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職工幹最累最髒的活,拿最少的工資,這種狀況何時能改變?

2021-01-07 網易

  哲學上有句話叫做「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很多一線員工的工作是最苦最累的,但是工資卻最少,這種情況,從人類誕生以來就這樣,過去這樣,現在這樣,以後還是這樣,這就是人類社會的規律

  
社會是分層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三六九等,社會頂層的人,他們享受近乎無限的精神和物質供給,而社會底層的人,他們的精神和物質供給只夠活著而已,並且還是勉強活著

  

  
革命工作分工不同,勞動還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者,但都是勞動,都是為國家社會做貢獻,腦力勞動技術含量高工資就高,當然工人也分技術工人和普工,現代社會已進入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時代,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將代表一個國家是進步還是落後,主要表現在科技知識的水平,當年出大力,流大汗的年代已經過去

  
當一臺設備能頂幾十,上百人的勞動力時,以科學文化技術為主,科技強國,科技創新,富民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知識;對於幹最苦最累最髒工作的一線工人,也是做出了貢獻的,工資待遇各方面不應和腦力勞動者距離拉的太大,否則誰還願意去幹吃苦受累掙錢少的工作,因為腦力勞動者現在還離不開體力勞動者,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應該對體力勞動者多加照顧

  

  
改革開放經過40年的發展,我們一躍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工廠,並擁有著世界上最全的工業體系;從適度依附世界型和靠內掠奪型經濟,消費人口紅利的時期逐步走向人工智慧等等依靠科技和信息技術進步的時代

  
改革和發展永遠在路上,從低效,低質量的管理和發展再到高效,高質量的發展過程,這是每一個走向發達國家的必經之路;立足現階段的國情,在人口基數巨大和廣袤的國土面積,行業發展和地區差距在深刻調整的階段,這種狀況還得持續好長一段曲折的時間

  
小到一個人,一個企業和行業組織,大到一個國家;例如在管理組織上不能高效,吸引高素質人才並持續提供人民的衣食住行等高質量的發展需求。那麼終將會被如此競爭激烈的世界所被淘汰
60、70年代,工人當家作主,雖然幹活也累,但經濟、政治、思想、精神福利都不差;那時,一線工作吃香得很,工資、補助一般機關幹部沒法比;所以,有不少幹部不願意坐辦公室,紛紛下基層幹

  

  
例:

  


小優所工作的車間有倆人,一個是播音員,一個是記者;他倆說:「工作環境瞅著挺好,播音員、記者聽著也不錯,一個月就那麼點死工資;工人多好,不但有工資,還有各種補貼、獎金」

  
後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工人慢慢就不吃香了,幹部卻越來越吃香;尤其是他們廣播、電視、報社、雜誌社等文化娛樂界,越來越了不得;那倆來掙錢的白領,也與時俱進、審時度勢地又跑回原來的地方;如今,大家都悲觀地說:「好不了了」;其實,就是制度問題

  

  
我們國家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分配是以按勞分配為基本原則,但這個勞不是指體力勞動,而是勞動價值,按勞分配是按勞動量和勞動價值;勞動可分為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還可分為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複雜勞動的勞動價值高於簡單勞動,一般而言,腦力勞動基本都是複雜勞動,而體力勞動大多都是簡單勞動;一線員工勞動最髒最累,但是基本屬於體力勞動,也基本都是簡單勞動

  
打個比方:

  
你現在幹的工作別人也能幹,而且能幹的人很多;而你的上級,或者說公司高管幹的工作沒有幾個人能勝任;你幹的活你的上級也能幹,可能比你幹的還好,事實上很多高管都是從底層工作成長起來的;這就是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的區別

  
說到這兒,再講個故事:

  
過去一位將軍到基層連隊視察,到了通訊連看到報務員發報,老將軍很不滿意,說了一句:我用腳都比你強;報務員不服,小聲回了一句:「吹牛」;老將軍反身脫下鞋襪真的用腳現場演示,結果讓小報務員驚呆了,果真比他用手發的好;老將軍本身是報務員出身,戰爭年代為了在手負傷的情況下還能發報,練就了雙腳發報的本領;當將軍自有當將軍的道理

  
再舉個例子:

  
煉鋼工人又髒又累還很危險,工程師成天坐在那裡感覺很輕閒;但經過計算,工程師一個小時腦力勞動所消耗的能量比煉鋼工人一天的消耗還要大;這就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簡單勞動和複雜勞動的區別的生理證明

  
回想下,看看身邊的同齡人,感覺他的工作比我們的輕閒、不髒不累,收入比我們還高;不妨思考下,上學時人家拼命讀書時你在幹嘛?不難發現,普工的勞動價值一定比老闆或領導要低很多,至少,他們的工作是普工絕對做不了的

  

  
那麼一線職工幹最累最髒的活,拿最少的工資,這種狀況何時能改變?這種狀況是改不了的,至少在現階段是無能為力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工資的高低,不是由「辛不辛苦」決定的,而是由「你能夠創造多少的價值」決定的

  
打個比方:

  


你一天24小時都在上班,可是24小時產生的價值只值100,而別人一天只上1個小時的班,1小時能創造的價值是1000;對比之下,企業怎麼可能會給你高工資?對方創造1000的價值,可以給到200甚至300工資,可你總共才100的價值,雖然你比別人要辛苦24倍,但是最多也就給你20

  
現實情況就是這樣的,越是底層勞動創造的價值量越少,當然,工作的辛苦也是毫無疑問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想要擺脫底層工作,尋求更好,更上層工作的原因;雖然上層工作,也會有辛苦的地方,但至少辛苦得物有所值,辛苦得心甘情願,現在的情況是既辛苦,又鬱悶

  

  
當然,要說這種狀況完全沒辦法改變,也太過於極端了;像一些發達國家,人工成本就很高,請工人還不如找機器;這是因為在「價值貢獻」之外,還有一個考量因素就是「供需」;我們現在是供過於求,很多人不想做這類工作,卻不得不做;於是企業掌握了主動權,願意給你多少就多少,你不做,總有人願意做;可在發達國家並不這樣,大家很少願意做此類工作,這就導致需求量大過了供給量,於是供給的這一方就掌握著主動權,有了「議價」的能力;顯然,我們想要達到那一步還很遙遠,至少得讓機器替代大部分底層勞工才行

  
就拿豬肉的價格來舉例:

  


還記得以前的豬頭價格,一般每斤都是在7-12元之間,超過12元的價格,買家和賣家都苦叫連天;但大家都能看到,當豬瘟過後,豬肉的價格真是「一步登天」,最貴的時候半肥瘦能賣到38元/斤,經過1年的沉澱,如今也在22-25元/斤之間浮動;這時候你再說:「豬肉什麼時候才能回到7塊錢/斤的時代?」我只能說,當豬肉供過於求時,也許就會回落

  
同理,一線員之所以工幹最累最髒的活,卻拿最少的工資,是因為這些崗位在某種程度上屬於「供不應求」;比如餐飲服務員、酒店前臺接待、環衛工、安保等工種(聲明:我沒有任何崗位歧視的意思,我認為只要是靠自己努力獲得收入的工種,都值得所有人尊重),這類工種的入職門檻較低,招人也相對容易

  

  
就拿餐廳服務員來說,在三四線的城市,餐飲服務員的普遍薪資在2000-2500左右;員工會不會綁架老闆說:「老闆,我們的工資太低,要求漲工資,否則我們就罷工」;老闆真的會妥協嗎?事實上,老闆只會將他們全部開除;因為老闆知道,2000-2500的月薪就能招到服務員,他不可能為此增加工資;所以,這個狀況能否改善,取決於求職者的需求;假如半數以上人員還是能接受低薪,那想整體漲工資真的很難

  
那麼,是不是所有的一線工種都是低薪呢?當然不是;建築工的工資就比十幾年前高出很多;如今,建築工人的工資最低也有200/天,比大部分的白領工資都高;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國家這十幾年發展迅速,需要大批量建築工人,這個工種一下子就供不應求,為了保證有人上崗,公司只能提高薪資;也就是說,想改變整體現象,需要整體趨勢改變,否則很難

  

  
從大的層面來講,國家一直有關注這個問題;每年也下達不少政策惠於民,對底層人民也是很用心的;關鍵在於,政策在上傳下達與執行過程中,難以有效地達到預期;其次,公司企業以盈利為主,著重績效考核,髒活累活屬於基本工作,性質決定了價值,加上人口基數大人員可替代性強,符合大自然與人類社會共有的競爭法則,弱肉強食,所以實屬正常,也屬無奈;髒活累活是客觀存在的,想要擺脫這種工作,必須力爭向上,多動腦

  
要說這對一線的員工不公平,實際上,每個人都有可能經歷各種不公平,這恰恰是公平的,而且每個人都有跳出去的可能,世事無絕對;既然,我們如此的渴求公平公正,將心比心是不是應該友善對待那些處於更低層的工作人員?當大家將心比心全民素質提升之後,雖然不會根除上述所說的這種現象,但至少,會改善很多

  

  
我們再看看從一線幹到高層的都有哪些人,並有哪些特質:

  

  


「董明珠」36歲到了格力公司,從一名基層業務員做起,不斷創造出銷售神話,她的個人銷售額,曾經飆升至3650W,最終在她的領導下,格力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世界品牌

  

  


「周星馳」完全是一個沒有背景,沒有老師,沒有任何資源的演員能夠有現在的成就,完全是在這條道路上靠著自己的摸索,比一般的藝人要經歷了更多的苦,經常被人叫做「死跑龍套的」周星馳成天念叨著「我是一個演員」;所以說萬事都得靠自己,周星馳是比較幸運的,在他的努力之下,如今成為了影視界獨一無二的存在

  

  


「外賣員」,不管颳風下雨,為了幾元錢風裡來雨裡去,他們一天多跑幾單,爭分奪秒的;他們其中有些人的收入都比一般白領的工資高

  
上述三例子中,不難發現,同樣做過基層的他們,都有一個特質,就是比別人更努力,更拼搏

  

  
孟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腦力勞動的人統治人,體力勞動的人被人統治);《左傳》上也記載: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君子從事腦力勞動,小人從事體力勞動);一線員工幹最髒最累的活,拿最少的工資,並且命運還被管理層(類似古人說的「勞心者」和「君子」)掌握著,這是有文化傳統的;這種現象是古已有之的,而且是綿延了幾千年,一直到現在

  
不過,我們實事求是地說,現代的一線員工的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已經遠遠高於古代的底層勞動人民了;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也正因為此,相信未來最終有一天會改變這種狀況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職工的高級工或技師算高職稱嗎?退休後待遇比普通職工高嗎?
    二、具有高級工或技師技能資格的職工,退休後的待遇比普通職工高嗎?高級工或者技師資格的職工,退休後的待遇與普通職工相比,哪個更高?主要取決於你所在企業的薪酬體系。一般來說,工資高,退休後的養老金就高,對應的退休待遇不會太低。
  • 基層職工代表建議:提高職工工資收入,提高企退人員養老金
    基層職工代表建議:提高職工工資收入,提高企退人員養老金 工人日報微信公眾號 2018-03-03 13:26
  • 愛一行幹一行,工作勤勤懇懇、老老實實,為什麼還面臨失業風險?
    父親曾經告訴我,人家不會失業,沒有太大壓力,活也不會太重,而他們這些農民工幹最重的活,還要面臨著拖欠工資的風險。就我一個小孩子而言,實在看不出大家有什麼差別,那幾個所謂的工人,同爸爸那些農民工一樣,騎著自行車上下班,在家也照樣幹農活。但從爸爸的言語中,我似乎覺得爸爸很看重這個差別,有一種自愧不如的感覺。
  • 湖北:為軍運會一線工地職工送健康
    據悉,此次活動是湖北省總工會第二次攜手信義兄弟基金會開展關愛職工(農民工)的活動,也是省總工會立足於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創新實踐中摸索工作規律,加強示範帶動,打造一批立得住、推得開、叫得響的工會聯繫引導社會組織工作品牌的務實舉措。  今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舉辦,大量農民工正奮戰在軍運會場館建設一線,揮灑著辛勤汗水。
  • 建築木工,一天掙五六百,年輕人不願幹,網友:活累髒,要錢太難
    在建築工地幹日工,和小段包工,工價最高的是木工,一般日工三四百元錢一天,包工五六百元錢一天,為什麼如此高工資,現在年輕人一般都不願到工地幹木工,與網友互動,和本人在工地幹木工的時候,總結髮現主要是由於以下幾種原因。
  • "苦累髒險"一般人不願幹 近萬元月薪難招"電焊工"
    「其實電焊工不用走出國門,在國內的工資待遇也不低,企業裡普通電焊工的工資一般都在6000元以上。」天津機電工藝學院宣傳部部長李津軍說。據了解,近年來機電工藝學院面向社會開展的焊接工培訓,幾乎每次都是課程未結束,學員就已經被企業搶訂一空。
  • 華為10年員工離職:人可以累,但不能停止思考
    心聲有同事說她老公天天打遊戲,一個大人怎麼能這樣呢??這種情況屬於你老公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困境,迷茫,他也不是故意的。首先,在公司主力部門(非平臺),就沒有幾個輕鬆的崗位;研發是持續的累,一線是有節奏的累,忙的時候經常通宵,沒有周末,不忙的時候可以有周末,平時工作時有走路和抬頭的時間,可以接觸一些人; 然後,哪個更掙錢?
  • 事業單位,尤其是教師的績效工資發放,大家意見較大,如何解決
    事業單位人員每月是要扣績效工資的,這個大家都知道。但扣完以後,怎麼發放,是大家最為關心的,也是非議最大的。一般事業單位,比如直屬、局屬的管理類事業單位,扣績效工資也就是個程序,每月都扣,扣半年集中發放,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和考核無關。
  • 農民工幹一天算一天,節假日幹活有雙倍工資嗎?有拿過加班費的嗎
    當然現在很多農民工在一些工廠企業上班,一般都會選擇與用工單位籤訂合同,而在這樣的正規廠商工作的話,對於節假日是有加倍工資的,另外如果一些企業比較好的話或者人性化的話,甚至可能還有加班費,當然這種情況在現實中比較少見而已,幾乎可以說享受不到。
  • 人生最苦的日子,是那年到河北煉焦炭
    除了能看到早上剛出來的太陽是紅色的外,其他的可以說都被黑色籠罩了。我顯得有些茫然了。那天到焦廠的時候,二哥帶著幾個人正在幹活。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 「你這個當老師出身的人,能幹這個活嗎?這活有髒又累!」 我看著二哥渾身的藍衣服上都布滿了油黑油黑的炭灰。頭髮蓬亂的豎起來,又幹有髒。汗水順著臉頰淌下來,臉上的黑印一痕一痕的。我沒有言語,只是一笑了之。
  • 秦瓊幹著最苦,最累的活,為何最後卻被李世民邊緣化?
    導語:秦瓊幹著最苦,最累的活,為何最後卻被李世民邊緣化?秦瓊,大唐響噹噹的名將,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幫助李世民南徵北戰建下不世之功,可以說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在《舊唐書》中曾記載這樣一件事情「從徵於美良川,破尉遲敬德,功最居多」,尉遲敬德當時在劉武手下的時候,曾和秦叔寶幹過一次,結果很明顯大敗而歸,並且秦叔寶跟隨李世民先後徵戰王世充,劉黑閥等人,每次都是作為先鋒可到頭來,手下敗將第七,他二十四,這麼多功勞都餵了狗嗎?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 工會企業職工合力 安陽職工文化下基層現「磁力效應」
    沒有豪華布景,沒有明星大腕,一場場由河南安陽一線職工和民間藝術團隊聯合表演的節目,為何得到基層職工群眾的「熱捧」?  文化引領:以百場文藝活動為載體  「現在,關於我們工人的文藝節目太少了,活動更是少得可憐!」「籌備職工文藝匯演,想找個職工愛看的節目太難了!」
  • 齊魯最美職工|張金海:山東環衛系統的「發明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2日訊 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總工會、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主辦,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承辦的《齊魯最美人物發布廳——齊魯最美職工
  • 深圳工廠普遍工資6千以上?別做夢了,老員工告訴你最真實的情況
    別做夢了,老員工告訴你最真實的情況推薦語:最近經常在網上經常看到好多朋友說說在深圳的工廠上班,普工工資普遍有六千塊錢左右一個月,筆者為了弄清楚這個事情的真相,問了一位在工廠裡工作了七年的老油條朋友,跟大家說說在深圳工廠普工真實的收入情況。首先深圳的普工工資普遍六七千?對此我也是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 北京市發布2017年度職工平均工資
    有人會說,職工平均工資反映的是全市職工工資收入的總體增長水平,與咱個人的工資收入關係不大。其實,這個標準可重要了。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表示:職工平均工資指標是有關部門制定社會保險徵繳標準、計算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制定最低工資標準以及確定人身損害司法賠償等問題的重要依據,關係你我和用人單位的切身利益。
  • 社保交了10年不想交了,錢可以拿回來嗎?
    我先說結論,分兩個情況:交職工社保的不可以,個人交居民社保的可以領回部分錢。 什麼情況可以把錢拿回來,如果只交10年不再交社保了,損失會有多大?
  • 「姑姑挺著大肚子很累,我希望能幫她多幹一點」 7歲小學生幫懷孕...
    有點內向,不善言談的夢圓做起事來非常有條理,貨賣得差不多要加貨,大蒜挑出壞的剝皮賣,大個的紅薯放在上面,攤位前髒了主動拿掃帚掃乾淨……  「這些活沒有教,她主動做。」姑姑餘麗說,夢圓跟著奶奶和姑姑生活。3月中旬菜場復工時,餘麗的二胎已經懷孕6個多月。老公在宏進菜場另有攤位,10歲女兒在那邊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