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和「費曼學習法」(附記憶軟體清單)

2020-11-29 什麼值得買

前幾天在微博上發了潼潼的背單詞計劃表,是閱讀老師按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安排的。

潼潼按照這個來背單詞也有一個半月了,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之前沒太重視遺忘曲線的原理之前,單詞總是背完幾天後就忘記了不少,如果要把所有的單詞都每天重新過一遍也不現實,有了這表格就能夠很清晰安排每日進程了。

這個表格網絡上應該早就有不少,大家可以瞎子使用。

發完微博才知道羅羅前些天好像也自己整理了一個類似表格用來讓孩子背古詩(她當時不知道網絡上其實有),其實原理是一樣的,都是按照遺忘曲線的理論來。大家如果要背誦其它內容,也可以把每天內容框裡的文字改改就能用了。

老師發表格時說的使用方法

評論裡還是有不少朋友問這個遺忘曲線的原理,以及到底具體怎麼用,那索性咱們就來好好聊聊有關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內容,以及繞不開的有關「學習」和「記憶」的話題。

全文乾貨,別嫌枯燥~

要讓孩子記住所學知識,需要做三件事

認知心理學中對人的記憶與遺忘有詳盡的講解,但大多枯燥難懂。找到一張圖片給大家看看,可以簡單地說明大腦中的「記憶」是咋回事。

如果想要對這些概念有一個入門級的了解,可以去看看那部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電影中那些閃著不同顏色的記憶球就是工作記憶(又叫做短期記憶)。還記得樂樂和憂憂被意外發射到的那間儲藏室嗎?那就是長期記憶所在的區域。

到了晚上,萊莉睡著以後,記憶球會通過一條真空管道,被發送到儲藏室,變為長期記憶。隔段時間就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來清理儲藏室,一些沒有用的記憶球,會被扔進垃圾場慢慢變灰。另一部分記憶球會一直呆在儲藏室,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消失。

這個過程,就叫做遺忘。當然,並不是所有我們經歷的事物都會形成短期記憶,還有一些可能基本上會被直接忽視掉。

由此可見,要想讓孩子記住所學的內容,必須要保證三件事:

老師講的知識要先進入短期記憶:只有集中精神,傾注了注意力,才能讓「所聽、所看」進入短期記憶。

與時間對抗,不讓記憶球消失:方法就是我們開頭提到的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制定的複習計劃。

形成了短期記憶之後,別被儲藏室的「工作人員」清理:我們需要弄明白大腦是怎麼選擇要記住什麼的。

今天,咱們先來說說怎麼幫孩子做好後兩件事,首先來聊開頭提到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怎麼幫孩子複習才能記得牢?

一百多年前,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通過實驗,發現了人類的遺忘規律,繪製了這條著名的關於人類記憶的曲線。

這條拋物線為我們揭示了人們初次學習新知識後的遺忘速度:

48小時之內,將遺忘掉70%左右的內容

剩下30%則會以緩慢的速度被慢慢遺忘

所以要想減少遺忘,把記憶球存入長期記憶,就要在「特定」的時間內進行複習。

其實,複習這件事,哪個學生都會做。但很多人,都是課後複習下當天所學的內容,然後等到考試前再集中突擊複習一下。這樣做一來臨時抱佛腳工作量太大,二來許多知識早已「還給了老師」。而依照艾賓浩斯的理論,在特定的時間來安排複習內容,則會記得更牢。

就拿潼潼背英語單詞的這個計劃表為例,每天的新單詞量在10個左右。每天學完新單詞後,需要在當天12小時左右進行一次複習。

潼潼最近一個多月背的單詞

然後,第一天學習的這些單詞,需要在1天後(第2天)、2天後(第3天)、4天後(第5天)、7天後(第8天)、15天後(第16天)、30天後(第31天)重新進行複習;第二天學習的新單詞,需要在第3天、第4天、第6天、第17天、第32天重新進行複習,以此類推……

觀察計劃表格,我們會發現,對於舊知識的複習,並不需要每天完全過一遍,複習的間隔也會根據遺忘的速度而逐漸加大。基本上這個複習的周期,是剛剛好要忘記前幾天學過的單詞時,又幫助孩子加深一遍印象。

每天複習時對那些記得很牢的單詞就沒必要多次重複了,只複習不熟練的、不會的就可以了。其實不光是背單詞,背古詩、背定義和概念、教孩子認字、記拼音,都可以用這種周期來複習。

網絡上也有不少學霸,根據遺忘曲線制定了各種各樣的複習計劃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多搜一搜,找來借鑑一下。

除了自製表格,我們還可以藉助一些可以自主導入複習內容的記憶軟體,依據遺忘曲線,通過一定的算法來幫助孩子們制定複習計劃。

以下幾款軟體大家可以試一試:

Anki

SuperMemo

記乎

前兩款軟體由於可操作性特別強大,所以用起來也比較複雜,第一次使用的人也許會因為操作上摸不著頭腦而被「勸退」。但其實,在網絡上搜一搜攻略,一旦你弄明白了如何操作,這兩款軟體對於不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學習知識來講,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而第三款「記乎」雖然開放性比前兩個略低,但因為卡包商城有大量的知識庫可以自動導入,降低了操作難度,可能用起來更「省勁」和「方便」一些。

為什麼孩子能記住動畫片,卻記不住課堂知識?

前面我們說過,我們的大腦裡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來清理記憶球。那麼到底該清除哪些,留下哪些呢?「工作人員」的選擇標準又是什麼呢?

這裡面的關鍵點,在於大腦的一項活動:思考。認知心理學認為: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

在《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一書中,作者指出:「大腦認為,如果你不經常思考一件事情,你可能不會需要再想它,所以可以丟棄;如果你真的在想一件事,以後你可能還會從同個角度思考它,大腦就會選擇記住它。」

所以,只有思考過的信息才會留在長期記憶中。也就是說,孩子記住了動畫片可能是因為他看的時候一直在思考,而那些課堂的知識只是聽老師講了一遍,並沒有好好思考或者做更深入的理解,才導致記不住。

這也就提醒了我們,根據遺忘規律掌握了科學的複習周期,也不能算萬事大吉,還要掌握理解與複習的正確方法,才是根本。

在《認知天性》一書中,作者反覆強調,學習的本質是解決好下面兩者之間的關係:

知識鏈:需要我們把學習內容串聯成環環相扣的知識鏈條記憶結:需要我們在知識鏈條上打牢一個個屬於自己的記憶烙印,以幫助我們快速地檢索和準確地提取所學的內容。由此可見,真正的學習,是對知識和信息的調取和運用。不論是形成鏈條,還是打結,都不是依靠死記硬背和填鴨式學習能滿足的,必須要求我們要把所學的內容理解、內化。

學習金字塔與費曼學習法:能教會別人,才是對知識的真正理解

如果想要把知識記得牢需要建立在理解之上,那有什麼好方法,能幫助孩子們內化所學知識呢?

在「學習金字塔」理論和費曼學習法中,都提到了一點,那就是:能教會別人,才是對知識的真正理解。

學習金字塔是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最早由美國學者愛德加戴爾在1946年發現並提出。它用金字塔圖表形象顯示了,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才是最高效的:

聽講、處在塔尖的學習方式,是最為傳統,也是最為我們所熟知的一種。老師在課堂上講,孩子們在下面聽。但這種方法的學習效率是最低的,兩周以後的學習內容只能留下5%。閱讀用這種方式學習,比如通讀一遍課本,兩周以後學習內容可以保留10%。視聽、用聲音+圖片或者影像方式進行學習,兩周以後學習內容可以保留20%。討論、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習,兩周以後學習內容可以保留30%。實踐、通過「做中學」的學習內容留存率在75%。教授給他人、把所學的知識,用自己的話講給別人聽,這種方法可以讓我們記住90%的學習內容。通過金字塔圖表,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當學習時加入了討論、操作和講解這些方法,實際上是在融合我們的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用場景化的體驗加深我們對知識和概念的理解和記憶。

這樣,孩子就由一個被動學習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而費曼學習法的精髓,也同樣強調要將所學的概念或者知識,講給一個外行聽。

如果你能給外行講明白,那就說明你自己真正理解了所學的內容。和金字塔最底層知識留存率最高的方法相一致。

這兩個學習方法也幫我們解開了一些疑惑,比如那些平時看上去很注意聽講,但不願意參與課後討論、不願意回答問題的孩子,他們的學習效果為什麼其實並不會很好。

正因如此,我們在幫助孩子進行複習時,除了按照「遺忘曲線」來合理制定計劃外,也要注意讓孩子進行有效的輸出。

前兩天我們提到的康奈爾筆記法《記筆記=抄板書?提前教娃get學霸們的科學筆記法,讓娃日後學習更高效~》其實就算是一種輸出。對課堂內容的提煉和總結,也就相當於讓孩子用自己的話把所學內容「講一遍」。

此外,我們還可以讓孩子在複習時,給我們講一講老師課堂的內容,講一講書中的例題。

潼潼學校的數學老師就一直這樣要求,每天都要讓孩子們回家之後給家長講題;潼潼在上的數理思維課的課後作業也一直都有「小老師視頻」,讓孩子們錄製自己講題的視頻,也是要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們理解和記憶都更深刻。

當然,「費曼學習法」並不僅僅是針對一些理解型的知識,就算是那些只需要機械記憶的東西,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加深理解和記憶。

就拿背單詞來說,如果能在記單詞時更多思考單詞的相關含義,找到更多的例句、文章,再講給別人聽,肯定要比死記硬背的效果好的多。

好啦,最後再來總結下這篇文的要點~讓孩子記住所學的內容,必須要保證三件事:

老師講的知識要先進入短期記憶

與時間對抗,不讓記憶球消失

形成了短期記憶之後,別被儲藏室的「工作人員」清理

而要做到後兩點,需要我們:

根據遺忘的規律,制定複習的周期和計劃善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要把所學的知識,經過真正的思考,達到理解和內化根據「學習金字塔」和「費曼學習法」,能給別人講明白的知識,才叫真知識。當然,任何一種學習方法都只是工具,需要我們在實際的學習中去不斷磨合,找到合適自己的操作方式。畢竟,孩子在低年級階段,最重要的不是超前學知識,而是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專注睡眠科學、中西教育、親子閱讀、旅行遊玩、兒童心理、自我成長、好物評測、品質生活等話題。

相關焦點

  • 高效記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渴望擁有哆啦A夢的「記憶麵包」?究竟真的是自己太笨了,還是沒有掌握好學習的方法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有關記憶的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由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
  •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他用無意義音節(由若干音節字母組成、能夠讀出、但無內容意義即不是詞的音節)作記憶材料,用節省法計算保持和遺忘的數量。並根據他的實驗結果繪成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
  • 艾賓浩斯記憶曲線
    法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1850—1909)在1885年發表了他的實驗報告後,記憶就成為心理學實驗研究的最多領域之一。艾賓浩斯有一個實驗結果繪成的圖表,就是有名的「艾賓浩斯曲線」。過了20分鐘,把相同的內容再重複一遍時,縮短了約580秒,用百分比表示則稱省時率,即20分鐘後的省時率為58%,與此相反,遺忘率是42%……這條曲線表明,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識記後的短時間內遺忘得較快,以後逐漸慢下來,一個月之後的後的省時率大約為20%。
  • 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記憶的遺忘是有規律性的
    生平與評價赫爾曼·艾賓浩斯1850年出生於德國波恩附近一位富商的家中,17歲時在波恩大學學習歷史和語言學。從1875年到1878年,他在英國和法國之間旅行、學習和教書。在英國期間,他受到英國聯想主義的影響;在巴黎的一家二手書店裡,他買了一本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綱要》,受其啟發,他開始實驗性地研究記憶。
  • 2018考研英語:背單詞就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18考研的孩紙,你還在為背單詞而苦惱嗎?各種方法使不上力?新東方網考研頻道特此推薦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背單詞,好不好用,你試試就知道:   什麼是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 遺忘曲線——揭秘人類記憶存儲的奧秘
    文/元小元人類遺忘曲線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注意到有些人記憶事物的能力和記憶的時間遠超常人如何利用遺忘曲線學習呢有人研究了Hermann Ebbinghaus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並有針對性的制定了減少遺忘的措施。
  • 快速記憶---艾賓浩斯記憶法的具體形式
    有很多人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只注重了學習當時的記憶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學習的記憶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單純的注重當時的記憶效果,而忽視了後期的保持和再認,同樣是達不到良好的效果的。空間在信息的處理上,記憶是對輸入信息的編碼、貯存和提取的過程,從信息處理的角度上,英文的第一次學習和背誦只是一個輸入編碼的過程。
  • 教你火遍世界的記憶方法!
    教你火遍世界的記憶方法!我們在學習生活中,總有需要記憶的知識,尤其是文科性質學科,需要記憶的東西尤為繁複,更讓人頭疼的是英語單詞的記憶,反反覆覆總是忘!讓人崩潰!其實,早在1885年,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就提出了關於記憶的科學認識,並繪製了一條表現人類記憶遺忘規律的曲線,即大名鼎鼎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此曲線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人體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循序漸進的直觀描述,單詞、短文記了又忘?教你火遍世界的記憶方法!
  • 艾賓浩斯智能教育:你知道有關記憶的秘密嗎?
    怎樣高效記憶單詞、學習英語,真是一門大學問,也是教育界一直在研究的課題。如果你是個重視孩子學習的家長,或者是自己參加過四六級託福雅思考試,你一定聽過這個人:艾賓浩斯。艾賓浩斯的研究表明,遺忘速度的快慢與間隔時間的長短關係密切:人類輸入的信息在經過人的注意過程的學習後,便成為了人的短時的記憶,但是如果不經過及時的複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就會遺忘,而經過了及時的複習,這些短時的記憶就會成為了人的一種長時的記憶,從而在大腦中保持著很長的時間。
  • 不是你娃不聰明,簡單有效諾獎大師費曼學習法:快速逆襲不是夢!
    這裡給大家推薦「費曼學習法」,號稱是終極學習法。最大特點:一是簡單、二是有效,哲爸認為是抓住了知識學習的核心,值得一試。費曼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除了自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還培養出非常多優秀的學生。有位加拿大青年,參照費曼學習方法,用一年時間自學完成了 MIT(世界牛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大學設置四年的 33 門計算機科學課程,而且他的GPA成績總是在A和A+之間。你說這個方法厲不厲害。下面就具體地講一講費曼學習法。
  • 愛因斯坦:世界公認的最好學習法——費曼學習法,2步教你掌握它
    他被稱為「老師的老師」,一般的老師教給學生知識,而費曼卻教會學生們如何學習。費曼不僅在物理上有所成就,在教育方面也有卓越的成績,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費曼學習法。認真了解下面的內容,2步教你掌握費曼學習法!什麼是費曼學習法?
  • 早起背書,你的記憶力不一定配合你(後附艾賓浩斯30天計劃表)
    這類研究起始於1894年,在漫長的百年中,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生理學家不斷地進行著對人學習模式的豐富和完善,希望對影響學習方式的元素能有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從而更好地應用於教育中。直接比較記憶力的實驗各種各樣。
  • 用費曼學習法,讓孩子從「講書」開始
    而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費曼學習法",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一:備受推崇的費曼學習法理察費曼,美國物理學家,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由他提出的費曼學習法受到了教育領域的認可,並且被廣泛的應用。二:費曼學習法,提高知識留存率美國國家實驗室研究證實,不同的學習方法方式,內容在我們大腦中的留存率是完全不同的,從聽講到現場示範,這一部分被稱為被動學習,而從討論到教別人,這一部分被稱為主動學習。
  • 巧用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幫娃提高記憶力,五次滾動複習法好用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記憶是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漸趨淡忘,對很多人來說,明明剛學過的東西,過兩天可能就忘得差不多了,這是大家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可以說,遺忘是學習中最常見的現象,也是大人和孩子在學習記憶上的共同「敵人」。
  • 心理學告訴你:我們該如何學會記憶和遺忘「上」
    記憶有時候會辜負我們,我們經常會遇到想要回憶的東西卻無法在頭腦中再現,比如學習的知識定義、聚會時一個人的名字。同時有些想要遺忘的人或事物卻久久不能忘懷,比如一段悲傷的過往。記憶的內容是多元的,是多元化形式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
  • 孩子記憶力差,忘得快,三招教你快速培養孩子的記憶力
    1、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著名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遺忘會在學習之後馬上開始,最初遺忘速度非常快,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逐漸變慢。因此,遺忘是有規律可循的,遺忘的趨勢是先快後慢。2、記憶還會受到新、舊信息的影響詹金斯提出的幹擾抑制說認為,遺忘是因為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的幹擾所致。先前學習內容對後來學習內容的吸收會造成幹擾,後來學習也會對先前學習的記憶產生幹擾。
  • 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告訴你答案
    這樣即便學會了知識,也沒有任何意義,知識是拿來用的,但你都無法讓他們長久地印刻在腦海裡,就更別提怎麼去運用了。為什麼孩子將學到的知識遺忘得這麼快?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提出過「遺忘規律」,就是他以無意義音節為材料,依據保持效果,繪製了遺忘曲線,即「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 阿爾法腦波音樂、費曼技巧,疫情期間,學霸的私房學習秘訣
    定好每月目標和每日計劃,有了目標和計劃,你會更加專注。2、為你的目標和計劃設定好時間預算,這樣做可以有效增強你的時間觀念。3、當你被別人打斷的時候,你可以問一下自己:我是不是一定要這樣做,如果不必要,那就堅持做你手頭的事情。
  • 費曼學習法,比爾蓋茨,賈伯斯,谷歌推崇的學習心法
    其實這個父親用的就是費曼學習法。用自己的語言把學到的知識點教給他人就是費曼學習法。學後教就是費曼學習法,看似簡單,為何會有如此神奇的威力?一切還是要從費曼開始。他人的提問和反饋可以讓你查漏補缺,傳授過程中,你也許會遇到很多尚不可解的問題,這個就是你的盲區,它會促使你對知識進行迭代升級。費曼就是把知識從複雜回歸簡單,費曼學習不是降低思維,而是升維思維,只有對一個知識點有更高維的理解,才能為他人傳道受業解惑。
  • 遺忘與時間之間存在函數關係
    赫爾曼·艾賓浩斯是德國的實驗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認為人們對常用的文字已經形成了大量的聯想,再用來研究記憶,不夠準確。比如「太陽」一詞,我們可能跟「月亮」、「光明」等聯繫起來,並且可能通過這些詞語線索進行聯想然後再記憶。於是他自創了無意義音節,即用字母無規則地組合而成、不具備任何意義的單詞來作為實驗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