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時地利人和」,能培養出下一個牛頓級的科學天才嗎?

2020-09-25 未名林

古人有云,得天時、地利、人和之勢者,戰必勝也。軍事競爭是如此,人才培養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人才的培養,也需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基於此,或許也能夠解答,為什麼古代中國沒有出現像愛因斯坦、牛頓、伽利略一樣的天才級科學家,同時也能夠推測,21世紀的今天,下一個天才科學家會不會出現在中國。


愛因斯坦


人才培養的天時地利人和

把「人才培養的土壤」比作天時,把「人才教育的方式」比作地利,把「人才自身成長」比作人和,只有將人才培養的「天時地利人和」發揮到極致,才能培養出頂尖的人才。

所謂「天時」,是因為文化選擇人才方向。每一個時代(朝代)都有特定的背景,對人才的類型、層次的需求也不同,時代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就會有更多人朝著那個方向去努力。最終,培養出來的人才也會以此種類型為主。

所謂的「地利」,可以理解為思維方式選擇探究方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長起來的人,其思維方式也有所不同。具體來說,中國人思維較為迂迴,西方人思維較為直接;中國人注重整體,西方人注重解析;中國人擅長經驗總結,西方人注重推理演變……體現在人才的培養方面,則造成探究方式、思考方式的差異。

所謂「人和」,是自我成長的內核力量,或者說價值的取向。學習為了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不管目標是什麼,都是激勵每個時代的人不斷進取的動力。


孔子講學


為何古代中國沒有科學巨匠?

東西方歷史上都有閃耀歷史的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幾乎旗鼓相當。然而,在科學領域,中國也有不少科學家,但是和西方發達國家的科學家相比,中國古代,乃至近代的科學家在科學史上的地位,都顯得略為遜色。

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結合人才培養的「天時地利人和」,仔細分析一下。

(1)文化背景決定了人才的方向

中國自古農業為上的文化、「士農工商」的觀念,以及盛行千年的科舉制度,都決定了中國的人才培養必定是以文化人為主。

首先,中國自古是農業大國,靠天吃飯的中國人把大量精力放在農事活動上,實現了自給自足,同時所從事的天文、曆法、農業等研究,也是為了服務農業發展,沒有把過多的研究放在科學原理的探究和技術研發上;

其次,受到儒家思想影響深厚的中國人,積極入世,「士農工商」的觀念深入人心,知識分子地位低下,認為科學是奇技淫巧,從事科學研究是不務正業,使得很多人並不以從事科學研究為榮;

此外,盛行多年的科舉制度,使讀書人都希望通過「讀聖賢書」改變自己的命運,而沒法幫助自己改變命運科學研究自然無人問津。

這就是為什麼古代中國湧現出了「唐宋八大家」、「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閃耀文化史的文化大家的原因。

反觀西方國家,地緣文化使他們不得不走出自己生存的土地,去探索未知世界,加上貿易往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反過來刺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因此,哥白尼時代開始,西方對於未知世界的探索已經到了十分緊迫的時候,大量人湧入科學研究領域,近代科學也開始在歐洲誕生。


愛因斯坦與國際科學家合照


(2)思維方式影響了探究方式

許多研究中國文化的人都認為,《易經》對中國人思維方式的影響極為深刻。包括當代科學家楊振寧教授也提出,受到《易經》的影響,中國人缺乏「推演式」的思維,而這正是現代科學所需要的。古代中國諸多農業著作,以總結經驗為主,真正具有突破性的科學研究和著作十分缺乏。不可否認,《夢溪筆談》具有極高的科學和歷史價值,同時也不得不指出,成就如此巨大的著作,也多記載現有的發現和發明,而缺乏自身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同時,科舉制度要求中國人熟讀四書五經,不能有悖於聖人的觀點,對中國文人的創新意識是很大的抑制。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人的思維很難跳出既定的條框,創新性的成果自然也就難以誕生。

相反,近代科學在西方誕生,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前僕後繼,經過嚴格的推演、驗證,再繼續修正,才形成了系統的科學體系。例如,牛頓對伽利略等前輩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加以系統總結,又創造性地用數學加以嚴密論證,最終形成了系統的力學原理,才有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樣的著作。這也是他們的成果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原因。


牛頓


(3)普世價值觀影響了價值的實現

中國人認為,「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讀書是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才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鼓勵每個人在為世界服務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西方的教育,鼓勵個性化發展,提倡出於自身興趣愛好的學習,成才要甘於寂寞,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這些觀點,這些讀書的動機,其實都沒有錯,都能使每個人的內心都產生一種自我成長的意識,激勵自己的成長。因此,西方國家有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等頂級的科學家,而我們有如孔孟、杜甫般胸懷天下的聖賢,也有近代鄧稼先、錢學森等不求名利,一心為國的科學家。


錢學森


如何培養下一個科學天才?

今天,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對於人才的渴望,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頂尖科技人才的培養,值得我們付出巨大努力。今日之中國,能否憑藉「天時地利人和」,培養出下一個牛頓級的科學天才呢?

在「天時」方面,時代呼喚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和引領科學前沿的人才。當前國內政通人和,我們坐享穩定的環境和繁榮的經濟,每個人都有權利追求自己的夢想。高新技術領域作為目前國際競爭的重要陣地,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最為迫切,尤其是當前,晶片、新材料、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相信會有更多頂尖人才湧現。此外,量子、空間、宇宙深空等領域,也必將是大有作為的,或許下一個科學大牛就將從這些領域誕生。

在「地利」方面,集結最優勢資源培養傑出人才。雲集一流導師,用與時俱進的教育觀念和世界一流的教學、科研設備,都將為各領域的人才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雙一流」建設初見成效,逐漸使國內的部分高校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一流大學」,更能孕育出頂尖的人才。

在「人和」方面,每個人的天賦都能自由綻放。這是時代,尊重每個人的個性,更尊重每個人的天賦,只要你有能力,就能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裡肆意成長。「長江學者」、「青年英才開發計劃」、「未來科學大獎」、各類國家自然科學獎,為有能力、有天賦的人加油。以楊振寧、姚期智等為代表的傑出人才回流,更讓未來中國的科學大有可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下一個愛因斯坦、牛頓級別的科學天才能否誕生在中國,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機動戰士敢達OL北極地圖 天時地利人和分析
    還記得《機動戰士敢達 0080:口袋裡的戰爭》裡,地球聯邦軍在風雪中建立的宏偉北極基地嗎?現在,它就在正版敢達機甲射擊網遊《機動戰士敢達OL》中,等著大家前來挑戰。原作中負責襲擊北極基地的獨眼巨人中隊的三名成員休泰納、加爾西亞、米海爾也將作為皇牌機師閃亮登場。
  • 從圈子到平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正如有人說的那樣:「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有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要看他有誰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與誰相伴。」選擇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從古至今,成大事者都更看重「人和」。「人和」的力量,就是圈子的力量,這種力量往往能戰勝一切。
  • 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這裡天時地利人和
    11月2日,在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通過視頻向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廣大學生講述抗疫故事,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如今,東莞松山湖這片創新熱土有了更為鮮明的科學底色。在松山湖科學城,中國散裂中子源是一位「大咖」。
  • 中國畫海第一人周智慧|畫海他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一語驚醒夢中人,儘管中國繪畫史上藝術家不計其數,但真正能讓人記得住的往往是那些有創新,並促進中國乃至世界藝術發展的人,能真正做到的藝術大師,則鳳毛菱角。也因此每個年代藝術家儘管數以千萬人,但只有幾個能名垂青史,而這些人又十之八九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技藝與特色、風格。
  • 歷史上南半球從來沒出現過世界強國,因為少了天時地利人和
    世界強國的出現,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沒有這些,是很難脫穎而出的。那麼為何南半球從來沒有出現過世界強國呢?原因有很多。一個文明之所以能成為文明,必然要有發達的生產力。而農業革命,則是催生文明極為重要的一種方式。本身北半球聚集了更多的古人類,這就使得村落,城鎮到城市的演變成為可能。而這也使得部分人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從而演變出了文明。
  • 這幾個時辰出生的女人,佔盡天時地利,一輩子有人疼!
    人出生的時辰深深的影響一生的命運,不同的時辰預示著不同的命理,有這麼幾個時辰出生的女人,自降生開始就佔盡天時地利,一輩人有人疼,來看看有你嗎?第一:下午三點下午三點出生的女人不是很多,從相術和命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時辰出生女人一生都帶著富貴命,不管走到哪裡,她們總是能遇到真心幫助自己的人,在很多困難的時機給了她們很多指點,一輩子命運坦蕩,福氣爆棚。
  • 斯裡蘭卡:2020年,投資科倫坡港口城的「天時、地利、人和」
    2020年,投資科倫坡港口城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地利:印度洋明珠,東方海上十字路口緊鄰印度的斯裡蘭卡,是南亞區域的一個佛教島國。北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一圈金色的沙灘將沿海區域緊緊包裹。這個美麗的小島,裡自古以來就被稱為「東方海上十字路口」,它是印度洋東西方海上交通必經之地,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
  • 「型月」漫談:成就《Fate》系列的人和、天時、地利
    我們不妨追根溯源,了解成就 TypeMoon 的天時地利人和因素,以及這一系列何以動人的原因。社團初期的道路並不好走,奈須雖滿腹經綸,潛心創作,但曾讓竹內和其他二人深信能掀起壯闊波瀾的作品,卻也只是激起些許漣漪。不過,未到氣餒之時,竹內一句」生活費我來出,總之就給我全力投入《月姬》吧」的豪言後便傾囊相助。耗時四月,晝夜不停地書寫,奈須交出了五千張原稿,後在三位社員的努力下,2000 年,趁著日本視覺小說遊戲的熱潮,《月姬》問世,敘述著與月下美人們相遇的都市之旅。
  • 徐說《千字文》〡從「天時」到「地利」
    金生麗水,玉出崑岡」這16個字進行了單個字的講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小節的內容。「雲騰致雨」說的是降水的形成。地面的水汽上升到空中變成雲朵,雲朵中的水汽遇到冷空氣凝結成水滴,當水滴的重量大到不能再懸浮在空中的時候,就會降落下來,形成雨水。我國古老的經書《周易》寫道:「雲行雨施,天下太平。」在風調雨順的年份,農作物收成好,人人都能吃飽飯,社會就會安定和諧。
  • "天時 地利 風勢″——錢塘江大潮的成因
    天時 潮汐的出現是有規律的,農曆初一、十五漲大潮。此時,月球、地球和太陽三個天體差不多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與太陽的引潮力幾乎作用於同一個方向,兩者的合力最大,海水就漲得最高,落得最低,即大潮。地利 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
  • 生活圓桌|一個成語 一個故事
    【出處】:劉白羽《紅太陽頌》:「中國的天空在燃燒,大地在流血。不甘心做亡國奴隸的億萬人民滿腔怒火,熱血沸騰。」 地利人和
  • 丁真的爆火,是天地地利人和的結果,但願他的笑容永遠純真
    丁真只有在屬於他的土地上自由的騎馬,黝黑的皮膚、清澈的眼睛甚至特色的耳環都能散發光芒。天時地利人和,真的好棒啊,一切都剛好,丁真剛好火了,政府剛好準備好了脫貧攻堅,攝影師剛好拍了片子,真好。希望小馬珍珠能拿第一!
  • 順豐下一個十年的關鍵詞
    核心觀點:順豐第一個十年是加盟模式下「野蠻」成長的十年,第二個十年是時效件稱王、塑造高端品牌的十年,第三個十年是業務多元化、產品下沉的十年。對於下一個十年,我們認為將是貨運機場驅動成長的十年,鄂州機場的投用將加速公司業務拓展、降低成本、改善盈利。
  • 天才神童高華健,被中、美、德三國爭搶,為啥選美國而不是母國?
    天才也需要後天的培養,出生於中國四川的神童高華健便是可以有資格在中國擁有高等教育的天才,當中國、美國、德國三國一起爭搶他的時候,他最終也沒有選擇祖國……天才誕生史1963年,川蜀之地誕生了一個天才少年,家人為他取名為——高華健,希望他和中華民族能一起健碩強大。
  • 為什麼說百度能順利進軍生命科學領域?
    天時地利人和齊聚,百度進軍生命科學領域水到渠成現實來說,百度進軍生命科學領域,其實並不令人意外。事實上百度對生命科學領域的興趣由來已久,這其中既有創始人情懷驅動,也有現實需求激發,並且在百度AI實力與投資布局支撐下,百度進軍生命科學領域,可以說是坐擁了天時地利人和。
  • 釀酒靠的是天時、人和抑或是猿猴?
    一顆顆糧食想要蛻變成清澈透亮、酒香四溢的佳釀,離不開需要「天時、地利以及人和」的釀造。而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釀酒的國家之一,釀酒史極為悠長。最早的釀酒源於大自然的簡單自釀,而後在有了比較充裕的糧食以及酒器、酒具後,人為的釀酒才算真正掀開了序幕,並自成一體。
  • 《超心理學會中國分會第一屆代表大會》圓滿閉幕
    這次大會是一個創舉,一次創新,吸引了各界國際友人,從科學機構到民間組織,從理論派到實戰派,從學術報告到才藝表演,許多元素被整合,目睹了一元多態之和,天時地利之貴。此次大會,感恩老一輩為年輕人服務,讓年青人成長所做的一切,擁有了與靈溝通的意識,開闢了與靈溝通的途徑,讓術有專攻的人因著擁有靈力而創造更多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