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申請Face ID人臉識別專利 靜脈識別商用有望提速(股)

2020-12-05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據媒體報導,蘋果最新申請的專利中,一項名為「用於困難的生物識別認證案例的靜脈匹配」的專利技術顯示,蘋果提出靜脈可以作為一種識別器。雖然面部特徵很容易被複製,但靜脈模式在個體之間差別很大,甚至是雙胞胎當中差別也很大。

靜脈識別是新一代的生物識別技術,區別於傳統人體表面生物特徵作為識別依據的指紋和人臉,靜脈識別的是人體內部隱形的生物特徵,不會被盜取及複製,安全等級很高。根據全球市場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的研究,全球人臉識別市場規模為34億美元,並有望在未來7年以14.5%的CAGR增長。基於技術,面部識別市場分為2D、3D和面部分析,結合靜脈匹配面部識別安全性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靜脈識別商用有望提速。

相關上市公司:

漢王科技:人臉識別技術是業界最先達到商用的企業之一,公司的人臉及生物特徵識別業務依託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虹膜識別、掌紋識別、指靜脈識別、人體識別、步態識別等多模態生物特徵識別技術;

遠方信息:控股子公司維爾科技是一家基於生物識別技術的信息安全產品和智能信息系統及服務的提供商,維爾科技的生物識別技術主要包括指紋識別技術、指靜脈識別技術和人臉識別技術等。

相關焦點

  • 首款登陸iOS的人臉識別應用FaceVault
    騰訊科技訊(琴島)北京時間4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最近iOS商店中推出了一款人臉識別應用FaceVault。人臉識別應用FaceVault此前蘋果並不支持這種面部識別應用,而FaceVault算是首款將人臉識別帶到 iOS 的應用,讓智慧型手機成為一個個人照片保險箱。
  • 蘋果致力於Touch ID和Face ID之外的生物識別方式
    蘋果最近申請了一項專利,詳細說明了蘋果在該領域的創新。蘋果公司提出了類似於iphone或ipad上Touch-id的設計方案, 在這種設計方案當中,蘋果技術實時繪製了手掌靜脈不同方向的幾何形狀作為用戶身份識別憑據之一。
  • 人臉識別哪家強?蘋果Face ID與微軟Hello比拼
    在9月的新品發布會上,蘋果公司重點介紹了其最新產品iPhone X,尤其是使用了最新的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不過,尷尬的是,現場第一次嘗試人臉識別時,居然沒有成功,這也讓許多人擔心蘋果人臉識別的效果。除了個人隱私,一些人擔心FaceID(人臉識別)不可靠或者不夠快。實際上,這些擔心太多餘。
  • 蘋果Face ID的幕後英雄!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全解析
    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全解析 2019年09月29日 10:38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9月份蘋果正式發布了iPhone 11和11 Pro系列新品手機,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性能
  • 生物識別進入洗牌期,人臉識別後誰將成為下一個商用爆款?
    在這種基礎上,很多冷門的生物識別技術以及新興的生物識別技術開始抬頭,越來越多的企業願意嘗試使用這些技術來擴展市場。從市場統計來看,目前生物識別技術市場前景廣闊的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類1. 小而美—靜脈識別技術靜脈識別,是指識別流動的血中的特定波長的光線,並形成清晰的靜脈圖像。
  • 【AI科普篇】有了人臉識別為什麼還需要指靜脈識別?
    前不久在2018年廣州建博會上,指靜脈智能鎖再次引發了人們的熱議,這項被視為世界上最安全、最便捷的生物識別技術的討論熱度持續升溫。而進入人工智慧時代,無論在企業界、媒體界還是投資界,人臉識別技術都是絕對的焦點。藉此機會,小編將從身份識別需求與應用場景、生物識別技術參數、未來發展方向三個角度,探討人臉識別與指靜脈識別的優劣勢與差異性。
  • 生物識別方式有指紋人臉識別!而生物虹膜、指靜脈識別你知道嗎?
    指紋解鎖自蘋果iPhone5S上使用TouchID指紋識別後,指紋識別技術開始大面積推廣應用,目前新一代指紋識別技術已經應用到手機上來,光電指紋解鎖技術,已經大面積推廣。但是,指紋識別還是存在一定的漏洞,還需要技術去改進。
  • 指靜脈識別迎來關鍵性的發展機遇,融合將是必然
    近年來,各種識別技術推陳出新,指紋識別、人臉識別更是火熱,現在我國指靜脈識別行業的發展有望迎來更大利好,從而獲得新的突破。指靜脈識別技術「開疆擴土」 融合成為必然的未來趨勢。   在人工智慧熱潮不斷升溫、生物識別市場加速爆發的大好形勢下,指靜脈識別技術也迎來了重要的商用化機遇。如今,指靜脈識別技術應用範圍愈發廣泛,未來隨著前沿科技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指靜脈識別有望在技術升級與市場擴張上獲得持續助力。
  • 微盾科技:讓指靜脈識別技術真正惠及廣大消費者
    在指紋識別普遍應用、人臉識別風頭正勁的同時,指靜脈識別也已經在社保、金融、汽車、智能家居等領域嶄露頭角了。一直以來,指靜脈識別技術都是日本公司處於領先地位,而在經過近十多年努力後,中國的指靜脈識別技術已經迎頭趕上,甚至超過了國外水平。
  • Face Recognition:謹慎人臉識別背後的隱私洩露|OPINION
    人臉識別是一種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包括人臉圖像採集、人臉定位、人臉識別預處理、身份識別和身份搜索等。As a new technology, face recognition rise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ity".
  • 生物識別技術迎來發展機遇期,靜脈識別獨具優勢
    仙人掌,掌'我生活近年來,人工智慧領域碩果纍纍,生物識別技術也迎來了發展機遇期,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這一領域中,除「當紅炸子雞」人臉識別、指紋識別以外,靜脈識別也開始發力。此外,手指在脫離人體後,靜脈中的血液特性也會發生變化,無法通過驗證。因此,指靜脈識別安全性和精確性較高。手指靜脈識別技術由來已久早在1983年,柯達公司的Joseph Rice發明了手背靜脈特徵識別技術,並在1987年獲得世界範圍內指靜脈識別技術的第一個專利。只不過由於條件限制該技術並未普及並且僅限於指靜脈。
  • 虹膜識別,聲紋識別,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
    生物識別市場正處在快速增長當中。 全球生物識別市場結構中,指紋識別份額達到58%,人臉識別的份額為18%,緊隨其後的是新興的虹膜識別,份額為7%,此外還有與指紋識別類似的掌紋識別,以及聲紋識別和靜脈識別等。各個生物特徵識別的優缺點是什麼,在產業化進程中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以及每類生物特徵的代表性企業有哪些,今天的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述。
  • 難住庫克的 Face ID 到底與 Android 的人臉識別有什麼不同?
    幾年之後,3.15 晚會上對「人臉支付」安全性的懷疑和 iPhone X 發布會上對人臉識別的重點介紹都讓我們可以感覺到「人臉識別」正變得越來越嚴肅。這篇文章我將會帶大家來玩玩谷歌的人臉識別解鎖功能(以下簡稱谷歌人臉識別或 Facelock),再聊聊目前人臉識別的優缺點。
  • 指靜脈識別技術的源起、應用與發展深度解析
    導讀:指紋識別、人臉識別、指靜脈識別是當前最為常見的生物識別技術。隨著萬能指紋、人臉照片被盜、人臉信息隱私、指紋缺失等其他生物識別技術問題的出現,指靜脈識別技術因具有優越的高安全性、高便捷性,正得到大眾青睞並廣泛應用。
  • 三大股指衝高回落跌超1%滬指失守3300點 數字貨幣概念領跌
    科技股漲跌不一,黃金股普漲,熱門中概股漲跌不一,阿里巴巴跌2.4%,京東跌1.23%。2、歐股歐洲三大股指全線下跌。英國倫敦股市《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跌幅為1%。法國巴黎股市CAC40指數跌幅為1.32%;德國法蘭克福股市DAX指數跌幅為0.51%。
  • 指紋、人臉識別不夠安全,「燕南科技」指靜脈識別瞄準高安全場景
    指靜脈識別是生物識別技術中的一種,其原理是:在紅外線照射下,血管中的血紅蛋白吸收近紅外光顏色加深,而手指肌肉、骨骼等其他部分都被弱化,從而顯現出靜脈。紅外攝像頭捕獲靜脈圖像並提取特徵,與特徵庫進行比對,完成身份識別過程。
  • 蘋果再獲新專利!Apple Watch終於將支持生物識別解鎖
    近兩年來,生物識別技術憑藉其唯一性和不可變更性在各大場景廣泛應用,在智慧型手機領域,儘管數字密碼解鎖不可替代(手機重啟等狀態下),但在日常使用中虹膜識別、人臉識別解、指紋解鎖的使用頻率更高。最新消息稱,蘋果Apple Watch終於也要在密碼解鎖的基礎上引入生物識別解鎖功能了。
  • 多模態生物識別成趨勢,指靜脈識別優勢顯著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不斷發展,在日常人們更容易感受到生物識別技術帶來的便利,例如AI人臉識別破案、指紋手機解鎖、刷指靜脈過閘等,生物識別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在當下眾多生物識別方式中,指紋識別是我們最常見的識別方式之一,成本也相對較低,但是關於指紋識別存在的安全隱患頻頻出現在新聞之中。對於國內的技術工作者甚至是創新型企業,無疑是一種對更高安全識別技術挑戰。
  • 人臉識別行業分析
    從公開專利數量來看, 2007-2017年,我國人臉識別專利公開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為人臉識別商業化應用打下基礎。從每年新增數量來看, 2007 年新增專利尚不足百例,至 2015 年迎來了爆發,全年新增專利已達到 1398 例,至 2017 年,我國人臉識別專利公開數量 2698 項,達到近年來最大值;截至 2018年7月,專利公開數量為2163 項, 技術實力的顯著增強也為國內商業化產品的迅速普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指紋,人臉識別都使用過了,但是你聽說過指靜脈識別嗎
    現在很多的設備都使用了指紋或者是人臉識別的功能,免去了忘記密碼,輸入密碼時被盜的情況,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最常見的當然就是我們每天都使用的手機啦,而現在的手機都支持指紋解鎖和人臉解鎖了。人臉識別的話,簡單來說就是兩張圖片的細微算法的對比來確定是不是同一個人,最在去手機上的人臉識別是可以用照片來破解的,也就是說,設置好人臉識別後,在攝像頭前面用一張本人的照片時可以解開手機鎖的。後來發展出了3D結構的人臉識別,這樣的話,一般的照片就解不開了,然後又出現了3D結構光的識別技術,更加的安全和準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