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測一測 馬斯洛的五個需要層次 看看你處在第幾層

2021-01-08 心理學第六感

當我們口渴了,需要喝水;當我們工作累了,需要休息;當我們失落時,需要被愛;當我們成功時,需要人鼓掌...我們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之後才能保持活動。著名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根據人們的需要提出了一個需要層次理論,這就是世界聞名的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在這個理論中,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層級,從下到上,一層疊一層,呈現金字塔形,塔下面的需要容易滿足,越往上越難滿足。當下面的層次滿足後,人們就會追求上面層次的滿足。

第一層次:生理需要。也是人們最基本的需要,目的為了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它包括我們對食物、水、空氣、睡眠和性的需要,它們在人體的需要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力量的。當你飢腸轆轆時,為了得到食物和水,你就會體會到尊嚴、愛的需要是多麼不重要了。

第二層次:安全需要。它表現在人們追求穩定、安全、受到保護、有秩序、能免除恐懼和焦慮等。例如,現在的很多人都渴望得到一份安定的工作,購買各種保險,安裝監控設備、建立各種法律規範,這些都表現了他們的安全需要。剛剛出生的小寶寶由於無力應付環境中不安全因素的威脅,以至於他們一刻也不離開自己的父母親,這時安全需要的表現就顯得尤為強烈。

第三層次:社會需要。一個人要求與別人建立感情的聯繫或關係,比如結交朋友、追求愛情、參加一個團體並在其中獲得某種地位等,就是社會需要,也可以說是歸屬與愛的需要。

第四層次: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別人的尊重。自尊的含義是相信自己足夠優秀。自尊需要的滿足會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價值,使其在生活中變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創造性。相反,缺乏自尊會使人感到自卑,沒有足夠的信心去處理生活中面臨的問題。

第五層次:自我實現需要。也是人類追求的最高需要,人類追求實現自己的能力或潛能,並使之完善化。但是自我實現的方式各不相同,帶孩子的母親或在國企上班的白領、一個在工地搬磚的小編或者是戰場的軍人,他們都有機會去完善自己的能力,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

在低級需要和高級需要之間,需要的層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強,潛力越大。隨著需要層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就會慢慢減弱。在高級需要出現之前,必須先滿足低級的需要,只有在低級需要得到滿足或部分得到滿足以後,高級需要才有可能出現。例如,當一個人家徒四壁,饑寒交迫,或是擔心自己的安全而憂心忡忡,他是不會有歸屬與愛的需要的。

另外低級的需要直接關係到個人的生存,而高級需要不是維持個體生存所需的,因此高級需要可以稍作延遲。高級需要比低級需要更複雜,因此滿足高級需要必須具備較好的外部條件,如經濟條件。

看了上面的理論,知道自己處在哪個層次了吧。需要層次的高低並不分貴賤,而在於佔有層次的多少,自我實現需要的人同樣也有生理、安全、歸屬與愛的需要,所有的低級需要都是給最高需要自我實現鋪路。祝願大家不是在自我實現,就是在去自我實現的路上

相關焦點

  • 對應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你在第幾層
    亞伯拉罕·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於其中融合了其美學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心理學考點-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教育理論裡面相對來說比較重要的一個考點,主要的考察形式是選擇題與簡答題兩種方式,比如說,可以考察以下哪個是屬於匱乏性需要,哪個是成長性需要,或者給一個例子來判斷這是哪個需要,簡答題則非常明確沒有明確規定是按五層次來答,如果規定七層次則按七層次來答就好,所以我們在備考時,我們就需要對每一項理解清楚即可。
  •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再解讀
    馬克思主義認為,個體需要是個體行為積極性和動力的源泉與基礎。20世紀以來,人的需要及其滿足不僅受到心理學界廣泛關注,也是諸多學科廣泛討論和研究的話題。其中,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影響最廣。他不僅構建了廣為流傳的由五個層次組成的需要層次理論,還進一步發展了這一理論,提出了超越型自我實現需要,並在管理學領域延伸為X、Y、Z理論。
  • 醫學心理學資料:馬斯洛需要的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理論是醫學心理學重點內容,也是事業單位常見考題。其主要的考點在於對每個層次的理解和記憶。首先,讓我們先來做幾道題:1.【單選題】馬斯洛認為需要的最高層次為:A.歸屬與愛 B.自我實現C.尊重 D.安全E.生理1.【答案】B。解析: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由低級到高級依次為:生理的需要(空氣、食物、水、性等)、安全的需要(迴避危險和恐懼等)、歸屬和愛的需要(社交、歸屬、愛等)、尊重的需要(成就、權利、名譽等)、自我實現的需要(理想、抱負等)。因此本題選B。
  • 談談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現在不管是否學過心理學的人,都能或多或少談論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幾十年來流行甚廣,也是國外心理學家試圖揭示需要規律的主要理論。但在心理學界,對該理論還是存在一些爭議。今天組一篇關於該理論的普及稿,供想了解的朋友參閱。
  •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教師考試中的,經常以各種題型進行考查。關於需要層次理論到底是五種需要還是七種需要,不同的教材論述各不相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是否需要逐層滿足之後,更高一級的需要才能出現;是否有些現象是需要層次理論解釋不了的。在複習備考的過程中,考生常常困惑於這些問題,下面就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一解讀,以期對考生有所幫助。
  • 馬斯洛理論:需求的五個層次
    前言需要層次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的人文科學理論之一。書中將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然而無論馬斯洛理論是後天賦予的,還是照例存在的,他給我們帶來的現實意義和啟示,無論是企業管理、國家管理,還是個人生命價值的實現,都具有重要的價值,以及明白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五種需求之間的關係,其中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將使我們對生活規劃有一個新的認識。層次分析馬斯洛五個需求層次的本質及其應用理解深度需求層次理論的馬斯洛意義,從而促進我們的生活。
  • 關於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解讀
    一、考情分析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是學習動機中的重點知識,關於學習動機的理論主要有:強化理論、需要層次理論、成就動機理論、成敗歸因理論、自我效能理論。考察形式主觀、客觀都有。客觀:單選、多選重在通過一個例子反選區分不同的需要層次;判斷重在辨析關於馬斯洛需要層的觀點。主觀:案例分析題考察案例中學生的學習動機。
  • 教育學中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主要創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層次論。一、需要的五個層次他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由需要引起,而需要系統又包括五種由低級到高級的不同層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 【專題學習】「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重點學
    教研文章——【專題學習】「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重點學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流派代表人物,其著名代表作有《動機與人格》、《人的動機理論》等,其中「需要層次理論」現在幾乎各行業都知曉,並運用著。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主要分為五大類:生理、安全、歸屬與愛、尊重和自我實現。這五大方面的需求,是逐步遞進發展的,先發展低級的生理需求,再到安全、歸屬與愛、尊重,最後最高層次是自我實現的需要。一般來說,人的需求是按層次逐級遞進,等前一層次得到滿足後,後一層次(更高的層次)才會出現。但也有特殊情況。
  •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你在哪一層?
    淺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的人本主義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的需要層次理論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也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他在1943年的《人類動機理論》中提出人類需要的五個層次理論,在1954年《動機與人格》中補充了認知和審美,形成了由低到高的不同層級排列的需要系統,今天就從七個層次的角度來談談如何理解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原來人類的需求有這5個
    這些人的思想都對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理念產生了影響。馬斯洛在心理學領域、人類思想領域至今依然有著深遠的影響,例如「需求層次」、「自我實現」、「高峰體驗」等,其中最出名的要數他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了,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內容。
  •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的一個重要考點,這一部分的知識經常以單選題和多選題的方式考查。所以考生在學習這一部分的時候需要抓一些關鍵詞,通過關鍵詞來做題。馬斯洛屬於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他將人的需要分成五個層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亞伯拉罕·馬斯洛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於其中融合了其美學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 陝西特崗: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屬於特崗中的重要考點,需要大家全題型備考。比如:單選題考查題幹中任務缺乏哪種需要;多選題考查哪幾個是成長性需要;論述題考查闡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並舉例說明;案例分析題給段材料讓你分析人物當前的現狀。接下來,我們來學習馬斯洛的需要層次。馬斯洛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主要創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層次論。
  • 完整的馬斯洛需要理論
  •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
    而中國人生活內容和消費需要的漸變軌跡,恰恰是需要層次理論應用於市場營銷的最好驗證。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了需要層次論(Hierarchy of Needs),也就是著名的馬斯洛需求論,該理論把人的基本需要分為五個層次,按其重要性依次如下:1. 生理需要。包括食物、水、住所等基本的生存需要2. 安全需要。
  • 教育理論——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在教育基礎理論部分相對來說比較重要,也是之一。當我們在備考的時候拿到一個知識點,首先要進行考點的分析。
  • 馬斯洛需求層次:如果你每天做出的選擇都不是你最需要的?
    但是,通過我們做出的每一個選擇,我們都在確定我們所期望的與我們所需要的東西。【有一種方法可以知道你每天做出的選擇是否最適合你】1943年,亞伯拉罕馬斯洛創造了所謂的馬斯洛需求層次。馬斯洛理論認為,人類的大腦是一個充滿不斷變化的過程和優先事項的複雜系統,不斷受到各種需求的驅動。
  • 看心理學資料: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一、需要的概念需要是個體對生理的和社會的客觀需求在人腦的反映,是個體的心理活動與行為的基本動力。一般把需要分為生理性需要和社會性需要。生理性需要是指個體對維持其生存和種族延續所必需的條件的要求,如充飢解渴、避暑禦寒、睡眠及性的要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