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層次有七層,你的眼界和思維到了哪一層?

2021-01-14 城市觀察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廈門美食報導,ID:xmmsbd】,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

一個人的財富實力、生活質量,都和他的認知有關。

我們賺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的認知狹隘,就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之外的錢;你的認知缺陷,會讓已有財富流失、被收割。

不僅如此,我們的認知水平越高,情緒也就越穩定,世界帶給我們的痛苦也越少。

01

認知的差距,決定了生活層次

我有一個同學,畢業後在家鄉考入編製做文員,每天重複一些簡單的機械工作。每次聊天都和我抱怨「工作太無聊了,工資也就那樣剛好溫飽」。

於是我曾勸他,趁著年輕嘗試其他的工作,肯定會比現在好。

但他表示,不知道可以去做其他什麼工作。

我給他推薦了幾個行業,他又說現在的工作很穩定,自己沒基礎去換行,風險太大了,而且換了估計工資也差不多;於是不了了之。

五年後同學聚會的時候,大家坐在一起,聊起當年喝酒逃課,不分彼此。

但聊到各自處境和未來規劃的時候,我那位同學,就陷入了沉默。

有些人在說市場動向、粉絲經濟,有些人在說國際形式、文化變化,而這些,好像都和他沒有關係。

會後他告訴我,他從沒想過,人生可以有這麼多不同的活法。

當初大家以同樣的分數進入同樣的專業,但現在已是天差地別。看到其他同學在網際網路行業的、經商創業的,不僅有值得介紹的工作內容,也有了穩定的房產或公司。

反觀自己這麼多年,差不多的工作內容,下班後就是逛街看電影玩遊戲的消遣,五年按部就班也就從工資裡存下了一半房子預付款。

當初他以為「換個工作也不會有多大差別」,就那麼虛度了五年。

而小米的總裁雷軍,他之前在金山上市那天,毅然辭去CEO一職,重新來過。因為他說,自己已經沒有上升空間了,他要去更大的世界。

所以我們常說,人和人的智商差異不大;認知差異,才是人和人最大的差異。

而認知差異,除了體現在眼界和見識影響,也體現在一個人的情緒和思維。

02

你的壞情緒,暴露了自己的低認知

電影《天才閃光》就講述了一個天才發明家,因困於情緒和偏執,失去幸福家庭、孤苦半生的真實故事。

底特律的大學教授鮑勃·卡恩斯,一次下雨時靈感乍現,創造了間隔性雨刷,這一發明將有很大的市場前景,可以使他功成名就。

但在和福特商議合作方案期間,汽車製造商「剽竊」了鮑勃的專利,導致他已經在籌備的工廠付之一炬。

遇到這種情況,必然要訴諸法律,為自己討回公道。可當時的他,根本無法與巨大財團抗衡,他的訴訟毫無意外地失敗了。

最令人嘆息的是,他一直沒有放棄訴訟,而是拋下工作,甚至住在法院門口申訴,溫柔的妻子和六個子女也早已離他而去……

他不聰明嗎?他是聰明的,甚至有著天才創造力。他學識不廣博嗎?不,作為教授和業餘發明家,他比多數人知道的都多。

但他情緒化、還偏執。

當一切還未有定論時,妻子勸他不要急著貸款建工廠,可他急於證明自己,不聽勸。

當事態已成定局,他怒不可遏;投資方寬慰他,表示會資助他做其他發明,但他遷怒對方,甚至懷疑對方出賣自己。

他破壞了本來擁有的幸福關係,事業也就此停滯。

試問訴訟勝利、奪回專利又如何?雨刷早已更新換代,而他能獲得的索賠也不過寥寥。

如此簡單的道理,聰明的他卻想不開?!

那是因為他的認知層次只在第四層【利益認知層】,行為處事以利益為導向;而處於【辯證認知層】的人能辯證看待自己和世界,懂得變通和適應環境。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高,他的情緒往往就會越穩定,世界帶給他的痛苦也越少。

因為他懂得理解世界、也能順應世界的變化和不愉快。

對自己的思想和態度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能認識到自己的情緒是由自己創造的,並能憑藉自己的力量改變它們——這便是適應社會、交換價值的能力。

如果鮑勃·卡恩斯教授早日理解現實、改變策略,他完全可以運用自己的天賦,再發明其他工具,開創新的事業。

可惜他深陷失敗的痛苦,天才泯滅。

03

跳離現在的認知禁錮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認知局限、會受情緒幹擾,也有思維弱點。

李誕的第一本書,寫了五年,坦白講,沒有什麼厚實到需要五年才能寫完的內容;李誕自己也說,因為追求完美的思維慣性,所以總是遲遲難以動筆,最後他規勸自己,寫得一般,總比什麼都沒寫出來好。

以前他也憤世嫉俗,覺得在家喝酒就是做自己;後來他成熟了,懂得觀眾喜歡什麼、需要什麼,會找到「做自己」和「適應社會」的平衡點,從窮酸的幕後寫手成為了脫口秀界的標杆人物。

突破自己的認知局限,我們便能擁有更廣闊的世界。

我們曾經固化的思維模式,就像一根拐杖,你拄著這根拐杖走了很多年,忽然讓你放開這個手杖,一定會搖搖晃晃。

但我們一定要敢於放開拐杖。

王利傑說:1%的認知差別導致在十年後兩個人的成就差異可能超過一千倍。

網絡上的一個段子是:

1985年到1990年的趨勢,是個體戶;1996年到1997年的趨勢,是下海潮;2003年到2007年的趨勢,是房地產;2012年到2015年的趨勢,是網際網路+;2016年到2020年的趨勢,是分享經濟+粉絲經濟。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每個趨勢的紅利期越來越短,留給人們反應時間越來越少,能不能抓住紅利造成的差距卻越來越大。

相關焦點

  • 《天道》:文化屬性的四種層次,丁元英在第三層,你在哪一層?
    電視劇《天道》中提出了一個新穎的屬性,那就是文化屬性,文化屬性又分為「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但是這兩種文化屬性中又將所有人的屬性分成了四種層次,《天道》中每一個人物都是詮釋文化屬性的最佳案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文化屬性是哪四種層次?為什麼丁元英只排在第三層?你又是哪一層呢?【文化屬性是哪四種層次?】
  • 《天道》:四個角色,四種認知層次,看看你在哪一層?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處於葉曉明這一層的認知狀態,自作聰明,只願意用自己的眼光和思維方式去思考事物,不願意跳出固有的思維圈,面對不同的觀點和做法,不能理性客觀地思考和看待,常常因此栽跟頭。從擺混沌攤開始,沒有親人,一個人奮鬥到能開一家酒店,一年賺幾十萬,不得不讓人佩服。最主要的,她非常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自己除了酒店,其他的什麼都不懂。所以在投資了王廟村後,並不參與管理,選擇完全相信丁元英,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認知格局更高的人去辦。
  • 認知的四大層次,看看你已經到了第幾層?
    人的認知,分有四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層: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眼界決定出路,拓寬你的眼界比什麼都重要。「人貴有自知之明」。心外無物、認知不足的人,必受困於自己的見識和經驗。一定要記住一句話:沒意識到的問題,往往才有可能是最大的問題。第二層:知道自己不知道。
  • 思維認知的七個層級:你的層次,決定你的命運
    原標題:思維認知的七個層級:你的層次,決定你的命運此二者仍是個對立體,構成新的認知層級。由此我們知道,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時,第一反應是本能,第二反應是情緒,第三反應是立場,第四反應是利益,第五反應是兼顧他人的社會心理。第六反應,是認識到前五步並無高低優劣之別,而是一個完整認知的五個組成。社會問題的討論,也是如此。當出現社會問題的討論之時,你會清晰的看到五個層級:本能層、情緒層、立場層、利益層及社會心理層。
  • 高中文言文實詞的學習有三個層次,你到哪一層了?
    但是到了高中,語文學習的內容基本上行就只剩下文言文和古代詩歌鑑賞了。尤其是文言文佔用的時間會更多。但是,文言文的學習所花的時間和效果是不成正比的。有的學生到了高三的時候,依然讀不懂文言文。考試的時候文言文閱讀中的翻譯試題基本上還處於蒙猜的階段。可以說文言文學習是高中生語文學習的攔路虎。文言文的問題解決了,高中生的語文學習的幸福指數會提高很多。
  •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你在哪一層?
    他在1943年的《人類動機理論》中提出人類需要的五個層次理論,在1954年《動機與人格》中補充了認知和審美,形成了由低到高的不同層級排列的需要系統,今天就從七個層次的角度來談談如何理解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 人類一生中最重要的5個需求層次,你在哪一層?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總結出人類的基本動機形成了5個需求層次。1.最底層:生理需求食物、水、空氣、休息的需要,性慾表達的需要,消除緊張的需要。2.倒二層:安全需要安全、舒適、寧靜、不害怕的需要。3.倒三層:歸屬和愛的需要融入他人中間的需要,與他人建立關係的需要,愛與被愛的需要。4.倒四層:尊重的需要自信的需要,價值和能力感的需要,自尊和受別人尊重的需要。5.最高層:自我實現的需要發揮潛力的需要,擁有意義深遠的目標的需要。
  • 單身的9層境界,看看你在哪一層,讓你單身至今
    吃飽了別人的狗糧,再來看看單身的你該如何脫單吧!單身的境界分九層,來看看你在哪一層。單身是一種習慣,單身久了會上癮。身體裡的每個細胞都習慣獨處,任何一個細胞都不願搭理另外一個細胞。分過手的人都懂,很難會讓心再悸動,愛是一種能力,被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
  • 一位高僧說:眼界決定上限,眼力有五個層次,看看你是第幾層
    我試探著問道:「都有哪些境界呢?」高僧目光落在不遠處的一棵菩提樹上,緩緩開口:「佛門常謂有五眼——凡人之肉眼,天人之天眼,羅漢之慧眼,菩薩之法眼,到了佛的果位,就能修到佛眼。到了這個境界,世間的空相實相,萬法照破、宇宙內外,時間因果,無所不見,無所不知。
  • 你在冰箱哪一層?
    你在冰箱哪一層? 你在冰箱哪一層? 有好奇寶寶要問了: 不是全球氣候變暖嗎, 為什麼冬天還這麼冷?
  • 總高17層的住宅,哪一層的價格最高?你會選哪一層?
    總高17層的住宅,你認為哪一層的價格更高呢?你又會選擇哪個樓層呢?筆者特意找了一個樓盤的備案價來分析,裡面的價格還是符合大多開發商定價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以上是17層-12層的房源價格,為了更好的對比,所以我們直接對比1號戶型,也就是樓上樓下的關係,不存在朝向不同等情況。
  • 你和偉人之間到底差了什麼?NLP思維層次告訴你答案
    我幾乎可以斷定,小林的這種心態,求職不會順利到哪裡去,因為他的思維方式停留在了環境層面,即把問題的出現歸咎於外部環境上,而這屬於思維層次中最低級的思維方式。之所以這樣解讀,是因為最近看到了一個關於思維層次的模型,叫NLP思維層次。
  • 不同意識層次的人與「星光層」的連接
    我們的內在之旅與星光層是緊密連接的,我們與星光層的連接,不同意識層次的人們會有不同的連接方式和特點。我們可以從三大層次來討論不同意識層次的人們與星光層的連接。 第二層: 連接並融合了「高我」這一層次人們的意識層次: 連接並融合了「高我」,這是當你通過內在之旅達到「智慧層」的時候...
  • EMBA關注:《歡樂頌》財富與人性的九個認知階層,你在哪一層?
    推薦理由:這部劇中,有人性的解剖,有財富認知的層級——你甚至可以,將劇中的認知層級作為一個數學模型,用以指導自己。 《歡樂頌》的劇情設計很簡單,就是五個不同家境、不同背景、不同認知層級、不同性格的女孩,扎堆在一起,再加上聞風而來的猥瑣男及霸道總裁,演繹出雞飛狗跳的故事。 劇中的認知層級,大概能分出九層。
  • 九首詩詞,九層人生境界,你到哪一層了?
    九首詩詞,九層人生境界,你到哪一層了。通達《臨江仙》明·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青山不老,看盡炎涼世態;佐酒笑語,釋去心頭重負。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總會在奔騰中沉澱下些許的永恆。與人生短暫虛幻相對的是超然世外的曠達和自然宇宙的永恆存在。宇宙永恆,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 認識世界的四個層次,你處在哪一層?
    從最初的重力的發現,在到牛頓的萬有引力,再到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同樣的一種力的理解,重力說是地球帶來的,萬有引力說是天體之間的超距力,愛因斯坦說這不是力,是一種空間扭曲。那麼誰對誰錯呢?好像他們說的都對。
  • 孩子學習沒動力,運用NLP思維邏輯層次思維,提升孩子學習力
    訓練孩子學習能力日常化的方法,今天和大家介紹在職場員工培訓中會接觸到的NLP思維,將認知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孩子學習不再被動,主動學習才能形成持久的學習力。NLP思維邏輯層次是英國格雷戈裡·貝特森提出,經過後人整理得出的一種認知層次,以表層的認知不足以推動動力的深層力量,但通過NLP邏輯卻可以實現這一點。
  • 超越平凡者,都贏在「第二層思維」上
    我們常說,這個時代充滿機會,但這句話的另一種理解是:每一個機會都有大量的人去爭取,大部分機會都已經正在或者即將經歷激烈的競爭。 第一層思維是正常思維,如果你只是處理常規事務,想取得正常人的平均水準,那麼第一層思維就夠用了;但如果你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超過平均水平,就不能按大部分人的正常想法去做。
  • 求職簡歷自我評價分為三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在WonderCV的簡歷庫裡面,有超級多的簡歷都沒有自我評價,但這並不妨礙這些簡歷都很優秀啊!真正優秀的簡歷,都是長這個樣子的!!!沒有自我評價,也很優秀。當然,如果你非要寫自我評價,我把我的訣竅告訴你:自我評價分為3個層次第一層次,吃苦耐勞型本人性格開朗、穩重、有活力,待人熱情、真誠;工作認真負責,積極主動,能吃苦耐勞,用於承受壓力,勇於創新;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 電梯洋房共6樓哪層最貴 洋房六層買哪一層好 6層洋房腰線層在幾樓
    一、電梯洋房共6樓哪層最貴1、電梯洋房共6樓哪層最貴?許多人在購買電梯洋房的時候,總是好奇哪層是最貴的,對於6層的電梯洋房來說,其實,三層和四層是最貴的。因為1層、2層易潮溼,並且容易受到地面噪音的影響,尤其是臨街的房子;另外,由於1層和2層的樓梯使用頻率最高,如果牆壁隔音效果不好,一旦有走動也會比較嘈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