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地超越自我。」——班傑明富蘭克林
看完這本有關傳奇人物,班傑明.富蘭克林的人生傳記,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這本《自律的典範—富蘭克林》中,我看到了富蘭克林是如何從一個極其普通的家庭,極其普通的人,如何一步步變成傳奇而又偉大的人物的。從富蘭克林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機會,登上世界的舞臺。而富蘭克林又用他的成就和傳奇,告訴人們: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地超越自我。
在任何一本關於班傑明.富蘭克林的人生傳記中,都會不可或缺的提到關於富蘭克林堅守一生的13種美德。而就是對這樣的13種美德的自律和堅守,才造就了富蘭克林更加璀璨而又精彩的人生。
那麼,富蘭克林堅守了一生的13種美德是什麼呢?
一,節制。適時量,不醉酒。
二、沉默是金。言語要利人利己,避免損人不利己的閒聊。
三、生活有規劃。東西總是放在原本的位置;日常瑣事按時間完成。
四、決心。堅決做應作之事,並堅持下去。
五、節儉。錢要花在利人或利己處,杜絕浪費。
六、勤勉。合理安排時間,時刻做有用的事,不做無用功。
七、誠懇。不欺騙,思想公正純良,說話也是如此。
八、公正。要認真地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做事有益於人,不做對人不利的事。
九、避免極端。做事要有分寸,容忍別人給予你應受的處罰。
十、整潔。保持自身、衣物和住所的乾淨整潔
十ー、從容。遇到普通的或者不可避免的事故要從容處,不急躁。
十ニ、貞節。切忌房事過度,除為健康或者生育後代,避免因此傷害身體,損害自己或別人的安寧或者聲譽。
十三、謙遜。以耶穌和蘇格拉底為榜樣。
就是對這樣的13種美德的堅守和自律,造就了班傑明富蘭克林一生的傳奇。那麼,他又是如何去履行或者培養這13種美德的呢?
我的目標就是要養成以上的所有美徳,所以我認為還是不能立刻全面地去實施,這樣很難集中注意力,在一定的時間內集中精神針對其中的一個效果會更好。當一個美徳被我養成習慣以後,我再開始培養下一個,直到上面的十三條我全部做到為止。因為先養成的美德會對下一個美徳的培養有益,所以我就以此為依據把它們按上面的順序排列。之所以要把節制放在第一位,是因為它能培養我冷靜的頭腦,保持思維的清晰。為了時刻警惕舊習慣的死灰復燃和無休無止的引誘試探,獲得冷靜的頭腦和清晰的思維就變得十分重要,這樣的美德養成以後,沉默寡言就成了自然而然的樣子。我不僅想增進自己的美好品德,與此同時,我還想學習更多的知識,我認為在與人交談的時侯用耳朵比用嘴更能增長知識,所以我準備改掉我當時性格中正形成的愛好喋喋不休、開玩笑的習慣。這樣的習慣只能讓我跟輕浮的人做朋友,所以我把沉默寡言放在了第二位。在我養成了第二項和第三項美德以後,我覺得我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完成我的閱讀計劃。當我有決心後,我就有更加堅定的決心來實現其他的美徳了。儉補和勤勉能帶給我財富和產業,促使我還清剩餘的債務,讓我更加容易實現誠懇和公正。然後,依照畢達哥拉斯在他的「金詩篇」中所說,我認為每天都有必要檢驗,所以我又想了以下的方式來進行考查。我做了一個小本子,每頁寫上一個美德。每頁都用紅筆畫七行,每一行代表一星期的每一天,所以每一行寫上代表星期幾的字母。然後用紅線把這些直行分成13條橫格,每一個橫格的最上方寫上代表每一個美徳的一個字母。在橫格所對應的直行裡,我會標上一個小黑點,表示我在檢查當天的美德情況時發現的問題。我決定每個星期著重注意一項美德,每項美徳輪流。這樣,在第一周的時候,我著重關注節制並且避免任何極其微小的過失。其他的美徳則像平常一樣對待,只在每天結束時記下過失。所以,如果在第一周時,我可以使寫「節制」的那一行沒有黑點,那麼我認為我的這一美徳就得到了強化,而與它對立的壞習慣就被削弱了。這樣的程度就足以讓我轉移注意力到下面的項目,努力做到下周過後前兩行都找不到黑點。照這樣的計劃一直到最後一項,整個過程可以在13周內完成,一年可以循環4次。就像一個人給一個花園除草,企圖一次完全消滅所有的野草是不現實的,這超過了一個人的能力範,但是他可以在一定的時候集中精力對付一個花壇,可以除完第一個之後再著手下ー個。我希望能驕傲地在表格上看到自己品德的不斷進步,我一步步地清除著橫格中的黑點,到最後,循環了幾次以後,在13周一個循環的篩選檢査後,我就能欣慰地看到一本乾淨的冊子了。班傑明.富蘭克林用著高度的堅守與執行能力,來履行他的13種美德,但他又在自律的前提下,開始了孜孜不倦的奮鬥。
下面,讓我們看看富蘭克林的日常生活:
清晨5:00——7:00起床,洗漱,穿衣,向全能至善的上帝禱告,規劉一天的工作,安排當天的側重點;繼續現在在做的事情,吃早餐。
早上8:00——11:00工作
正午12:00——13:00讀書,核查帳目,吃午餐。
下午14:00——17:00工作。
傍晚18:00——21:00整理東西。吃晚飯。聽音樂,其他娛樂活動或閒聊。核査當天做的事
晚上22:00——凌晨4:00睡覺。
這就是偉人富蘭克林每天的日常生活,這樣的作息時間,並不僅僅是堅守了一年半載,而是持續了一生的生活習慣毫不動搖的人生秩序。就像愛迪生所說的一樣:所謂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富蘭克林的行動又驗證了所有偉人都不可或缺的共性——努力,超越常人的努力。在富蘭克林身上,永遠散發著無限的魅力,這樣的魅力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個偉人,而是因為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從平凡人變成了偉人,同時也用行動和努力讓自己成為了多方面的天才甚至是完人,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有和很多很多,
比如:
1,他從艱難的條件下成長起來,並且輟學,成為了一個印刷工。在他17歲時,他又離開波士頓獨自去費城闖蕩,到後來又通過一系列的努力,開印刷廠,文具店,成立北美第一圖書館,聯合消防,做出一系列的發明創造等等,這些所有的跡象中,都提現著富蘭克林永不屈服的精神和不斷向上,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就是這樣的精神,是他不斷開發了自己的潛能,讓自己達到了新的高度。而這種不斷激發潛能,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不應該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奮鬥的方向嗎?
2,在富蘭克林的經歷中,還有一種東西貫穿著他的一生,那就是——學習,永不停止的學習。看到富蘭克林的經歷,我們不乏看到:他在很早的時候就輟學了,為了彌補學業上的不足,富蘭克林養成了閱讀書籍和自學的習慣,並且他將閱讀書籍當成了自己一生的習慣和準則。他從青年時代開始,就孜孜不倦的閱讀各類書籍,到後來的人生裡,富蘭克林依舊堅持閱讀大量書籍,以此來彌補自己知識上的欠缺。就是這種持之以恆的閱讀精神和不停地學習,富蘭克林自學成才,學會了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和拉丁語。並且,他通過大量的閱讀和學習才做出了一系列的發明和創造。從富蘭克林的經歷足以說明,自我的學習和堅持閱讀書籍,對一個人顯得如此的重要。因為自我不斷的學習和閱讀的積累,將讓人與人之間造成思想與格局的巨大差異,而這,也得拉開人與人之間距離的重要一步。
3,縱觀富蘭克林的人生歷程:從一個普通人到後來慢慢成為一個富有的人,再到最後做出《獨立宣言》成為一個偉大的人物,我們必須看到一點:每個偉大的人物也是慢慢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沒有人天生就是偉人,也沒有人可以一步成就偉大的事,凡事總有一個過程。你想要得到榮譽,你想要達到一定的境界,就必須要走一段艱難的路程,不是每個人都能走過得去的,只有少數人才能昂首扛過去,只要扛過去,你就能海闊天空,就能傲視群雄,這種人就是英雄,就是強者!
最後,關於《自律的典範一富蘭克林》一書,以簡練的語言描寫了富蘭克林精彩、傳奇的一生。讀者通過閱讀可以深入了解一個偉人高瞻遠矚、勤奮務實、低調自律的品格。尤為重要的是,富蘭克林用個人經歷告訴人們:「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地超越自我。」值得大家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