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天才的思想在宇宙中漫遊,而他的身體卻被限制在輪椅上-----
這是關於霍金先生的一段令人久仰的評價,大多數人對霍金都不會陌生,甚至久慕他的大名。但其實我想說一句不太禮貌的話,這樣是不是有點名不副實?真正的科學家往往隱居在幕後專研研究,很少有出名的機會。
當然。霍金的《時間簡史》是令人感慨頗深的,但只有關於自旋1/2的奇異旋轉對稱性的一點讓許多物理學家大吃一驚,但是對大多數物理學家來說,霍金只是20世紀70年代理論宇宙學的「大人物」之一。他那時候的工作雖然在這個正式的子領域具有影響力和開創性,但並沒有對物理學產生太大或任何更廣泛的影響,因此如果你將霍金與牛頓、愛因斯坦(也許還有狄拉克)相比,我會感覺兩者並不在同一個層次上。當然,這並不是否認霍金的成就。
一個物理學家通常不會提及霍金的成就,除了非正式地提到霍金輻射和他與彭羅斯的奇點定理。彎曲時空中量子場論(QFT)的技術性是相當稀罕的發現,還沒有顯著地滲透到物理學的其他分支中,霍金輻射預計是不可探測的,除非我們碰巧發現以這種方式衰變的量子黑洞。還有很多其他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們做過類似或更高深度的工作,在公眾眼中幾乎不為人所知,例如羅傑·彭羅斯、愛德華·維滕和麥可·阿提亞(我相信還有更多的人)。這僅僅局限於物理和數學邊緣的「抽象」理論家,還有更多未知的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因為人們更接近於直接實驗相關性的計算。最近唯一一位聲名遠近可比的物理學家是費曼,他至少在英國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在此之前則是愛因斯坦。
這本身並不是一種批評,霍金確實是一個偉大的數學物理學家,沒有人認為他不是,他也可以稱得上是20世紀理論物理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但有很多,相對於公眾認為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的看法,我認為這與物理學家的看法不符。雖然這不能證明什麼,但霍金缺席菲爾茲獎和諾貝爾獎的名單確實暗示著,也許他的影響力並不非凡。
他在29歲那年就寫了一本關於「時空大尺度結構」的技術書。這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因為與大多數研究生水平的教科書不同,這是一個很大程度上原創的作品,影響了引力研究的味道,並將一些高度專業化(當時)的數學引入了物理學。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我想不出這方面的先例。溫伯格關於廣義相對論的書也是在他年輕的時候寫的,但這只是一篇介紹性的文章,而不是對他在實質上幫助創建的一個新領域的全面回顧。
其實有許多人提到霍金先生他成名的原因當然是他的殘疾,首先強調,請不要把這理解為攻擊一個殘疾人:由於他的條件有限,但是他的成就卻非同尋常,因此他的名聲卻由此而生。
而一個身體健全的物理學家,如果完成了霍金所做的工作,在他們的子領域裡會受到很高的評價,但即使在更廣泛的物理學界,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不為人所知。在過去的10多年裡,霍金更像是一個名人而不是物理學家,比如他曾經警告人工智慧可能終結人類。這其實並不涉及深入的洞察力和專業知識,甚至可能是輿論的噱頭,但被媒體大肆渲染為「天才教授對未來做出天才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