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印刷木材生物漿料可以是3D列印的可持續未來 | 章魚通

2020-09-03 章魚通

德國弗賴堡大學(University of Freiburg)的研究人員可能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用一種新的材料來印刷3D列印,這種材料最好被描述為一種以木材為基礎的生物廢物,從而讓3D列印更加環保。畢竟,當你有了用木質生物聚合物纖維素和褐素製成的效果非常好的替代品時,誰需要枯燥乏味、不可持續的塑料呢?


該項目的首席研究員瑪麗-皮埃爾·拉博裡(Marie - Pierre Laborie)告訴數字趨勢(Digital Trends),製作可列印的材料是直截了當的。拉博裡說, 「我們把每一種成分— —一種基於細胞的衍生產品和褐素— —放入解決方案中,並將兩者混合起來,形成一種高實含量的粘糊劑。 」&34; 。


對於那些不熟悉Lignin的人來說, Lignin是一種複雜的有機聚合物,它能加強植物的細胞牆,使它們變成木本(用恰當的術語來說,是&34;)。這一機制有助於植物保護自己免受風災和蟲害的影響。然而,與這種聚合物對工廠同樣重要的是,在紙張製造過程中,它作為一種廢品被棄置一邊。因此,它可以在沒有太多麻煩的情況下變成一種生物廢物。


到目前為止,在該項目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蜜蜂樹的褐煤來創造他們的生物廢物。他們發現有可能改變成品的特性,使其更加僵化或靈活,這取決於粘土中使用的材料的比例等變化。但他們指出,從擁有自己財產的其他工廠獲取褐煤可能會帶來更大的變化。這項研究正在進行中。


Laborie說,研究人員目前正在&34; 。為此,他們正在與設在法國的一個研究小組合作。


在今後幾個月裡,你會用更可持續的一臺3D印表機取代現有的3D印表機嗎?很可能並非如此。但是,隨著3D列印在建築等領域越來越廣泛地使用,像這樣更有利於生態的解決方案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日前在《應用生物材料》雜誌上發表了一篇介紹這項研究的論文。


章魚通(www.zhangyutong.net)人工智慧產業對接平臺。

相關焦點

  • 3D列印第一個生物動力學語言表面 | 章魚通
    3D列印出的陰性模具顯示了纖維板和真菌紙的洞。科學家們首次利用3D列印技術創造了合成軟質表面,提供了測試食品、營養技術、醫藥和口腔療法口服處理特性的新機會。生物測定語言可進一步提供多種應用,以打擊食品和其他口服藥物中的摻假行為,不論其質地屬性是否為主導特徵,並可挽救巨大的經濟損失。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這種技術使用一個擠壓3 d印表機,存款材料不是放在一個平面上在空氣中,但浴,暫停印刷材料,防止沉澱和崩潰(圖1)。因此,它提供了一個範式轉變生物列印通過減少需要生物仿生材料和可製造性之間的妥協。全向3D列印技術的發展:從屈服應力流體到懸浮液。(A)在非自愈的屈服應力流體中進行全向列印。(上圖)使用可移動墨水的3d列印血管網絡示意圖。(下圖)3D微血管網絡的螢光圖像,通過在可光解聚的Pluronic F-127-diacrylate基體內全向印刷油墨(染成紅色)製成。標尺,10毫米。複製從[13]。(B-F)懸浮介質中的全向列印。(B)印在顆粒懸浮液中的小型俄羅斯娃娃。
  • 研究人員開發了3D列印牛奶產品的簡單方法 | 章魚通
    A - D :分別為沙發、要塞、輪子和粘土的3D印刷牛奶結構。F : 3D印刷立方體,有四個隔間,分別含有液態藍莓糖漿、液態巧克力糖漿、牛奶奶油、楓糖漿作為內部填料。例如,牛奶富含鈣和蛋白質,但由於這些營養物對溫度敏感,使用上述需要高溫的印刷方法,牛奶不適合3D列印。冷外洩是一種可行的替代辦法,但往往需要風溼學改性劑或添加劑來穩定印刷結構。優化這些添加劑是一項複雜和明智的任務。
  • 3-D生物印刷用脫氧生物油墨 | 章魚通
    生物墨水中的心臟細胞(左)沒有氧氣支撐,(右)有氧氣釋放能力。活體牢房是綠色的、紅色的死亡牢房。信貸: Khademhosseini Lab可以利用新的組織來緩解移植器官短缺的問題,並開發藥物發現應用的生理模型。
  • 用可見光快速3D列印 | 章魚通
    3D列印推動了藝術、航空航天和醫學等領域的創新。然而,大多數3D印表機用於治療固體物體液樹脂的高能紫外線光限制了該技術的應用。顯光固化較為適合組織工程和軟機器人等某些用途,進展緩慢。現在,在ACS中央科學(ACS Central Science)發表報告的研究人員開發了光聚合樹脂,提高了視覺光化的速度。
  • 上海3D列印:一篇文章帶你了解陶瓷3D列印
    陶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希臘,在那裡他們會在高溫下烘烤黏土,使之變得堅硬。從技術上講,陶瓷是一種固體材料,由金屬、非金屬或離子和共價鍵組成的無機化合物組成。從這個角度來看,碳和矽也可以被認為是陶瓷,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許多3D列印陶瓷的名字聽起來更像金屬,因為它們不是來自粘土。如今,陶瓷被分為兩類:天然原料(粘土)組成的經典陶瓷和包括矽、碳和氮等其他材料的技術陶瓷。
  • 3D列印,解密未來製造業的「潛力股」
    2019年聖誕節,諾丁漢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製作了200多個3d雪花送給本科大三的學弟學妹們。每一片雪花都是由我們目前正在攻讀增材製造與3d列印碩士學位(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3d printing msc)增材製造和3d列印碩士專業的學生親手製作的。
  • 3D金屬印表機擴大了創新的可能性 | 章魚通
    " 3D列印是我們如何將想像力中的東西變為現實的。過去的問題之一是,我們可以列印的東西大多是塑料和塑料降解。你需要一些東西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他說。"現在,我可以想像一些東西,開發一種我可以看到的塑料原型,而不是想像一些東西,開發一種真正的、可使用的最終產品,可以放入鑽頭或放在病人嘴裡。在大學裡這樣做真的令人興奮" 。大約六個月前,製造商Sisma捐贈了印表機。Renne說, Sisma希望自己的最新設備能在一所大學裡找到自己的家,為它尋找創新的創新用途。
  • 明尼蘇達大學研究人員3D列印未來可用於醫學測試的微流體通道
    軟光刻是一種基於微細加工的方法,可以在通常使用的彈性體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製造的設備中實現亞微米解析度。然而,對微加工設備,印模變形以及費時的人工步驟(例如PDMS成型,層對齊和鍵合)的要求,限制了使用軟光刻技術來生產可以無處不在且能夠廣泛部署的微流控設備。增材製造/3D列印技術近來作為有希望的補充或替代手段出現,以增強微流控設備的可製造性。
  • 可實現受損關節替換的軟骨再生3D生物列印
    根據之前的科學研究,具有較小孔徑(100至200μm)的支架可以更好地促進骨軟骨再生中的軟骨形成。然而,在這些具有小孔徑的支架中,成骨作用和血管生成受到抑制,由於這些支架中的微血管向內生長減少,因此顯示出更少的營養物質擴散和更壞的組織整合。在許多研究中已經報導了水凝膠用於軟骨再生,但是由於結構完整性、機械穩定性和可印刷性不足,仍然難以用水凝膠構造大規模的組織結構。
  • 未來器官也可以用3D列印——3D生物列印技術
    Charles.Hull(3Dsystems公司創始人)和Scott Crump(Stratasys公司創始人)是3D列印技術的先驅人物,3D列印與傳統製造業的最大區別在於產品的成型過程上。3D列印可以克服一些傳統製造上無法完成的設計,製作出更複雜的結構。
  • 光固化陶瓷3D印表機列印、漿料配製、坯體燒結流程全解
    光固化陶瓷3D列印技術是一種低溫3D列印成形的先進陶瓷製備方法,可以在基板上成形複雜的幾何形狀,可用於製造高性能陶瓷的複雜構件。迅實科技自主研發的陶瓷3D印表機CeraRay系列可以列印陶瓷插針、電子陶瓷器件、多孔陶瓷過濾件、陶瓷牙齒等形狀複雜、精度高的產品。該款設備使用的是DLP技術,屬於光固化3D印表機。設備現有的適配材料多樣,包括氧化鋁、氧化鋯、氧化矽、氮化鋁、氮化矽、羥基磷灰石等。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發現新樹脂擴大3D列印範圍,可實現生物支架、電子設備的列印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針對其開創性的體積3D列印方法改編了新型材料,該方法幾乎可以立即生產物體,從而大大擴展了該技術可實現的材料性能範圍。
  • 細菌「活墨水」可用於3D生物列印
    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版、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告了一項3D生物列印領域的最新突破:歐洲科學家團隊研發出一種包含細菌的「活墨水」,可依據所添加細菌的不同種類,形成各種不同的三維結構,未來有望用於皮膚和器官移植。皮膚和器官移植可以拯救很多患者,但這項技術存在來源不足、排異反應等弊端。
  • 直接「列印」出骨組織,科學家開發的這款新型生物墨水,厲害了
    3D列印技術不僅能用於工業,在醫學上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此前,許多科學家已經在研究利用3D列印技術直接「列印」出人體組織。近日,Akhilesh K. Gaharwar博士,一名副教授,已經開發出一種高度可列印的生物墨水,作為生成解剖級功能組織的平臺。
  • 美國科學家開發新型生物墨水,能直接「列印」出骨組織
    Gaharwar博士,一名副教授,已經開發出一種高度可列印的生物墨水,作為生成解剖級功能組織的平臺。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的《應用材料與界面》雜誌上。生物列印是一種新興的增材製造方法,它利用水凝膠等生物材料,將它們與細胞和生長因子結合,然後列印出模擬自然組織的組織樣結構。
  • 卡耐基梅隆大學3D列印可拉伸可穿戴的電子「紋身」
    因為它們具有類似於輕質織物的機械性能,所以它們在彎曲、摺疊、扭曲和30%以上的應變(這是人類皮膚的典型可拉伸性)下仍保持功能。它們可以貼合併附著在高度彎曲的3D表面上,例如人腦或檸檬模型。超薄、順應性電子紋身的應用包括表皮生物監測、軟機器人、柔性顯示器等。
  • 研究人員創造出可將氧氣輸送至3D列印組織細胞的生物墨水
    中國3D列印網9月16日訊,組織工程或再生是通過結合具有最佳化學和生理條件的細胞和其他材料來改善或替換生物組織的過程,以建立可在其上形成新的活組織的支架。我們已經看到許多3D列印的示例用於完成此任務。以這種方式改造新組織的潛力為器官移植的短缺和在藥物發現中的應用提供了答案。 但是,要成為有活力的組織,這些細胞需要通過血管輸送給它們的氧氣,在移植的組織中,氧氣可能需要幾天才能生長。
  • 研究人員利用3D列印製造微型樂高式「骨磚」
    此外,模塊的可堆疊性使它們能夠像玩具磚一樣進行交互,提供可伸縮性和數千個潛在的幾何配置。最終,俄勒岡小組的目標是擴大技術和使用微型籠子生產實驗室製造的器官代替人類移植。 俄州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副教授luizbertassoni博士說:「使用專利持有者非常容易,它可以像lego一樣堆放在數千種不同的配置中,以匹配幾乎任何東西的複雜性和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