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白扁豆,李時珍曾在其所著的《本草綱目》中特別指出:「取硬殼白扁豆,連皮炒熟,入藥」。
這裡的白扁豆,也是我們在鄉間小路上可以經常看到的作物。
記得小時候在鄉下的田間路上到處都有著白扁豆的身影。
雖然大家都喜歡吃扁豆,但絕大多數人一定不知道,白扁豆還是一味中藥。
其實,白扁豆一身都是寶,它的果皮(扁豆衣)、花、葉均可入藥,有著非常多的藥用價值。
白扁豆原產於印度、印度尼西亞這些熱帶地區,在漢晉年間傳入我國,並迅速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
現在白扁豆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
白扁豆除了具有藥食兩用的特性之外,還有非常高的種植價值。
白扁豆是屬於豆科類的植物,一年內生產一次,產區分布廣,易種植,且產量高,並且相對於其他中藥材,它的投入較小,受到大量種植人的喜愛。
並且在種植白扁豆時可以進行套種等混合種植模式,讓土地的價值可以更高效地發揮出來。
總的來說,白扁豆的種植價值和經濟價值都非常好。
但在種植白扁豆時一定要注意一點:不要讓白扁豆受到霜害,因為它一受霜就容易影響生長,並且死亡率較高死。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分享了,想了解更多中藥材和種植資訊的朋友,可以點一點關注、收藏和轉發!
註:本文內容不作投資建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