難絕對不為0,能不去就不去吧。

我時常覺得他危言聳聽。不過聯想起他的工作性質,的確一個螺母型號不對都有可能引發大災難,也就認為是情理之中了。

在邏輯和概率方面,真正的工科思維,的確和我們這些天馬行空的偽浪漫主義者,有天壤之別。

我們這樣的工作,還可以說「差不離吧,感覺對了就行。」造個火箭衛星你用這種態度試試?

墨菲上尉必然也是如此嚴謹的。

從概率上來講,細節對於最終結果的影響,也許是百萬分之一,但是如果行為人孜孜不倦的做百萬次錯誤,那不相當於百分之百?

仔細一想,生活中竟然也有活生生的墨菲例子。

比如我鄰居家可愛的小米姑娘,就長時間被被找工作折磨的精神分裂。她名校出身,又盤靚條順。唯一缺陷是,專業有英語要求,然而口語極爛。

她為此憂傷過一段日子,不過連我在內都在勸:真的到工作中,英文不是那麼重要啦。

誰想到:就栽在英語上了——一個心儀的大公司職位,HR公開嘲笑了她那莫名其妙的發音,失之交臂。

這是不是某種程度應了墨菲定律:怕什麼就來什麼?

就像高中時候的同桌小李子,立體幾何極爛。但他研究了各年考題立體幾何比重一般,又不會太難,所以沒下大工夫,結果……那年出題的專家和他過不去了,可憐巴拉的復讀了一年。

墨菲定律也許是極端的。小米最終也得到了工作,只不過沒有失之交臂的那個好。小李子也獲得了廣泛的同情,認為這種倒黴真是十年一遇。

然而小米賄賂下外國友人強化下口語,小李子少打幾次CS多做兩道題,就可以避免的倒黴啊……

你最終見到的倒黴催的,真的是一次僥倖、N次僥倖之後——歘的一聲,摔成了一坨屎,再也爬不起來。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的,可能不是去極端的遐想著災難,也不是說誰誰都可以一輩子不犯渾,只是告訴我們敬畏錯誤正視缺陷,不要盲目樂觀,不要做縮頭烏龜。

這是不假的。

我穿著白襯衫去吃涼拌米線,總有一次會把醋滴在衣服上,搞的很難看。

那個沒拿到駕照的孫揚,據他運動員的素養,車技肯定不在話下,但是天天開出去難保不進拘留所。

同理還有高曉松,酒駕被拘那次可能是最後一次,但應該不是第一次。

在出現錯誤的時候,應該立刻爬起來反思,在預料到某些地方是自己的弱點的時候,應該刻意努力的去強化……

而可惜的是,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大部分都在做鴕鳥。有的還盲目腦補自己是因為——命好……

就好像一臺精密儀器,一個不要緊的零部件安裝錯誤,工程師卻刷著微博喝著咖啡告訴我們:沒事兒,十萬分之一的概率出錯。結果我們才使用了一百來次,就炸死了一屋子人……

毛澤東說過:諸葛一生唯謹慎。

諸葛的謹慎也不是閉門不出,可以理解為膽大心細才能避過禍端,成就大事麼?

前幾天我對桌的同事,大呼自己的命真是太好,闖紅燈從來沒被拍過——仔細想想,有時候不是命運之神太眷顧你,只是可怕的小概率還沒找上你。不過,它已經在遠處磨刀霍霍了。

點擊 「閱讀原文」 可直接下載 Kiddo

感謝訂閱 「小花生網」

公眾號: xiaohuasheng99

每天推送國內外最優秀的教育資源

周一: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優秀圖書

周二:有思想的好文章

周三:有新意的教育資源

周四:有實用參考價值的好文章

周五:能帶來思考和啟發的電影

周六:有趣的旅行、美食

周日:傳播新觀點的演講

相關焦點

  • 墨菲定律
    什麼是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亦稱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減速超重試驗中,因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墨菲發現,測量儀表被一個技術人員裝反了。
  • 西方文化三大定律之一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墨菲定律由愛德華·墨菲在 1949 年提出,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定律內容為: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這個定律指出,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墨菲定律的由來愛德華·墨菲是美國某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 年與其上司參加美國空軍進行的 MX981 火箭減速超重實驗時,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
  • 有趣的心理學規律——墨菲定律
    今天介紹第八篇——墨菲定律。一邊佩服導演的豐富的想像力,電影大火的同時也讓「墨菲定律」變的很火。電影裡不止一次的提到這個名詞,但是墨菲定律到底是指什麼呢?他負責安排人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設計並裝置在受試者上方,當他設計好位置並安裝好支架,勞累了一天的墨菲決定休息一下,告訴接替他工作的人把設備安裝到支架上,然後放心的下班回去休息了。而不可思議的是,第二天他發現所有的設備都裝在了錯誤的位置。而這種錯誤出現的概率只有1/16。於是墨菲發現並提出了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 墨菲定律與愛情定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在看到自己優點的同時也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在看到別人缺點的時候也要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錯了就是錯了,承認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有敢於承認錯誤,才能獲得進步。如果說自我保護是人類的天性,自戀是人的秉性,那麼人類就應該在後天多多學習寬容和體諒他人的能力。
  • 「墨菲定律」給我們的啟示
    「墨菲定律」給我們的啟示 2020-05-17 0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墨菲定律害了很多人?其實正確理解和應用定律,能避免問題發生!
    這是很出名的「墨菲定律」的一個現實例子。「墨菲定律」,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和「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並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大多數人都聽說過的墨菲定律那麼墨菲定律到底是什麼?墨菲定律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 考不好難道是因為墨菲定律?
    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你做過的題總是會出現,做錯的題也總是容易出錯,或許你覺得這有些「靈異」,其實這是一種心理學效應,叫「墨菲定律」。     喜歡心理學方面知識的同學應該對「墨菲定律」不會陌生,這個定律讓很多同學驚出一身冷汗,簡直準得不要不要的!
  • 神奇的墨菲定律,很多人竟然還不知道!
    來源:網絡綜合「墨菲定律」與「帕金森定律」「彼德原理」並稱為20世紀西方文化的三大發現。發現這一定律的人既不是哲學家、文學家,也非科學家,而是一名工程師偶然間的靈感。愛德華·墨菲是美國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在一次實驗中,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有人竟然將十六個裝置全部裝在了錯誤的位置。
  • 墨菲定律——為什麼總是怕什麼來什麼?
    墨菲定理由愛德華·墨菲於20世紀中葉提出,是一種心理學效應,它也被稱為墨菲法則、墨菲定律。墨菲定律起源愛德華·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有一次,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參加一項實驗,其中有一個項目是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置在受試者上方。
  • 熟記墨菲定律!有了它的助力,在投資上一定會少走很多彎路!
    墨菲定律:成功一定伴隨著失敗。在墨菲定律誕生的20世紀中葉,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後恢復時期,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經濟飛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文明不斷進步,人類真正的成為了世界的主宰,這是一個處處瀰漫著樂觀主義精神的時代,生物學、遺傳學和醫學的發展讓人力進一步取得了戰勝自然、疾病等的勝利。
  • 墨菲定律:為什麼有可能出錯就一定會出錯?
    墨菲定律誕生在20世紀,美國的一位空軍工程師墨菲上尉參與了一項軍方實驗。其中的一個實驗項目就是需要將十六個傳感器固定在實驗志願者座椅的支架上。傳感器需要安裝兩根接線,一旦接反的話,就會無法正常工作了。但是這個實驗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地方是,當這些傳感器安裝完畢以後,墨菲上尉發現,這十六個傳感器的接線竟然無一例外地全部被接反了!
  • 預防訓練傷 跳出「墨菲定律」
    筆者事後了解到,謝賢慧失去平衡是由於他訓練前沒有充分活動身體,再加上梅花樁上的塵土較多,容易使人打滑。隨著高難度訓練課目全面展開,有的官兵像謝賢慧一樣因預防不到位在訓練中受傷。 「『墨菲定律』指出,如果客觀上存在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不管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小,這個事故遲早會發生。最近一些訓練傷的發生原因就印證了這條定律。
  • 《墨菲定律》:助益人生的100個經典法則
    墨菲定律由此誕生: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而其中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麼一定有人會按照這種方法去做。你的生活中有過這樣的事情嗎?上班不想遲到偏偏就遲到了,不想生病偏偏就生病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能丟的東西偏偏就丟掉了……「墨菲定律」的事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說不定你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它所控制,真是讓人防不勝防,而且還越在意越防不住。幾十年來,墨菲定律的內涵被不斷豐富。其中最著名的闡釋被稱為「菲納格定律」: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
  • 不可對自己的意外心存僥倖——墨菲定律
    ,他們的貢獻就是在1949年共同創立「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將原先的的基本工程法則「如果有兩種或更多種方式做某事,其中一種能導致災難,有人將會採取這種方式」,換取另一種方式來表述:「有可能出錯的事情,均會出錯」。
  • 可怕的「墨菲定律」:怕什麼來什麼
    墨菲定律由愛德華·墨菲提出來的,講的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有沒有這樣的感覺,你所期盼的好事情,很少會發生,相反,你害怕遇到的壞事,卻連連不斷,這是非常奇怪的現象,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墨菲定律。心理學家指出,墨菲定律是在告訴我們,很多事情我們是不能避免的,因為它們發生的條件非常容易達成。
  • 墨菲定律——世界上最受爭議也最有趣的定律
    答案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個什麼玩意呢?聽著好像挺耳熟啊。有人說它是無稽之談,也有人認為它是世界上最有趣最有用的定律。墨菲,是一個人的名字叫 愛德華.墨菲(Edward A.於是墨菲發表了一下感慨,原句是這樣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
  • 人生一大魔性定律:越怕出事,越會出事。如何破除墨菲定律?
    我想有許多人是不接受這樣的推斷的。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只要事情存在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所以,既然擔心是沒有用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把這種可能性給排除掉。當然,如果你是一個樂觀主義者,逆墨菲定律也許能對你起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你越相信什麼,越會發生什麼。
  • 墨菲定律,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
    墨菲定律的應用日常的很多地方都應用到了墨菲定律,比如防呆設計,讓不怎麼熟悉這東西的人也可以順利的插入並且使用。防呆設計又稱錯誤校對,是一種預防矯正的行為約束手段,運用防止錯誤發生的限制方法,讓操作者不需要花費注意力、也不需要經驗與專業知識,憑藉直覺即可準確無誤地完成的操作。
  • 這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墨菲定律是什麼鬼,很多人竟然還不知道
    墨菲定理就是在強調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不管危險事件發生的概率有多小,都不能忽視。墨菲定理是至理名言,不可違逆嗎?也不是,歷史上有人打破過墨菲定理,針對的就是塗滿果醬的麵包片為什麼掉在地上時,一定是塗果醬的一面著地這個問題。據說,美國人曾經做過一個調查,驗證塗好果醬的麵包片是不是掉下去的時候一定是有果醬的一面著地。
  • 元認知訓練營系列專題(7)墨菲定律
    就像我們在高速路上開車,必然會出車禍,為什麼有的就會出車禍,而大多數人還是可以避免的一樣,因為還是會有大多數人選擇了儘可能的避險措施。 而墨菲定律另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這是一個概率問題。如果它是一個周知的大概率問題,那大家都知道如何規避;如果它是一個小概率問題,由於認知的不同,犯錯的成本就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