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的四大層次,看看你已經到了第幾層?

2020-12-04 Excel日常技巧

人的認知,分有四個不同的層次:

第一層: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小的時候,我們都學過坐井觀天的寓言故事,井底之蛙只能看到頭頂的一片天,於是它就以為天只有一口井那麼大,殊不知,更廣闊的天空不是不存在,而是不知道它的存在。

想當然認為自己無所不知,其實一無所知,發表的言論不是照搬別人的就是充滿狹隘偏見。

眼界決定出路,拓寬你的眼界比什麼都重要。

「人貴有自知之明」。

心外無物、認知不足的人,必受困於自己的見識和經驗。

一定要記住一句話:沒意識到的問題,往往才有可能是最大的問題。

第二層:知道自己不知道。

真知道者,從來不強調自己什麼都懂,而會誠實地承認自己確實有太多不知道的東西。

「有個故事,蘇格拉底的學生跟他說,老師啊,您的知識像海洋一樣浩瀚,這世上沒有您不知道的。

蘇格拉底在地上畫了兩個套在一起的圈,對他的學生們說,我的知識是外面這個圈,你們的知識是裡面這個圈,而圈外的土地,就是這世間的知識,我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

「空杯心態」非常重要。

「空杯心態」,知道自己在認知上的不足,始終對未知領域保持敬畏和好奇。

一個人只有擁有「空杯心態」,才能真正放下自己的小成就。

這是學習的起點。

第三層:知道自己知道。

當我們在一個領域鑽研得足夠深、足夠久時,就進入了「專家」的層次。

能夠從更宏觀的層面、更寬廣的視角看待自己,篤信自己知道什麼,並且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裡,自己的能力能覆蓋到哪裡。

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能幹什麼,應該如何幹,有獨立的思維方式,走屬於自己的合適自己的道路。

人經過大量的學習,對自己、對世界都有了清晰的認知和定位,不再迷茫彷徨,會堅定地執行自己的計劃,也會取得巨大的成就。

第四層:不知道自己知道。

當我們進入這個層次後,所學的知識、技能都會內化成本能反應,不需要刻意地對事物做理性衡量、對比,我們也能做出很好的選擇。

這已經達到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

像武林高手,氣隨心動,收放自如,無招勝有招。

相關焦點

  • 交易虧損的五個境界,你到了第幾層?
    第二層次是一個入門關,有了風險意識,明白了「市場永遠是對的」。懂得想辦法規避虧損,這是每個交易員入門必須要面臨的一道關口。第三層:認識到虧損的合理性交易市場,如果能夠認識到虧損的合理性,並且能夠接受虧損交易的發生,這樣做起交易來才得心應手,不會畏首畏尾。
  • 《天道》:四個角色,四種認知層次,看看你在哪一層?
    獵豹CEO傅盛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人們大致分為四種認知層次和境界:第一種: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種: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種:知道自己知道第四種:不知道自己知道人們處在不同的認知狀態,她已經取得德國永久居留權,卻毅然選擇回國,到一個小城去當警察。這在很多普通人眼裡難以理解,覺得是病態。面對愛情,她覺得:既然控制不了,那就愛吧,即便後面可能是地獄。她對愛不貪不痴,不去駕馭,不幻想天長地久,覺得擁有過就足夠,這也和普通人想的不一樣。
  • 認知層次有七層,你的眼界和思維到了哪一層?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廈門美食報導,ID:xmmsbd】,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一個人的財富實力、生活質量,都和他的認知有關。我們賺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的認知狹隘,就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之外的錢;你的認知缺陷,會讓已有財富流失、被收割。
  • 世界正在偷偷懲罰「認知層次」低的人,9類中你屬於哪一類?
    關注勵志學生,獲取考研最新資訊,考研技巧和考研的學習方法世界正在偷偷懲罰「認知層次」低的人,9類中你屬於哪一類?一個人的認知層次,決定這一個人發展高度,決定著一個人的格局,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認知層次決定人生高度人的認知層次就像漏鬥漏鬥,底部狹窄,見識較低;頂部寬廣,見識較高。
  • 人與人最大的差距,不在貧富,而在認知層次
    萬萬沒想到,寧教授說:出國嘛,學習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旅行,與人接觸、交談,到處去看看。 寧教授說,聽了他的話,可憐的孩子當時就崩潰了,完全不知所措。 其實,不同認知層次的人,是會有交流困難的。
  • 認知四層次模型
    《思辨與立場》的作者理察保羅,曾經提出過人的認知四層次理論,他將人們的認知劃分出了四個等級,分別為:一、不知不知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處在這個層次的人最為可怕,因為自以為是,所以做事盲目自信,會把過錯推脫給環境,經常半途而廢,他的進步非常緩慢,經常不懂裝懂,感覺什麼事都很簡單,還總幻想著上天的眷顧,幻想著自己總有一天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 森羅十八層地獄圖解 看看你能下到第幾層?
    ,或是為她牽線搭橋,那麼你死後就會被打入剪刀地獄,剪斷你的十個手指!到地府報導,打入孽鏡地獄,照此鏡而顯現罪狀。然後分別打入不同地獄受罪。小鬼們扒光你的衣服,讓你裸體抱住一根直徑一米,高兩米的銅柱筒。在筒內燃燒炭火,並不停扇扇鼓風,很快銅柱筒通紅……看過《封神榜》嗎?蘇妲己的炮烙,到此你肯定激靈一下。
  • 《天道》:文化屬性的四種層次,丁元英在第三層,你在哪一層?
    電視劇《天道》中提出了一個新穎的屬性,那就是文化屬性,文化屬性又分為「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但是這兩種文化屬性中又將所有人的屬性分成了四種層次,《天道》中每一個人物都是詮釋文化屬性的最佳案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文化屬性是哪四種層次?為什麼丁元英只排在第三層?你又是哪一層呢?【文化屬性是哪四種層次?】
  • 字如其人的4個層次,你認識到第幾個了?
    你比方說歷史上很多有名的大奸臣就很多,在我們的歷史認知中被定義為歷史的罪人的人,他們的書法藝術水平也是很高的。但是正因為他們的人品不好,所以他們的書法也是沒有價值的。所以,字如其人確實有它的道理,但也有它不合理的一面,這並不代表著我是在和稀泥,或者說我這個說法是沒有價值的。
  • 心理學家點評對事物的5個層次,不同層次不同結果,你在第幾層?
    實際上,時代已經過去,發洩情緒不再能夠改變歷史,而na只能使您保持進步的步伐。合理的混合層。相對於情感反射層的情感使用,情感和理性的混合層顯得更加理性,大多數人可能處於這一水平。當您冷靜下來時,理性的時刻和敏感的時刻常常會後悔。但是能夠反思是進步的開始。
  • 人的認知四個層次
    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人的認知四層次:1.不知不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2.知己不知:知道自己不知道。他也是一個鼻子兩隻眼睛,吃糧食的肉身凡胎,他能從米鋪幹到華人首富,我也要去拼一拼。2007年畢業進了北方小城一家小工廠拿著一個月兩百多塊錢的工資,可憐的連件衣服都買不起,我不服氣幹了一年,準備辭職,結果被老闆養的瘋狗咬了,我聽說不打狂犬疫苗會有生命危險,害怕的要死。
  •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快來看看你在第幾層?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如圖所示)。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說,人必須幹稱職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馬斯洛提出,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 豐子愷評價老師弘一法師的三個層次,對號入座,你在幾層?
    還有第三種人,人生欲很強,腳力大,在第二層仍不滿足,一定要爬到第三層樓去,物質不能滿足自己,精神不能滿足自己,還要探究人生的究竟,財產子孫皆是身外之物,文學藝術也都是暫時的美景,他們很想追究靈魂的來源、宇宙的根本,這就是宗教徒。弘一法師這樣的人,普通的生活根本不能使其滿足,所以才最終決定出家,一洗鉛華,篤志修行,弘揚佛法,追求人生真諦。
  • 世界有10個層級,看看你在第幾層?
    已經存在了一個點,我們再畫一個點。兩點之間連一條線。噔噔噔!一維空間誕生了!我們創造了空間!一維空間只有長度,沒有寬度和深度。二維空間我們擁有了一條線,也就是擁有了一維空間。如何升級到二維呢?五維空間中,你可以穿越到你初中畢業的時候,告訴以前的你,一定要繼續讀書,上高中,考大學,做白領。不過這很費力,而且風險很大,初中畢業的你需要作出不同的選擇,每一種選擇都會產生一個新的時間線,一個不同版本的未來。你們還記得二維空間中螞蟻君和報紙麼?彎曲一個空間產生一個新的維度。對了!我們直接把五維空間彎曲,產生六維空間。
  • 科普|土壤分為哪幾層?
    土壤又分為幾層呢?  土壤是指地球陸地上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它由礦物質、有機質、水分(土壤溶液)、空氣(土壤空氣)及包括微生物在內的生物體等組成,其特徵是具有不斷供給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養分和水分的能力。經過時間的累積,土壤也形成了分層。
  • 家庭教育中的「五層」父母,不同的層次,決定了孩子不同的高度
    有人問:如果做家長是你的事業,那麼這個事業,你可以走到第幾層?人民日報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叫做《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而在文章中,將家庭教育詳細的分為了5個層次。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有網友說:我一個層次都達不到,沒給孩子花過錢,基本上也沒有陪伴過他,但是孩子很懂事,懂事得令我心疼。也有網友說,目前達到了四層,正在努力的向上攀登。很多父母總是從小就在孩子耳邊念叨:你看某某家的誰誰誰,人家怎麼就比你聰明,人家怎麼就能考100分?
  • 思維認知的七個層級:你的層次,決定你的命運
    原標題:思維認知的七個層級:你的層次,決定你的命運因為這個報酬無法從龐大的經濟總量中細篩出來,軍人的付出如輸入社會肌體的鮮血,融入到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新建機場增發的那筆錢,匯入到貨幣總量之中,出現在我們每個人的錢包裡。現場寂靜片刻,旋即爆發出熱烈掌聲。大師脫帽致意,退場。社會心理學大師退場,系統學家走出來:
  • 認知地圖:決定你兇吉的八大戰略舉措
    還是因為品類創新沒能跟上。作為一個國際型大集團,寶潔居然10年都沒有開創過一個新品類,確實難以置信。這樣的公司無論多麼強大,必將走向衰退。因為,在八大戰略舉措上,第一個就沒做好,還能指望什麼呢?聚焦,與創新是孿生兄弟。必須在一起,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如果你有創新,但不懂得聚焦,你的創新也很難獲得成功。
  • 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看看
    如今說起春節,總有萬般說不出的滋味浮上心頭——或許你大爺依然是你大爺,但春節真的已經不是你記憶中小時候的春節了!但幾十年過去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定義從「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演變成「三大件」,到如今,「五子登科」都成了陳年舊事,春節,還能是以前那個春節嗎?實事求是地說:不能!如下圖:如果非要刻舟求劍,逼著人們,尤其是年輕人過以前那種「胡吃海塞、尬聊攀比」的春節,那春節,就真的成為「春劫」了!那春節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該怎麼過,才能讓大家真正實現「闔家歡樂,萬事如意」呢?
  • 理論篇—NLP的六個理解層次
    堅持保險專欄第69天!第五層是身份的確認,我們想讓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的理想是什麼,我想過什麼樣的一生。第六層是系統,有的也叫靈性,指我們與世界的關係。現代科學任何一門學科,學到博士最終都上升到哲學的範疇。我們從第一層,直到第六層,真是很難。很可能走幾層,就不願意多想了。層次越低的問題,越容易解決;而當問題集中在信念或身份、系統時,解決起來會變得困難。我們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確存在較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