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專欄】你知道中藥的名字都是怎麼來的嗎?

2020-12-05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振說本草綱目 ,作者ZZZ

中振說本草綱目

您好! 歡迎加入中醫藥文化的世界之旅。 讓我們一起走進本草的世界,探尋世界的本草。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趙中振。

大家在讀《本草綱目》的時候,看到的第一項是什麼?

是【釋名】,解釋的釋。

藥名的含義,有的淺顯,有的隱晦。隱晦者不是看一眼就明白,李時珍就對這些藥名作了解釋。

這個藥名是怎麼來的?這是最見功力的一部分,是精品中的精品。

讀懂藥名,對於了解藥性、對於記憶及應用都有很多幫助。

在中藥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的情況非常複雜。釋名的意義,不僅是簡單地解釋了名稱的由來,還解決了名實不符的大問題。

我們首先看看中藥命名都有哪些規律。

以顏色命名

以顏色命名的代表中藥,有白芷、丹參,還有黃連、黃芩、地黃、玄參等。

白芷:芷,為「芳香」之意。白芷的顏色是白的,氣味是芳香的,所以把它叫做白芷。

▲ 中藥白芷

▲ 中藥玄參

以味道命名

以味道命名的代表中藥,有龍膽、細辛等。

龍膽:因為它的根有點像龍鬚,味兒極苦,像膽汁一樣,所以就將其稱作龍膽。

▲ 中藥龍膽

細辛:它的鬚根很細,味道非常的辛辣。

以形狀命名

以形狀命名的代表中藥,有海金沙、虎杖、烏頭、白頭翁等等。

海金沙:蕨類植物的孢子,呈粉末狀,重量極輕。傳統變戲法有一個節目,魔術師向火上撒一把沙子,看到噼噼啪啪冒火星,用的不是沙子,就是海金沙。

虎杖:這種植物的莖表面,有著像虎皮一樣的斑紋,粗大的可以當手杖用,所以就叫做虎杖。

此外,還有虎掌、烏頭、鳶尾、白頭翁等。

結合產地命名

結合產地命名的代表中藥,也有很多。

比如,川芎、川烏、川貝母等藥材皆因產於四川而得名。

比如,關防風、關黃柏皆產於東北地區,故名。

再比如,廣藿香、廣陳皮皆產於廣東,故名。

此外,還有一些外來的中藥。像中藥名稱中帶有「胡」「海」「番」「洋」字的,大多為外來中藥。

從物候的角度命名

從物候角度命名的代表中藥,有半夏、夏枯草等。

半夏,於農曆五月間成熟,那時夏季已過半,故得其名。

夏枯草,因每至夏至枯黃萎謝而得名。

▲ 夏枯草原植物

忍冬藤,因經冬不凋而得名。

夏天無,它的地上部分一到初夏季節就枯萎而難覓其蹤,故得名。

冬青子,因冬季採摘其成熟果實而得名。

萬年青,因四季常青而得名。

結合功效命名

根據功效命名的代表中藥,有益母草、骨碎補、番瀉葉等。

益母草:有活血調經之功,為婦科良藥,故得此名。

▲ 益母草原植物

骨碎補:意為能使斷裂的骨頭癒合,常被用於治療骨傷病,所以叫做骨碎補。

番瀉葉:番,指外來的,功效是瀉下,藥用部位為葉。三個字,簡明扼要、言簡意賅。

此外,還有防風、續斷、陽起石等。

以文化衍義命名

山藥,原名薯蕷,因避唐代宗李豫名諱「豫」而改為「薯藥」。

到了宋代,又避宋英宗趙曙名諱「曙」而改為「山藥」。

經歷了前後兩次轉譯,就變成了如今的「山藥」之名。

用外來語命名

有的中藥是用外來語命名的,所謂胡語無正音。

沒(mò)藥:當地的發音為myrrh,是跟著佛教傳入中國的。

曼陀羅:就是洋金花,梵語的名字叫Mandarava。

從民間傳說命名

劉寄奴:相傳南朝宋高祖劉裕,小字寄奴,他小時候上山中砍柴,看到兩個青衣小童搗草藥,為蛇敷傷。劉裕驅散了小童,將這種草藥帶回去。此後遇金瘡之症使用,效果很好。後人稱此草為劉寄奴。

醫書《本草綱目》中,這樣的藥草小故事還記載了很多。

關於中藥的名稱,不可畫蛇添足。雖說中藥是以草木為主,很多中藥本來是沒有草字頭的,比如人參、石韋,如果加了草字頭,那就把原本的意思曲解了。

▲ 人參

▲ 石韋

中藥釋名問題,並不是到《本草綱目》就結束了,李時珍沒有說到的地方,或是解釋得不夠準確的情況也是有的,所以這項工作仍在繼續。

名稱亂,不僅中國亂,外國也亂。

世界上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0萬種,英文名字就有160萬個,平均每個植物有5~6個別名。瑞典著名的植物分類學家林奈,在200多年前創立了雙名法。

國際上現在有一個植物命名法規,標準名都要用拉丁文來命名,現在生物界的動植物在基原上已經實現了一種植物一個名稱。今後植物名不會再出現混淆了。

▲ 卡爾 · 林奈

我們的中藥名,是和臨床應用緊密相關的,也要逐步做到一藥一名。但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正如我的恩師謝宗萬教授生前倡導的:藥不重名惠萬家。為達到此目的,我的老師用了整整六十年,可見難度之大。

▲ 《中藥材正名詞典》謝宗萬編撰

- 本期小結 -

澄清中藥品種混亂,需要從藥名做起。

中藥的命名,有歷史的淵源,也有文化的內涵。了解了名稱的由來,不但便於了解其特點、增強記憶,還可以得到很多的樂趣。

李時珍曾不止一次地提到,他編著《本草綱目》的初衷,就是要澄清中藥的混亂,而釋名,正是李時珍解決這一問題的切入點。

後面我們介紹到具體的中藥時,也將從《本草綱目》的【釋名】開始講起。

今天就聊到這裡,謝謝大家。

關注更多精彩

趙中振:《本草綱目》健康智慧200講

已在喜馬拉雅開講

原標題:《【特約專欄】你知道中藥的名字都是怎麼來的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特約專欄】名字叫「參」的中藥材都能補益嗎?
    黨參真的可以代替人參嗎?黨參和人參有什麼區別?首先最關鍵的一點,人參可以大補元氣,而黨參沒有補元氣的作用,當然更談不上大補了。所以對於元氣虛脫的症狀,黨參就代替不了人參了,即使加大劑量也沒用。其次,在補臟腑之氣方面,黨參主要補肺、脾二髒之氣,不像人參可以補心氣、補腎氣。
  • 【特約專欄】冬蟲夏草為啥那麼「貴」?
    年長些的朋友應該知道,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香菸,比如「大豐收」、「大前門」、「牡丹」,便宜的8到9分錢,貴的也不過幾毛錢。而當地人把冬蟲夏草當作蔬菜和土豆一同炒著吃。這時,它的天敵冬蟲夏草菌就來了,這種菌感染了冬眠的幼蟲,靠著吸取蟲草蝙蝠蛾幼蟲體內的營養物質生活,說來很類似僵蠶。等到下一年,高原上積雪消融,冬蟲夏草菌絲體形成的子座就從幼蟲的頭部生出,形如長棒狀。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為是蟲子頭上長出來一棵草。因此得名「冬蟲夏草」。
  • 【特約專欄】什麼?金銀也有藥用價值!?
    怎麼服用呢?比如杭州胡慶餘堂和北京同仁堂的金鏟子,參與了中藥的製作過程。儘管迄今機理尚不十分清楚,或許是一種化學的催化劑?這也算是古人對微量元素與人體關係的一種探索吧。胡慶餘堂收藏的金箔衣丸金箔比紙還薄,放在手上都能飄起來,可以用「薄如蟬翼」來形容。我曾品嘗過金箔,含在嘴裡,通過食道,進入胃腸,絲毫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 【特約專欄】石膏砒霜如何能治病?
    石膏說完丹藥,我們再來看看石膏。石膏,大家很熟悉了,很多藝術雕像都是以石膏為原料的,李時珍的石膏像就更多了。有人問過我,說總口臭,用什麼牙膏都不好使。我告訴他,您別光刷牙,要根治,要清胃火,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可以。我們來看一個明末《景嶽全書》中的方子——玉女煎。它的主要組成就是石膏,能清洩胃火,可與知母、牛膝、熟地、麥冬同用,用於治療胃火亢盛所導致的頭痛、齒痛、牙齦腫痛等。
  • 這3味中藥適合男人解決「陽痿」的需要!你知道是哪些嗎
    你的朋友問過你關於這些問題嗎:性到底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人能控制住它嗎?我的答案是:我想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勃起功能的障礙(或稱陽痿)對一位男性來說是比較殘忍的,怎麼個殘忍法,我先且不說。我要說的是,以下這3味中藥對男性「勃起功能障礙」是有幫助的。1.鎖陽我能告訴你,中藥鎖陽「莖圓柱狀、直立的」外形,真的是像極了男性的外生殖器嗎?像也許並不代表什麼,關鍵是,這味中藥可以滿足男人所需啊!
  • 「黑格比」來了,你知道颱風都是怎麼起名字的嗎?
    那給你看張圖,了解一下: 「黑格比」這個名字來自菲律賓,意思是「鞭撻」。光聽名字就能感覺到這風有多大! 那颱風是怎麼起的名字呢? 在颱風命名的國際規則出臺之前,不同國家和地區對同一颱風的命名各不相同。為幫助人們防臺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世界氣象組織(WMO)颱風委員會於1997年召開了第30次會議,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颱風)採用一套統一的命名系統。
  • 你知道你的名字用日語怎麼說嗎?
    你自己的名字知道用日語怎麼說嗎?有些同學不會說還專門去查字典,但是查也不一定查得對。今天tokei醬就和大家來科普一下我們的中文名用日語怎麼來念。方法不止一種,名字只是一個稱呼,我們的目的關鍵是讓對方聽懂並記住。
  • 2020年第3期「光學三維成像與傳感」 特約專欄
    《紅外與雷射工程》「光學三維成像與傳感」特約專欄於2020年3期正式上線啦!此次專欄由陳錢、趙慧潔、左超三位老師精心策劃,涵蓋光學三維成像與傳感相關領域熱點研究方向。廣大讀者請隨小編一道,來了解下國內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吧!
  • 【海南植物專欄】你的名字,淺嘗番荔枝科
    ]作者;「釋迦」這個水果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正是這個奇特的名字,吸引了我,讓我有了了解它全部的衝動;「你那麼奇特,那麼香甜,這註定被我了解。」張愛玲《愛》中說過這樣一段話: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我覺得自己和任何一種植物的相遇都是如此,有時候遇見的是花開;有時候遇見的是葉落;有時候遇見的是果熟;有時候............每次遇見,都是緣分,望珍惜。
  • 颱風蘇馬倫走了,颱風飛燕來了,下一次颱風的名字你知道嗎?
    颱風衛星雲圖今年的第21號颱風「飛燕」來了,這次颱風名字別看叫「飛燕」,可是級別十分強大,已經從颱風升級為強颱風,隨後升級為超強颱風級。此次颱風飛燕的北上路線圖大家有沒有發現每一次颱風都有一個名字。今年第20號颱風叫做蘇馬倫,這次的颱風叫做飛燕。每年的颱風這麼多,它們的名字是根據什麼規則命名的呢?颱風名字的命名是隨便命名的嗎?顯然不是。
  • 你知道月球表面的坑是怎麼來的嗎?
    你知道月球表面的坑是怎麼來的嗎?在西方希臘神話中月亮女神叫阿爾忒彌斯 。你知道月球表面的坑是怎麼來的嗎?宇宙中,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人類已經造訪月球很多次了。你知道月球表面的坑是怎麼來的嗎?你知道月球表面的坑是怎麼來的嗎?
  • 2020來北航|中國火星車的名字,由你來定!
    2020來北航|中國火星車的名字,由你來定!在央視新聞對這次發射任務的直播中北航太空飛行器技術系主任黃海教授出鏡介紹北航與火星探測相關的專業部分北航學子云端參與直播並提問想把夢想寫在星辰大海嗎?2020,考北航,來北航你懂的!
  • 中藥怎麼熬,煎中藥正確處理方法
    目前中醫理論逐漸完善,且醫療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使得中藥治療能大範圍趨利避害,讓更多的人能藉以對症下藥。但唯一不足的是中藥治療的過程會比較漫長。中藥不僅味道非常的苦,很難下咽,那麼大家知道中藥在製作重要的過程中究竟要怎樣熬呢,有什么正確的處理方法嗎。
  • 中藥故事 | 十五個中藥名字的起源
    原標題:中藥故事 | 十五個中藥名字的起源
  • 陳情令:劇中每把佩劍的名字你都知道嗎
    《陳情令》中每個人都有一把屬於自己的佩劍,因為他們都是修仙之人,所以每個人不管去哪都必須帶著自己的佩劍,不然就會被人認為沒禮貌,沒教養,那麼這麼多把劍,你知道它們都叫什麼嗎?薛洋的佩劍,名為「降災」,薛洋是這部劇中的反派之一,他之所以取名叫「降災」,是因為他走到哪裡都會給別人帶來災難,而佩劍「降災」就是他的幫兇,薛洋這人不懂得珍惜,只知道殺戮和掠奪,怪不得要給劍取名叫「降災」。聶明訣修的並不是劍法,而是刀法,他的佩刀名為「霸下」。霸下,又名贔屓,是中國古代的神獸之一,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
  • 你知道馬纓丹是什麼嗎?我們應該怎麼種植?又應該怎麼管理呢
    你知道馬纓丹是什麼嗎?我們應該怎麼種植?又應該怎麼管理呢?馬纓丹其實這是一個學名,而不是其他的別的稱呼,這是一種一年都是長於綠葉狀態的觀摩類的食物。而且它長得並不算高,最高的也就是到兩米左右。他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很多地區都有種植,也都有分布,而且在很多國家它叫的名字也都不一樣,有的地方叫的名字都特別奇特。我們國家主要分布的地方在於非常非常偏南的一些地方,比如說在臺灣,海南。而且我們國家給這種植物取的名字都比較奇怪,而且有時候基本上跟它的特徵沒有任何聯繫。比如說有個地方叫它七姐妹,有地方叫它如意草,而且還有的地方竟然叫臭金鳳,臭草。
  • 你知道數字是怎麼來的嗎?一篇文章帶你解開數字由來的神秘面紗!
    那助教姐姐考考方塊熊,方塊熊知道數字是怎麼來的嗎?方塊熊:數字是怎麼來的?啊~這個我還真不知道呢~助教姐姐,你能告訴我數字是怎麼來的嗎?戲精助教:好呀,方塊熊,那助教姐姐今天就給你講講「數字的由來」!其他數字的名字來源都可能和「二」演變過程是一樣的,而在所有的數字中,「五」的名字來源是最確定的,「五」和五根手指對應,在一些古人的文字記載中,「五」和「手」使用的是同一個符號
  • 李白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名字有何寓意?
    詩仙李白的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這個曾經叱吒於唐代文壇的文學巨子給世人留下了太多的千古名詩。雖然他距今已有千年之餘,但李白的名字卻被代代流傳了下來,他的不朽詩篇更是被編入了教科書。所以說,李白的詩基本誰都會背出一兩首,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會背出像《靜夜思》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樣的名句。
  • 每天都在用「電」,你知道電怎麼來嗎?
    那你知不知道「電」是怎麼來的呢? 01 「電」是怎麼來的? 02 「電」是怎麼到家裡的? 那通過各種方式發出的「電」 從發電廠出發之後 又是怎樣千裡迢迢到你家的呢?
  • 胃噯氣是怎麼回事?中藥助你調理腸胃
    很多人都有過胃噯氣的症狀,即使是健康的人偶爾也會「打嗝」,比如喝碳酸飲料、大笑、咳嗽等情況下,都有可能刺激膈肌,引起反射性呃逆。值得注意的是,胃噯氣打嗝也可能是一些消化道疾病的徵兆,一般常見於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胃潰瘍等等,對於疾病引起的胃噯氣我們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那麼胃噯氣是怎麼回事?我們又該如何有效治療呢?你知道胃噯氣是怎麼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