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過沈騰拍的《夏洛特煩惱》這部電影,對電影中的一個門衛大爺印象深刻,也是之前網上非常火的段子,看書馬冬梅,合書馬什麼梅?
這就是我們死記硬背的一個缺陷,那就是用死記硬背的方法背東西的時候,你會感覺你所背的很多材料長的都很像,這裡我就幾個比較簡單的例子:
在背誦英語單詞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英語單詞長得非常相似,但是它們的意思卻天差地別,比如cup杯子、cap帽子這兩個單詞是長的非常像的2個單詞,如果單純死記硬背的話,頂多是抄幾遍或者大聲讀出來c.....u....p.....杯子,c.....a.....p.....帽子,這種對我們記憶的加深效果是很弱的。
但是如果你會圖像記憶法的話,你會發現我們拆分聯想出來的畫面,它們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很容易進行區分。
比如cap這個單詞我把它拆分成c(手張開虎口形狀),ap(安排首字母開頭),再聯繫起來,戴帽子的時候手張開虎口抓帽子安排在頭上,這樣我們就能記住這個單詞帽子了。
cup杯子這樣拆分成c手抓,u像杯子,p像杯子旁邊的耳朵,這樣我們就像手抓起杯子喝水,就自然而然就記住這個單詞了。
在中文學科背誦當中,像這種類似的案例就更多了,舉個最簡單人名的例子吧,比如王國軍和王義軍,這兩個名字是不是非常接近,只有一個字是不一樣的,如果單純死記硬背的話,其實對於你自己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區別,但是用圖像記憶的話,它們之間就會形成巨大的差別。
王國軍我們可以聯想成一個王國的軍隊,比如我們看的一些電視中的一個國家的軍隊,這樣在腦海裡就會形成一個明顯的圖像。王義軍這個名字可以諧音成王被一下將軍了,可以聯想出一個下象棋的場景,這樣的話這兩個圖像就有明顯的差別,這樣記憶之後就不容易產生混亂了,所以用圖像記憶比死記硬背要記憶的更牢固。
那如果說背誦問答題這些內容比較多的內容的話,用死記硬背產生記憶混亂的狀況就更多了,比如馬克思主義的內容、馬克思主義產生的背景、馬克思主義的影響......這些內容產生的記憶混淆就更多了,所以沒有好的方法在回憶的過程中就更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