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僧說:眼界決定上限,眼力有五個層次,看看你是第幾層

2020-12-05 千面略懂先生

年輕時曾經有一度,我對生活感到很迷惑。為什麼人會有貧富之差,為什麼人有高低之分,為什麼人會在同樣的境遇下做出不同的選擇……

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況下,我去尋求高僧的開解。

看著寺院裡進進出出、形形色色的信徒,我對高僧提出了以上的疑問。

高僧想了一會兒,說:「這些除了因果之外,還跟一個人的眼界有直接的關係。」

「眼界?」我疑惑地問道。

高僧點頭,佛家所謂「眼」,並不是眾生一般概念的眼睛,而是一種囊括了察覺、洞悉、了悟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籍由一個人的修行慢慢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我試探著問道:「都有哪些境界呢?」

高僧目光落在不遠處的一棵菩提樹上,緩緩開口:「佛門常謂有五眼——凡人之肉眼,天人之天眼,羅漢之慧眼,菩薩之法眼,到了佛的果位,就能修到佛眼。

到了這個境界,世間的空相實相,萬法照破、宇宙內外,時間因果,無所不見,無所不知。這也就是眼界決定一個人的上限,你有什麼樣的眼界就決定你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我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隨即恍然大悟。這個世界碌碌無為的人很多,他們過著一層不變的生活,上著日復一日的班,拿著如死水般的工資,一成不變地活著。

儘管他們也懂得不設限的人生是夢寐以求的,卻不明白如何讓自己擁有更精彩的人生,原因就是眼界的差別。

我想,看到這裡,你也想提升自己的眼界,修煉到更高的層次。那麼,我們就學習佛法的智慧,感悟其中的博大精深,不斷優化和提升自己,打開你思維的閘門,讓自己隨著內心的真實感受去擴大,這其實也就是鍛鍊你的眼界。

01肉眼:能洞察秋毫

高僧說:「肉眼不是指我們的一對眼睛,而是第一層境界。」

肉眼不但能看見房子裡面的東西,還能看見房子外面的東西,甚至不管多遠的人和事都能看見。一句話,只要你願意,就都可以看見,你要是不想看,當然也就看不見。

看到這裡,你的眼前一亮:要是能練就這樣的眼界也不錯。就像隨身攜帶瞭望遠鏡和透視鏡一樣,可以隨時隨地的去看一切事物。這對於修行十分高深的高僧來說的,像你我這樣的凡夫俗子自然實現不了。

我們的一雙肉眼能真正看到的範圍不過是身邊的人事物。如何從這些目光所及之處去修煉自己,就要善於發現、善於總結、善於提升和優化自己。

同樣在一個公司,領導是怎麼為人處世的。同樣在一個單元樓裡,鄰居是怎麼居家生活的。

同樣都是為人兒女,別人是怎麼孝敬父母的。找差距、找不同、找自身所存在的弊端,以及需要從哪些地方去改進。不但要看宏觀,還要去發現細節,如果能做到洞察秋毫,那麼你就比常人要更加優秀卓越了。

02天眼:空間上的放大

高僧說:「天眼通非礙。天眼比肉眼更高一籌,不但能看到人世間的一切,還可見到鬼、神,以及天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是十分高深的修行。」

我不由得一陣唏噓。佛家的肉眼都不能企及,何況到天眼這等高度。但是,我們可以想像一樣,站在大街上,你只能看到周圍的高樓大廈和來來往往的汽車行人。但是,在飛機上,我們俯瞰,則可以一覽山川河流城市鄉村……

生活裡,我們時常被一些人和事所糾結,苦不堪言。倘若換一個高度去看,把它放到你的整個生命裡,放到人類,放到全球,乃至放到生命的輪迴中,這一點點痛苦就微乎其微了。

當你有了這樣的眼界,格局自然會抬高,眼界自然就高遠,不知不覺間就放下心裡的我執和,變得清靜自在,從此更加專注於你傾力的事情,進而取得矚目的成就。

相關焦點

  • 對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在第幾層
    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構成。根據這個理論模型,可以知道金字塔底部的就是最基本的需求-生理需求。說白了就是怎麼生存;然後依次是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直至自我實現。
  • 一位高僧說:你的磁場,決定了你的影響力和運氣
    曾幾何時,我自認為和他就能力而言是旗鼓相當的,只不過勢運沒有他那麼好罷了,所以心中也難免有過對他的嫉妒。直到有一次,我在某座寺廟禮佛時,偶然得到一位高僧的點撥,在他的開導告誡下我才知道,原來我這個老同學之所以好運不斷,這一切都與他自身散發的磁場息息相關。
  • 心理學測一測 馬斯洛的五個需要層次 看看你處在第幾層
    著名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根據人們的需要提出了一個需要層次理論,這就是世界聞名的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這個理論中,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層級,從下到上,一層疊一層,呈現金字塔形,塔下面的需要容易滿足,越往上越難滿足。當下面的層次滿足後,人們就會追求上面層次的滿足。第一層次:生理需要。也是人們最基本的需要,目的為了維持人的生命活動。
  • 一位高僧的點撥:一個人的磁場,決定了他的運氣,別不信
    曾經我也認為他是被命運寵溺的幸運兒,但直到一次,我在五臺山上,得到一位高僧的點撥之後,才明白,這一切都與他自身散發的磁場有關。高僧告訴我,運氣好壞是由一個人的磁場決定的,有好的運氣必然是因為有好的磁場。聽這句話時,我還不太懂其中之意。
  • 燒腦的五道智力題,圖一考驗你的眼力,圖五看看你的推理能力
    燒腦的五道智力題,圖一考驗你的眼力,圖五看看你的推理能力。和小編看看吧!先看看你的眼力好不好,這道題相信很多人都看多,那麼你能看到多少種動物呢?來告訴小編吧!現在有從1到7這些數字填入問號處,找到圖中的規律,最終確定問號處的數字是幾。經典的火柴棒的題目,問:最少移動多少火柴棒才能是兩個正方形變得的一樣呢?看圖中的圖形有什麼規律進行推理,從已經給的選項中選出正確的答案。
  • 益智小遊戲:五個益智小遊戲,測測你的眼力,千萬別眨眼
    經過一天的繁瑣工作,回到家後玩點益智小遊戲,不僅能夠放鬆身心,還能夠提升智力,你值得擁有!今天給大家分享五個測試眼力的益智小遊戲。比比誰的眼力最好、最毒!千萬不要眨眼哦!第一關:下圖由大量英文字母構成,請找出26個字母中沒有出現在圖中的那一個。26個英文字母是大家很熟悉的東西。其實不止是英文,我們的漢語拼音不也是由這26個英文字母組成的嗎?
  • 對待事物的幾個層次,你在第幾層
    生活中,對於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對應不同的結果,就算同一個人用不同的反應對待同一件事,也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對事情的認知程度,決定了對待事情的層次。建立在生理基礎上的非條件反射,決定了對待事情不經過思考,得到什麼刺激就會本能地作出什麼反應,這個層次直接而簡單,但往往不計後果,得一時之快,後患無窮。情緒反射層。
  • 認知的四大層次,看看你已經到了第幾層?
    人的認知,分有四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層: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眼界決定出路,拓寬你的眼界比什麼都重要。「人貴有自知之明」。心外無物、認知不足的人,必受困於自己的見識和經驗。一定要記住一句話:沒意識到的問題,往往才有可能是最大的問題。第二層:知道自己不知道。
  • 2020中國大學分層次排名出爐!考大學的檔次,決定你人生的層次!
    NO.1 一般大學的環境真有那麼不堪嗎?嗯! 一所不是那麼優秀的高校,最可怕的就是給你帶來一種溫水煮青蛙的安逸感。 在這類學校裡你能找到聰明的同學,能找到用功讀書的同學,但是就是很難找到比你聰明五倍但比你努力十倍的人。
  • 你工作的態度,決定了你的層次和品格,甚至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念
    就像前兩天,一位老人冒雨去交社保那樣,竟然被告知不收現金,老人很無奈,自己沒有微信支付寶,白跑一趟不說,關鍵事辦不了,我就想說,以前沒有微信支付寶都是怎麼工作的,難道沒有一點變通之法嗎?「形式主義」讓人不勝其煩,工作的態度更是讓人不舒服,我們都是從孩子小時候就教育孩子要懂禮貌,要有愛心,要助人為樂,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走入社會,一單融入了我們,發現一切不是小時候說的那樣,為了不被淘汰,孩子漸漸變成了我們的樣子,這樣的循環,如何能改變!
  • 馬斯洛理論:需求的五個層次
    前言需要層次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的人文科學理論之一。書中將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然而無論馬斯洛理論是後天賦予的,還是照例存在的,他給我們帶來的現實意義和啟示,無論是企業管理、國家管理,還是個人生命價值的實現,都具有重要的價值,以及明白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五種需求之間的關係,其中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將使我們對生活規劃有一個新的認識。層次分析馬斯洛五個需求層次的本質及其應用理解深度需求層次理論的馬斯洛意義,從而促進我們的生活。
  • 道教內丹修煉的五個層次,修到最高層次可以粉碎虛空
    次第分明,步步有驗。鍾呂丹道的修煉境界,按《鍾呂傳道集》的描述,分為五個層次,即道教中所說的五仙。第一個層次為鬼仙境界。修煉只修性不修命,煉成之後具備靈異神通,但不能夠延壽長生,這就是鬼仙境界。佛教的禪定修行,因只注重見性成佛而不在意肉身,往往落入鬼仙的境地。呂洞賓早就指出,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因此佛教高僧通脫得道者多,但長壽者並不多。
  • 認知層次有七層,你的眼界和思維到了哪一層?
    我們賺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的認知狹隘,就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之外的錢;你的認知缺陷,會讓已有財富流失、被收割。不僅如此,我們的認知水平越高,情緒也就越穩定,世界帶給我們的痛苦也越少。01 認知的差距,決定了生活層次我有一個同學,畢業後在家鄉考入編製做文員,每天重複一些簡單的機械工作。
  • 馬斯洛「人類五個層次需求」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將人類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 王陽明:你要知道的讀書的這5重境界,就是人生的五個層次
    而讀書也是分層次的,讀書的五重境界就是人生的五個層次,只有你人清了都市的重要性,你才能更好的進步。第一重境界:讀書的價值俗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說明:只要書讀得多了,自然你的知識就豐富了許多。王陽明曾認為說:「人世間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之後王陽明也一直在履行自己最初的言語,成為一代聖人。讀書的價值不在於功利,也不為炫耀。
  • 哈佛女校長:多帶娃去這三個地方,孩子未來的眼界和格局大有不同
    哈佛女校長:多帶娃去這三個地方,孩子未來的眼界和格局大有不同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世界上教育的本質都是相通的,中國有句老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這不正跟哈佛女校長的教育理念是一樣的嗎?
  • 音寐空間|天眼神通的原理,佛教所說的五眼是什麼?
    音寐睡眠空間:睡眠與覺醒,讓天下人睡個好覺!經常會有一些朋友問,怎麼開天眼?有沒有什麼開天眼的方法?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天眼?佛教裡有五眼六通的說法,這個五眼其實就是泛意來說的,眼界的五個等級。眼界的第一個等級:肉眼先說肉眼,我們的肉眼看東西,是通過光線傳播到大腦,大腦給出成相的結果。普通人只能看到光是電磁波譜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見光譜沒有精確的範圍。
  • 思維認知的七個層級:你的層次,決定你的命運
    原標題:思維認知的七個層級:你的層次,決定你的命運一位老軍人仰頭,充滿自豪的說:知道這飛機是從哪兒起飛的嗎?就是在最近的那個機場。譁,眾人瞪大眼睛:這是個大項目,賺了多少錢?老軍人笑了: 賺個毛線錢,這是老早時候的事了。那年月國家窮,我們當兵的,都懷一腔熱血,矢志無私奉獻。所以那個機場,完全是我們軍人義務勞動修建的,一分錢也沒有。而且是自願出工,自帶工具。 正因為我們軍人的無私付出,才有了千千萬萬的機場與公路,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 《遙遠的救世主》:決定你將來地位和成就的是什麼?不是教育層次
    芮小丹爽快地答應了,可肖亞文卻嚴肅地警告她:「不要輕易接近他,他跟正常人的思維顛倒了,說鬼話,辦鬼事,倒行逆施,但是還有道理,像魔,柏林人說他是極品混混。」芮小丹是小城的女刑警,有明星的臉龐、獨身主義的高貴氣質和一顆純淨的心。
  • 和女生聊天回應總是很冷淡,聊天思維的五個層次,你處於哪個層次
    話不多說直接進入到今天的主題,跟大家講一下聊天的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完全不會聊天的。查戶口式的聊天,只會問問題以及回答問題。比如像這樣:有多少人和女生聊天,是這種查戶口的形式,請留言留個1。第四個層次要做到對於女生說的話,總能把這段話和女生自己聯繫起來,讓她產生情緒。同樣是這個問題,女生跟你吐槽她的同事,用第三個層次的思維就是跟她一起吐槽,讓女生宣洩更多的情感。但是現在我不要你這麼做,如果我讓你用第四個層次的思維去回答她,你會怎樣去回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