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內丹修煉的五個層次,修到最高層次可以粉碎虛空

2020-12-04 勤志服知

內丹術被道教認為是最正宗的修仙功法。東漢魏伯陽在其所著作的萬古丹經王--《周易參同契》中,即已經用隱語來描述內丹修煉。到了唐末五代,道教內丹術開始成熟。特別是八仙中的鐘離權和呂洞賓傳下來的內丹功法,被全真教和其他內丹修習各派所沿襲,成為流傳最廣的內丹修煉法門,即鍾呂丹道。

鍾呂丹道為性命雙修、形神並煉的人體系統工程。所謂性,指的是精神方面的修行;命為肉身方面的修煉。鍾呂丹道以凝結精、氣、神為基本功,以攝取先天一氣為要訣。次第分明,步步有驗。鍾呂丹道的修煉境界,按《鍾呂傳道集》的描述,分為五個層次,即道教中所說的五仙。

第一個層次為鬼仙境界。修煉只修性不修命,煉成之後具備靈異神通,但不能夠延壽長生,這就是鬼仙境界。佛教的禪定修行,因只注重見性成佛而不在意肉身,往往落入鬼仙的境地。呂洞賓早就指出,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因此佛教高僧通脫得道者多,但長壽者並不多。佛教天台宗第三祖慧思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引道入佛。他說,「為護法故求長壽命」、「借外丹力修內丹」。修道者未能煉至純陽,死後一念清靜,出幽入冥,不生不滅,成就內丹修煉第一層境界:鬼仙。

第二個層次為人仙境界。人仙與鬼仙恰恰相反。人仙只修命而不修性。修煉有成之後確實延年益壽,但沒有靈異神通。一開始的時候,修真者或許因為大機緣而得聞修持大道,但因為罪孽深重或福緣淺薄,受到一些磨難便改變初心,因此只能小成,不能完全修成大道。人仙也是經過努力修煉而來的,所積聚五行之氣或誤交誤會,對人身體有巨大裨益,因而身體倍棒,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很少生病。

第三個層次為地仙境界。地仙可以稱為真正意義上的仙人了,只不過是住在人間的仙人。地仙為天地之半,有神仙之才,但沒有神仙的福分。地仙還是沒有領悟大道,成就止於小成之法。即便如此,地仙也可以長生不死,悠遊於人世間。很多凡人更羨慕地仙,而非只能在寂寞廣寒舒水袖的天仙。修真者修習性命雙修的金丹大道,至小周天無漏功成便達到了地仙境界。

第四個層次為神仙境界。依次修行,到可以出陽神,有無邊法力神通時,即為神仙境界。陽神是相對陰神而言的。陰神不過是陰靈之鬼,而陽神按全真教南宗祖師張紫陽的說法,「金丹大道,性命兼修,是故聚則成形,散則成氣,所致之地,真神現形,謂之陽神。」顯然為大道化身。除了能出陽神之外,神仙境界還具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等十大神通。

第五個層次為天仙境界。按《鍾呂傳道集》中的說法,只有於天地有大功,於今古有大行的神仙,才能夠達到天仙境界。修成神仙之後,如果在三島十洲呆煩了,進而傳道人間積累功德。如果在道上有功,在人間有行,功行滿足之後,上天會降下天書,神仙這時便可以憑藉天書這張通行證返回天界,因此稱為天仙。當然天仙也不是盡頭,在天界也可以為官。主要是水官、地官、天官之類。如果能夠做出業績,還可以一步步升遷,直至上升到三清虛無自然之界。天仙境界的厲害之處,在於可以粉碎虛空,合道還虛。達到這個境界,可以說內丹修煉就達到圓滿之境了。

鍾呂丹道的好處就在於層次分明,每一個境界都有不同的標誌和驗證。因此,鍾呂丹道成為道教內丹術的主流,廣受各道派歡迎。當然,鍾呂丹道是以「心息相依」為法門,真正修煉起來是非常非常困難的。要知道,道教內部從來都是說,「饒君聰明過顏閔,不遇真師莫強猜。」即使普通人聰明過顏回,沒有真師指點,普通人還是不要隨意嘗試內丹術,以防走火入魔。您說呢?

相關焦點

  • 道教內丹養生學「識神」的概念和表現形態
    在內丹修煉中要極力摒除識神,讓元神顯現,如此才能招攝先天之氣。一旦識神發生作用,神意就處於雜亂狀態,妄念紛生,內丹修煉也就無從展開。1 什麼是識神「識神」作為一個獨立的術語,大概最早由佛教使用,指心識、心靈,後被道教內丹養生學借鑑引入。《魏書·釋老志》稱:「浮圖,或言佛陀,聲相轉也。譯雲淨覺,言滅穢成明道,為聖悟也。
  • 你所不知道的道家內丹派系
    後世道教將他尊奉為道教祖師,《道德經》成為道教的最高經典。在長達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道家內丹法派長存不衰,衍生於今尚存者,有文始派、少陽派、鍾呂派、北派、南派、武當派、東派、西派、正一派等。其中以文始派最高,少陽派最大。
  • 海蟾子及其內丹煉養思想
    劉操為道教全真道五祖之一,是中國道教發展史上的著名道士。在鍾呂內丹派學術體系中,劉操曾得到鍾離權、呂洞賓的點化,又受業於陳摶,並經道教南宗祖師張伯端的導師,故在道教內丹學術的傳承、南北內丹理法的溝通上,佔有特殊的地位,他強調內丹學術,主張性命雙修,是一位傑出的氣功內丹學家。
  • 外丹、內丹、雷法、和術數的聯繫
    《修煉大丹要旨》中另有一種「水火鼎」,可能是鼎本身具有盛水的部分。具有濃厚的宗教特色。隨著道教的發展,服仙藥的概念已然在民間廣為流傳。到了兩晉時期,文人名士就很熱衷於煉丹服藥,如著名的竹林七賢和五石散。
  • 道教的五種神仙,到底是什麼,道教兵解又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陽按:大家都知道道教裡面對神仙的分類,大概有大羅金仙,天仙,地仙,人仙,鬼仙,這裡面到底咋一回事呢,再比如道教的兵解,又是個什麼意思。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今天看見的南懷瑾先生的一段話。我們要曉得,在古代,陰陽五行、《易經》八卦都要懂得;《老子》、《莊子》也要清楚,然後才可以談修行。那個時候沒有佛經,魏伯陽真人著書時,佛教還沒有進入中國,所以你就曉得中國文化之偉大,書中的內容,完全用中國文化陰陽五行這些來講的。但是他修煉的方法,同後來佛法進入中國做工夫的方法一樣,不過表達不同而已。
  • 怎樣能修煉成仙?我國古籍中存在三種方法,你認為哪一種最可信?
    相信看過不少神話劇的人一定都想知道,那些妖啊,精啊,怪啊,他們都是咋樣修煉成仙的?用的都是啥方法,是不是?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下如何能「修煉成仙」?其實在我國古籍中就存在著三種修仙方法,接下來就由小編來為大家一一道來:第一種是「內丹派」,內丹修仙的方法是最流行的一種,我們看到的神話劇中也大部分都是以內丹修仙的,其內丹的修煉方法便是不斷地吸收能量,隨著時間的增長,讓體內的元氣無限增加,元氣越多,就證明你修煉的層次越來越接近「仙」了。
  • 道教最高法術之雷法
    道士修行方術稱為道術,道教的道術有很多,而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變化之術,《西遊記》中二郎真君擁有七十二般變化之術,憑此才將孫悟空擒拿。此外,道教法術還有雷法、符籙、咒術、禁術等,各有不同的作用。道教聲稱可以呼召風雷,伏魔降妖,祈晴雨、止澇旱的一種方術。起於北宋,興盛於南宋、金、元。創始者為神霄派之王文卿、林靈素等,為神霄、清微及道教南宋等派所傳習,東華、天心、正一派也兼習之。其法主要載於《道法會元》、《清微丹訣》、《法海遺珠》等書中。
  • 馬斯洛「人類五個層次需求」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將人類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 馬斯洛理論:需求的五個層次
    前言需要層次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的人文科學理論之一。書中將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然而無論馬斯洛理論是後天賦予的,還是照例存在的,他給我們帶來的現實意義和啟示,無論是企業管理、國家管理,還是個人生命價值的實現,都具有重要的價值,以及明白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五種需求之間的關係,其中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將使我們對生活規劃有一個新的認識。層次分析馬斯洛五個需求層次的本質及其應用理解深度需求層次理論的馬斯洛意義,從而促進我們的生活。
  • 修煉提高,成長王道,提升自己層次的5個關鍵
    一個人不管處在什麼位置,但自己的層次不能低。處在高位,人品官德不好,叫德不配位;能力素質差,叫才不配位,遲早無位可居。處在低位,德才兼備,奮發圖強,必一飛沖天,大有可為。所以,付得辛苦,流得汗水,努力培養和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層次,才是成長的滄桑正道。具體來說,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1、駕馭好自己的情緒。傳統講,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
  • 整個道教中主修雷法的幾個門派,有的門派只修雷法
    雷法,為道教的萬法之首,也是道術之尊,被譽為道教最強的術數,那麼在整個道教體系中都有哪幾個門派的雷法強勢呢?我們今天就從雷法這個點出發,看一下道教門派的體系和門派的修煉特點,其中要講到的第一個就是正一派。
  • 佛道兩家共同尊崇的神仙 留下一部內丹修煉道訣
    「氣」則是人體通過飲食攝入的營養的水谷精氣,而「炁」指的是先天之炁,南宋內丹家一般認為它的存在先天先地,乃直接源於終極之道體。此炁無始無終,不生不滅,與道體的存在性徵類似。修煉內丹惟有採先天之炁為藥物.才能證道超升,歸根復命。那麼,這個「炁」該如何養呢?呂祖點出「忘言守」。豐祖說:「養氣之法,在乎忘言守一。忘言氣不散,守一則神不出」。
  • 道教中的宇宙分為哪些層次?帶你走進道教
    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它不僅有自己的神仙體系,而且對星學,宇宙學也有所研究。道教根據道家思想,把宇宙形成的奧秘與人存在的意義相結合,進而提出了一種宇宙觀。那麼,道教中的宇宙萬物從何而來呢?它們又分為哪些層次呢?
  • 內丹術之路:從陳攖寧的外丹煉製到浙江大學的內丹製作
    並沒有,如果有的話,竹林七賢也不用天天嗑五石散了;而內丹術的流傳相對而言要完整一些,內丹術不提倡煉丹,並且認為可以通過吸收天地靈氣的方法用體內本身的營養來凝化一顆金丹,聽起來是不是感覺有點不靠譜?我們再接著往下看。
  • 道教的御劍飛行有記載嗎?真的可以御劍飛行嗎?
    御劍飛行可以理解為是一種飛行術,近代人們之所以常談御劍飛行就是因為《蜀山》這部電視劇,御劍飛行在《蜀山》中是一種可以飛行的仙術,屬於比較低階的法術,但是影視作品畢竟和現實是有距離的,在現實中的御劍飛行有沒有被記載呢?或者說《蜀山》中所描寫的御劍飛行的靈感來源是在哪裡呢?
  • 和女生聊天回應總是很冷淡,聊天思維的五個層次,你處於哪個層次
    話不多說直接進入到今天的主題,跟大家講一下聊天的五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完全不會聊天的。查戶口式的聊天,只會問問題以及回答問題。比如像這樣:有多少人和女生聊天,是這種查戶口的形式,請留言留個1。第二個層次:已經有了正常的溝通能力,和女生能夠正常的聊天,對於女生回答的問題能夠加以延伸,但不會引導話題,容易冷場。我們可以看到,第二個層次的聊天,已經有了正常的溝通能力,但是我們會發現這樣的聊天其實是很無聊的,很無趣的,女生只有在很無聊的時候才會跟這樣的男生聊下去。
  • 中國大學7個層次:國科大進第二層次!西湖大學進第四層次
    那麼,有多少個等級,可以分為多少檔次呢? 2020中國大學分級分層排名 獨角獸數學課堂角角老師,帶你藉助《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分級與分層排名》,看一看中國大學到底分了多少個檔次。
  • 道教的核心「道」,「道」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東漢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道教,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崇「道」。道教的核心即是道,道教奉老子為教主,基本信仰是道,這個道與作為道家學派代表老子的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它是繼承老子的道而加以宗教型成。老子所說的「道」是道教教義的核心,是以「清靜為宗、虛無為體、柔弱為用」的一種「道」。
  • 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馬斯洛的五個需求層次理論
    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馬斯洛的五個需求層次理論」。   當我們口渴了,需要喝水;當我們工作累了,需要休息;當我們失落時,需要被愛;當我們成功時,需要人鼓掌...我們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之後才能保持活動。著名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根據人們的需要提出了一個需要層次理論,這就是世界聞名的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 修忍辱有五個層次,這是在逆境中修行,見性成佛
    忍辱有五個層次:第一是「伏忍」,勉強調伏,把心當中的煩惱降伏下去。我們這個心就像野牛一樣,有牛脾氣;修行要調伏這個心,就像是牧牛,初開始,先要拿一根鞭子,只要這條牛不聽話,就是一鞭打下去,這就是伏忍。舉例來說,被人家罵了一句,自己準備要罵回去,剛起了這個念頭,馬上想到:「我現在要修忍辱波羅蜜,不能罵人家。」就把這口氣咽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