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物質與能量的本質

2020-12-05 弦中子

愛因斯量說物質是電磁場凝聚,即電磁波由行波(能量)轉化成駐波(物質),反之亦然。

物質既然是能量變化而來,能量又是從哪來的?物質與能量是等效電和磁,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物質和能量也一樣△E=△mC^2。如果您還要往下追問就只能用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解釋了。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產生,旋速產生的是周期性運動,即產生時間,進速產生位移,即產生空間。物質的體積是三維運動的表象,空間是物質運動相對參察者的位移測量值。但要記住一點,運動是要參考系的,也就是說運動只相對參照物才有意義,即時空只相對觀察者才存在。能量轉換成物質後才有時間和空間,才產生宇宙。不要再無知的問宇宙誕生之前是啥樣子了,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病句,是在問時間產生之前的時間。也不要再問大爆炸之前宇宙這麼多物質是怎麼壓縮到一個點內的,物質是能量轉換而來,能量是不佔空間的。

從光子模型可以看到光還是一個自轉速度C,粒子的內稟屬性應該是這個運動產生的,當然,這只是本人提出的猜想。

我曾對維度提出一個猜想,零維的點以光速直線運動產生一維線,垂直於一維再加一個光速運動產生二維平面,垂直於二維再加一個光速度運動產生三維空間。如果按此規律,電子的內稟速度應該是√2C,大於光速,但不是物質運動速度,不違反相對論。

能量(電磁波)應該是二維的,沒有三維形態,沒有質量,只有電磁波進入介質(物質場)中進速減小產生一個旋速,做旋進運動(三維運動),才產生三維屬性(體積和質量),既減少的能量轉換成質量,並佔有空間擁有三維體積,從無形到有形。

現在我教大家如何理解物質是電磁場凝聚,也就是能量(電磁波)是如何轉化成物質(粒子)的。

我們都知道電磁波是互相轉換的電場和磁場向前以光速傳播,大家想過如果電場它不向前傳播,而是原地打轉會怎麼樣?可以這樣這樣想像:你站在電磁波正前方,你看到的是電磁波是什麼樣子?或者你想像一下「啪」的一下把電場拍扁,電磁波成了什麼樣子?是不是看到一個甜甜圈模型的電磁波?像不像地球的電磁場?

當然,這只是個特殊情況,因為電場並不是在一個平面旋轉,一般情況下是在一個球面旋轉,這就導致粒子成球形,沒有極性,如果你加一個強磁場,電場又會在一個平面,這樣粒子就會顯極性,物質就會顯磁性。

電磁波進入物質場中,物質場捕獲電磁波中電場,讓電場圍著原子核旋轉,磁場也跟著電場走,不過兩者總是保持90度夾角,由於原子本身也在旋轉,所以帶著電場做球面運動,磁場自然也是球面運動,所以原子不顯極性,但也有例外,如鐵原子,它的電場就是在一個平面旋轉,導致鐵原子顯極性。

明白了電磁本質就應該知道為什麼找不到磁單極子了吧?磁極必須是兩極同時出現,不可能只存在一半。物質是電磁波凝聚,電子是電場凝聚,球形閃電就是一個超強凝聚的電場。

是不是電磁波與粒子的所有屬性躍於眼前?例如偏振,雙縫實驗都顯而易見了?偏振是只讓一個方向的電場通過,雙縫實驗是電場同時通過了兩條縫。電子也能產生雙縫幹涉是因為電子本來就是凝聚的電場,同時通過雙縫產生幹涉很正場,微觀世界裡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粒子,只有場。

相關焦點

  • 能量與物質的本質是什麼?
    這裡就牽扯到了兩個重要概念:能量-信息。宇宙是由能量和信息組成的。有人說宇宙的組成應該是:時間、空間、物質、能量。其實他們不是一個層級的事物。是能量創造了時間、空間和物質。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其實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當然更沒有物質了。那有什麼呢?只有一個點。這個點多大呢?這個點其實根本就沒有體積,因為當時還沒有三維空間。
  • 能量是宇宙的本質,能量的遲滯幻化出觀察者眼中的物質世界
    物質屬性也就是物質的質量屬性。質量與能量被認為是物質的兩種表現形式,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說明了兩者的關係。 宏觀物質是客觀存在的,這是其具有確定性的表現。宏觀物質可以無限可分,但是分割到微觀粒子,微觀粒子表現出不確定性,這是其波性質的表現。波是能量的基本形式,微觀粒子不確定的波性質表現,就是其能量面目的展現。這就是說,微觀粒子更多的是物質的能量屬性的展現。
  • 能量的本質探秘
    按照「四維空間與能量本質」的觀點認為:能量的本質是物理意義上四維空間度量的一個物理量,類似的還有三維空間度量的物理量--動量,以及二維空間度量的物理量--質量等等,它們都是物質在不同維度所表現出來的物質屬性。這種觀點沒有指明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物理量?5、能量是帶質量物體維持或改變運動狀態或空間位置能力的量度。
  • 人類能量的本質是什麼?
    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越來越具體,在懂得一種物質的傳遞之後,又會產生出一種想法,這種物質是從哪裡來的,未必宇宙能夠自己製造能量,而且,這種能量能夠推動宇宙的運動。於是,就有了關於宇宙是不是一個球體的認識,不是球體,難道是一個方形的東西,這就是引起人們一連串的想法,那麼,人們經常說的一種能量又從哪裡來的呢?我認為是宇宙的運動得來的,它是由暗物質自動轉化而來,因為,暗物質來自不同的星球,在宇宙中進行繁衍,然後,逐漸吐出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能量來源,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終於找到了,它就是生活在宇宙間的暗物質。
  • 能量的本質是什麼?
    人們一直以來,對能量有著方方面面的認識,但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所以本人試著用自己的理解去作一個總結。那麼,能量作為一個物理量,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在這裡我首先提出兩點認識。其一,能量是物質與物質之間的位置關係。其二,物體從一個地方運動到另一個地方,這種運動本身就是能量。我們從第一個認識說起。自然界中的勢能(物體勢能,電勢能,引力勢能)、分子的化學能、原子能。
  • 所有物質的本質!
    萬物本質一切的基礎,核電站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大的能量?能量構成了一切,在我們的生活中所接觸的一切物質都是物質,所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氣,甚至我們自身,都是由物質組成的!而質量是物質的唯一屬性,但是其實物質的本身就是能量,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無處不在的能量,生命的維持需要能量,汽車運動需要能量。
  • 光是物質還是能量?《物道理論》揭示光的本質:動態能量
    無論非真空還是真空,可見光束還是不可見光束,能量穿過玻璃罩所形成的通道依然存在,能看到的其實是光反射的物質而不是光本身,光的本質是看不到的。黑洞假說裡提到光會被黑洞吸收,在物道理論中光不屬於物質,就不可能被所謂的黑洞強引力所吸收。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認為引力場會導致時空彎曲中,並且現在已經被驗證了在強引力的作用下會導致時空彎曲。
  • 宇宙所有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可能不是弦理論,而是能量片段
    在兩千年前的古希臘,人們就開始思考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自然界的物質五花八門,樹木、動物、巖石、空氣……它們難道就沒有共同之處嗎?,都有著相似的本質。他們相信,這些物質的本質無外乎有五種形態,分別是水、火、土、氣和以太。其他的我們都熟悉,以太到底是什麼呢?原來,以太是亞里斯多德編出來的一種物質,分布在天空之上,是光的傳播介質,也是我們能看見夜空中星星轉動的原因。顯然,這種分類更偏向於哲學,而不是科學。到了19世紀,英國化學家J.道爾頓在總結了以往人們的成果後提出了現代的原子學說。
  • 物質燃燒的本質是什麼?
    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燃燒現象,本質上是兩種或者多種物質之間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從而導致的劇烈發光發熱現象,期間伴隨著化學鍵的斷裂和重組。燃素說在遠古時期,人類祖先發明鑽木取火,開始了徵服大自然的進化路程,物質燃燒會產生明火,最初人類對燃燒現象的理解與事實相差甚遠。
  • 什麼是能量?能量是什麼?能量的本質又是什麼?
    生活中存在著無數種類的能量,有熱能,電能,生物能,化學能,核能,光能,風能,機械能,潮汐能等等,但究竟什麼是能量?為什麼同樣是能量卻叫著不同的名字?能量的本質又是什麼呢?能量奧秘無窮什麼是能量?描述運動轉換的量度就是能量,它是人對運動的一種計量,不同的運動形式有著不同的能量形式,能量稱呼,就好像我們一般稱呼分子運動的能量形式為熱能,稱呼原子運動的能量形式為化學能,稱呼電子運動的能量形式為電能,也因為運動離不開物質,所以我們常常根據不同的運動載體命名出不同的能量稱呼,並以此來劃分不同的能量,分別探究這些能量的性質,或者說這些運動形式的一些性質。
  • 能量的本質
    如果一個絕對靜止的粒子,即使進行了無數次分解,最終也沒有一個粒子是運動的,那麼,我們可以近似的認為這個絕對靜止的粒子所具有的能量為零(理論上來說,這樣的粒子應當是不存在的,因為最終分解出的粒子一定是基本物質粒子,而基本物質粒子是通過形變後聚合到一起的,基本物質的形變能足以讓基本物質粒子重新獲得宇宙速度)。
  • 科學家揭開人體內能量轉化奧秘 蛋白質能量轉移
    首頁 » 科學家揭開人體內能量轉化奧秘 蛋白質能量轉移 科學家揭開人體內能量轉化奧秘 蛋白質能量轉移 來源:雅虎科技 2006-11-29 10:40
  • 我們都是物質並生活在物質世界中,但知道物質本質屬性是什麼嗎?
    但說到物質的本質,我們不能說一個人的本質,也不能說一根草的本質,或者一兩個星球的本質,二是所有物質都具有的內在本質,就是它們最基本最共性的東西。這就是小到基本粒子,達到宇宙萬物的根本屬性,是從娘胎裡帶來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你承認它或不承認它,它都在那裡。
  • 能量的本質是什麼?宇宙最初的能量從何而來?
    能量的本質是什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能量與質量其實是等價的,這就是著名的質能方程。能量和質量就像一個東西的兩面性,兩者可以相互轉換。說白了能量就是質量,質量就是能量。而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物質指的是具有質量的物質,這也說明了其實能量也是一種物質。
  • 宇宙中能量的本質及世界能量運動規律
    它也是表徵物質(除了包括物體、微粒之外,至少在我們身處的宇宙內,還包括場,例如,物體因有質量,在引力場裡會受到萬有引力作用而被做功)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比如我們常見的電能、機械能、光能、熱能等能量,也可形象地理解為電積蓄的力量、機械積蓄的力量……當然,能量還有一種引申義,比喻一個人的社會活動能力,如交際能力、管理能力等,然而,這種活動能力本身就是地位與財富的體現
  • 物質-能量-頻率-波-意識-粒子
    1,愛因斯坦的E=mc²,揭示萬物皆是能量,物質=能量。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不同振頻的能量組成,超出感官外的我們稱之為無形(例如意識,思想,情緒),在感官捕捉範圍之內我們稱之為有形,事實上能量無處不在,只是我們有限的感官主觀地定義了物質和非物質。
  • 世界的本源:物質、能量、信息
    人類通過科學認識世界,也是尊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認識路徑的。科學發展到今天,人們已經認識到,世界的本源不僅是物質、能量,還有信息。世界是由物質、能量、信息構成的。一、人類對世界本源第一亇認識成果:世界是物質的。
  • 千年謎題——揭開宇宙本質
    千百年來,歷史上不同時代的先知哲人追根溯源,力圖揭開宇宙的本質,然而所有說法不過表象之談。​宇宙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揭開宇宙的本質古代時期,人類祖先認為是神創造了宇宙。如,中國「盤古開天闢地」的說法,西方「上帝創世」的說法等。宗教時期,佛教認為「心」是創造宇宙的根本,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誕生的根源。
  • 線性時間與能量物質運動
    經過長時間思考發現時間與物質能量關係,應該是時間線性恆定向前,而物質以能量形式在隨時間一起向前運動,我們認識的三維空間是物質三維而非本質三維,我們現在應該還是在二維而非三維,二維是時間和能量。而我們認識的三維應該是能量範疇,時間恆定不可逆?
  • DNA實驗揭開生命本質及宇宙真相
    3、DNA的物質形態是雙螺旋長鏈聚合物。二十世紀科學家做了3個有趣的實驗,實驗揭露出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或許,這正是人類長久探尋的生命本質及宇宙真相!實驗結論:構成生命物質的DNA對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光子)具有直接的影響!實驗猜想:1、生命物質存在某種未知「能量」(比如,靈場/靈魂)且能夠影響物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