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藥出自兩種植物,是祛風溼常用中藥之一,其中一種有毒傷腎

2020-12-06 淏哥說養生

同一味中藥出自兩種不同的植物,是祛風溼的常用中藥之一,還能夠利水消腫,可這兩種植物出產的中藥其中一種有毒而傷腎,它就是中藥防己。

一味中藥防己,出自兩種不同植物

[防己出自兩種不同植物]

中藥防己做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歷代的中醫藥類書籍均有記載,是中醫調理風溼關節疼痛的常用中藥之一,關於它的原植物是不同的兩種。

一種是防己科木質藤本植物粉防己的植物根,其藥材稱作粉防己,也稱漢防己;一種是馬兜鈴科纏繞草本植物廣防己的植物根,其藥材稱作廣防己,也稱木防己。

粉防己是防己科木質藤本植物

[中藥防己的作用]

中藥防己雖有兩種植物品種,但其功效作用是相同的,其四氣屬寒,五味屬苦,歸膀胱經和肺經,有祛風溼、利水消腫的作用。

中藥防己善於祛風除溼而通經絡,所以風溼、溼熱引起的關節痺痛均可使用,尤其是風、溼、熱三種致病因素引起的痺痛,因此是歷代中醫常用中藥之一。

粉防己又稱漢防己

[兩種防己的區別]

兩種防己雖是同一味中藥,但因為其原植物不同而略有偏差,最明顯的就是有毒無毒。古代典籍《本草綱目拾遺》說:「粉防己主水氣,木防己主風氣」。

另外指的注意的是,廣防己也就是木防己含有馬兜鈴酸而有毒,其毒性屬於腎毒,對腎臟的損傷很大,而且不可逆轉,所以在2004年的時候已經全面停止使用。

廣防己含有馬兜鈴酸而有毒

中藥防己分為粉防己和廣防己兩種,其原植物也不同,因為廣防己有毒性而損傷腎臟所以全面停用,目前均是使用粉防己。由此可見,中醫也是在不斷進步與發展,切莫誤用廣防己而造成不良後果。

相關焦點

  • 腎友:不是說中藥傷腎嗎?怎麼還用中藥?今天就告訴您答案
    之前小編寫過不少文章,提醒腎友謹慎服用中藥,避免加重腎臟損傷。不少腎友看完就會留言詢問:既然中藥會傷腎,怎麼得了腎病以後醫生還讓我吃中藥治腎病呢?那我這腎會不會越來越差呢?還有的腎友會更是提出了反對意見:中藥怎麼會傷腎?傷腎的話醫生怎麼還會開中藥給我呢?
  • 六類中藥會傷腎
    六類中藥會傷腎發布時間: 2019-04-09 10:46:01   |  來源: 人民網   |  責任編輯: 張豐近年來,中藥腎損害的報導屢見不鮮,甚至引起人們談「中藥」色變。中藥的毒性具有廣義性和狹義性,廣義上是指藥物的偏性,狹義上是指藥物對人體的傷害。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張從正說過:「凡藥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謂之毒,甘草、苦參不可不謂之毒,久服必有偏盛。」
  • 這樹葉,也是一味中藥,泡茶代飲,抗菌消炎、祛風溼
    枸骨是一種非常好的觀果喬木,果實紅豔欲滴,且經冬不落;葉形有特色,葉緣先端有三到五個大尖刺齒,一般為三個,旁邊兩個向正面翹起,中間一個向背面翹起。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冬青,就是枸骨的近親,區別在於冬青的葉緣並沒有上下翹起的大尖刺齒,只有和葉片同一平面的細細的鋸齒。
  • 人民日報:中藥「毒」性不等於有毒
    中藥「毒」性不等於有毒(不吐不快)中藥有毒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毒攻毒。中藥有毒無毒,關鍵是能否對證治療。只要對證治療,有毒的藥也安全;不對證治療,無毒的藥也有害最近,「馬兜鈴致癌」事件沸沸揚揚。
  • 最全的傷腎清單,特別是這3類中藥,小心腎衰竭、尿毒症
    藥物治療,總會傷及到身體上的一些器官,比如肝臟、腎臟等;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沒有絕對的安全性,任何藥物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具體的還得根據病情以及藥物來決定。部分人群可能會認為中藥是傳統的治療,相對西藥會比較安全,所以治療疾病時,常常以中藥為主,但然而,中藥並非就絕對的安全,它也是很傷肝腎的。以下最全的傷腎中藥清單都在這,腎友們最好不要碰:經過對中藥腎毒性的研究,發現將近有50多種中藥對腎臟會造成損害,細分又分為植物類、動物類和礦物類的中藥;其中植物類的腎毒性中藥最為典型,也是比較常見,用的最多的。
  • 木瓜,是一種祛風溼的水果,常吃可以調理關節腫痛、小腿抽筋疼痛
    我們這幾天講了很多的祛風溼的藥,植物動物都有,植物的有獨活、威靈仙、烏頭,動物的有五步蛇、烏梢蛇。獨活、威靈仙雖藥性偏溫,但可以加入寒性的藥用於風溼熱的時候;烏頭有毒,大辛大熱,用於風寒溼病日久,天氣變冷,症狀加重的情況;兩種蛇的功效類似,但五步蛇藥效強一點,兩種蛇有個特色就是通經絡、改善皮膚、止癢。感興趣,想具體了解的可以點擊連結詳細閱讀。
  • 中藥馬兜鈴,一種「毒藥」兩種對待
    上世紀50年代起,一種奇怪腎病在全球流行,其病因被發現與馬兜鈴科中藥有關。在面對不斷湧現的腎病案例時,歐美不僅對腎病患者進行調查和研究,還在發現致病問題後立即出臺法令禁用中藥馬兜鈴。而中國卻從第一例病例始直到2004年才禁用馬兜鈴,同仁堂甚至舉證稱馬兜鈴無害。
  • 中藥五倍子—治腎的「著力點」
    五倍子,一味治腎常用中藥,歸屬於收斂藥,其藥味酸澀,性寒,歸肺、大腸、腎經;其傳統功效為:斂肺、止汗、澀腸、固精、止血、解毒,主治肺虛久咳、自汗盜汗、久痢久瀉、脫肛、遺精、白濁、各種出血、癰腫瘡瘍;五倍子含有鞣質,即五倍子鞣酸,還含有沒食子酸、樹脂、澱粉等;臨床發現,本藥有消除蛋白尿之功效,那麼
  • 中藥蒲公英—治腎的「著力」之處
    蒲公英,一味治腎常用中藥,歸屬於清熱解毒藥;其所含主要成分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芹菜素、葡萄糖甙、芸香甙、菊澱粉、多糖及樹脂等多種健康營養物質;現如今,蒲公英的應用挺多,有與綠豆等一起用做美容的,也有發現蒲公英的多糖部分能活化巨噬細胞——用做輔助抗癌治療;那麼,在治腎中
  • 發現中藥裡的有毒物質,現代技術幫助鑑定中藥成分
    本斯的實驗室鑑定了來自澳大利亞海關的15種中藥,然後發現其中含有多種有毒物質,乃至瀕危動物成分。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2012年4月12日的《PLoS遺傳學》上,並引起廣泛關注。  英國《自然》雜誌在報導時稱,本斯等人從中藥中檢測出了馬兜鈴屬植物,此類植物含有馬兜鈴酸,可引起腎和肝臟損傷,以及膀胱癌。
  • 純中藥也有毒副作用!必須重視
    崇尚自然的觀念,令傳統的中醫中藥越來越吃香,很多人認為「純中藥製劑,無不良反應,無毒副作用」。實際上,中草藥並非沒有毒副作用,一旦使用不當,人參也可以「殺人」。隨著中草藥在醫學領域的大量應用,有關中草藥引起腎損害的報導也越來越多,必須引起大家的重視。不同的中藥材有不同的效用,因其成分複雜,近年來關於中藥導致腎毒性的報導屢見報端。
  • 中藥很安全沒副作用?別傻了!《藥典》明確:4類中藥有腎毒性
    「是吃中藥,還是吃西藥?」正當猶豫不決的時候,耳邊突然響起一個聲音:中藥的副作用比較小。多少國人被「中草藥純天然,無毒副作用」的廣告洗腦,覺得中藥來自於大自然中的植物、動物和礦物,沒有經過多少化學加工,吃下去會更安全一些。這是對中藥最大的誤解!
  • 這些常用的中藥正悄悄傷害你的腎臟,濫用後果嚴重
    估計連李大姐自己也萬萬沒有想到,因為普普通通的感冒症狀,因為自己亂用藥物,把自己的腎給「毒」壞了!這些西藥易傷腎,別亂吃西藥中,有不少藥物都被明確標識有腎毒性作用,大家在使用這類藥物時一定要留意。還有一些不常用的藥物,比如含碘的造影劑,以及阿黴素、順鉑、甲氨蝶呤、絲裂黴素、長春新鹼等抗腫瘤的化療藥物,也都對腎臟有直接的毒性作用。生活中像開頭案例中的李大姐一樣喜歡混用感冒藥的人並不少。很多感冒藥成分相似,原本就有一定腎毒性,多種藥物混用也就等於加倍劑量,腎毒副作用的危險性也就大大增加。中藥就不傷腎嗎?
  • 農村常見的喇叭花,它的種子還是一味很常用的中藥,你知道嗎
    這種藤蔓狀的植物,在農村路邊十分常見,還能開出各種顏色的美麗花朵。而它也因此成為了人們裝飾庭院、花園不錯的選擇之一。牽牛花植物名叫做牽牛,屬於旋花科牽牛屬。由於花朵形狀特別像一個個小喇叭,所以也有人叫它喇叭花。牽牛花種類繁多,所以花朵的顏色也各式各樣,因此有著非常不錯的觀賞價值。牽牛花植株本身沒有太多入藥的價值,但它的種子牽牛子,則是一味功效豐富的中藥。
  • 這些中藥別亂吃,否則傷肝又傷腎
    生病就醫方向不同,主要根本還是考慮中藥和西藥的對身體的傷害。不知從何時起,我們耳濡目染的一句廣告詞「純中藥製劑絕無副作用」灌輸到人們的思想中,並且根深蒂固。從此,人們對「純天然」的萬物追捧,例如野菜、中藥等。
  • 損肝傷腎事件頻發,中藥究竟有沒有毒?
    不同統計均顯示,致肝損傷藥物中,中草藥佔20%-50%,其中包括了知名的補益藥何首烏以及「疏肝瀉熱」的川楝子。而關木通因其包含的馬兜鈴酸可導致嚴重的腎毒性,被撤出藥典,相關中成藥限期改方,也成為近期受人關注的中草藥安全性事件。為何許多人心目中「天然無害」的中草藥,時至今日卻成了「有毒有害」的呢?
  • 「無毒」中藥也不能隨便亂吃
    中藥材種類繁多,大多數中藥並未標明其有毒,被大家認為絕對安全。這是認識上的一個大誤區。其實除一些藥食兩用的中藥外,大部分類型的中藥還是應遵醫囑服用。大部分中藥都有偏性,所謂「是藥三分毒」指的就是藥物的作用偏性,也是藥物的特性。不問藥物特性,胡亂自行服用,也許會適得其反。
  • 每天猜一味中藥 | 昨日草果
    中藥小課堂來給你講講中藥的知識我們每天會讓你猜一味中藥並在第二天公布答案這是一場知識盛宴快來猜猜看吧!現在揭曉謎底的時刻到了!昨天給大家猜的中藥是(點擊答案可以跳轉昨日題目)來看看它的具體介紹吧!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草果 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 的乾燥成熟果實。相關名草果仁、草果子、漏叩、煨草果。圖片性味歸經辛,溫。
  • 傷腎藥物名單:這些中藥可能會把腎臟「毒壞」,一定要謹慎!
    [最近感冒了,自己熬了點中藥吃,但好像沒什麼作用,好難受啊...][自己熬中藥嗎?你是怎麼煮的呢,我可聽說不同的煎煮方式也會影響藥效的。][還能怎麼煮,拿煲湯的鍋煮唄!][這你就不對了,怎麼能用煲湯的鍋煮中藥呢?][那應該怎麼煮啊?]
  • 一味多數是野生的中藥,清肝、養腎、健脾三種作用,還明目、健腦
    有一味多數是野生的中藥材,它能清肝、養腎、健脾,還能明目、健腦,被稱之為「養陰清肝明目之要藥」,它就是中藥楮實。中藥楮實出自漢代醫藥學著作《名醫別錄》,多數是野生採集,雖有部分是栽培但數量相對較少。中藥楮實多數是野生採集一.楮實能養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