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蚱蜢
簡介:8年網際網路營銷實戰經驗,樂於為大家分享實戰經驗。尋找網際網路營銷同行交流經驗提升自我。精力有限,不賣課程,不付費學習,單純以網際網路交流為主,所有文章純屬本人實戰及見解,歡迎大家留言互相學習。
大家都接觸了社群,本身也有很多社群,你認為哪些是優質的社群?小蚱蜢運營社群實踐過程中,總結出社群有五個特徵來完善我們的社群。分別是同好、結構、輸出、運營、複製。
1、同好
決定了社群建立的前提。對某種事物的認可,或者某種行為,為了什麼而聚集在一起。任何事物沒有價值,就沒有必要聚集在一起。社群可能是為了某個同類比如女性聯盟,或許是某種行為比如一起做同個事,也許是某個空間比如小區業主,也有可能是因為某個情感,三觀等等。
2、結構
決定社群的存活度。為什麼那麼多的社群沒有存活下去,是因為結構沒有有效的規劃,包括成員、交流的平臺、加入的原則和管理等等。以上規劃的越好,那麼社群的存活率就越大。反之結構沒有規劃好,面臨半死不活的社群概率就越大。
3、輸出
決定社群的價值。輸出有價值內容的社群,是考驗社群生命力的指標之一。社群需要高質量,有一定的活躍度,沒有價值的社群最終都會解散或沉入大海。小蚱蜢統計過相應數據,一個良好的社群是有穩定的輸出價值內容,給人帶來釋放出來的強大的能量。
4、運營
決定社群的壽命。運營管理建立以下四感:儀式感、參與感、組織感及歸屬感。一個合格的社群運營必不可缺少的這四感。如果社群做到了規範性,又有優質的價值質量,給人感覺有種凝聚力,戰鬥力很強的社群,那麼就有可能持續運營該社群。
5、複製
決定社群的規模。社群的核心是情感、歸屬感和價值認同。社群多大,情感並列的可能性就越大。幾個問題跟大家討論一下,真的有必要複製擴大社群的規模嘛?部分人在網上看了幾篇關於社群的文章就有一種誤區,沒有幾萬人的社群都不好意思稱之為社群。小蚱蜢認為只有做好一個社群,然後不斷去複製也是能實現,並且有了以上的維度完全可以稱之為社群,而不是人數多就是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