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所民營助產醫療機構,年輕的護士們幹勁不足,總護士長想請我給她們上節課,鼓勵鼓勵,題目由我自擬。
正好,那幾天,我正在讀吳軍老師的《態度》一書,就決定把吳軍老師關於「態度決定命運」等有關的理念和思想,給護士們說道說道,讓她們懂得,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有可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人們總說「態度」,那什麼是態度呢?《百度漢語》對態度一詞是這樣定義的:1.人的舉止神情:~大方,耍~(發怒或急躁)。2.對於事情的看法和採取的行動:工作~,端正~,~堅決。
一個人對待工作的看法,或者在工作中所採取的行動,就是他/她的態度。
柴契爾夫人有一句名言:
注意你的想法,因為它能決定你的言辭和行動。
注意你的言辭和行動,因為它能主導你的行為。
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能變成你的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能決定你的命運。
吳軍老師在柴契爾夫人這句話前邊,加上了一句:注意你的態度,因為它能影響你的想法。這就構成了一個更加完整的意思,那就是:態度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關於態度決定命運的故事很多,也許,我要講的這個故事,你以前也聽過。這個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講法,我講的是:
早些年,有三個工人在砌一面牆。有一個好管閒事的人過來問:「你們在幹什麼?」
第一個工人愛理不理地說:「沒看見嗎?我在砌牆。」
第二個工人抬頭看了一眼好管閒事的人,說:「我們在蓋一幢樓房。」
第三個工人真誠而又自信地說:「我們在建一座城市。」
十年後,第一個人,仍然在另一個工地上砌牆;第二個人,坐在辦公室中畫圖紙,他成了工程師;第三個人呢,成了一家房地產公司的總裁,是前兩個人的老闆。
這就是態度的力量。人應該有一個樂觀的人生態度,去面對這個充滿不確定性,充滿競爭和變化的世界。一個樂觀的人生態度,比什麼都重要。
和諧可以產生快樂;快樂,來自於人自然天性的釋放;快樂,來自於內心,內心豁達、心胸寬廣的人,更容易快樂;快樂的人,從來不抱怨,只知道每天認真做事,低頭學習,踏實工作。
哪如何才能獲得快樂呢?吳軍老師給我們傳授了四條經驗:
一是, 不斷地接受教育,與時俱進。學習新知、獲得新知,了解世界的發展與變化,本身就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
二是,有理想,並努力實現自己的願望。有理想,並身體力行,同時具備,就是快樂的源泉。
三是,與人相處共事,儘可能互相尊重,互相包容。處理好人際關係,與人和諧相處,減少矛盾,自然就容易獲得快樂。
第四,看透人生。人最終是會看透很多事情,只有看透人生,才能有「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