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偉人之間到底差了什麼?NLP思維層次告訴你答案

2020-12-06 流沙言職

來源|流沙言職

小林在年前就被裁員了,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他有些焦躁,小林抱怨說:這大環境真是不好啊,真倒黴。

我幾乎可以斷定,小林的這種心態,求職不會順利到哪裡去,因為他的思維方式停留在了環境層面,即把問題的出現歸咎於外部環境上,而這屬於思維層次中最低級的思維方式。

之所以這樣解讀,是因為最近看到了一個關於思維層次的模型,叫NLP思維層次。我們的思維決定了我們的行動,而這個模型就讓我直觀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01認識NLP思維層次

NLP是神經語言程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的英文縮寫,它是研究我們大腦如何工作的學問。

心理學家翰·格林德和理察·班德勒借鑑了一些催眠和心理學的理論發展了這套學說,很多大人物都專門受過NLP培訓,比如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微軟CEO比爾蓋茨、知名導演史匹柏等。

60%的世界500強對員工進行NLP培訓。

NLP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思維工具,利用它可以幫助我們思考,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用一張圖來表示NLP思維層次:

NLP思維層次

NLP思維層次表明:人的理解可以分成六個層次,環境、行為、能力/選擇、信念/價值/規則、身份、精神

在低層次理解問題,對於解決問題會有局限性。越往高層次走,問題反而變得簡單,一切取決於我們站在哪個層次來看待問題。

02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就以不同層次對應不同的人來展開論述。再結合開篇小林面試失利的案例,逐一介紹每一層次的思維方式。

1.環境層次(vironment)

典型思考方式:都是別人的錯對應的人:怨婦這個層次代表我們所處的外部環境及相關的人,回答了哪裡(where)和什麼時間(when)的問題。

這裡除了自己以外,其他都可以稱之為環境。

比如你的公司、家庭,你的同事、朋友,你所處城市的天氣、交通等這都屬於環境層次的範疇。

處在這個思考層次的人遇到問題時常常歸咎於外部環境,比如:

我沒有升職加薪,是公司不重視員工我遲到,是因為堵車嚴重我忘了還信用卡,是因為銀行沒有提醒我總而言之,我沒有錯,都是別人的錯,公司的錯,天氣的錯.....他們從內心裡覺得自己懷才不遇。

那麼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只會從外在環境入手,比如:

不升職加薪,那我就換一家公司為了不遲到,我找不堵的路段怕忘了還信用卡,讓銀行提供定期提醒的服務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這類人的身影,我們稱他們為"怨婦",因為他們太愛抱怨了。

自己消極懶惰,還常常把周邊的人也搞得負能量滿滿。

有時他們也知道只是抱怨於事無補,但是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原因就在於他們處於"環境層次",他們看待他人和世界的方式被牢牢地困在這個層次。

並非他們天生就是 "怨婦",而是在他們眼裡只有外部環境,看不到其他。那麼他們面對問題的方式就是換個環境,僅此而已。

顯然小林就屬於這一層次思考的人,他把自己找工作失利的原因歸咎於就業大環境不好,解決方案就是等到就業環境好的時候再去找工作。除此之外,他想不到更好的辦法。

如果這樣思考,小林恐怕再找一年工作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為了跳出這種局限,我們可以往上走一個層次。

2.行為層次(Behaviour)

典型思考方式:我還做得不夠對應的人:實幹家這一層代表我們的所做所為,也就是我們的行動和反應,它主要回答什麼(what)的問題。

在這個層次的人,他們面臨困境時,通常會思考"是不是我太懶惰了?是不是我還不夠努力?"

比如:

參加唱歌比賽輸了,練習時間不夠又被客戶拒絕了,我拜訪的客戶太少收入太低,我打的工太少這些例子,都隱含一個意思:我做得遠遠不夠,我需要繼續努力,我應該採取行動。

基於這樣的思考,他們的解決方案就是從自己的"行為"上找突破:

參加唱歌比賽輸了,我要投入更多時間練習,唱歌被一個客戶拒絕,那我就拜訪10個收入太低,那我就多找幾份兼職於是,他們往往會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來改善問題。

你想到了什麼人?對!實幹家、行動派。

他們認為,環境無法改變,我只能改變我自己。遇到問題,不要慫,行動就OK。不行動永遠改善不了問題,不改變永遠適應不了環境。

他們樂觀開朗,充滿鬥志,正能量滿滿,他們堅信,只要自己足夠努力,一定會有成功的一天。

他們也很容易被人們冠以"打了雞"愛灌雞湯"的名號。

相比處在環境層次思考的人,他們更進一步,他們看重個人的努力對結果的影響,而不只是抱怨外部環境。

那麼針對於面試失利,處在行為層次的人就會這樣思考:

我投的簡歷太少了,面試的機會也太少了我跑的招聘會太少了,我該多跑幾家那麼,僅僅是這樣,真的就夠了嗎,恐怕未必。

我們都知道,成功是多方面因素造就的。有些努力一輩子都不會有結果,比如你想當CEO,天天靠打雞血是不行的。

工廠的工人動輒一天十幾個小時工作,每個月也就幾千元餬口,即使他不睡覺24小都在工作,他的薪資也不及一位留校博士的百分之一。

投入的時間只是目的達成的一個必要條件,努力也只是抵達成功的一個因素而已。

想要成功,遠不止這些。

那麼,為了進一步探究這些要素,我們就需要再往上走一個層次。

3.能力層次(Capability)

典型思考方式:解決方案是什麼對應的人:問題解決者這一層體現的是我們所能應用的知識和技巧,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能力,是通過心靈地圖、計劃或策略行為和行動提供指導、引領方向。主要回答(how)的問題。

我們先給能力下個定義:勝任某項任務的條件、才能。

這一層次的人遇到問題時常常這樣想:事情不順利,是我的能力不足造成的。

他們認為完成這項任務需要這種才能、素質,而我恰好欠缺。因此他們會從"能力"角度來尋找好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比如:

這次競聘總監失敗了,還是我管理經驗方面有些稚嫩,我應該向前輩學習改善今年的投資收益率不如去年,我得再去買幾本書看看,多向投資專家請教這次比賽失利了,我在擊球方面技術好像不如對手,要加強練習"能力"層次的人非常善於學習,並且能將學習到的知識整合併應用到實踐,是解決問題的高手。

他們能在面對不利局面時很快調整自己,他們認為問題總有解決辦法,只是自己還沒有領悟到。他們會努力學習別人的經驗,為己所用,他們懂得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來達成目的。

那麼回到開頭的案例,面試失利,他們除了認為整體就業形勢不夠好,自己在面試上投入的精力不夠之外,他們還會想:

我的簡歷不夠吸引人,那我要修改簡歷,突出優勢我找工作的渠道可能有點問題,我要選擇適合我的渠道投遞這就是"能力"層次的人信奉的辦法總比問題多的思維。

這裡需要強調的一點是:NLP每提高一個層次,都是以下面的層次為基礎的,也就是說不能隨意忽略下一個層次,比如只要"能力"而不"努力",這顯然是不可取的。

真正的做法是:既有"能力層"的方法論,又有"行為層"的行動和努力,還有'環境層"的機遇,綜合作用才能讓你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通常到了這個層次的人,已經戰勝了大多數的人,站在食物鏈的中上段,在公司也躋身中高層管理,一般的問題已經無法難倒他們。

但是,他們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總有一些問題會成為他們的困擾。而造成這個困境的原因可能是:他們選錯了問題。

這就有必要向上再探討一個層次:BVR層次。

4.信念/價值/規則層次(BVR)

典型思考方式:什麼更重要對應的人:戰略家這一層體現的是我們所相信或影響我們的概念,回答了(why)的問題。

這一層次可以概括為BVR:

B:biref,信念,世界在你的眼裡是什麼樣的,具體來說就是你認識世界的一個個概念,這些能幫你構建一個完整的世界觀,是你發揮能力的基礎。

V:value,價值觀,你覺得哪個更重要,A還是B?

你要如何做出選擇,取決於哪個對於你來說價值更高。價值高低的衡量標準因人而異,因此每個人對自己生命中的人和事的價值排序也就不盡相同,這就形成了不同的價值觀。本質上就是權衡哪個對自己更重要。

比如:

畢業了是選擇大城市打拼還是在小城市安逸?選擇大城市的人,價值排序當中事業的成功>生活的安逸。為什麼有些人不知道如何選擇?因為他的價值觀混亂,或者缺乏衡量價值的標準,無法判斷哪件事對他來說價值更高。

R:rule,規則,也可以理解為做人做事的原則。

社會有制度,公司有規則,這些規則從何而來,就是上面提到的B(信念)和V(價值觀)。

比如:

我有一條原則每天都要寫文字,哪怕只是幾百字。這就源於我的信念,我覺得輸出式的學習更加有效,而每天輸出能幫助我形成這樣的習慣。有人是素食主義者,是因為在他的價值排序中,對動物的愛和保護勝過了他的食慾。規則能使得你的決策更加高效,不用每次面臨選擇時都要反覆思考、不斷權衡,因為你已經有一個內在的準則,直接根據這個準則做出判斷即可。

"BVR"層的人遇到問題的思維模式是:哪個對於我來說更重要?是否還有隱形的、我沒有看到的更重要的問題?

他們看起來就像戰略家,做選擇時只重點針對那些對他們來說更重要的事情。

彼得德魯克曾說過: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更重要。

"能力層"是正確地做事,而BVR層是做正確的事。

那麼回到面試失利的案例中,BVR層的人就會這樣來思考:

求職失利的原因大概是這些:

大環境不好,崗位供給變少簡歷寫得不夠好投遞渠道不匹配技能和崗位不匹配面試技巧不匹配於是先畫了一個思維導圖,列出原因:

面試失敗原因羅列

然後通過思考,又做了這樣一幅圖,找出重點:

面試失敗重點因素分析

通過分析,他發現求職失利主要是由於自己投遞渠道選擇有限,只在線上的APP投遞簡歷,忽略了獵頭資源和身邊的創業者、管理者朋友。

因為自己更想走技術人才路線而非管理路線,網上投遞無法凸顯自己的偏好,進而技能和所投遞的崗位不夠匹配,在面試中的表現也就針對性不強,完全偏離了方向。

而大環境的影響和簡歷寫得好與否只是弱的影響因素。

所以核心問題在於自己選擇的投遞渠道出了問題。

針對這一分析,他制定了調整策略:

1)對於線上的投遞渠道進行篩選,選擇和自己期望相近的崗位,並在投遞之前先進行溝通,確認崗位的需求,符合自己預期再投遞。2)將自己的求職需求透露給身邊的創業者、管理者朋友,並講明了自己的想法,請他們做推薦。

BVR層次的人選擇影響問題最核心的因素,即找準最重要的問題,然後針對核心問題制定改進策略。

BVR也有局限,它針對客觀的問題比較有效,如果一些問題比較主觀,不存在標準答案,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藉助再上一層次的邏輯思考來解決。

5.身份層次(Identity)

典型思考方式:我是XXX,所以我要做XXX對應的人:覺醒者這一層體現的是我們基礎的核心價值與使命,通過自我認同確定整體目標,主要回答(who)的問題,也就是我是誰。

到達這個層次的人很少,因為在這一層次思考意味著你需要回答兩個問題:

我是誰?我將成為怎樣的人?這個層次之所以在如此高的層級,是因為不同的身份,意味著有不同的BVR,它決定了你會選A還是選B,決定了你人生的發展方向。

比如:

你是想做一名高精尖技術專家;還是想自己創業成為一名老闆,提供技術服務;或者你只是想做一個打工者,賺取足夠的生活費?你如何定義自己的身份,關於面試失利的答案就會有天壤之別:

如果你想成為一名高精尖技術專家,那你該找一個研究機構;如果你想創業成為一名老闆,此時可能就不再為面試失利而惆悵,已經在為籌辦公司而準備;如果你只想做一個朝九晚五的打工者,那就繼續改善你的求職過程。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知道怎麼選擇,是因為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不知道自己想成為誰,就不知道應該做什麼;不知道做什麼,就無從選擇;不知道怎樣選擇,最終就一無所得。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完成身份定義,我們在做選擇時就會非常容易。

那些已經完成身份認同的人,我們可以把他們稱作覺醒者,因為他們清晰地知道自己想成為誰並為此為努力著。

6.精神層次(Spiritual)

典型思考方式:我的使命就是改變世界對應的人:偉人這個層次是處在塔尖的層次,是與我們自己關係極為密切的精神領域,它認為我們是超越我們自身的更大系統的一部分,就像個體之於家庭、社會或全球的關係,回答了為了誰(for whom)及為了什麼(for what)的問題。

這個層次的人往往會自帶使命感,他們常常這樣問自己:

我在這個世界生存為了什麼?我能為社會、人類的進步做些什麼?我怎樣做才能使他人幸福?寫到這裡,不得不說兩個人:賈伯斯和馬雲。

賈伯斯說: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而馬雲說:我想的從來都不是賺錢,而是改變世界

一個屢次用劃時代的產品改變了人們使用電子產品的方式,一個用他的阿里巴巴王國改變了人們的購物以及支付方式,而這種改變是世界範圍的。

這些人也唯有用偉大來形容了。

至於這些偉大的人如何來思考求職失利的問題,他們可能會問:通過面試我可以改變世界嗎?我們不得而知,就讓那些後起的偉人作答吧。

最後,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高層次的思考以低層次為基礎,不能脫離低層次而孤立存在,比如離開"身份"談"精神",離開"努力"談"能力",會非常空洞,不切實際。

NLP思維層次雖略微有些複雜,卻對於我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大有裨益。

當我們遇到問題覺得無法解決時,嘗試著跳出固有思維,有意識地往更高層次的思維方向邁進,當初解決不了的問題有可能就會迎刃而解。

相關焦點

  • 邏輯層次—不能忽略的NLP思維利器
    小白學心理系列導讀:本文給大家推薦一個NLP裡面非常重要的思維工具,可以說是幫助我們做出人生各種重大決策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是形成本書框架的其中一個底層思維邏輯。我一直在思考,人這一輩子,到底什麼決定了我們的思維。
  • 和女生聊天回應總是很冷淡,聊天思維的五個層次,你處於哪個層次
    但是呢,是不是你做到了這一點,能夠和女生產生共鳴,會引導話題女生就會喜歡上你呢?有很多人找我問得特別多的一個問題:我和女生每天都能夠聊一個多小時,為什麼她不喜歡我?她不喜歡我為什麼每天要跟我聊天?聊這麼久,她不喜歡我,為什麼又會主動的找我聊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這本書會給你答案!
    全書內容有兩種,一種是思維方式,一種是商業案例。其中跟多思維方式和模型,不但能用來做商業論證,也可以用來說服別人,或者用來寫作,形成有邏輯的文本。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的適用範圍不應該僅局限於商務人士。那麼,到底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呢?讀完書後,我認為所謂的批判性思維,說到底還是邏輯思維和科學思維。
  • 孩子學習沒動力,運用NLP思維邏輯層次思維,提升孩子學習力
    訓練孩子學習能力日常化的方法,今天和大家介紹在職場員工培訓中會接觸到的NLP思維,將認知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孩子學習不再被動,主動學習才能形成持久的學習力。NLP思維邏輯層次是英國格雷戈裡·貝特森提出,經過後人整理得出的一種認知層次,以表層的認知不足以推動動力的深層力量,但通過NLP邏輯卻可以實現這一點。
  • 你了解第二層次思維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柒拾光機,ID:xqsgj0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看理智思維方面的書,腦海裡全都是問號?邊看書,不得不跟著思考。投資,就像經濟一樣,更像是一門藝術而非科學。這意味著它可能會有一些棘手。
  • 六幅思維邏輯圖,決定你的人生層次!
    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行為,你的行為決定了你的習慣,你的習慣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挑選的六幅思維邏輯圖,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關於輸贏有輸才有贏才是真正的生活,在合作與共事中需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建立「我們」的思維才能贏得更好的支持與資源。關與沉澱 所謂的經驗,不僅僅是你經歷了什麼,更在於你在經歷中沉澱了什麼!這種沉澱是對經歷過的人-事-物的思考,應用重構的方法將這些思考形成自己對世界的客觀認知。這個認知至少由三個變量構成:是什麼?
  • 女生月經期間,流出來的「血塊」到底是什麼?醫生告訴你答案
    導語:女生月經期間,流出來的「血塊」到底是什麼?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月經是每個女生每個月都要經歷的事情,但是很多女性會因為工作上的壓力或者生活瑣事,而出現內分泌失調的事情,因此會出現「血塊」。一、女生月經期間,流出來的「血塊」到底是什麼?醫生告訴你答案1、脫落的子宮內膜「血塊」的出現,說明女性月經不調了。
  • 心理學:決定你的人生層次,不是金錢,而是這三種深度思維模式
    心理學:決定你的人生層次,不是金錢,而是這三種深度思維模式你和牛人之間差的不是你們的出生,也不是你們的智商差多遠,而是你們思維模式不一樣,同樣一個問題,思考的角度不一樣,最後得到的結果就不一樣在事情的結果上,思維模式會有一定的影響。決定你的人生層次,不是金錢,而是三種深度思維模式。1.成長型思維。人生下來就一直在學習,小時候我們要學習說話,學習走路,學會怎麼拿筷子。在學校裡我們要學習理論知識, 增長我們的見識,學習最基本的生存套路,培養我們讀書的習慣。 人生的前幾十年我們都在學習,不幹別的就是學習。
  • 兩個牛人的例子 告訴你什麼是科學家思維和工程師思維
    一直看本號的人知道,前一段時間,悟理哥寫過一篇文章介紹「人造肉」行業的情況,告訴大家這個市場很大,國外已經如火如荼,但國內資本不夠重視,產業技術還比較Low。最近,悟理哥應邀去上海參加一個研討會,碰上一位曾經是滬上Top2高校校長的老先生,有機會一起吃飯並進行了深度交流,沒想到這位先生關於「人造肉」的論述很是使人敬服。
  • 認知層次有七層,你的眼界和思維到了哪一層?
    01 認知的差距,決定了生活層次我有一個同學,畢業後在家鄉考入編製做文員,每天重複一些簡單的機械工作。每次聊天都和我抱怨「工作太無聊了,工資也就那樣剛好溫飽」。於是我曾勸他,趁著年輕嘗試其他的工作,肯定會比現在好。但他表示,不知道可以去做其他什麼工作。
  • 畢業後同樣是護士,本科生和專科生之間的區別,過來人告訴你答案
    雖然護理類的工作層次沒有醫生高,但是護士卻在醫院裡面起著至關重要的的作用,不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需要護士的幫助才能得以順利進行。尤其是年初的那場疫情,更是讓很多人看到了護士的無私奉獻,對於護士也更加敬佩。
  • 你知道嗎,思維研究所到底在研究什麼?
    愛因斯坦的大腦跟我們有什麼差異?人腦是年齡越大越聰明嗎?大腦開發的黃金期是在什麼時候?這些大腦奧秘的問題,國內有家思維研究所從1995年開始就一直在進行研究,下面就跟藍小鯨一起來看看思維教育研究所到底在研究些什麼,大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人到底是怎麼變聰明的。
  • 宇宙外面是什麼?霍金告訴你答案
    ,霍金告訴你答案。浩航宇宙無窮無垠,人們在探索宇宙的同時也在思考著一個問題,宇宙外面是什麼呢?有很多科學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假說,但是始終沒有一個說法能夠令眾人信服。近日,霍金在自己的個人主頁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告訴大家宇宙外面是什麼。
  • 太陽燃燒耗盡後,本體到底會發生什麼?科學家告訴你答案!
    太陽一直都是人類十分重要的一個存在,從動植物開始,直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同樣離不開太陽的照耀。太陽燃燒耗盡後,本體到底會發生什麼?科學家告訴你答案!現在我們都生活在陽光普照的地球上,如果沒有太陽,地球會變成怎麼樣呢?對於這樣的想法,許多人內心充滿疑惑,都想知道答案是什麼。
  • 多讀毛選:能優化你思維,能提高你水平
    ——節選於1957年《同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上的講話》寒牛出欄解讀:偉大領袖的談話,非常精闢,充滿辯證法哲理。既是辯證法的運用,也是偉人工作經驗的總結,給我們帶來一個很重要的啟示:要用辯證的思維,管理團隊。一手做鬥爭,幫助對方糾正錯誤,促使他進步,叫原則性;一手講團結,給對方一條出路,叫靈活性。這個辯證方法,也叫「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 左腦思維的人和右腦思維的人有什麼區別?你屬於哪種思維優勢?
    不同的人,其左右腦發達程度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們的思維可以劃分為「左腦思維優勢」、「右腦思維優勢」和「左右均衡思維優勢」三種,那麼這三種思維優勢到底有什麼不同呢?首先說的是「左腦思維優勢」的人。這個世界上左腦思維的人群佔據了絕大多數,他們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傾向於從部分到整體的路線,在解決問題和事情上也傾向於按照順序排列的方式有條不紊的進行而不是雜亂無章的任意次序。此外,在細節和瑣碎之處的把握和掌控能力上也比較擅長。因此,「左腦思維優勢」的人可能更容易成為一個出色的規劃者,也更有可能在所從事的領域內成為專家。接下來是「右腦思維優勢」的人。
  • 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
    可以說,批判性思維是對思維展開的思維,我們進行批判性思維是為了考量我們自我(或者他人)的思維是否符合邏輯,是否符合好的標準。簡而言之,完善我們的思考的辦法就是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它是一種走向問題本質的方法,讓我們仔細剖析現狀,揭露偏見和人為操作等隱性問題,從而讓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 NLP 新手必看!這是一份覆蓋全面的基於 PyTorch 和 keras 的 NLP...
    最近,小編在 github 上發現了一份基於 PyTorch 和 keras 的 NLP 學習教程。這份教程內容相當豐富,內容涵蓋神經網絡機器翻譯、問答匹配、電影評價分類、新聞分類等多個領域。項目的 GitHub 地址為:https://github.com/lyeoni/nlp-tutorial。
  • 量子力學和 意識 有什麼關係?簡單通俗地告訴你!
    如果你對量子力學有所了解,肯定聽過量子力學和意識之間貌似有瓜葛的說法! 其實這是一個宏大的課題,文章只能簡單, 通俗的讓你 了解一番,如有興趣可以查閱更多資料!那麼我們先看看量子力學的一些現象! 比如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不確定性關係,和量子糾纏!
  • 健玲筆記:NLP是門什麼樣的學問,一分鐘告訴你答案
    最近有朋友在留言問我,你這個NLP還是MLP呢?我告訴她是NLP,那麼NLP到底是什麼學問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詳細講解下NLP到底是什麼學問?憑著知道腦如何工作,我們可以配合和提升它,因而使人生更成功快樂。也因此,我把NLP譯為「身心語言程序學」。溫馨貼士我不是NLP大師,也不敢稱自己是一個怎樣了不起的NLP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