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一味治腎常用中藥,歸屬於清熱解毒藥;其所含主要成分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芹菜素、葡萄糖甙、芸香甙、菊澱粉、多糖及樹脂等多種健康營養物質;現如今,蒲公英的應用挺多,有與綠豆等一起用做美容的,也有發現蒲公英的多糖部分能活化巨噬細胞——用做輔助抗癌治療;那麼,在治腎中,蒲公英的作用功效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且讓我們一一析之:

一、蒲公英,有消炎(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抑制體內炎症作用,即減少或減輕體內已經存在的炎症情況,從而抑制炎症所致的交感神經興奮,使炎症所致的高血壓得以降低;這樣自然會使腎承力減輕,使得腎「承壓傷」降低,此即為蒲公英治腎的第一「著力點」。
二、蒲公英,能利尿減輕體內水腫,減輕因水腫所致的組織供血障礙(供氧減少、代謝障礙),還有保護胃黏膜、健胃功效;蒲公英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力鉀元素,還含有鐵、鈣、維生素B1、維生素B2、錳、維生素B6、葉酸、銅、蛋白質等,能提供機體的代謝物質;蒲公英還有保肝利膽功效,減輕肝炎、膽囊炎所致的消化吸收功能損害;這些作用都會使機體代謝得以改善,酸性代謝產物——產生減少,體內「酸度」降低,血液經腎之「酸度傷」減輕,此即為蒲公英治腎的第二「著力點」。
三、蒲公英,能使機體免疫力增強,其機理與能顯著提高人外周血淋巴細胞母細胞轉化率、激發機體免疫功能有關,其擴張血管改善組織供血、改善代謝的功效也能使機體免疫力增強;蒲公英還有抑制細菌的功效,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菌株、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對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和卡他球菌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對表現為咽喉腫痛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的尿路感染都有治療作用;對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急性結膜炎、胃炎也有治療作用;這些作用無疑會使體內感染減少,腎「感染系列傷」減少,此即為蒲公英治腎的第三「著力點」。
蒲公英在治腎病中的應用,要掌握總的原則,遵循腎病治療的常規,恰當的應用西藥病因治療,及時地糾正各種加重原因及伴發病症,調整好飲食生活習慣,保持情緒平和,酌情應用有清熱解毒或清利溼熱、活血化瘀、補中益氣、補益肝腎功效的中藥和中成藥,持續3個月以上(每半個月換一次治療組合),多數病人能獲得較好療效;在這些措施中,蒲公英做為清熱解毒藥——宜間斷應用於腎病治療中,能起到治腎並規避負面影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