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說說社群電商,微商中的三大理論基礎中的最後一個理論--150定律。也就是著名的「鄧巴數字」,他由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
鄧巴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絡研究發現並推斷出:人類智力最大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也就是人類的社交人數上限為150人,而精確交往,並可能深入跟蹤交往的人數只有20人左右。
很多人在微商和社交電商的時候,第一想到的就是如何將自己的個人微信加滿5000人,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行為。不要說現在你想加滿5000人很難度,就算你加滿5000人你能和全部的人都產生穩定的社交關係嗎?
150定律告訴我們,人的大腦新皮層大小有限,提供的認知能力只能使一個人維持與大約150個人的穩定人際關係,這一數字是人們擁有的、與自己有私人關係的朋友數量。
你就是有可能擁有5000名朋友圈好友,但你的認知能力只維持與現實生活中大約150個人的「內部圈子」。內部圈子好友是指你每年至少和他們聯繫一次的人。社交的幸福感主要來自社交的質量而不是數量,也是來自於溝通的深度而不是頻率。
鄧巴數字理論我們現在將它作為微商,社交電商等sns的基礎理論。它還啟發我們,每一個人身後,大致有150名親朋好友。如果贏得了一個人的好感,就意味著贏得了150個人的好感;反之,如果得罪了一個人,也就意味著得罪了150 個人。
所以我們要看到社交網絡,微信給了我們新的聯繫方式,卻未必給我們最好的交流;拉近了人人之間的距離,卻未必增加我們的親密關係;雖然它還激發了我們社交的天性,但也可能磨平了我們溝通的能力。
不要讓技術令你的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扁平和膚淺。人所以成為人而區別於動物,是萬物之靈,就是因為我們有靈性,靈魂。我們社交中需要人性的溫度和溫暖,需要讓人性的光輝和潛力在社群中得到伸張和展現。
社群電商的原意,不是一個QQ群,一個微信群,而是一群有共同愛好,共同興趣的人組織在一起,大家共同交流,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共同為了美好生活,為了人,生活,靈性,靈魂的豐盛而奮鬥而努力。這才是真正的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