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的本質是什麼?宇宙最初的能量從何而來?

2020-12-05 宇宙探索觀

其實這類問題往上延伸就是:宇宙是如何誕生的?這是一個終極之謎,但我們可以根據現有科學知識對這個終極之謎進行解讀。

能量的本質是什麼?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能量與質量其實是等價的,這就是著名的質能方程。能量和質量就像一個東西的兩面性,兩者可以相互轉換。說白了能量就是質量,質量就是能量。

而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物質指的是具有質量的物質,這也說明了其實能量也是一種物質。

宇宙最初的能量是從何而來的呢?

目前主流的宇宙起源理論就是宇宙大爆炸,宇宙源於奇點,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溫度無限高的小點。在點突然急劇膨脹之後,當時的宇宙是一個純能量體。隨著宇宙溫度逐漸降低,在四種基本力的作用下,能量開始轉換為物質(質量),形成最基本的微觀粒子,然後一步步演化到如今我們看到的多彩世界。

這裡又出現另外一個無解的謎題:奇點是如何形成的?

用量子力學來詮釋,奇點源自於「無中生有」。絕對的「無」是不存在的,因為「無」中會隨機偶然地衍生出各種虛粒子,然後瞬間消失,真空中總是會上演虛粒子的衍生消失,物理學上稱為「量子起伏」,就像沸騰的海洋那樣。

虛粒子的出現其實就是「無中生有」,這並不違反能量守恆定律,只要虛粒子消失的速度足夠快,大自然一點也不反對。虛粒子通過「賒借」能量衍生出來,然後瞬間消失把能量歸還,只要這個過程足夠快,就可以一直上演!

而奇點就是在虛粒子不斷衍生過程中出現的!

有人可能還會問:為何會憑空衍生出虛粒子?只能說這是大自然的基本法則。哲學上有這種思想:不斷任何問題,一旦不斷追問到底,肯定會走進死胡同!

相關焦點

  • 人類能量的本質是什麼?
    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越來越具體,在懂得一種物質的傳遞之後,又會產生出一種想法,這種物質是從哪裡來的,未必宇宙能夠自己製造能量,而且,這種能量能夠推動宇宙的運動。於是,就有了關於宇宙是不是一個球體的認識,不是球體,難道是一個方形的東西,這就是引起人們一連串的想法,那麼,人們經常說的一種能量又從哪裡來的呢?我認為是宇宙的運動得來的,它是由暗物質自動轉化而來,因為,暗物質來自不同的星球,在宇宙中進行繁衍,然後,逐漸吐出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能量來源,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終於找到了,它就是生活在宇宙間的暗物質。
  • 宇宙誕生之前是什麼?「奇點」從何而來?宇宙之外是什麼?
    多種證據和理論推測表明,宇宙很可能來自於138億年前一次包含我們現在這個宇宙所有能量(包括轉化成物質的能量)的奇點能量子。許多人產生了一系列的疑問,諸如宇宙為何要有這次神秘的大膨脹哪?這個奇點所蘊含的巨大能量又是從何而來哪?宇宙之外是什麼?宇宙誕生前是什麼?
  • 宇宙能量從哪裡來?按照能量守恆定律很難解釋,難道是錯誤的?
    宇宙中的任何能量都不會憑空產生和消失,只會相互轉換。能量守恆是目前科學界的公認真理,在宇宙中任何能量都是可以隨意轉換的,例如動能會轉化為熱能,熱能也會轉化為動能,各種能量相互轉換沒有約束。最神奇的是能量甚至可以轉換成質量,成為肉眼看得見的實物。
  • 構成宇宙大爆炸的物質從何而來?
    然而,「膨脹宇宙」等模型產生了許多不同的觀點。這個模型假設,就在大爆炸之前,宇宙中充滿了一種不穩定的能量形式,而我們對它的性質一無所知。在某一時刻,這種能量被轉化為基本粒子,我們今天所觀察到的所有物質都是從這些基本粒子中產生的。這個點就是我們所說的大爆炸或奇點。這個模型的結果是,我們看到,如果一個很小的空間包含這種形式的能量,這個空間就會迅速膨脹,產生同樣的能量。
  • 方程 E = mc² 中,m 的能量從何而來?
    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首次發現了這個方程,它教會了我們很多重要的東西:可以將物質轉變為純能量,比如說核裂變、核聚變或者物質和反物質的湮滅,可以利用純能量來產生粒子(或者反粒子)。更為有趣的是,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無論怎麼冷卻它、讓它減速或者將它與其他物質相隔離,都不會丟失其固有的能量。但是這些能量是從何而來的呢?
  • 方程E = mc 中,m 的能量從何而來?
    更為有趣的是,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無論怎麼冷卻它、讓它減速或者將它與其他物質相隔離,都不會丟失其固有的能量。但是這些能量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就是我們不解的地方。我的問題是,在方程 E = mc 中,「m」 中的能量來自哪裡?
  • 能量與物質的本質是什麼?
    這裡就牽扯到了兩個重要概念:能量-信息。宇宙是由能量和信息組成的。有人說宇宙的組成應該是:時間、空間、物質、能量。其實他們不是一個層級的事物。是能量創造了時間、空間和物質。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其實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當然更沒有物質了。那有什麼呢?只有一個點。這個點多大呢?這個點其實根本就沒有體積,因為當時還沒有三維空間。
  • 方程E=mc²中,m 的能量從何而來?
    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首次發現了這個方程,它教會了我們很多重要的東西:可以將物質轉變為純能量,比如說核裂變、核聚變或者物質和反物質的湮滅,可以利用純能量來產生粒子(或者反粒子)。更為有趣的是,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無論怎麼冷卻它、讓它減速或者將它與其他物質相隔離,都不會丟失其固有的能量。但是這些能量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就是我們不解的地方。
  • 什麼系列?什麼是能量?能量是什麼?能量的本質又是什麼?
    生活中存在著無數種類的能量,有熱能,電能,生物能,化學能,核能,光能,風能,機械能,潮汐能等等,但究竟什麼是能量?為什麼同樣是能量卻叫著不同的名字?能量的本質又是什麼呢?能量奧秘無窮什麼是能量?描述運動轉換的量度就是能量,它是人對運動的一種計量,不同的運動形式有著不同的能量形式,能量稱呼,就好像我們一般稱呼分子運動的能量形式為熱能,稱呼原子運動的能量形式為化學能,稱呼電子運動的能量形式為電能,也因為運動離不開物質,所以我們常常根據不同的運動載體命名出不同的能量稱呼,並以此來劃分不同的能量,分別探究這些能量的性質,或者說這些運動形式的一些性質。
  • 宇宙初始能量來自大爆炸,那麼是什麼能量促使了宇宙大爆炸?
    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在物理學當中有一條非常著名的定律,那就是質量守恆定律,而對於世間萬物的存在都遵守能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主要內容為所有的物質能量既不會憑白無固的產生,也不會無聲無息地消失,能量只能從一種形式的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力,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當中,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當中
  • 能量不能憑空產生,那麼宇宙中的起始能量怎麼來的?宇宙是不是個...
    首先,永動機的概念與宇宙中的能量沒有關係,永動機並不是永遠轉動的機器,而是不需要能量輸入就可以持續對外做功的機器,不要從字面上理解永動機的概念,宇宙並不是永動機!
  • ...為什麼會有宇宙?能量和物質從哪裡來的?知道宇宙的前世也無解
    最近遇到有人提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會有宇宙?宇宙之外又是什麼?想了想這應該是最難回答的問題了!是啊,為什麼會有宇宙?如果說宇宙是大爆炸產生的,從一點開始的,那麼那一點又是如何來的呢?什麼時候和是什麼東西形成了那一點呢?形成它的東西又怎麼出現的呢?
  • 宇宙中能量的本質及世界能量運動規律
    它也是表徵物質(除了包括物體、微粒之外,至少在我們身處的宇宙內,還包括場,例如,物體因有質量,在引力場裡會受到萬有引力作用而被做功)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比如我們常見的電能、機械能、光能、熱能等能量,也可形象地理解為電積蓄的力量、機械積蓄的力量……當然,能量還有一種引申義,比喻一個人的社會活動能力,如交際能力、管理能力等,然而,這種活動能力本身就是地位與財富的體現
  • 天體物理學猜想:宇宙中的能量從何而來,能量之間又如何轉化!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能量之間怎麼轉化。是什麼東西攜帶了?這個事情我們都現在非常了解,就是信息那我就要在這期裡面我們先來講講信息是用來幹什麼的,然後再講講有一個新的理論認為。這個事物的信息新德裡了還有一個特別新鮮的名詞,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就是信息控制了。
  • 能量既然不能憑空產生,那生成宇宙的能量來自哪裡
    現代科學對於宇宙的探索了解越來越多,但有一個問題一直困繞著很多科學家。宇宙中的能量最初是從哪來的?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我們知道能量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能量的總量是不會變的。 能量是什麼?
  • 揭開物質與能量的本質
    愛因斯量說物質是電磁場凝聚,即電磁波由行波(能量)轉化成駐波(物質),反之亦然。物質既然是能量變化而來,能量又是從哪來的?物質與能量是等效電和磁,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物質和能量也一樣△E=△mC^2。
  • 能量是宇宙的本質,能量的遲滯幻化出觀察者眼中的物質世界
    質量與能量被認為是物質的兩種表現形式,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說明了兩者的關係。 宏觀物質是客觀存在的,這是其具有確定性的表現。宏觀物質可以無限可分,但是分割到微觀粒子,微觀粒子表現出不確定性,這是其波性質的表現。波是能量的基本形式,微觀粒子不確定的波性質表現,就是其能量面目的展現。這就是說,微觀粒子更多的是物質的能量屬性的展現。
  • 如果最初宇宙中只有氦、氫和少量鋰,那麼其它化學元素從何而來?
    最初,自然界中是沒有化學元素的。新生宇宙就是一種膠子和夸克的混合物,後來它們逐漸融合成質子和中子。待它們合併之後,這就導致了太空中出現的第一批化學元素,即:氦,氫,和可以忽略不計的鋰。在此刻,宇宙冷卻得如此之快,以至於不再形成新的元素。
  • 宇宙從何而來?人類又從何而來?佛教的看法大不同
    宇宙從何而來?我們人類又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實在是太大了,至今尚無絕對的定論。不同的人與團體,從不同的出發點,各自有自己的論述。佛教對此也有自己鮮明的觀點。佛教徒都是無神論者,所以佛教不相信有創世神,也不相信我們的世界與人類,我們的宇宙是由神創造的,而宇宙的存在,生命的存在,是確定無疑,不可否認的。佛教認為,空性才是眾生永恆不變的真理。
  • 宇宙所有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可能不是弦理論,而是能量片段
    在兩千年前的古希臘,人們就開始思考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自然界的物質五花八門,樹木、動物、巖石、空氣……它們難道就沒有共同之處嗎?他們相信,這些物質的本質無外乎有五種形態,分別是水、火、土、氣和以太。其他的我們都熟悉,以太到底是什麼呢?原來,以太是亞里斯多德編出來的一種物質,分布在天空之上,是光的傳播介質,也是我們能看見夜空中星星轉動的原因。顯然,這種分類更偏向於哲學,而不是科學。到了19世紀,英國化學家J.道爾頓在總結了以往人們的成果後提出了現代的原子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