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曾經有一度,我對生活感到很迷惑。為什麼人會有貧富之差,為什麼人有高低之分,為什麼人會在同樣的境遇下做出不同的選擇……
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況下,我去尋求高僧的開解。
看著寺院裡進進出出、形形色色的信徒,我對高僧提出了以上的疑問。
高僧想了一會兒,說:「這些除了因果之外,還跟一個人的眼界有直接的關係。」
「眼界?」我疑惑地問道。
高僧點頭,佛家所謂「眼」,並不是眾生一般概念的眼睛,而是一種囊括了察覺、洞悉、了悟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籍由一個人的修行慢慢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我試探著問道:「都有哪些境界呢?」
高僧目光落在不遠處的一棵菩提樹上,緩緩開口:「佛門常謂有五眼——凡人之肉眼,天人之天眼,羅漢之慧眼,菩薩之法眼,到了佛的果位,就能修到佛眼。
到了這個境界,世間的空相實相,萬法照破、宇宙內外,時間因果,無所不見,無所不知。這也就是眼界決定一個人的上限,你有什麼樣的眼界就決定你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我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隨即恍然大悟。這個世界碌碌無為的人很多,他們過著一層不變的生活,上著日復一日的班,拿著如死水般的工資,一成不變地活著。
儘管他們也懂得不設限的人生是夢寐以求的,卻不明白如何讓自己擁有更精彩的人生,原因就是眼界的差別。
我想,看到這裡,你也想提升自己的眼界,修煉到更高的層次。那麼,我們就學習佛法的智慧,感悟其中的博大精深,不斷優化和提升自己,打開你思維的閘門,讓自己隨著內心的真實感受去擴大,這其實也就是鍛鍊你的眼界。
01肉眼:能洞察秋毫
高僧說:「肉眼不是指我們的一對眼睛,而是第一層境界。」
肉眼不但能看見房子裡面的東西,還能看見房子外面的東西,甚至不管多遠的人和事都能看見。一句話,只要你願意,就都可以看見,你要是不想看,當然也就看不見。
看到這裡,你的眼前一亮:要是能練就這樣的眼界也不錯。就像隨身攜帶瞭望遠鏡和透視鏡一樣,可以隨時隨地的去看一切事物。這對於修行十分高深的高僧來說的,像你我這樣的凡夫俗子自然實現不了。
我們的一雙肉眼能真正看到的範圍不過是身邊的人事物。如何從這些目光所及之處去修煉自己,就要善於發現、善於總結、善於提升和優化自己。
同樣在一個公司,領導是怎麼為人處世的。同樣在一個單元樓裡,鄰居是怎麼居家生活的。
同樣都是為人兒女,別人是怎麼孝敬父母的。找差距、找不同、找自身所存在的弊端,以及需要從哪些地方去改進。不但要看宏觀,還要去發現細節,如果能做到洞察秋毫,那麼你就比常人要更加優秀卓越了。
02天眼:空間上的放大
高僧說:「天眼通非礙。天眼比肉眼更高一籌,不但能看到人世間的一切,還可見到鬼、神,以及天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是十分高深的修行。」
我不由得一陣唏噓。佛家的肉眼都不能企及,何況到天眼這等高度。但是,我們可以想像一樣,站在大街上,你只能看到周圍的高樓大廈和來來往往的汽車行人。但是,在飛機上,我們俯瞰,則可以一覽山川河流城市鄉村……
生活裡,我們時常被一些人和事所糾結,苦不堪言。倘若換一個高度去看,把它放到你的整個生命裡,放到人類,放到全球,乃至放到生命的輪迴中,這一點點痛苦就微乎其微了。
當你有了這樣的眼界,格局自然會抬高,眼界自然就高遠,不知不覺間就放下心裡的我執和,變得清靜自在,從此更加專注於你傾力的事情,進而取得矚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