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的種植技術你知道嗎?小竅門都在這裡啦!
白扁豆一直都是藥片中的常需品,它能夠有效的治理各種虛弱病狀。它喜歡溫暖比較有陽光的氣候,在種植起來也比較簡單,具體應該怎麼做呢?小編這就來告訴你。
這種植物喜歡比較有光線的地方,對圖案的要求並沒有那麼嚴格,所以只需要用沙壤土,就能讓它長得很健壯,在北方地區,大多時候是在穀雨前後對它進行播種,等到7月上旬就可以進入它的花期,9月上旬慢慢就會成熟,不過成熟的果實不會馬上開裂,生長期在145到170天,最適宜的溫度大概是25到30攝氏度,低於10℃的話,它發育就會很慢。
我們一般是在4月中旬的時候,把壟面拋平,然後挖一個坑,但它的每個穴的距離在30到35釐米,深度在8到10釐米。一定要用一定量的底肥,然後把種子放進去,每個穴大概是3到4粒,然後蓋上4到5釐米的土,根據它的土壤情況,確定是否要催芽。
在溫度和溼度比較正常的情況下,播種15天左右就能看到它慢慢出苗了,在出苗以後就要馬上對它進行檢查,然後間苗,每個穴大概留兩株,並且還要結合除草,把它的土進行疏鬆,等到它長到30釐米以上,就要搭建支架,讓它有一定的支撐,支架一定要牢固一些,還要有一定的高度,保證能夠透光,等到達到一米的時候就要打尖。這樣可以讓它的分支有效的增加,雨季的時候還要讓它的水排出來,不要讓它們積水,不然會導致它們落花甚至發生病害。
在耕種的時候,要適當增加底肥的用量,然後把它的側枝儘量的進行修剪,也可以適當的把它的花朵進行梳理,這樣可以促進它的果實更好的發育,讓它更加的飽滿,果實成熟的時候就可以分次把它們進行收穫了,可用人工也可以用機械,先放到布袋中進行通風保存,防止蟲蛀。
通常它們會出現病害,這一般會發生在梅雨季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根系腐爛,這可能是因為田間的積水比較多,這讓它們的通透性會比較差,所以就會有大量的病菌在那裡生產,導致根系受到很大的損害,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如果出現雨季,一定要馬上進行排水,並且幫助它們鬆土,在播種之前,我們可以對種子進行消毒,用0.5%的多菌靈進行浸泡,這樣可以讓它們更好的防止病害。
當它們的果實慢慢從綠色變成黃白色的時候,也就是種子和果皮開始分離,我們就可以直接採收了,採,收完以後我們可以進行晾曬,等它們完全乾燥就可以入藥了,也可以把它們直接放到水中煮,然後再在冷水中浸泡,這樣可以比較好的幫助它們脫皮,外觀看上去也會比較飽滿,色澤比較好看。
在包裝的時候應該注意清潔,保證它們沒有異味,這樣也能夠更好的保證它們的質量,喜歡就快點去試著種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