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學生,教師要有所作為

2020-12-05 中國教育新聞網

以生為本,是耳熟能詳的教育「名言」。而教師要讓學生真正「站立」在課堂中央,讀懂學生是根本前提。

讀懂學生的天然稟性,「不要以為自己教了,學生就會學」。學生坐在教室裡,就一定在學嗎?許多時候,教師只是在激情地教,但學生並沒有真正學進去。教師首先要明白學生想學什麼、能夠學什麼,目標太難或太簡單,過程太死板或太無趣,都無法調動學生的情感與思維,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學。因此,教師的作用是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有目標、有興趣、有動力地學習。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創設多種活動培養學生的能力,是衡量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基本原則。

讀懂學生的已有經驗,「不要以為學生學了,他就會懂」。學生在學習時,往往需要一個順應、同化的過程。課堂上,教師要靜下來思考:教學目標距離學生的現有水平有多遠?給時間讓學生思考、分析了嗎?練習、消化了嗎?有些課堂,學生還沒來得及學習、交流,教師就急切地給出結論或展示自己的「作品」,這樣的學習是膚淺的。「學習金字塔」告訴我們,「聽講」類的學習是低效的,而「小組討論、實際演練,教授他人」才是有效的學習,後者正是因為延長了學習的過程、融入了學生的已有經驗,才真正促進了學生的理解與消化。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慢下來,不要急於將結論告訴學生,真正的獲得是主動求知而非被動告知。教師的作用就是搭建學習的支架,讓學生會學。語文素養的提升,是一個「學—習—悟」的螺旋上升過程,融入已有經驗的學習,是避免虛假學習的核心原則。

讀懂學生的真實需求,「不要以為學生懂了,他就會用」。語文學習,理解是為了運用,運用又可以促進更深層次的理解。從理解到運用到底有多遠?似懂非懂之時,不能運用;沒有平臺之際,無須運用;缺少方法之練,不會運用。教師的作用在於聚焦需求,讓學生能用。以學生的需求為根本出發點,以發展語用能力為價值取向,設計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親歷親練,通過「言—意—言」的反覆循環達成語感、情感、美感三位一體,這種教學就是言意共生的閱讀教學。真正的運用有三個衡量指標:深度思考、全局理解、靈活運用。可以說,「學以致用」是學生的需求,「言意共生」是課堂的境界。

基於兒童經驗,關注兒童視角,探索兒童世界,是優秀教師的必備品質。有時,我們不能迴避應試,但可以巧妙地換種方式面對應試;我們不能逃避分數,但不可以眼中只有分數。在教學過程中,當教師站在學生立場,師生就是一個學習共同體,這樣的「教」才能促進學生真正的「學」。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兒童的特點,樹立「少即是多」的理念,提倡「極簡」教學,簡單清爽的線條、簡明得體的語言、簡要管用的點撥,促進學生的自我建構,形成終身學習的關鍵能力。

教師要為學生的一生服務,「教」就是為了「學」,讀懂學生就是讀懂了課堂的密碼,讓學生樂於學習、學會學習、學以致用,讓學習真實發生,才能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必備品格。

(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棠湖外國語學校語文特級教師)

《中國教師報》2019年03月06日第4版 

相關焦點

  • 教師對學生非認知技能影響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unsplash廣義水平上,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教授學生那些使其成為有所作為的人所需要的技能。國家或區域往往會基於政策目的,來對教師的質量進行評價,對教師質量的評價不應只關注於教師對那些能夠被標準測驗衡量的技能的影響,更應該關注教師對學生整體的影響。C.Kirabo Jackson在What Do Test Scores Miss?
  • 小學高年級美術,教師要如何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小學美術教師,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名字,說出來別人的反應就兩個字:很閒。沒錯,的確很閒,一周十五六節課,上完課學校要搞的活動都有美術老師的工作,加上教研活動,還有個人成長的一些參賽活動,工作的確挺「輕鬆」的。
  • 上海交通大學劉西拉教授為學生講授《讀懂中國》課程,「中國系列...
    從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級講師陳果,到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高級教師陳明青,這兩位都姓陳的女老師昨天(18日)作為滬上學校的發言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可以說,總書記給我們上了一堂兩小時的『思政課』,真是大大增加了底氣、提升了士氣。」
  • 在新課程標準下,要建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
    因此,教師應該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營造開放的教學氛圍。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創造各種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使學生能夠進行自我探索、體驗內化的學習習慣。2 巧妙運用任務驅動,引導自主探究學習在新課程標準下,要建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探究知識的能力。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通過精心設置課堂教學任務,巧妙地將教學內容融入任務,讓學生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操作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從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這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滿足了新課程改革和發展的實際需要。
  • 志遠小學英語組全體教師進行集體教研活動
    12月1日下午,志遠小學英語組全體教師齊聚綜合樓三樓會議室,進行了熱烈而卓有成效的集體教研活動。英語組現有任課教師十餘人,在張帆組長的帶領下,課堂教學認真高效,教研氛圍濃厚,已經成長為一個積極奮進,有所作為的優秀集體。
  • 功利學生與浮躁教師的可怕化學反應
    現在的教育,大多已是謀生獲利的手段,學生如此,教師自然也不例外。學生讀書的目的,大多是為了獲得專業的技能,方便以後找工作,教師教書也只是一門職業,教給學生知識以獲得報酬,閒暇之餘,出書講座的也不少。  這無可厚非,只好都做好了自己本職工作,就不該受到太多的詬病。
  • 教師體罰學生至吐血?後真相時代的輿論反轉
    訂閱NewMediaLab 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 本期作者 奶油蛋糕收藏家 本期關鍵詞 輿論反轉 |後真相時代 | 媒體把關人 日前,廣州市方圓實驗小學一名教師涉嫌體罰學生致其吐血事件備受關注
  • 教師在教學過程安排上,注意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
    教師要平等地對待學生,無論其創造性大小,都應具有發自內心的對學生關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盡責的美好情感,才會促使學生內心產生積極效應,轉化為創造性和內驅力。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構造知識體系框架,在知識框架的每一個構造處設立一些問題。通過對歷史的思考,學生會產生學習歷史的欲望,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
  • 女教師因體罰學生被解除職務 曾給學生下跪道歉
    會上,五華區教育局向區內各學校的教職工發出警示:務必遵守「教師十不準」,舉一反三,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工作。據通報,當事老師李萍被解除校內一切職務,昆三十中則在五華區教育系統內被通報批評。  昨天,本報熱線接到多位讀者打來的電話,絕大多數都是為李老師鳴不平的。
  •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樞紐:教師和教學法
    教師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樞紐,但在現實中,能擔此重任的教師卻不多。這與教師自身不具有批判性思維有關,但更多與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意識相關。當我們觀察現實會發現,教師對批判性思維的誤解或不了解會在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過程中產生不利影響。比如,教師知道理性、開放是批判性思維的特點,也知道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到底指什麼?很少有人能回答。與此同時,教師對教學法的認知往往停留在淺層次。
  • 北外教授:讀懂「經濟學人」說明英語很牛?
    最近一條微博說,國內英語教育界流傳一個說法,即讀懂「經濟學人」和「金融時報」的文章說明你的英語很牛,並歡迎大家討論。我的評論說:這個話題有三個問題:一是,英語牛不牛的標準是什麼?二是,我在北外幾十年沒有聽說這個說法,北外也算是國內英語教育界一部分吧,此說法似乎不能成立。第三,英語專業很多,各種書籍報刊也很多,為什麼單挑出這兩種經濟方面為標杆?
  • 初中教師資格證感知運算階段的學生特點
    初中教師資格證感知運算階段的學生特點 http://www.hteacher.net 2020-10-17 10:1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用「心」做一名有追求的思想政治課教師
    北京市首批中小學正高級教師,北京市特級教師,現任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副校長。近32年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她的課通過「讓學生有話能說、有話可說、有話會說」走進了學生的心靈。王蘋和政治教研組的教師通過教學改革,一起建構了學校政治課課程文化。她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兩次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巾幗之星等多項榮譽稱號。被中組部、教育部評選為第三批「萬人計劃」教學名師,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培」專家。
  • 教師集體服軟,如何教出「站立的學生」?
    我們先來回放一下事件:教師發有償補課廣告被處理2020年寒假放假前夕,灤州市第一中學張姓教師妻弟李某欲辦高中輔導班求其幫忙宣傳,張姓教師為其在自己的微信群發送了一條招生信息,學校對此事進行了細緻地調查,並對張姓教師進行了嚴肅地批評教育,令其寫出深刻檢查。張姓教師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其妻弟也取消了辦班計劃。
  • 青年教師要讀的一本厚書、一本大書、一本薄書是什麼?
    我記得有一次教師節,主持人請一位老教師對青年教師提一點要求,老教師說:「今後,青年教師要讀好教育那本厚書,讀好學生那本大書,讀好教師自己的那本薄書。」所謂厚書就是因為教育是樹人的,重要;大書——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你得研究學生;自己薄——要不斷地提高,讓這書從薄變厚。當時散會的時候,包括咱們區裡的幾位領導,大家都在背,要讀懂那本厚書、那本大書、那本薄書!
  • 學生、教師、課本?
    杭州語文教師郭初陽也看過那篇作文,覺得它「不僅是對把老師比喻成園丁不滿,更多是對機械、教條的教育不滿」。他不喜歡現有的語文教材,於是自己編了一份教材,選的都是完整的名家作品。郭初陽相信,優質的文章和教師得當的引導,語文課堂也可以變得非常迷人,學生覺得「過癮」,而不是「乾巴巴、度日如年」。
  • 第一次做老師要注意什麼?老教師:不要對學生太負責!為什麼
    但現實中,有些老教師卻會勸新教師不要太負責,這是為什麼呢?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位老教師的分析,供大家參考。1、太負責的老師會引起家長的反感負責的老師每天會監督孩子的學習情況,積極和家長聯繫,讓家長一起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好處,但是很多家長不理解,覺得老師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 長春一女教師出軌學生爸爸,借給學生補課「送貨上門」,長達四年
    舉報   文/海盜君  標題:長春一女教師出軌學生爸爸
  • 2015教師招聘《教育學》學生與老師專項練習題匯總
    【】1.學生的本質屬性(1)學生是具有發展潛能和發展需要的人(2)學生是教育的對象2.學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中小學生是在國家法律認可的各級各類中等或初等學校或教育機構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在教育領域中,中小學生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權利,如身心健康權、隱私權、受教育權等,並受到學校的特殊保護;作為學生,在教育過程中,中小學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權、公正評價權、物質幫助權等。當然,學生負有接受教育和管理的義務。
  • ...的階段性特徵——基於對學生、教師、教務人員問卷調查的實證研究
    此次大規模在線教學告訴我們,既要重視教育技術的短期和「應急」力量,更要重視教育技術的長期和「常態」力量。這也意味著想要取得全方位的「成功」,不僅要適應新的教學技術,更要轉變觀念、提升服務能力、掌握新的策略,或者說要為一個「重新開始」做好各種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