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是由可燃物、助燃物(空氣)、著火源(電源、高溫)的「三要素」形成的燃燒,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所致。
助燃物一般來講就是空氣,沒有空氣就無法呼吸,因此從防火角度沒有管控措施而言(除一些化學工藝)。
可燃物遍布我們周圍,從桌、椅、板凳,到吃、穿、住、行,工作、生活離不開這些「可燃物」。
因此,嚴格管控火源、電源,是全社會共同防禦火災的最基本、最關鍵要素,應該成為普遍共識。
為此,在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專門下發的《關於改進消防監管強化火災防範工作的意見》,有關「提高檢查發現問題質效」中,強調:「突出火源電源、易燃可燃物、違章動火用電、彩鋼板建築、保溫材料、電動車以及建築消防設施、安全疏散、員工宿舍九個關鍵要素,精準檢查、從嚴監管。」
從「突出」內容的先後順序,不難看出消防監督人員到社會單位開展消防監督檢查的重點,從中全市社會單位也應自覺做到「風險自知、安全自查、隱患自改」。
突出強調的九個方面關鍵要素,是為了一個城市豎起消防安全的「三道防線」。
01
第一道防線,聚焦「不起火不冒煙」
對「火源電源、易燃可燃物、違章動火用電、彩鋼板建築、保溫材料、電動車」等的檢查作為重中之重優先檢查。
前面已經說過,火源、電源、違章動火用電是導致火災的最直接因素,故作為第一道防線的檢查內容。
彩鋼板建築、保溫材料一旦發生火災,產生滾滾濃煙,因泡沫板夾在彩鋼鐵皮板內,很難撲救,造成嚴重社會影響。
電動車(電池)近年來在全國範圍內造成了多起亡人火災事故,糾其根本與其「進樓入室」有關,因此也按照「元兇」納入第一道防線的檢查內容。
02
第二道防線,聚焦「不亡人不傷人」
安全疏散、員工宿舍。在對第一道防線內容檢查的基礎上,對疏散設施暢通與否進行檢查。
疏散設施在建築投入使用前經過驗收,是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問題往往在後期使用管理過程中,以「鎖閉、封堵、佔堵」等動態火災隱患的方式呈現。
員工宿舍人員集中,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人員傷亡,也是重點檢查動態的用火用電安全管理。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疏散通道要保持暢通,其目的即使第一道防線失守了,也要確保人的生命安全不受威脅。
03
第三道防線,聚焦「不擴大不蔓延」
建築消防設施包含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照明系統、消防廣播、消防電梯等等。
建築消防設施不是引發火災、致人死亡的直接因素。但是火災的初起階段,如果建築消防設施癱瘓失靈,就會導致火災的擴大蔓延。
建築消防設施完好有效,主要通過單位落實主體責任來確保。
今後,消防監督檢查將圍繞上述「三道防線」開展,直指引發火災的直接因素和關鍵要害。
對檢查發現的火災隱患,消防機構將依法督促整改、實施處罰,不及時消除隱患可能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依法依規對危險部位或場所採取臨時查封措施。
這些消防監督檢查的重點,你get到了嗎?
「自己的安全,必須靠自己!」請結合消防監督檢查的關鍵要素,對自己的單位、家庭開展一次消防安全「體檢」,「自知、自查、自改」火災隱患,迎接平安祥和的2021年。
素材來源:北京消防原創
責任編輯:大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