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是不是還在為「昨天記的單詞今天就忘了」而苦惱?渴望擁有哆啦A夢的「記憶麵包」?究竟真的是自己太笨了,還是沒有掌握好學習的方法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有關記憶的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由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人體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循序漸進的直觀描述,人們可以從遺忘曲線中掌握遺忘規律並加以利用,從而提升自我記憶能力。該曲線對人類記憶認知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
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他用無意義音節(由若干音節字母組成、能夠讀出、但無內容意義即不是詞的音節)作記憶材料,用節省法計算保持和遺忘的數量。 並根據他的實驗結果繪成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
設初次記憶後經過了x小時,那麼記憶率y近似地滿足
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很快並且先快後慢。觀察曲線,你會發現,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後,如不抓緊複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有人做過一個實驗,兩組學生學習一段課文, 甲組在學習後不複習,一天後記憶率36%,一周後只剩13%。乙組按艾賓浩斯記憶規律複習,一天後保持記憶率98%,一周後保持86%,乙組的記憶率明顯高於甲組。
所以,老師一直強調的課後要及時複習,是有科學依據的。但是,僅僅是及時複習還不夠,還要定時複習,按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規律,複習的幾個時間點主要可以參考下面的計劃:
第1天、第2天、第4天、第7天、第15天、 第3個月
只要童鞋們能按照這個步驟進行,很多知識點可以記得很牢靠。高中短短三年,幾乎每門學科都有大量的知識點要記憶,沒有科學的方法,不僅效率低,而且費時費力,要知道,高中就是和時間賽跑!值得注意的是,童鞋們千萬不要有這種錯誤的觀點:一看就會的知識我肯定不會忘記!看似簡單的知識也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你腦海中慢慢模糊的,千萬不要「被自己騙了」。
最後還是強調一下:貴在堅持!貴在堅持!!貴在堅持!!!
註: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
學習中有什麼疑惑的或者想吐露心聲的,都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喔新加入的小夥伴如果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戳個人信息中的「查看歷史消息」,瀏覽之前推送的消息喔(⊙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