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中振說本草綱目 ,作者ZZZ
中振說本草綱目
您好! 歡迎加入中醫藥文化的世界之旅。 讓我們一起走進本草的世界,探尋世界的本草。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趙中振。
今天我們接著談談《本草綱目》金石部中的靈丹妙藥。
我們常說的「靈丹妙藥」,最初指的就是煉丹的丹藥。
《本草品匯精要》煉丹圖(郗效提供)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帝王、貴族熱衷於服食丹藥,這種服用丹藥之風,一直流行到明代,因迷信並服用丹藥,導致明代有六個皇帝夭亡。
清代錫制八卦丹藥盒(張鎬京提供)
讀《本草綱目》,我們能感受到,當年一些方士,胡吹亂侃,說煉丹可以長生不老,對此,李時珍進行了不留情面的抨擊。
李時珍說:「貪生者服食,致成廢篤,而喪厥軀,不知若干人矣,方士固不足道,本草豈可妄言哉。」
雖然批評亂服丹藥不好,但李時珍也積極吸收了煉丹術的具體技術成果,今天我們更不可否認礦物藥的功效。
大家熟悉的東晉醫藥學家葛洪,他的著作《肘後備急方》第一次記載了青蒿治瘧疾,在他的另外一篇名著《抱樸子》(內篇)中就記載了煉丹實驗。
我到過葛洪煉丹的廣東羅浮山,羅浮山有葛洪的洗藥池,相傳當年葛洪就是在這裡,從硃砂中燒煉出水銀的。
廣東羅浮山煉丹處(郗效提供)
此外,他還煉出了輕粉(一價的氯化亞汞),白降丹(主要成分是二價的二氯化汞)以及紅升丹(氧化汞),這些在後來都發展成了特效的外科用藥。請記住,它們是外科用藥!
石膏
說完丹藥,我們再來看看石膏。
石膏,大家很熟悉了,很多藝術雕像都是以石膏為原料的,李時珍的石膏像就更多了。
石膏藥材
骨折後,復原固定,打石膏,用的就是熟石膏。
從專業的角度解釋,生石膏是水合硫酸鈣,加熱後失去部分結晶水,就是熟石膏。當熟石膏與水相遇,又可變為具有粘性的固體。在固定的模具中可以製成藝術品。
民國生石膏藥枕(郗效提供)
石膏還是一味清熱的良藥,非常常用,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一名方「白虎湯」,可以清熱生津,主治陽明氣分熱盛證,就是以石膏為主藥的。
有人問過我,說總口臭,用什麼牙膏都不好使。我告訴他,您別光刷牙,要根治,要清胃火,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可以。
我們來看一個明末《景嶽全書》中的方子——玉女煎。它的主要組成就是石膏,能清洩胃火,可與知母、牛膝、熟地、麥冬同用,用於治療胃火亢盛所導致的頭痛、齒痛、牙齦腫痛等。
雄黃VS雌黃
世間萬物皆分陰陽,動物分雄、雌,礦物難道也分雄雌嗎?
《本草綱目》引用古書的記錄︰「雄黃生山之陽」,李時珍又補充說︰「生山之陰者,故曰雌黃。」
雄黃藥材
雌黃藥材
為此,我專門找礦物藥專家張志傑教授求證,她告訴我,其實呢,雄黃與雌黃是共生礦物,都是砷的硫化物,雄黃是硫化砷,雌黃是三硫化二砷。
端午節時節,家家要懸掛艾葉、菖蒲,也常常用雄黃泡酒,這個酒其實不是給人喝的,是給蛇喝的。大家還記得《白蛇傳》中白娘子喝了雄黃酒現原形的故事吧?蛇蟲最怕的就是雄黃酒。
除了可以藥用,雄黃、雌黃也是古代常用的礦物顏料,雄黃是橘色的,雌黃是黃色的。有個成語叫「信口雌黃」,說的就是這個雌黃:用來比喻沒有依據隨口亂說或妄作評論。
古代的造紙技術並不能把紙做到純白,古時寫字用的紙,都是黃色的,寫錯了就用雌黃塗抹後重寫,可以說雌黃的另外一個功能就是古代的「塗改液」。
砒石VS砒霜
《本草綱目》還收載了砒石一藥,李時珍解釋說︰「砒,性猛如貔(pí),故名」。貔,就是貔貅的貔,是傳說中兇猛的瑞獸。砒石因為主產地「惟出信州」(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也被稱作信石。
雄黃和雌黃可以加工成砒霜,砒霜便是信石升華精製的三氧化二砷(As2O3),為白色粉末,微溶於熱水,其毒性較信石劇烈。
砒霜是藥還是毒品?關鍵看誰來用,何時用,給誰用。
近年來,人類對於砒霜治療白血病有了新的發現,應用上也有了新的進展,砒霜這味傳統的中藥,引起了國際科學界的關注。有關這段探索發現的歷史,也將會被客觀地記錄、載入史冊。
- 本期小結 -
無論金玉、石膏,還是雄黃、砒霜,這些礦物均可入藥,使得我們的中醫藥世界更為精彩。
下期,我將會介紹到另外一種礦物,也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雖說不起眼兒,但誰都離不開的中藥,那就是——食鹽。
今天就聊到這裡,謝謝大家。
原標題:《【特約專欄】石膏砒霜如何能治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