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最初是由何而來

2020-12-03 大百科全書資料庫

一直以來人們對地下水起源都存在不同的假說,如滲入說、凝結說、沉積說、初生說和內生說等。

滲入說 公元前1世紀由古羅馬建築師M.V.波利奧提出。認為地下水是由雨水和雪水滲入地下形成的。這一假說在中世紀廣為盛行,並且在很長時期內佔著統治地位。   

凝結說 公元前4世紀由古希臘人提出。在19世紀末又為奧地利工程師O.福爾格大力提倡。認為地下水是由空氣中水蒸氣凝結而成的。事實是,由水蒸氣凝結而成的地下水,除乾旱區在地下水形成中佔有一定地位外,廣大的溼潤地區即使有凝結水也僅佔地下水總量中的很小部分。   

沉積說 是人們在地下深處普遍發現高溫滷水存在以後,在20世紀初提出。沉積說的主要內容是地下水與含水巖石同時形成於沉積盆地中,兩者的年齡一致,並把這種水命名為沉積水(同生水)。除了個別大陸淡水盆地中的沉積水以外,沉積水一般總具有很高的礦化度,大部分富集海洋中特有的某些微量元素,如溴、碘、鉀等。沉積說支持者還特別指出,大量高孔隙度的海相及大陸沉積相軟泥在成巖過程中擠出的大量高礦化度地下水,可能進入周圍含水層的地下水中。

以上假說,在當時大部分都很流行,但它們大體都沒有直接回答地下水起源的根本問題。   

初生說 1902年由奧地利地質學家E.修斯提出。認為初生水來自巖漿源的分異作用,初生水的基本標誌是高溫、溶解有特殊的與巖漿有關的化學成分,如氯、二氧化矽、硫、硼、磷、砷等,這些組分大部不可能從沉積巖的溶解作用中取得。可是,純粹由初生水組成的礦泉在自然界並不存在,因為這些水在上升運動中與大量的其他成因的水相混合而失去了它的固有特徵。因此,初生水假說在一個時期一直沒有得到新的發展。   

內生說 由前蘇聯水文地質學家Г.Н.卡明斯基提出。認為凡是早於滲入循環(水文循環)與沉積循環(地質循環)生成的地下水均可命名為內生水,它主要由巖漿及變質(由地球內力作用引起巖石的改造與變化)起源的水、汽組成。20世紀30~40年代以來,很多學者都注意到地殼深部(包括大型沉積盆地與褶皺山區)廣泛存在的高礦化地下滷水形成中內生溶液參與的可能性問題。由地殼下部巖漿源地分異出來的、熱的、高礦化的、富氣的內生溶液常常在地殼深大斷裂處大範圍地富集,目前出露於地表許多與巖漿侵入作用無直接關係的熱液礦化帶及有關礦床,即是這種內生熱水溶液活動的一個有力的佐證。全球性蛇紋石化巖帶的形成也是同一問題的另一個證據。內生說的提出是人們對地下水起源問題認識上的一個新的突破。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逐漸公認地下水的起源與地球水圈起源緊密相關,原始地殼出現以後,地球水圈才逐漸形成。包含在地球水圈中的水(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主要是整個地質時期從地球內部持續地逸出起源的。   

大多數巖石學家認為,在巖漿分異過程析出的易揮發物質中,水約佔其中4~8%。地質時期由地幔逸出的總水量估算為35.3×1023克,其中10×1023克水通過大氣圈逃逸至宇宙空間,其餘25.3×1023克水分配在地下水圈是10.72×1023克,佔42.4%,分配在地表水圈是14.57×1023克,佔57.6%(大氣圈中的水相對於以上數字是微不足道的)。   

一些學者把地下水起源和地下水形成不加區分。多數水文地質學家認為,地下水形成僅指地下水循環中的補給項,兩者含義不同,是兩個術語。如果認為地下水的首次形成即為起源的話,對何謂首次形成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從地質循環角度來看地下水起源問題,即首次進入含水介質的地下水屬地下水起源,如把沉積盆地形成時埋藏下來的水歸入地下水起源範疇,把參與現代水文循環的降水入滲、水汽凝結歸入地下水形成,從而把地下水起源與地球水圈起源兩個問題區別開來;另一種觀點是從行星水圈形成角度看地下水起源問題,把參與地球水循環(包括參與水文循環的滲入水、凝結水以及參與地質循環的沉積水)進入地下水圈的水均歸屬地下水形成範疇,而僅將地球水圈形成至今由地幔持續析出的內生水歸入地下水起源領域。

相關焦點

  • 宇宙最初的能量從何而來?
    宇宙最初的能量是從何而來的呢?目前主流的宇宙起源理論就是宇宙大爆炸,宇宙源於奇點,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溫度無限高的小點。在點突然急劇膨脹之後,當時的宇宙是一個純能量體。隨著宇宙溫度逐漸降低,在四種基本力的作用下,能量開始轉換為物質(質量),形成最基本的微觀粒子,然後一步步演化到如今我們看到的多彩世界。
  • 宇宙由奇點爆炸而來,那奇點又從何而來?我們又從何而來?
    那麼奇點究竟是從何而來?就成為了二十一世紀科學家一個全新的話題。無數的科學家試圖解開物質起源之謎。部分人認為,起點來源於上一個宇宙坍塌,當一個宇宙的膨脹速度減緩,直至停止,這時候的宇宙將會開始坍塌,所有遠離的星系開始重新聚攏,直到所有的物質距離變成零,重新匯聚成一個點。而這個點到達一個臨界值,將會發生大爆炸。一個新的宇宙開始了。
  • 宇宙從何而來?人類又從何而來?佛教的看法大不同
    宇宙從何而來?我們人類又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實在是太大了,至今尚無絕對的定論。不同的人與團體,從不同的出發點,各自有自己的論述。佛教對此也有自己鮮明的觀點。佛教徒都是無神論者,所以佛教不相信有創世神,也不相信我們的世界與人類,我們的宇宙是由神創造的,而宇宙的存在,生命的存在,是確定無疑,不可否認的。佛教認為,空性才是眾生永恆不變的真理。
  • 構成宇宙大爆炸的物質從何而來?
    然後你可以說,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可能來自於最初的一小部分,不穩定的能量形式。現在,你可能會問,我們是如何產生這樣一個場景的?將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應用到膨脹的宇宙模型中,我們知道自然法則解釋了宇宙中的物質和能量從何而來,理論上說,只要一開始就有一點點能量。這種場景/模型只有在做出可以用證據檢驗的預測時才有用。
  • 解密「原始湯」1:湯料從何而來?
    【「從原始湯變出細胞」的故事】胺基酸從何而來?蛋白質是所有生命細胞最重要的成分之一,蛋白質由胺基酸組成。幾乎每一本生物學教科書都介紹1953年發表的米勒實驗,這個實驗在沒有酶的條件下,使用氨氣和甲烷等氣體製造了幾種最簡單的胺基酸,由此它通常被解釋為支持「原始湯變細胞」的實驗。
  • 貓的斑紋從何而來? 貓的斑紋是怎麼產生的?
    貓的斑紋從何而來? 貓的斑紋是怎麼產生的?時間:2016-08-26 15:18   來源:中國數字科技館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貓的斑紋從何而來? 貓的斑紋是怎麼產生的?而這正是源於斑駁   原標題:貓的斑紋從何而來? 貓的斑紋是怎麼產生的?     從兔八哥裡的Sylvester到二十世紀80年代音樂劇中的Mistoffelees先生,一些虛構但卻有名的貓星人由於他們燕尾服式黑白相間的斑紋而擁有了帥氣的獨特外貌。
  • 如果最初宇宙中只有氦、氫和少量鋰,那麼其它化學元素從何而來?
    我們身邊的一切,例如日常物品、生命和無生命的物質,它們都是由原子構成的。通過化學鍵,簡單物質的原子可以產生更複雜的物質,例如,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可以形成水,如果沒有這些,那麼地球上就不可能有生命。迄今為止,已知的化學元素有118種,但情況並非總是如此。
  • 地球上原本沒有水,那麼四大洋的水從何而來?原來是這樣!
    大家都知道陸地上的水呈形式上分為固態和液態的,按照所在的位置可以分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從性質這方面呢可以分淡水和鹹水,而對於人類來說,我們人類完全是依靠淡水而生存,海洋裡的水有一定的物質存在,所以不適合提供人類飲用,還必須要經過非常複雜過濾之後才能喝!
  • 我們從何而來?每個人都由恆星物質組成,恆星如何造出各種元素?
    人生在世,我們總會有所疑問,我們是從何而來的?是什麼組成了我們的身體、大腦以及神經血液?其實,從物質構成上來講,我們的身體、大腦以及神經血液和地球上其它千千萬萬種物質一樣都是由各種元素所構成的。是的,就是我們在元素周期表上 所見到的那些元素。
  • 人類到底從何而來
    可是人類到底從何而來呢?這是個難題!進化論進化論認為人類是由古猿經過數百萬年的漫長時間進化來的,由此推導出地球生物的進化模式為: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哺乳動物——靈長類動物——猿猴類動物——人類。【依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
  • 「奇點」從何而來?宇宙之外是什麼?
    這個奇點所蘊含的巨大能量又是從何而來哪?宇宙之外是什麼?宇宙誕生前是什麼?所有這些問題實際上都屬於無法證實的形而上的問題,宇宙穩恆膨脹理論只能通過邏輯推理回答。1、宇宙誕生之前是什麼?2、「奇點」從何而來?宇宙穩恆膨脹理論與宇宙大爆炸理論都認可宇宙有一個原點即「奇點」,奇點是沒有大小的原點,即不實際存在的點。
  • 人類的「高聰慧基因」從何而來?
    我們人類究竟從何而來?對於這個問題,當代科學早已給出了明晰的答案——人類與地球上的其餘生物並沒有本質上的分別,各人都是由地球上原始的生物,在漫長的時間裡逐漸演變而來,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地球上整個的生物極有或許具有一個聯合的先祖。
  • 生命的「跗骨之蛆」——病毒,它們到底從何而來?
    對生物演化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任何兩種動物向上追溯都可以找到共同的祖先,例如人類和黑猩猩的祖先是森林古猿,甚至是相差甚遠的犬科和貓科也是由共同的祖先演化而來,在長達數十億年的生物演化史中,進化的方向千差萬別,可是向上追溯我們總可以找到相似之處,可是病毒在地球上就像是一個意外。
  • 飲用水中的餘氯從何而來 對人體有害嗎?
    飲用水中的餘氯從何而來?答:自來水中的餘氯是自來水廠在出水之前向水中加入氯消毒劑之後的剩餘量。自來水廠不但要保證水廠的出水有一定的餘氯,也要保證自來水到達與用戶接觸的管網末梢時也有一定量的餘氯值。一般地表水汙染嚴重,汙染物種類多,與氯氧化生成的副產物種類及濃度遠高於深層汙染較輕的地下水。2)水中的pH值、水溫及水中溴離子等可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消毒副產物的生成。這三者含量的升高均會使水中三滷甲烷生成的概率也會升高。3)投氯量既可以影響消毒副產物濃度的水平,也可影響其種類的分布。此外,消毒程序、氯接觸時間、餘氯量、季節、金屬離子均影響消毒副產物的生成。
  • 既然宇宙是通過奇點爆炸而來的,那奇點爆炸的原材料又從何而來?
    既然宇宙是通過奇點爆炸發展而來的,那麼爆炸原材料又從何而來呢?宇宙經過了長達138億年的發展後,如今已經形成了穩定的格局,這體現在宇宙不同級別的天體形成了不同的結構,這樣有利於將較小的天體限制在一定的活動範圍內,從而使宇宙不再變得那麼混亂。除此之外,如今的宇宙依然那麼浩瀚,無論人類想通過任何方法去探測宇宙的邊界,始終都不能如願以償。
  • 初始磁場從何而來,真實的地球表面
    你比如說在這個地質學裡邊最上面那一層就叫地殼,總之這個地球它整體是有內部結構的,最內部的這個內核,主要就是由鐵鎳組成的這個固體硬核。半徑是1200公裡,再往外就叫做外核,這個外核的主要成分,依舊是鐵和鎳,但是由於它壓力沒有內部大,所以呢就以熔融態的形式呈現,就是這個融化了的鐵和鎳。
  • 「自來水可以點燃」調查專家:地下水可能滲入了天然氣
    遼寧盤錦:自來水中的可燃氣體從何而來?自來水裡有很多可燃氣體。近兩年來,當地村民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但相關部門始終沒有給村民明確答覆。村民們不知道這些可燃氣體從何而來,也不知道這些長期存在於家中的不明氣體是否對人體健康有害。這些氣體是從哪裡來的?記者轉向村裡的水源地繼續調查。
  • 愛普詩:巧克力與愛情的聯繫從何而來,你知道嗎?
    說起巧克力,我們自然就會想到愛情,巧克力與愛情的聯繫從何而來,你知道嗎?在古瑪雅文明中,有一個傳說:如果一個人一生都在等待另一個人,那麼他死後就會化成一棵可可樹。這便是人們寄托在巧克力上對愛情最初的憧憬。
  • 「黑洞」是由星群系統轉化而來
    在這種情況下,又怎會形成奇點,黑洞世界又會從何而來呢?四、即使能夠形成奇點出現「黑洞」,在恆星已將所有能量耗盡的情況下,奇點的溫度只能逐漸冷卻,最終達到超低溫狀態。又怎能產生出巨大的熱量引力,吸積吞噬周圍的物質呢?
  • 我們從何而來?宇宙從何而來?137億年來世界發生什麼了?
    「我們從何而來?」、「宇宙從何而來?」兒童時代的我們總會想到這個問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人在之後的時光可能都會將這個兒時的問題拋之腦後了。有種假說認為,早期的海洋中存在著一種包含各種有機分子的液體,他們管這個叫「原始湯」,而生命就是由當時遍布地球的閃電,從「原始湯」中劈出來的,在進化的早期生命僅有一個細胞構成,比如,草履蟲。之後細胞開始分裂,更複雜的生命體由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