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養殖:養水新技能——水體的警戒線

2021-01-09 冰冰的石榴

「養魚先養水」養魚經常水的一句話,學生認為現在都成老師講的一句話了。

那麼養水先養水,這個水有沒有什麼衡量的尺度。

今天學生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水體的警戒線。

所謂水體的警戒線,可以暫時地理解為「即將要對你進行破案偵查」

什麼時候我們需要對水體產生警惕。

這點希望大家能夠在養魚是多多觀察自己的魚缸。

善於思考的人會發現——今天的魚缸與昨天的魚缸為什麼會大不相同。(這裡泛指水體)

進而引入到學生要進行講解的問題——水體的警戒線。

我一定要去尋找,就算無盡的星辰令我的探尋希望渺茫,就算我必須單槍匹馬。

《艾薩克·阿莫西夫》

大家好,我是冰冰的石榴,今天繼續為大家分享養魚知識。

今天主要分享一下水體顏色發綠問題。

下面開始創作。

01開篇引導

文章首段學生已經進行引導。

大致可以理解為:

正常的水體變色水體產生思考形成警惕解決方案那麼問題來了。

什麼樣的水體要產生警戒線。

什麼樣的水體需要多加留意。

問題很多,今天我們專門攻克水體發綠的問題。

思考下面問題:

水體發綠的原因?水體發綠之後對觀賞魚有什麼危害?如何防止發綠問題的產生?針對以上問題,我們進行展開探討。

02正文講解

這裡學生還是要嘮叨幾句,學生去水族館的時候,發現他們的水體都是綠綠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來講其實發綠的問題,真的引人思考。

對於水體發綠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決策。

為什麼水體會泛綠色只是經常養魚的朋友,而是養過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

水體會發綠。

對於發綠問題;我們不能一棒子將其打死。

水體發綠學生歸納為兩種,也是常見的兩種。

綠水黃綠褐色水那麼兩種有什麼區別的那?

綠水一般表現為清澈,且含有細小的浮遊性藻類。(這些藻類呈現綠色,既而水體會呈現綠色)

黃綠褐色水體,看上去會比較顯得渾濁一些,因為含有植物性褐藻偏多。

因為含有藻類不同,從而使得它們形成的原因也會大不相同。

綠水是如何形成首席需要滿足這些條件:光照過多、有機物過多、氧氣不足、水質偏酸。

想想看,微生物有了合適的環境,還有食物的供給,想不出現都困難。

光照過多,無疑是給它們提供生存條件。一般情況下控制在8小時左右就OK。

有機物過多,無疑是給它們提供能量條件。

氧氣不足,氧氣不足會導致水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氧氣不足必然會增多二氧化碳;進而產生浮遊性藻類。

水質偏酸,沒辦法這是它們的喜好,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偏酸的水體容易生長出綠水。(用控制變量法進行試驗)

我咋感覺將了一個世紀(假裝有圖片)

黃綠褐色水體的形成首先還是要滿足這些條件:錯誤施肥、硝化細菌的不足、含磷的餌料。

簡單總結一句:

褐藻類會吸收一些氮、磷、鉀等元素,且吸收速度遠大於水草。

水中的亞硝酸鹽濃度增高,褐藻也會容易生長繁殖。

藻類比較喜歡含有磷元素的食物。

分享的學生都天昏地暗。

我們排列一下順序:

綠水,黃綠褐色水;他們是如何產生的(形成原因),學生已經分享完畢。

下面是對觀賞魚的危害,以及如何去除。

綠水對觀賞魚的危害首先我們要明白綠水是由水體的浮遊生物組成,

浮遊生物需要氧氣和食物。

那麼浮遊生物多了,是不是需要呼吸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

在水體中爭奪氧氣資源。魚兒在水中發現氧氣不多,便會形成浮頭現象,長時間就會形成精神不振,食慾衰減,最有肚皮翻天。

還有一個問題,不是所有的浮遊生物都是無毒無害的。

有害的藻類:綠色鞭毛藻、褐色鞭毛藻、黃色鞭毛藻。

吃了有毒的藻類,你說會咋樣?

大部分人是不認識藻類的,所以學生建議,做好還是不要有綠水的出現。

上面是危害,主要是從兩點進行考慮,還有什麼大膽的想法可以在評論留言。

下面看看如何進行去除

如何防止養魚水變綠老生常談的問題——換水,

其實換水只能解決部分問題,不能進行根治。因此需要大家注意。

及時清理缸內的糞便——順便在換水工作也完成。不要在給你的水草增加肥料——水族箱內的的微量元素已經足夠水草的吸收。有條件可以購買紫外線殺菌燈——暴力除藻臭氧機也有殺菌,滅藻的功效——一般人我不告訴他神秘嘉賓——硅藻土作為過濾材料可以吸附藻類萬能的消化細菌——生物間的對抗

想想還有什麼要說的沒,

還是進行總結吧!

03文章總結

還是從源頭進行抑制比較好,等爆發後在進行就操作起來就會變的比較困難。

那麼源頭再那,加個關注之後,往上滑動,去看看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你就知道如何進行源頭的預防了。

光照一定不要過度。

一定不要將魚餵的太飽。

一定要保持合理的運轉規律。

記得點讚,轉發,評論,收藏呦!最後加個關注唄!

相關焦點

  • 觀賞魚養殖:養水新技能——水質的軟硬度
    最近這幾天一直在分享關於水質的問題;這可以說是觀賞魚養殖的重點內容;希望大家能夠認真閱讀,獲得收穫。上一篇文章學生分享——水質的酸鹼度。每天一篇觀賞魚養殖知識;分享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並且希望大家相互之間能夠多多學習交流。
  • 養魚先養水,養水先培藻,詳解養殖水體八大藻類
    中華民族是最有智慧的,老祖宗在水產養殖方面早給我們留下了八字真經:水、種、餌、密、混、輪、防、管。其中,水排在第一位。那些年,老一輩漁農就是養魚先養水,養水先培藻。在日常養殖管理中,「看」水「判」水質,「審」水「量」投料。看水就是看水體顏色和透明度,審水就是肉眼觀察水中的有機物含量。看水色判斷水的好壞肥瘦,憑水體的浮遊動植物含量設定餌料的投餵數量。
  • 水體大飼養密度低,觀賞魚就可以常年不用換水了嗎?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關於飼養觀賞魚的換水問題,養魚老道一直的主張就是:我們一定要養成定期或者抽底換水的良好飼養習慣。實際上飼養觀賞魚真正的重點,就是要培養我們一個良好的飼養習慣而已,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 什麼品種的淡水觀賞魚最好養?
    可以說,養了泥鰍,極小的付出就能換來極大的回報。但是觀賞魚的種類很多,有熱帶魚,又有很多名貴品種。所以選擇養好養的,我推薦花鳥魚市上賣的最便宜的這種小金魚。理由有以下幾點:一,簡單好養,對水質要求不高。一般性價比的魚缸就可以。平時好打理,餵養要求不高。普通顆粒魚食,想起來喂喂就行,老長時間不餵也餓不死。
  • 飼養觀賞魚養水的主要問題就是,明明可以偷懶,偏要假裝勤快
    你看你濾棉髒了也不洗,一兩個月也不換一次水,困水的時間連你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多少天了,這種飼養觀賞魚的方式,可能適合所有的魚嗎,難道說你就不怕魚缸的水質它會出現老化或者跌酸?還是說,在開缸養水初期任何觀賞魚都可以適應此種操作,但是你的有些魚早已經過了開缸初期啊,按理說水質也算老了吧,為什麼這些魚和水質還是沒有問題呢?
  • 觀賞海水魚養殖之癢
    鹽度:自然界海水的鹽度平均值為3.5‰,用鹽度計測量的最適鹽度為1.022~1.023之間,當然這是指最適鹽度,當然可以上下浮動二個點,但千萬別超過三個點,也就是達到1.019或1.026,這樣魚體很容易生病。所以我們的養殖水就要配置成這個相近含量的鹽水,專用的海水鹽用量大概是100升水加3千克海鹽,再用鹽度計測量進行一些微調就行了。
  • 各種玩法複雜的觀賞魚養水模式,到底哪一種正確?各有各的道理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觀賞魚的開缸養水程序,看似一個很簡單的操作,但是對於某些極度不適應水質變換的觀賞魚來說,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觀賞魚入缸以後直接暴斃。因此,就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觀賞魚開缸養水的操作,比如說如下的幾種。
  • 這種魚既好看,又非常皮實耐養,是家庭魚缸養殖極佳的選擇!
    很多的養魚新手朋友都想知道的問題就是:究竟什麼樣的觀賞魚耐性?每次遇到不熟悉的朋友總會這麼問,我都會推薦一下草金、紅斑馬等。這些魚雖然比較耐養,但是說實話,姿色一般。那究竟有沒有一種既耐養又具有高顏值的觀賞魚存在呢?你還別說,真有,而且絕對的驚豔品種!
  •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亞洲龍魚(金龍魚)
    亞洲龍魚體型優雅、色彩豔麗,遊動時氣勢磅礴、雍容華貴,陽光(燈光)照耀下其鱗片五光十色、極具美感,加之其形態酷似中國神話中的龍,具有吉祥如意的象徵,深受觀賞魚愛好者的喜愛,被譽為「熱帶淡水觀賞魚之王」。
  • 哪些觀賞魚適合在家裡養殖?
    許多朋友都對在家養觀賞魚很有興趣,卻又有一定的擔心,怕自己會不會養不好觀賞魚?養觀賞魚是不是很麻煩?其實養觀賞魚並不是什麼難事,只要為它們提供合適的生活條件,它們就能生活的很好。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幾種美麗且適合在家裡養殖的觀賞魚吧。第一種:孔雀魚第一個要推薦的就是孔雀魚了,孔雀魚的名字是不是聽起來就很美麗?
  • 鹽,在觀賞魚養殖中作用很大,那你知道什麼魚不能用鹽嗎
    在觀賞魚的養殖過程中,鹽的使用可謂頻繁而有效,在很多的地方都有著不俗的表現,比如消毒、殺菌等等,基本上在使用時控制在0.3%-0.5%。浸泡治療病魚的時候,在一定的時間內(5分鐘之內吧),可以控制在3%-5%,並且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查看魚的狀況,旁邊要備有正常養好的水,當魚出現不良反應時要及時的撈出放入緩解。
  • 大水體稀養出好魚
    喜歡養金魚的朋友,相信大多數都會喜歡大魚,像現在的蘭壽金魚,泰獅金魚有的是能長很大的,能夠張到20釐米以上的,這種大體型的金魚看著是非常的霸氣側漏的,即沒有丟失金魚的唯美,也多出了一種霸氣活力的表現。這種大魚有兩種前提,一個是種氣,一個呢就是稀養。
  • 了解這幾種熱帶觀賞魚的特點及飼養技巧,養出漂亮觀賞魚
    熱帶觀賞魚大多顏色鮮豔,姿態優雅,深受眾多熱愛水族朋友的喜愛,針對熱帶魚的品種類型,價格相對也有貴有便宜,飼養熱帶魚的水質要求較高。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些熱帶魚的特點及飼養技巧,一起來看看吧。二、龍魚特點及飼養:1、大型魚不易繁殖有金龍魚、銀龍魚等品種,是大型魚,養殖容易,但人工繁殖較為困難。目前較常飼養的龍魚品種是銀龍魚。該魚體呈長帶形,偏扁,體質強壯,生長迅速,體色銀白,魚體上鱗片較大,尾部鱗片變小。
  • 譁仔獨家養水攻略2019版,觀賞魚玩家必備基本功
    關注譁仔說魚,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不知大家知不知道,譁仔被問及最多的問題是什麼。譁仔可以告訴大家,我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魚病治療相關問題。可是,有一個系列的魚病其實是最常見的,那就是由於不會養水而導致的魚病。其實譁仔發布過兩次養水教程了,但是總有新的魚友出現,也總有人沒見過那個教程。
  • 觀賞魚:孔雀魚怎麼飼養,不用氣泵可以養孔雀魚嗎?
    觀賞魚:孔雀魚怎麼飼養,不用氣泵可以養孔雀魚嗎?孔雀魚為一種小型熱帶觀賞魚類,這魚繁殖能力強而且在熱帶魚類中也是比較耐粗養的一種魚類,因此很多剛開始養魚的朋友都喜歡將這種魚用來練手。那麼孔雀魚要如何來飼養好呢,不用氣泵能不能養孔雀魚?
  • 觀賞魚被水黴病侵蝕,決勝者只有「銀龍」,原因是什麼?
    但是很奇怪的是,有一種銀龍魚完全不怕水黴菌,觀賞魚被水黴病侵蝕,決勝者只有「銀龍」,原因是什麼?先來了解下水黴菌是怎麼產生的。其主要原因是觀賞魚在擁擠的生活環境裡,受到周圍不好的環境因素導致表皮組織受傷,水中的水黴菌就會抓住這個空隙侵蝕觀賞魚,在魚身上壞死的組織上發芽,形成菌絲,不僅僅只有在壞死的組織上滋生,水黴菌也可以侵入壞死組織附近的正常組織,會分泌消化酵素來分解侵蝕周圍的正常組織,魚的皮膚肌肉壞死。繼而可以由水向各處傳播。觀賞魚染上水黴菌有什麼具體症狀呢。
  • 孔雀魚養殖,經典的孔雀魚養殖方法,老魚友養孔雀魚的經驗秘笈!
    所以,養殖孔雀魚,大多人享受的都是群魚的魅力。孔雀魚養殖,經典的孔雀魚養殖方法,老魚友養孔雀魚的經驗秘笈!八大重點,你不知道哪個都不行!一、硬體硬體不一定要好,但要功能全。對魚缸的大小,以一升水養一條孔雀魚即可。養群魚則加氧,方可適當放寬標準。小缸可採用外掛式過濾,功能多點也沒關係。加熱棒可以恆定水溫,消毒入缸,入水插電,離水斷電。水質穩定劑,新手必備。
  • 養殖觀賞魚的目的到底為何,某些魚友不要走歪了!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前幾日養魚老道發表過一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告訴各位新魚友有些魚病初期我們無需下藥治療,竟然有位朋友做了如下評論,大體意思是說,我們養的觀賞魚就是他紅龍魚的飼料魚,什麼我們的檔次低,根本不懂養魚如此云云。
  • 顏色豔麗的小型觀賞魚在大型魚缸中群養也很漂亮!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養魚老道的一位魚友以前養殖的是大型觀賞魚,現在不想養了,竟然想用一米的魚缸專門來飼養小型魚,還得需要要顏色比較豔麗的品種。美麗可愛的鬥魚現在的品種也很多,半月、獅王、將軍等品種可以和許多的各種小型魚養在一起,養魚老道實驗過多次,只要環境適宜、水草旺盛,鬥魚並不會欺負其他的小型魚的,一個魚缸裡養上個四五條鬥魚也不是沒有可能。與鬥魚同屬一一類的曼龍魚、珍珠馬甲、叉尾鬥魚中的玉兔、各種花色的麗麗魚,也都是嬌小可愛、顏色豔麗,有的可以混養,有的也可以群養,觀賞效果極佳。
  • 低成本池塘循環水養殖模式養高檔魚畝產值兩萬三
    為探索新型的池塘養殖模式,特地從美國大豆協會引進池塘低碳高效循環水養殖模式試驗,該模式是傳統的池塘養魚與流水養魚技術的有機結合,通過建造養殖槽(流水池)和安裝推水曝氣設備,使原有的靜態池塘通過空氣推水設備使池塘形成動態循環流水「生態式圈養」模式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