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層次決定新聞報導的深度

2020-12-04 中國軍網

新聞報導的深度,通常是指新聞報導揭示事實意義和本質的深淺程度,是新聞產品的角度、厚度、廣度等綜合因素集中所產生的力量,能夠對讀者思維形成強烈的衝擊力。一篇新聞報導要有深度,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主題深刻、典型意義強、問題覆蓋廣、思想容量大。作者對這些特點的把握,離不開對新聞事件本身的理解、分析、判斷等思維過程,而這些能力的高低,直接取決於作者思維層次的高低。

我們在新聞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同一件事情,很多媒體都進行了報導,但最後帶來的影響卻大不相同。有的鮮活有思想,讓人回味、給人啟示,而有的卻乾癟老套,味同嚼蠟。這是報導者對新聞事件的認識程度不同造成的。而這個認識程度,其實就是稿件採寫者的思維廣度、高度、深度和準度在具體思維過程中最直接的表現。

思維廣度是增強新聞報導深度的前提

思維廣度,是指思維對知識的整合能力和延伸能力,即思維通過對事物的聯繫方式和相互作用的認知,表現為思維能夠擺脫認識事物的表面性和個別性的束縛,達到對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階段到過程、由過去預知未來的能力。思維廣度一般表現為一個人的知識廣度,表現為一個人對事物普遍聯繫性的認知和把握能力,體現為一個人見微知著的洞察能力和由此及彼的領悟能力。缺乏思維廣度,思維就會處於狹隘狀態,只能以一種片面的、割裂事物有機聯繫性和條件相對性的方式理解事物,因此只能認識到事物的局部特徵和表面特徵。而具有足夠的思維廣度,就能夠以完整性、統一性、普遍聯繫性的方式理解和把握事物的個別性特徵,從而在思想境界上得以升華。

從新聞報導寫作的角度來講,就是具有思維廣度的人,往往能夠及時、敏銳地從新聞事件中判斷出哪些是有價值的材料,哪些是沒有價值的材料,並能觸類旁通,引向深入。而缺乏思維廣度的人,就很難對新聞事件中紛繁的線索、瑣碎的事實進行準確地、理性地定性與定位,很難在寫作中對新聞事件進行主題的升華、經驗的歸納,就容易使有價值的新聞點流失,寫出來的新聞報導就會蒼白無力,沒有深度。這就是為什麼一名知識面廣的記者和一名知識貧乏的記者,在發現新聞和判斷新聞價值方面,會產生截然不同結果的原因。

思維高度是增強新聞報導深度的基礎

思維高度,就是看問題的高度,一般表現為觀察分析問題的立足點和角度。在新聞報導寫作中,思維高度體現為:能否選好立足點,引導讀者以更高更寬的眼界看待事物。某個新聞事件,假如立足點不夠高,只是平面或者片面地觀察,寫出來的新聞也只能給人膚淺、價值不大的感覺。要挖掘新聞報導的思想深度,必須視野開闊,多層次、多角度觀察,既要縱向求深,也要橫向求廣,將事件放在全局、整體中過濾,才能夠避免認識在低層次上徘徊。有深度的新聞報導,必定是經過了寫作者多視點、多側面地思考,將事件延伸到橫向、縱向的各個方面,能夠展示事件的宏觀態勢和前景,延伸人們對某一問題或事件的多重認識,深化和拓展人們的感悟和認知。

新聞報導既是一個記錄的過程,又不是一個純粹記錄的過程。它的這個特性,決定了新聞報導不能只停留在事件的表層,還要幫助人們梳理觀點,引導輿論。只有經過不斷的理解、分析、判斷等思維活動,在其中注入思想性的元素,才能讓人既有閱讀的興趣,又能在讀後引發共鳴。因此,要實現新聞報導的深入,必須摒棄對新聞事件觀察、思考、分析、判斷過程中固定的思路、角度或模式,跳出就事論事、就新聞事件看新聞事件的思維局限,將新聞事件放到全局的高度,多角度、深層次地解讀,這樣新聞事實才會變得立體、豐富,才更有價值和思想內涵。

我們經常講新聞寫作要從事物的表象中「跳出來」,就是指往全局上跳,學會從全局、全域的高度來審視新聞事件背後的價值。而能否「跳出來」,則取決於選取立足點和角度的能力,即作者的思維高度。具有較強思維高度的人,往往能夠站在全局的高度觀察和分析新聞事實,能夠通過從歷史與現實、全局與局部、眼前與長遠的內在聯繫中,找到事物的本質特徵,提煉出反映時代性、體現規律性、富有創造性的獨到見解。而思維高度不夠的人,卻只能浮於表面,就事論事。

思維深度是增強新聞報導深度的關鍵

思維深度,是指思維對某一特定對象認識的深刻程度。要具有思維深度,必須深入到認識的對象之中做深入具體的分析。思維深度對思考力水平具有根本性影響,如果沒有思維深度就沒有思考的根基,思考力水平也就無法得以充分發揮,對事物的認識也就沒有深度可言,新聞報導亦是如此。

從新聞報導特性來講,思想性是新聞報導的靈魂。在新聞報導中,思想內涵的深刻度,決定了新聞報導的深度。因而,要提升新聞報導的深度,就必須深入新聞事件之中做深入具體的分析,在反覆深入的分析、比較中升華認識,達到內涵深、分析深、開拓深的目標。這個深入的過程,就是運用深度思維進行深入思考的過程。

從受眾需求層面來講,讀者對信息的追求,已經由以往的「是什麼」「發生了什麼」等淺層次要求,轉向「說明了什麼」「意味著什麼」的深層次要求。客觀的讀者需求決定了報導一個新聞事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必須經過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由現象到本質的解析。只有透過現象挖掘到新聞事件背後的本質,才能有思想、有靈魂,有高度、有深度,進而贏得受眾的認可。而新聞事件的本質往往潛藏在事件的隱秘處,要通過事物的表面現象洞察事物的實質,通過「小」的事件或不起眼的徵兆、苗頭去捕捉「大」的新聞亮點,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由現象到本質的解析,準確揭示新聞事實的深刻思想內涵。這是對寫作者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能力等思考力水平的綜合檢驗,即對作者思維深度的檢驗。

某個新聞事實,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分析,往往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新聞事實要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由現象到本質的解析,必須要把它放到其發展的縱向時序和橫向空間中比較,從不同的角度去深層次地觀察、思考、研究,儘可能地想深想細想透,然後抓住其特徵深入下去。這樣的新聞報導,才不會僅僅是一些淺層次的事實性報導,而是包含有讀者想得到的一些知識或智慧、思想和經驗。這個分析把握能力,同樣是思維能力在深度上的體現。

思維準度是增強新聞報導深度的保證

思維準度,是指思維對某一特定對象反映的準確程度,即抓事物主要矛盾的能力。思維準度反映在新聞報導上,就是新聞眼光準不準、能不能在紛繁複雜的新聞事實中找到關鍵和癥結。一篇新聞報導,如果不能展現出新聞事實的本質,讓新聞事實體現最大價值,就不是一篇有深度的報導。而要想寫出有深度的報導,就需要有一個對新聞價值的判斷能力。在新聞價值的構成要素中,既要有真實性、新鮮性等必備要素,也要有一些使新聞價值「增值」的要素,比如,重要性、趣味性、顯著性、接近性等。能否在這些紛繁複雜的要素中抓住最能體現新聞價值的根本點,直接關係到新聞報導的質量,也直接反映了新聞寫作者的思維準度。

同樣,一篇有深度的新聞報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不僅要起到傳播信息的作用,還要能起到教育人、引領人、啟迪人的作用。而新聞報導品味的高低、傳播價值的大小、傳播效果的優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寫作者對新聞事實所包含的社會意義的感受、捕捉,以及表達是否得當、準確和深刻。面對社會發展中的新形勢、新情況、新景觀,如何去解釋它背後產生、形成的根源或深層次原因,如何給人一些深層次的啟示與思考?這些都對作者思考方向是否正確,思維準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同樣,思維準度也體現在作者對採訪調查、確立主題、運用材料、謀篇布局等一系列思維環節的所有信息的鑑別取捨之中。新聞寫作,其實就是作者把接收到的大量信息,經過自己頭腦的分析、判斷、綜合、抽象等思維活動,通過選擇、取捨,概括出一個概念、一個觀點、一種思想,以此作為報導的總體指導思想,或者作為新聞主題思想的過程。作者只有經過準確的思維判斷,才能抓住決定事物發展的內在因素,找到新聞事實的「焦點」,從而選取最典型的事例、最生動的細節,來體現或表現在概括中所提出和總結的思想觀點。這樣,報導出來的新聞才有思想、有靈魂,也才有高度、有深度,作品才更有意義和價值。而很多記者,正是由於思維準度上的缺失,抓不住決定事物發展的內在因素,找不到根本所在,區分不好重與輕、詳與略,往往一個很有分量的新聞,卻只能在表面上做文章,寫不出有深度的東西。

思維的廣度、深度、高度構成對事物認識的三維空間,而準度則是讓這個三維空間穩定的基礎,四者統一起來,往往能達到戰略的高度。新聞報導中,只有融入了思維的廣度、深度、高度和準度,才能完成思想深邃的精品。

(作者系解放軍報社後備部新聞一組組長)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決定你的人生層次,不是金錢,而是這三種深度思維模式
    心理學:決定你的人生層次,不是金錢,而是這三種深度思維模式你和牛人之間差的不是你們的出生,也不是你們的智商差多遠,而是你們思維模式不一樣,同樣一個問題,思考的角度不一樣,最後得到的結果就不一樣在事情的結果上,思維模式會有一定的影響。決定你的人生層次,不是金錢,而是三種深度思維模式。1.成長型思維。人生下來就一直在學習,小時候我們要學習說話,學習走路,學會怎麼拿筷子。在學校裡我們要學習理論知識, 增長我們的見識,學習最基本的生存套路,培養我們讀書的習慣。 人生的前幾十年我們都在學習,不幹別的就是學習。
  • 深度報導的組合規律和技術方式
    深度報導的特性,決定了它首先是一種深層次的新聞挖掘。也就是說,它不僅僅是對某一事件或現象的記錄或敘述,還必須探究這一事件的原因、結果甚至未來的趨向。這是深度報導必須進行選題策劃的基本前提。除此以外,選題策劃還以最佳效果為出發點,尋求符合自身價值定位的特質。在我看來,深度報導除了通常所說的新聞五要素之外,其「價值」特質還包括: 1、事實的獨特性。
  • 富人定律:你的思維層次,決定了你的人生能走多遠!(深度好文)
    思想層次上的差異是高度上的差異,高度上的差異帶來全方位的差異。近兩年來,有一句話叫做「降維攻擊」,其大致意思是高級生物攻擊低級生物,十來句應準確。舉例來說,我們玩遊戲時,為了通過關卡,有時候不管我們的速度有多快,都會忽略我們用了多少招式。
  • 六幅思維邏輯圖,決定你的人生層次!
    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行為,你的行為決定了你的習慣,你的習慣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挑選的六幅思維邏輯圖,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關於輸贏有輸才有贏才是真正的生活,在合作與共事中需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建立「我們」的思維才能贏得更好的支持與資源。關與沉澱 所謂的經驗,不僅僅是你經歷了什麼,更在於你在經歷中沉澱了什麼!這種沉澱是對經歷過的人-事-物的思考,應用重構的方法將這些思考形成自己對世界的客觀認知。這個認知至少由三個變量構成:是什麼?
  • 邏輯層次—不能忽略的NLP思維利器
    小白學心理系列導讀:本文給大家推薦一個NLP裡面非常重要的思維工具,可以說是幫助我們做出人生各種重大決策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是形成本書框架的其中一個底層思維邏輯。我一直在思考,人這一輩子,到底什麼決定了我們的思維。
  • 富人定律:一個人的思維層次,決定了你離成功的距離(深度好文)
    不管你相信與否,你的思維方式決定了生活的高度。事實上,我們習慣了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看待生活和工作,從來不會主動去思考怎樣去做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和上面所提到的工作方法一樣,我們通常所採取的方法也是依靠自己的認知模式,以及自己的經驗、知識、情緒等等來進行判斷。它確實顯示出一個人慣性思維的局限性。
  • 網絡時代主流報紙深度報導之創新路徑
    為了實現與新媒體的差異化競爭,主流報紙深度報導應當進一步融入新媒體思維,植入豐富的網際網路基因,充分發揮新聞專業主義和採編人員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創新選題開掘和呈現方式,通過深度調查研究揭示事實真相,提供折射時代精神的新觀點新理念,幫助受眾透過事件看到本質,從而使主流報紙深度報導更深更有影響力。
  • 思維差異決定人生深度?具備這種思維,你的人生才能一路開掛
    因為思維模式的差異。一、人的兩種思維模式 大部分人身上具有兩種思維模式,即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兩種思維模式的比重決定了人不同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心理學上有個關於情緒的概念叫做洛薩達心理線,即一般我們的穩定情緒裡,包含了積極的部分和消極的部分,其中的比例大致是17:6。當積極情緒比低於17,或消極情緒比高於6時,人就會急速走向消極。
  • 你了解第二層次思維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柒拾光機,ID:xqsgj0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看理智思維方面的書,腦海裡全都是問號?邊看書,不得不跟著思考。投資,就像經濟一樣,更像是一門藝術而非科學。這意味著它可能會有一些棘手。
  • 六張圖決定你的人生層次
    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行為你的行為決定了你的習慣你的習慣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下面這六幅思維邏輯圖與大家共勉關於輸贏有輸有贏才是真正的生活,在合作與共事中需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建立「我們」的思維才能贏得更好的支持與資源。
  • 思維深度決定你能走多遠,真正厲害的人,大都擁有這四種思維深度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對於每個人來說,思維才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思維連通我們潛意識,改變我們的底層思維,重塑我們的人生信念與希望。我要想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好,首先就需要養成良好思維的習慣。對於每個人來說,真正厲害的人,大都擁有這五種思維深度,這才是他們最為本質與深刻的內涵所在。
  • 批判性思維修煉書籍2-《批判性思維工具》
    12.2.2社會中心思維是無意識但有潛在危險的--13甄別新聞中的媒體偏見和宣教--13.1兩個事實13.1.1批判性思考者的標準:未許偏利13.1.2主流媒體報導的原則:我最贊批故13.2使得新聞媒介邏輯晦澀難懂的謬見:獨事分僅常13.3新聞媒體的客觀性13.3.1
  • 《遙遠的救世主》:決定你將來地位和成就的是什麼?不是教育層次
    肖亞文深知這個男人的層次太高,就像一個黑洞吸引著所有靠近他的同性和異性,不可強攀。但是,在京城打拼多年還在底層彷徨的她,多希望能抓住丁元英這顆足以改變命運的稻草。猶豫了很久,她找到了在小城居住的閨蜜芮小丹,讓她給丁元英租一套房子。
  • 《深度思維》:8個思維方法,讓你成功突破極限,實現成功逆襲
    精英的最大共通點,並非優異的才能,而是深刻的底層思維。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決定個體強大的關鍵因素在不斷變化,原始時代是體力,後來是知識,現在則逐漸轉化為思維能力。思維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學習和訓練可以掌握的思維工具。所掌握思維工具的數量多少、層次高低以及效用如何,決定了你是否能成為人生贏家。
  • 和女生聊天回應總是很冷淡,聊天思維的五個層次,你處於哪個層次
    所以,不同的人聊天思維是不一樣的,而不同的聊天思維給人的感覺也不相同。話不多說直接進入到今天的主題,跟大家講一下聊天的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完全不會聊天的。查戶口式的聊天,只會問問題以及回答問題。比如像這樣:有多少人和女生聊天,是這種查戶口的形式,請留言留個1。
  • NLP思維層次告訴你答案
    我幾乎可以斷定,小林的這種心態,求職不會順利到哪裡去,因為他的思維方式停留在了環境層面,即把問題的出現歸咎於外部環境上,而這屬於思維層次中最低級的思維方式。之所以這樣解讀,是因為最近看到了一個關於思維層次的模型,叫NLP思維層次。
  • 深度好文:思維的高度決定人生的高度!
    大家好,我是小編烈酒熬淚,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思維的高度決定人生的高度的文章。法國卓越的軍事家拿破崙曾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生在世,沒有高的人生定位,破罐子破摔,就沒有宏大的目標,當然就做不成任何大事,要想一聲取得輝煌的成就,在人生路上就需要給自己一個思維的高度。一塊路旁普普通通、隨處可撿的石頭,由於高僧定出的心理價值高度,最後竟使一塊普通的石頭變成了稀世珍寶。
  • 思維認知的七個層級:你的層次,決定你的命運
    原標題:思維認知的七個層級:你的層次,決定你的命運當你獲得這種思維視角,許多所謂的人生困惑,就會霎時間豁然開朗。十點君說「 2018 名 家 陪 你,成 為 更 好 的 自 己 」-作者-霧滿攔江,當代著名暢銷書作家,騰訊中國十大原創自媒體人,心學講武堂創始人,騰訊雲中智庫成員。
  • 中國財經媒體對「中美貿易戰」的新聞報導框架分析
    [4]塔奇曼將戈夫曼的框架概念引入媒介研究,他在《做新聞》中描述了媒介新聞生產過程中媒介組織的運轉規則和空間布局等。[5]1980年,吉林特將框架理論引入新聞傳播學領域,他認為「媒介框架是一種持續不變的認知、解釋和陳述框式,也是選擇、強調和遺漏的穩定不變的範式。」[6]1989年,甘姆森將框架分解為2個層次:即「框限」與「架構」。
  • 「思維」深度思考:給大腦安裝探測器
    在當今社會,人人都想要具備深度思維,大多數人碌碌一生,也沒有學會如何具備深度思維。看待問題的角度與深度,決定了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和反應,也決定了我們未來的成就與高度。我們應該如何學習具備深度思維呢?在商業課程中,有一則經典的故事,足以說明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