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聽取了2018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等情況匯報,對全國打好脫貧攻堅戰提出了明確要求。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並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在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作了重要部署;這之前,習總書記越過千山萬水,深入調研大山深處的貧困村——重慶華溪村的進展情況和新面貌。短短的幾天裡,從「點」到「線」再到「面」,習總書記所指發展方向,所點問題要害,所到攻堅深處,無不投射著殷殷囑託與殷切期待,無不透射著堅定信心與堅強決心,無不顯現著堅韌恆心和特別意義,中國共產黨人堅毅品格在打贏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上越發彰顯無疑、凸顯充分,且鼓舞和號召著全黨及全國人民誓將脫貧攻堅戰推向深入!
戰略部署「扣扣子」來通堵點,以堅毅的品格做好「破題」之策。4月1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是必須完成的重大任務。」會議既肯定成績樹立信心,也提高認識提振信心,又認清形勢堅定決心,其中「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再次突出了脫貧攻堅戰的戰略要義和偉大意義,也是中央站在歷史關鍵時刻,自我加壓,自我鞭策!在脫貧攻堅戰的「所剩都是貧中之貧、堅中之堅、硬仗中的硬仗」中,距離2020年目標時間不太多,在如此重要的節點時期,中央要求「要繼續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的膽氣與勇氣,要「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的謀略與精準,以及「已脫貧後時代」的「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四不摘」打通堵點和下步部署,都顯現了「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鬥爭精神!當今,脫貧攻堅戰任務還很艱巨繁重,但黨中央以戰略定力的品格堅毅,決策部署的「戰旗」獵獵,揮旗定向的「戰鼓」擂擂,「緊扣扣子」的靶心對準,鼓舞人心,催人奮進!脫貧攻堅戰不僅在時度效上不斷深入「破題」,而且在高質量發展上要有顯示度的考核評估,開弓沒有回頭箭,必須拿出「遇事無難易,而勇於敢為」的勁頭,因此,堅毅的品格必須貫穿始終。習總書記曾豪邁宣示的「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歷史性地得到解決。這是我們人生之大幸」激蕩熱血,鼓舞鬥志!
責任履行「擔擔子」來消盲點,以堅毅的精神做優「解題」之法。自2015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的以脫貧為主題的跨省座談會就達六場,前不久在重慶的著力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這是「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目標,也是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兩不愁、三保障」是歷代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追求,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兩不愁」基本解決了,「三保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因此,習總書記要求「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各地區各部門務必高度重視,統一思想,抓好落實,一鼓作氣,頑強作戰,越戰越勇!」堅持問題導向,就是在這場「戰役」中要始終具備觸及矛盾、解決問題的責任擔當,勇於「擔擔子」,以發現問題的敏銳、正視問題的清醒、解決問題的自覺,瞄準脫貧攻堅的不同重點領域,同時,認識問題擔難不怯,發現問題擔責不推,直面問題擔事不躲,解決問題擔險不畏。關鍵時刻,重要時期。面對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習總書記再次發出「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咬定目標不放鬆」的決心和壯志。這樣精準發力的堅毅,充分體現了共產黨人的清醒認識和責任擔當!脫貧攻堅戰不僅要合心而為、合力攻堅,合拍運轉、盡銳出戰,而且還要在時間表、路線圖中力求「智」「志」結合,做優「解題」之法,堅毅精神同樣賦予了「等不得」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松不得」的責任感和「停不得」的使命感,只有自覺強化「朝受命夕飲冰」的事業心和「晝無為夜難寐」的責任感,以昂揚向上的朝氣、創新克難的勇氣、走在前列的豪氣、苦幹實幹的意氣,才能在組織實施脫貧攻堅戰中贏得勝利!
工作落實「釘釘子」來疏痛點,以堅毅的力量做實「答題」之道。脫貧攻堅戰,已到了奮力衝刺的「最後一公裡」,越是到此拐點,就越有痛點難點在,就得響鼓重錘再出發,持續不斷釘釘子。習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念茲在茲,親力親為、領戰督戰,不僅乘飛機、轉火車、坐汽車到重慶最偏遠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專題調研,還沿溼滑「之」字型陡坡長臺階看望體弱多病兩位老人……「不怕路遠,哪怕一天只看一個點,也要看到真貧。只有看到中國貧困的真實狀況,我們才能作出正確的決策。」這種披荊斬棘的頑強作風,如此堅毅,令人感動!習近平總書記說:「我提倡釘釘子精神,這得從我做起啊!這件事我要以釘釘子精神反反覆覆地去抓。」這種迎難而上的使命擔當,如此堅定,給人力量!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如今的脫貧攻堅戰中的產業扶貧、教育扶貧、交通扶貧……正如火如荼,眾志成城。全國832個貧困縣,將在2020年實現全部脫貧摘帽,越是到最後,就越是難啃的硬骨頭;越是到吃勁的關鍵時候,就越是迫切需要堅毅精神響鼓重錘和提振力量,習總書記「釘釘子」幹勁、鑽勁、拼勁的垂範作用,應該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執著堅毅和自覺行動,人人都應如此「釘釘子」,把責任扛在肩上、記在心裡、落實到行動中。釘釘子之用,鉚在哪裡都有力的把持;堅毅之為,就是給予所蘊含力量的傳達。須高揚「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精神、「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鬥志、「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勁,形成「上下同欲齊心幹」的生動局面和做好脫貧攻堅戰的「答題」聚力,從而激發破除重重阻礙,闖過道道難關,書寫氣壯山河的人間奇蹟!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尤長。」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的關鍵之年,更是打好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歷史交匯期,脫貧攻堅戰的「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如雷貫耳,振聾發聵,這是新時代的聲音,是新中國的堅毅!唯有堅定不移、堅忍不拔、堅持不懈推進脫貧攻堅戰走向深入、走出精彩,才能無愧於時代、不負於人民;堅毅所達之處,是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拼搏勁頭,是馳而不息、久久為功的堅定意志,是昂揚向上、真抓實幹的精神狀態,勢必將激發著永葆本色為人民,驅動著謀戰打贏作尖兵,湧動著鐵心攻堅鑄忠誠。在此作用下,全國上下則一定為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凌曉明,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