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圈子到平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20-12-05 和訊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結論讓人震驚:一個人賺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人脈圈子。這也就是說,除了自身素養、專業知識以外,一個人所處的圈子也可以成為拉高層次的競爭籌碼。

圈子是「跳板」,更是「防護網」

優質的圈子就像一個「跳板」,讓你能突破自己的局限和眼界,到達更高更遠的彼岸。

蘋果之父賈伯斯說:我的成功,離不開我的生長環境。我從小就在矽谷長大,周圍鄰居都是矽谷元老,他們在事業上給了我很多幫助。

高曉松從小就在清華大院長大,他面對採訪時自曝:小時候我遇到什麼問題,家裡人就寫一張字條,說你去問誰誰誰。這些誰誰誰,很多都是中國頭把交椅。我隨便踹開一家的門,進去聊會天就很長知識。梁思成和林徽因就住在我家前面的院子。

在這種牛人成群的優質圈子裡長大,高曉松自帶學霸基因,就像他說的:「碩士在我們家基本等同於文盲。」

混優質的圈子,能拉高你的層次,甚至在關鍵時候保住你的成果,像「防護網」一樣護你周全。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有個頂級富豪商會:華夏同學會。這個圈子裡面有馬雲、馬化騰、李彥宏、劉永好、王健林等商界大佬。

三聚氰胺事件後,蒙牛董事長牛根生為了防止蒙牛被境外機構惡意收購,當晚向同學會發出資金倡議。柳傳志、俞敏洪、江南春等老大聞訊立馬送出3億資金救急,熟悉境外股市的歐亞平立刻安排操盤手買進蒙牛股票,保證股價不被境外惡意買家操控。這就是優質圈子的厲害之處,關鍵時刻,它是你事業的防護網,讓你不至於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理想的生活與找準圈子必不可分

有一種定律叫「圈子定律」,來源於社會學裡很著名的「鄧巴數字」理論,也叫150定律——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圈子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

人一輩子活動的範圍很小,或許一生只有一個地方最舒服,只有一個人最懂你。有自己的圈子,並在其中怡然自得是很重要的。

周有光先生,尊稱「漢語拼音之父」,貴為世界知名的大語言學家,卻住在一所年久失修民國初建的小洋樓裡,五口人住兩間半房子。

周先生卻寫《新陋室銘》自嘲:「房間陰暗,更顯得窗子明亮;書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門檻破爛,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歡迎老友來臨。」

房子雖小,但周先生一家卻過得很開心。直到改革開放後,周先生才搬進了分配的新簡易房,面積也不大。但他說:「心寬室自大,室小心乃寬。」

圈子雖小,絲毫不影響先生的事業,從1952年的《中國拼音文字研究》到2010年的《語文通論》,他一共出版了涉及古今中外的語言文字學研究著作,竟達36部之多。

周有光這個名字,更是熔鑄在中國語言文字發展史上,熠熠發光。

周國平曾說過:我心目中的朋友,既非泛泛之交的熟人,也不必是心心相印的戀人,程度當在兩者之間。「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擁有自己的圈子,規律的生活,中意的人,這便是最理想的生活。

優化自己的圈子

知乎上有個問題:讓自己變得優秀的最佳途徑是什麼?

有個高贊回答是:和優秀的人在一起。

誠然如此。「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跟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人到中年,最大的不動產,不是房產門店,也不是股票基金,而是一個可以幫助你、指引你的優質的圈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優化圈子,就是優化你的人生。

當初跟隨馬雲、任正非、宗慶後等打拼的人,如今基本上都成了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

做對事,你就能少走彎路;跟對人,你就能多行坦途。正如有人說的那樣:「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有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要看他有誰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與誰相伴。」選擇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

窮人會被窮人圈子裡的窮人影響,每天談論打折商品,交流節約技巧,漸漸眼界困於瑣事,久而久之,心態、思維和生活方式就固定在了窮人思維模式上;富人會被富人圈子裡的富人影響,每天討論理財投資,未來的經歷發展趨勢,眼界會越來越寬,格局會越來越大。人最大的幸運不是一夜暴富這種意外之財,而是有人可以鼓勵、指引你,在你需要的時候給與幫助,所謂的貴人也並不是直接給你帶來利益的人,而是幫助你優化圈子的人,圈子決定了你的未來。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從古至今,成大事者都更看重「人和」。「人和」的力量,就是圈子的力量,這種力量往往能戰勝一切。

中國的商業圈子

中國是「講關係」的國度,在中國有幾種關係是特別重要的。一個是老戰友關係,一同當過兵的關係很重要,因為他們曾經共患難,信任感很牢固。另一個是同學關係。例如商界的EMBA班總裁班的關係。商人們之所以願意付出高昂學費,就是衝著圈子去的。

中國商業圈子有幾類典型的代表:

一是以同學、校友、戰友等為紐帶建立而成的,典型代表是華夏同學會。

華夏同學會是一個低調而略顯神秘的組織,由曾經就讀長江商學院和中歐商學院CEO班的大佬們組成,他們每年聚會兩次,由一位同學做東,據傳,不能出席活動的同學將被罰款,款項全部進入華夏慈善基金會。

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某教授說:「在偌大的人際關係網絡中,"學友"及"校友"這層關係顯得特別又有趣。當你有著某種名校的血統,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名校俱樂部的功利網絡之中,便掌握起某些重要的社會資源。」因此,華夏同學會的每一位成員在加入之後,就擁有了更多跨行業的資深而優質的圈層資源。

二是「知本」與「資本」相結合的組織,在這裡管理專家和實戰專家共享平臺。

如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正和島等。2010年,劉東華辭去《中國企業家》雜誌社社長一職,創辦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決策者俱樂部正和島,服務包括線上社交平臺和高層線下活動。

三是商業資本的結合組織,不同業界大腕雲集,正如「會當凌絕頂」的泰山會。

泰山會成立於1994年,全名泰山產業研究院,匯聚了段永基、馮侖、盧志強、史玉柱、柳傳志、李彥宏等江湖大佬,並且每年只發展一個會員單位。上世紀90年代,在史玉柱面臨著巨人大廈爛尾、巨人電腦因非法預裝微軟公司軟體而被起訴之時,泰山會尤其是同為會員的段永基向史玉柱伸出援手,支持其依靠腦白金東山再起。2003年末,段永基所在的四通集團以12億元收購腦白金。2007年,史玉柱復出,其臨時將新聞發布會改在泰山會進行,稱泰山會是其能夠復出的重要條件。

四是以地域關係為紐帶建立的商會組織,目前比較集中的是浙商、粵商,如以馬雲等八位知名浙商發起投資的江南會。

如今,以地域劃分的商幫正在復甦,山東商幫、蘇南商幫、浙江商幫、閩南商幫、珠三角商幫成為了中國五大「新商幫」,並且有越來越多的商人開始按照地緣為自己定位。

五是因共同的背景而聚集在一起的圈子。如「接力中國」,匯聚中國的青年精英,包括青年企業家,民企接班人,以及社會各界的傑出代表,他們胸懷積極的社會價值觀,具備未來商業領袖潛質。

一個晉升圈層的平臺

古語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時移世易,現代社會關係得以重新整合,「人以群分「放在今天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人以圈分」,不同的人不僅圈子不同,不同圈子所代表的圈層都是不同的。

許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很多事情感覺難辦,除了個人能力問題外,還因為你所處的圈子的能量不夠。如果能晉升一個圈層,那麼許多難以處理的事情都能水到渠成。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優化圈子已經很不容易了,圈層更不是一個容易改變的東西。不同圈層不僅財富不是一個量級,氣質、涵養和見識都不一樣。而翟山鷹商業弟子預選群所能帶給大家的不僅是蘊含國學精髓的思維方式,還有難以獲得的優質商務圈子資源,更是提供了一個讓大家能晉升更高級別圈層的平臺。

有的人還沒看到圈層,有的人是已經看到了圈層但擠破了頭都還在原地打轉。要想打破圈層,就要加入更多的圈子,就需要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如果有機會與各行各業的商業精英一同潛心修行,結交志同道合的有識之士,能量聚集到一起就能突破重重阻礙,獲得許多創造性的啟發,收穫意料之外的驚喜。而許多人需要的正是這樣一個更廣闊的能結識到不同圈層的平臺。

在這個融合了眾多企業家、高管組成的圈子的平臺中,彼此之間的生意合作比比皆是。而且生意的達成,有時候往往只是取決於一個電話,或者幾句話的交流。平臺所帶來的生意和商機,其運作成本顯然遠低於常規的商業合作。這裡的關鍵,就在於圈子是一個熟人社會,一旦違約,其在圈子中信譽盡失,代價高昂,因而有足夠的動力維護彼此之間的信任。圈子就在社會中,無處不在。圈子的存在,對個人而言,降低了人們的交往成本;從整個社會運行而言,圈子是一種制度安排,有些正式,有些非正式。它的存在,降低了整個社會運行的交易費用。翟山鷹商業弟子預選群為大家的商務合作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保障,極大的減少了溝通和篩選的成本。

若想取得成功,首先要順應時代發展方向,當下信息高速發展、快速傳遞、有效融合,誰掌握的信息越多,誰離成功就越近,而若想掌握到全球商業的新動向信息,必然要藉助優質平臺的力量,平臺越高越大,信息自然越新越精,翟老師的商業弟子預選群正是這樣的存在。

平臺對於個體的作用與價值是十分重要的,曾以為是金子總會發光,卻忽略了周圍的環境,也就是平臺的重要性的人多半都失敗了,還跌得很慘,沒有平臺的承載、展示,很多閃光點是無法全部釋放出來的。

在當今這個數位化經濟的時代,平臺的作用日益突出。大大小小的企業為順應潮流,開始走創新、差異化的數位化轉型的道路。未來將會是一個平臺制勝的時代。當你擁有了平臺,就擁有了一切。沒有平臺一切皆無可能。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如果抓住了當下機遇,找準了平臺,那麼想要成功,也將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責任編輯:董雲龍 )

相關焦點

  • 機動戰士敢達OL北極地圖 天時地利人和分析
    天時!瞬息萬變的風雪之戰凡戰者,天時地利人和。人和!機體類型決定成敗「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機動戰士敢達OL》中更是充分體現了這一特色。機師們合理的戰術與機體搭配,將更能獲得戰鬥的主動權。北極基地中可以給對手造成大面積群體傷害的炮擊型機體,往地形狹窄的冰原峽谷中投彈,有如往罐子裡的螞蟻澆熱湯,敵軍無處可逃。京寶梵等一眾坑道爆發高的機體更是坑道戰鬥的首選。至於支援型機體,則是每個戰場都不可或缺的。
  • 中國「天時地利人和」,能培養出下一個牛頓級的科學天才嗎?
    古人有云,得天時、地利、人和之勢者,戰必勝也。軍事競爭是如此,人才培養又何嘗不是這樣呢?人才的培養,也需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愛因斯坦人才培養的天時地利人和把「人才培養的土壤」比作天時,把「人才教育的方式」比作地利,把「人才自身成長」比作人和,只有將人才培養的「天時地利人和」發揮到極致,才能培養出頂尖的人才。
  • 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這裡天時地利人和
    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批覆同意光明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片區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的主體,定位為重大設施平臺等創新資源集中承載區。2019年9月,南方光源研究測試平臺項目正式動工,預計2021年完工,將為今後南方先進光源落戶提供重要的科學和工程技術支撐,帶動更多高端創新要素在科學城集聚。此外,第三個新型的光源大科學裝置正在謀劃推進中。
  • 中國畫海第一人周智慧|畫海他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實際上畫大海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缺一不可。天時,科技與交通條件。古人這兩者都不具備,即使有鄭和下西洋等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事件,而這伴隨著巨大的人力犧牲與財力支出,只有在國家最為盛世的時候才可能出幾次海。
  • 歷史上南半球從來沒出現過世界強國,因為少了天時地利人和
    世界強國的出現,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沒有這些,是很難脫穎而出的。那麼為何南半球從來沒有出現過世界強國呢?原因有很多。本身北半球聚集了更多的古人類,這就使得村落,城鎮到城市的演變成為可能。而這也使得部分人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從而演變出了文明。南半球人類因為隔絕而和現代科技發展失之交臂在歐洲開始因為上千年的中世紀殘酷壓制,而出現文藝復興解放思想的標誌性事件後,北半球的文明發展步入了快車道。此時的南半球依舊停留在部落模式。
  • 這幾個時辰出生的女人,佔盡天時地利,一輩子有人疼!
    人出生的時辰深深的影響一生的命運,不同的時辰預示著不同的命理,有這麼幾個時辰出生的女人,自降生開始就佔盡天時地利,一輩人有人疼,來看看有你嗎?第三:凌晨12點凌晨12點俗稱正子時,這個時候是女孩子出生的黃金時期,伴隨著日月星辰帶來的好福氣,這個時間出生的女孩子,一輩子都不會遇到太大的坎坷,她們命根厚重,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不管走到哪裡都能遇到貴人相助,一生好命。
  • "天時 地利 風勢″——錢塘江大潮的成因
    天時 潮汐的出現是有規律的,農曆初一、十五漲大潮。此時,月球、地球和太陽三個天體差不多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與太陽的引潮力幾乎作用於同一個方向,兩者的合力最大,海水就漲得最高,落得最低,即大潮。 到了初八、二十三,太陽、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形成直角,此時太陽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兩者合力最小,這時出現兩次最低的高潮和最高的低潮,稱為「半日潮」,通常,地球上絕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出現這種潮。 有些地方,兩次高潮與兩次低潮的潮差很大,漲落時間不等為「混合潮」。有的地方一天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高潮和低潮之間大約相隔12小時25分,稱為「全日潮」。
  • 徐說《千字文》〡從「天時」到「地利」
    地面的水汽上升到空中變成雲朵,雲朵中的水汽遇到冷空氣凝結成水滴,當水滴的重量大到不能再懸浮在空中的時候,就會降落下來,形成雨水。我國古老的經書《周易》寫道:「雲行雨施,天下太平。」在風調雨順的年份,農作物收成好,人人都能吃飽飯,社會就會安定和諧。「露結為霜」說的是冰晶的形成。深秋時節,隨著氣溫下降,地面的水汽會在靠近地面的物體上凝結成露珠。
  • 斯裡蘭卡:2020年,投資科倫坡港口城的「天時、地利、人和」
    2020年,投資科倫坡港口城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地利:印度洋明珠,東方海上十字路口緊鄰印度的斯裡蘭卡,是南亞區域的一個佛教島國。北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一圈金色的沙灘將沿海區域緊緊包裹。這個美麗的小島,裡自古以來就被稱為「東方海上十字路口」,它是印度洋東西方海上交通必經之地,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
  • 「型月」漫談:成就《Fate》系列的人和、天時、地利
    我們不妨追根溯源,了解成就 TypeMoon 的天時地利人和因素,以及這一系列何以動人的原因。人和 —— TypeMoon 的誕生1973 年出生的奈須蘑菇(化名)和竹內友崇相識於初中一年級的」抱歉,借我橡皮吧」的緣分,雖僅同班一年,但這份友誼卻延綿到彼此以後的人生和事業,回首往昔,即將步入」天命之年」的二人,這近四十年所誕生的羈絆,在困難窘境中摯友傾囊相助的扶持,更加印證了」等待命運降臨之夜」的因緣。
  • 丁真的爆火,是天地地利人和的結果,但願他的笑容永遠純真
    天時地利人和,真的好棒啊,一切都剛好,丁真剛好火了,政府剛好準備好了脫貧攻堅,攝影師剛好拍了片子,真好。希望小馬珍珠能拿第一!
  • 「天時不如地利」,優點突出的太陽能無人機難以用到軍事領域
    故不難得出結論,以目前的技術條件,根本無法確保太陽能無人機的軍用化,指望這種平臺能在實戰環境中使用更是無稽之談。
  • 新款奇瑞路虎攬勝極光,外觀極具個性,可為啥銷量不如原來那麼好
    新款奇瑞路虎攬勝極光,外觀酷勁十足,可為啥銷量不如原來那麼好?可能有些人會說,與奇瑞合作後,質量肯定不如進口車型好!但這只是個別人想像的而已,現在的新款車型無論哪一方面,都要比原來更加出色!那麼難道是我們中國消費者不懂車?呵呵肯定不是,大家不買它,就說明有不太喜歡的地方!
  • 華為:用一個圈子聯接一個圈子_物聯網新聞_新聞中心_RFID世界網
    當今的企業級IT市場就是一個圈子聯接著一個圈子,誰的圈子半徑越大,圈子更穩固,其成績就越斐然。這裡沒有絲毫貶義的成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脫離生態圈,在企業市場中生存。  何為生態圈?  在傳統IT銷售體系中,只強調產業鏈,並沒有明顯的生態圈概念。廠商與渠道商分居於產業鏈上下遊。
  • 還不如美國人50年前技術,嫦娥四號照片幕後真相
    還不如美國人50年前技術,嫦娥四號照片幕後真相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著陸器在月球背面著陸,「玉兔2號」月球車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月球背照,通過「鵲橋」傳達給了地球,這一消息震驚世界媒體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來了祝賀郵件,但是,有些人將這些照片與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照片進行比較,最終得出結論,50年前美國太空人在月面拍下的照片居然要好過「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