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工作的態度,決定了你的層次和品格,甚至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念

2020-12-04 六六成長媽媽

前幾天帶兒子去派出所補身分證,因為平時不怎麼出門,忘了戴口罩,進去又被攆出來,當時下著小雨,我不得不出去買口罩戴上再回來,門口測體溫的依舊雙手抱著手機忙著打遊戲,體溫槍都沒對準我,就讓進去了。

辦身份證的窗口一個人都沒有,裡面的人都低著頭玩手機,我把戶口本遞過去,等他玩完一局才顧上給我辦業務,然後就是照相——摁手印。(全程都沒戴口罩去,我都懷疑是故意讓我花錢去的)

而在摁手印時老提示重複摁,可能是我手太幹,不好識別,然後那個人就急了,臉也不扭的對我說:你再這樣,這裡就給你辦不了了!

難道我是故意摁的嗎?不給指導一下就算了,還不耐煩,我忍著!

終於識別完畢,最後要掛失,裡面的人照樣在打遊戲,人家全程眼皮都沒抬一,最後辦完,我說了聲謝謝,也一點反應都沒有。

出來門,兒子說:這就是派出所嗎?怎麼和我想的不一樣,和電視上演的也不一樣,這裡的警察都不好。孩子都感覺出來了。

他們工作時懶散的狀態和對顧客的態度,讓人感覺壓抑而無奈,雖然官不大,但架拿的很大,大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全是混日子的感覺。

這是很多事業單位的通病,他們上班就等於放鬆聚會,聊聊天,玩玩手機,看上去一片散漫自由,根本沒有所謂的「顧客至上,服務人民」之說,有的就是那種身在其位的優越感。

就像前兩天,一位老人冒雨去交社保那樣,竟然被告知不收現金,老人很無奈,自己沒有微信支付寶,白跑一趟不說,關鍵事辦不了,我就想說,以前沒有微信支付寶都是怎麼工作的,難道沒有一點變通之法嗎?

「形式主義」讓人不勝其煩,工作的態度更是讓人不舒服,我們都是從孩子小時候就教育孩子要懂禮貌,要有愛心,要助人為樂,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走入社會,一單融入了我們,發現一切不是小時候說的那樣,為了不被淘汰,孩子漸漸變成了我們的樣子,這樣的循環,如何能改變!

你的工作狀態,決定了你的心態

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狀態,每天都會過的很開心,因為工作是我們的必需品,你必須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只有這樣你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每天有工作忙碌的生活才是充實的,既然工作能帶給我們這麼多,我們沒有理由不愛它。

所以富有飽滿的熱情去工作才是王道,因為這樣你才能身心愉快,才能看到希望,才能發現美好,從而傳遞給孩子的也是積極向上的,父母開心了,家庭和諧了,孩子也會幸福,孩子會變得陽光自信,會以父母為榜樣,更加熱愛生活。就會形成良性的發展。

你工作的態度,決定了你的層次和眼界

我們總說,教育孩子就要多帶孩子去長見識看世界,這個道理對大人同樣適用,如果你每天只盯著眼前的蠅營狗苟,那麼你的眼界就會越變越窄,心胸就會變得狹窄,甚至刻薄,更談不上去愛別人。

所以,想打開自己的格局,就要從約束自己開始,關愛身邊人開始,最重要的是你的工作態度,要保持平和愉悅的心情,要常微笑,不要萎靡不振,你如果每天都擺出一副臭臉工作,好運氣也會躲著你。

就像孩子上學,如果孩子每天上學都是壞情緒,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狀態,你怎麼指望孩子能學好,只有每天讓孩子全身心投入學習中,孩子才能融入學校,成績才能提高。

工作就是工作,少聊別人的八卦閒話,對身心無益

好奇是人的天性,八卦是人的愛好,人們都愛背後聊閒話,雖然有些無傷大雅,但還是要少聊,因為對一些傳聞都不了解,更何況對別人的一切都不了解,只憑一些平時觀察就貿然下結論是很主觀武斷和有偏見的。

每天只會偷偷議論別人的人是最招人厭的。就像一個總愛打同學小報告的孩子一樣,讓人討厭。

所以,潔身自好,做好自己,不打攪別人是生活智者,因為我們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大家都是混口飯吃,不容易,如果都做到互相體諒關愛,少一些勾心鬥角,周圍的世界就會和諧,大家相處融洽,歡聲笑語,這樣不是更好,活得都輕鬆嗎?

相對於孩子來說,長大後步入社會能走進這樣的大環境,不是每個父母都期盼的嗎?只要孩子過的開心幸福就好。

松下幸之助曾說:工作就是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晉升之門將永遠為那些隨時解決問題的人敞開。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直接決定了他的行為模式,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是安於現狀還是積極進取,都反映在平時的工作中,這就是你的認知和層次決定的。

要知道這種低水平消極態度和日復一日的渾噩度日,對於你個人而言,沒有任何益處,還可能把自己的另一面轉嫁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去努力,去拼搏,給孩子講那些人生大道理,別說孩子不願聽,你連自己都說服不了,怎麼去教育孩子,所以,你的行動才是孩子的好標杆。

相關焦點

  • 英國112歲長壽老人告訴你:對待憂慮的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沒有用的語言被戲稱為「雞湯」,事實上,任何一句名人名言都有其深刻的內涵,也就是適用範圍和邏輯關係,沒有仔細思考細節,便不會明白其中的意義。 因此,態度決定人生高度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雞湯。它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來源於背後的邏輯。讓我們簡單剖析一下邏輯閉環和適用條件,幫助你更加深刻地理解它。
  • 6歲前是孩子品格養成的關鍵期,堅持2個原則,培養孩子好品格
    導致孩子之間產生差別的原因,和後天家庭的培養有分不開的關係,父母的教育不同,孩子的人生觀念也會不同,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將來會善良,有的會變成社會中的惡人。6歲之前孩子的人格、品格和習性還沒有定型,雕塑性很強,所以想要培養孩子品格,一定要在6歲之前做好引導,否則過了最佳時期,孩子的品性定型了,孩子有了自己獨立的想法,家長再想改變就困難了。
  • 態度決定一切!知道麼?你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工作的態度是什麼?是赫爾岑所說「不是每一個人都要站在第一線上的,個人應該做自己份內的工作」,是羅曼·羅蘭所說「對等工作的嚴肅態度,高度的正直,形成了自由和秩序之間的平衡」,是富蘭克林所說「人類一生的工作,精巧還是粗略,都由他每個習慣所養成。
  • 富人定律:一個人的思維層次,決定了你離成功的距離(深度好文)
    也就是說:生活和工作的結果=思考方式*熱情*能力。它無形中表明一個人的成功取決於三個因素:思想方法、熱情和能力。米切爾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歡迎,是因為他把自己的人生理念和公司的經營理念結合起來,使成功者在追求事業成功的同時,也享受人生的幸福。
  • 家庭教育中的「五層」父母,不同的層次,決定了孩子不同的高度
    就像鄰居家的孩子,父母天天應酬賺錢,孩子想上英語補習班,一年3萬,父母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給孩子報名了。孩子說想學鋼琴,父母商量了一會兒,還是給孩子報了興趣班,甚至還在她生日的時候,給她買了一架鋼琴。但是幾乎沒有陪伴過她,工作太忙了。父母總是想著,等忙完這陣子,就回家陪孩子。但就像是一個陀螺一樣,只要一直在旋轉,就不可能會停下來的。
  • 六張圖決定你的人生層次
    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行為你的行為決定了你的習慣你的習慣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下面這六幅思維邏輯圖與大家共勉關於輸贏關於沉澱所謂的經驗,不僅僅是你經歷了什麼,更在於你在經歷中沉澱了什麼!這種沉澱是對經歷過的人、事、物的思考,應用重構的方法將這些思考形成自己對世界的客觀認知。這個認知至少由三個變量構成: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這些看似簡單,但如果你能堅持十年的思考、記錄與整理,就會超越很多同齡人。
  • 如何規劃你的平衡人生
    價值觀——追隨我心:也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並不覺得價值觀的存在,甚至有人會認為大談價值觀是一件虛無縹緲的事情。然而價值觀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我們在關鍵時刻的抉擇,引導著人生的走向。簡單來說,價值觀是我們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對什麼是好、什麼是應該的基本看法,是我們作出決定和採取行動的原則和標準。
  • 心理學:決定你的人生層次,不是金錢,而是這三種深度思維模式
    心理學:決定你的人生層次,不是金錢,而是這三種深度思維模式你和牛人之間差的不是你們的出生,也不是你們的智商差多遠,而是你們思維模式不一樣,同樣一個問題,思考的角度不一樣,最後得到的結果就不一樣在事情的結果上,思維模式會有一定的影響。決定你的人生層次,不是金錢,而是三種深度思維模式。1.成長型思維。人生下來就一直在學習,小時候我們要學習說話,學習走路,學會怎麼拿筷子。在學校裡我們要學習理論知識, 增長我們的見識,學習最基本的生存套路,培養我們讀書的習慣。 人生的前幾十年我們都在學習,不幹別的就是學習。
  • 2020中國大學分層次排名出爐!考大學的檔次,決定你人生的層次!
    近日,各省陸續發布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圓滿結束,與此同時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也發布了2020中國大學分檔次排名,依據中國大學的人才貢獻、科研貢獻、國際影響和國家定位等標準將中國(內地)高校劃分為九個層次與等級。大家在擇校的時候可供參考的數據又多了一個!
  • 六幅思維邏輯圖,決定你的人生層次!
    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行為,你的行為決定了你的習慣,你的習慣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挑選的六幅思維邏輯圖,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關與沉澱 所謂的經驗,不僅僅是你經歷了什麼,更在於你在經歷中沉澱了什麼!這種沉澱是對經歷過的人-事-物的思考,應用重構的方法將這些思考形成自己對世界的客觀認知。這個認知至少由三個變量構成: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這看似簡單,但你能堅持10年思考-記錄與整理,你就真的會超越很多同齡人。
  • 什麼決定了你人生的上限,是智商和能力嗎?是自律帶給你的財富
    決定人生失敗的因素有很多,最早我們接觸到的理論是「智商論」,某某家小朋友聰明絕頂,以後必定會有大作為。這種話我們聽得太多,可隨著年紀的增大,我們會發現「人生如苦旅,堅持下來的都勝利了,半路懈怠的也就只是那樣,人生的上限不是由你的能力和智商決定的,而是你的自律能力」。
  • 態度,能決定人的命運
    正好,那幾天,我正在讀吳軍老師的《態度》一書,就決定把吳軍老師關於「態度決定命運」等有關的理念和思想,給護士們說道說道,讓她們懂得,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有可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人們總說「態度」,那什麼是態度呢?《百度漢語》對態度一詞是這樣定義的:1.人的舉止神情:~大方,耍~(發怒或急躁)。
  • 性格決定命運,而影響孩子「性格秘密」的卻是父母,別不以為然!
    一個人的命運往往決定在自己的手上,而命運更大多數是取決於性格,性格的好壞可以進行性的決定自己的命運,因為有好的性格可以讓自己在各個方面都會變得非常的有優勢,而一個不好的性格,可能會讓你的人生步步坎坷,那麼既然性格決定命運,但是誰又會知道影響孩子性格最大的竟然是父母。
  • 富人定律:你的思維層次,決定了你的人生能走多遠!(深度好文)
    假如你想要進入更高層次的生活,你也需要進行降維攻擊。怎樣呢?其目的在於提升我們的思維水平,站在更高的認知維度上,戰勝下面三個低級思維水平,從而加速人生的升級。她認為工作中應提出這些問題。工作之餘佔用私人時間是不道德的。我想起了吳軍博士在專欄裡提到的一起病例。有一次,他和一位工程師談了如下問題:吳軍:在你的網站上一次播放一個30分鐘的視頻要多少錢?工程人員:我是工程師,這個我不了解。
  • 圈子決定人生,但請別硬擠!
    因此,從小建立夢想的觀念,植入一個,人生一輩子要有夢想,的觀念,真的不是什麼心靈雞湯。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硬要說人生的起跑線的話,我想「父母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如果有一對尊重孩子、善於引導孩子的父母,他/她何止贏了起跑線,簡直贏了半輩子。
  • 小故事大道理——你的人生決定於你所做的決定
    簡介:你的人生中有多少個10年,就在一眨眼中就不見了,你這輩子就在平平淡淡中浪費了你的生命,千萬不要幻想;千萬要下定決心,因為你的人生決定於你所做的決定。我時常告訴我的學員:「成功有三個最重要的秘訣,第一個就是下定決心;第二個還是下定決心。」第三個我問他們是什麼?他們就說:「那當然還是下定決心。」
  • 留學生回國隔離耍公主病:送孩子出國鍍金,不如培養他這三種品格
    做為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但是,富養孩子,最重要的是富養孩子的內心和品格。優秀的品格才是孩子行走天下的鎧甲!山東某歸國留學生以採集咽拭子不適為由,不配合工作人員的檢測工作,拒絕上報體溫數據,還態度惡劣地摔門,投訴甚至打電話辱罵工作人員。很多父母費心費力又費錢的把孩子送出國,是為了讓孩子見世面,長知識,開眼界。
  • 世界正在偷偷懲罰「認知層次」低的人,9類中你屬於哪一類?
    關注勵志學生,獲取考研最新資訊,考研技巧和考研的學習方法世界正在偷偷懲罰「認知層次」低的人,9類中你屬於哪一類?一個人的認知層次,決定這一個人發展高度,決定著一個人的格局,甚至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據說,一個家庭比較富裕,孩子學習特別好的家長,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出國學習,意圖回到國內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於是就找到了一位中國人民大學的教授,想問問他,孩子去哪個國家比較好,學習什麼專業比較好,怎麼規劃在國外的這幾年。教授回答,去哪個國家無所謂,要多多旅旅遊、多與人交談、多交朋友,學習的事情並不是最重要的,完後一家人比較蒙圈,不知道如何是好。
  • 富人定律:你的觀念決定了你的財富!這3種金錢觀很有用
    當我快樂的時候,我會做更多的工作,當我不快樂的時候,我會開始自憐。也常常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總是抱怨世界不公平,責怪上帝和人,卻從不考慮自己是否有問題? 這樣的人就像一個沒腦子的演員,看似很努力,其實他們都無所事事,因為他們缺少最重要的一點:思考!
  • 迷茫時的3個選擇,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普通人還在繼續迷茫,而高人已經攀上人生巔峰,或者正走在通往巔峰的路上。今天我們講一講從3個層次應對迷茫的方法。這3個層次的選擇,將決定你人生的高度。3個層次由易到難,可操作性很強,而且一定對你有用。不管你未來做什麼,為此花的時間,都不會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