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帶兒子去派出所補身分證,因為平時不怎麼出門,忘了戴口罩,進去又被攆出來,當時下著小雨,我不得不出去買口罩戴上再回來,門口測體溫的依舊雙手抱著手機忙著打遊戲,體溫槍都沒對準我,就讓進去了。
辦身份證的窗口一個人都沒有,裡面的人都低著頭玩手機,我把戶口本遞過去,等他玩完一局才顧上給我辦業務,然後就是照相——摁手印。(全程都沒戴口罩去,我都懷疑是故意讓我花錢去的)
而在摁手印時老提示重複摁,可能是我手太幹,不好識別,然後那個人就急了,臉也不扭的對我說:你再這樣,這裡就給你辦不了了!
難道我是故意摁的嗎?不給指導一下就算了,還不耐煩,我忍著!
終於識別完畢,最後要掛失,裡面的人照樣在打遊戲,人家全程眼皮都沒抬一,最後辦完,我說了聲謝謝,也一點反應都沒有。
出來門,兒子說:這就是派出所嗎?怎麼和我想的不一樣,和電視上演的也不一樣,這裡的警察都不好。孩子都感覺出來了。
他們工作時懶散的狀態和對顧客的態度,讓人感覺壓抑而無奈,雖然官不大,但架拿的很大,大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全是混日子的感覺。
這是很多事業單位的通病,他們上班就等於放鬆聚會,聊聊天,玩玩手機,看上去一片散漫自由,根本沒有所謂的「顧客至上,服務人民」之說,有的就是那種身在其位的優越感。
就像前兩天,一位老人冒雨去交社保那樣,竟然被告知不收現金,老人很無奈,自己沒有微信支付寶,白跑一趟不說,關鍵事辦不了,我就想說,以前沒有微信支付寶都是怎麼工作的,難道沒有一點變通之法嗎?
「形式主義」讓人不勝其煩,工作的態度更是讓人不舒服,我們都是從孩子小時候就教育孩子要懂禮貌,要有愛心,要助人為樂,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走入社會,一單融入了我們,發現一切不是小時候說的那樣,為了不被淘汰,孩子漸漸變成了我們的樣子,這樣的循環,如何能改變!
你的工作狀態,決定了你的心態
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狀態,每天都會過的很開心,因為工作是我們的必需品,你必須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只有這樣你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每天有工作忙碌的生活才是充實的,既然工作能帶給我們這麼多,我們沒有理由不愛它。
所以富有飽滿的熱情去工作才是王道,因為這樣你才能身心愉快,才能看到希望,才能發現美好,從而傳遞給孩子的也是積極向上的,父母開心了,家庭和諧了,孩子也會幸福,孩子會變得陽光自信,會以父母為榜樣,更加熱愛生活。就會形成良性的發展。
你工作的態度,決定了你的層次和眼界
我們總說,教育孩子就要多帶孩子去長見識看世界,這個道理對大人同樣適用,如果你每天只盯著眼前的蠅營狗苟,那麼你的眼界就會越變越窄,心胸就會變得狹窄,甚至刻薄,更談不上去愛別人。
所以,想打開自己的格局,就要從約束自己開始,關愛身邊人開始,最重要的是你的工作態度,要保持平和愉悅的心情,要常微笑,不要萎靡不振,你如果每天都擺出一副臭臉工作,好運氣也會躲著你。
就像孩子上學,如果孩子每天上學都是壞情緒,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狀態,你怎麼指望孩子能學好,只有每天讓孩子全身心投入學習中,孩子才能融入學校,成績才能提高。
工作就是工作,少聊別人的八卦閒話,對身心無益
好奇是人的天性,八卦是人的愛好,人們都愛背後聊閒話,雖然有些無傷大雅,但還是要少聊,因為對一些傳聞都不了解,更何況對別人的一切都不了解,只憑一些平時觀察就貿然下結論是很主觀武斷和有偏見的。
每天只會偷偷議論別人的人是最招人厭的。就像一個總愛打同學小報告的孩子一樣,讓人討厭。
所以,潔身自好,做好自己,不打攪別人是生活智者,因為我們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大家都是混口飯吃,不容易,如果都做到互相體諒關愛,少一些勾心鬥角,周圍的世界就會和諧,大家相處融洽,歡聲笑語,這樣不是更好,活得都輕鬆嗎?
相對於孩子來說,長大後步入社會能走進這樣的大環境,不是每個父母都期盼的嗎?只要孩子過的開心幸福就好。
松下幸之助曾說:工作就是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晉升之門將永遠為那些隨時解決問題的人敞開。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直接決定了他的行為模式,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是安於現狀還是積極進取,都反映在平時的工作中,這就是你的認知和層次決定的。
要知道這種低水平消極態度和日復一日的渾噩度日,對於你個人而言,沒有任何益處,還可能把自己的另一面轉嫁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去努力,去拼搏,給孩子講那些人生大道理,別說孩子不願聽,你連自己都說服不了,怎麼去教育孩子,所以,你的行動才是孩子的好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