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和感謝您分享和轉載,同時請註明出處,謝謝。
翻譯:米飯
原文標題及作者信息:
Lesson #2: The algorithm to remember anything efficiently,Scott Young, April 2017
嘿,朋友們,這是關於高效學習的一套系列課程的第二部分。
Hermann Ebbinghaus【赫曼·艾賓浩斯】或許可被稱為世界首位實驗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出生於1850年,他花費多年用他自己的記憶做實驗。他的實驗有讓他自己記誦一些沒有意義的音節,像是「DAK」或者「YAT」,然後看他稍後是否能回想起。
正是從這個研究中,艾賓浩斯首次發現了遺忘曲線。
遺忘曲線是記憶的指數式衰減曲線。在一項記憶形成之後短時間內,它高度容易被遺忘。然而,如果一項記憶挺過了最初的時期,遺忘就會越來越慢。
然而,艾賓浩斯發現,隨著多次曝光,每個音節都保留了越來越長的時間。每一次重複的曝光都加強了記憶,減慢了遺忘曲線的衰減。
使用過閃記卡片學習的學生們可能對這項發現更為熟悉。越是頻繁向你自己展示一張閃卡,你對它的記憶就越來越好。那就是為何閃記卡片對於記誦的效果如此好。
在離艾賓浩斯接近一個世紀後,一位波蘭的程式設計師及研究者,Piotr Wozniak將艾賓浩斯的工作正式轉化為一個他稱之為SuperMemo(超級記憶)的實踐算法。這種算法應用了遺忘曲線的基本見解:記憶會指數式衰減,並且重複的白光能增強這個曲線。
這個算法優於閃記卡片之處在於,通過計算遺忘的函數,比起你已經掌握的內容,Wozniak的程序可以向你更頻繁地展示你尚未掌握的內容。通過這麼做,你可以保持相當於數萬張閃記卡片的記憶——這是在傳統手段之下冗繁到不可能之事。
這個算法是間隔重複軟體的誕生。隱含在此類軟體背後的理念,包括我使用的名叫Anki的開源軟體,就是把遺忘曲線中的複雜之處拿出來並將其自動化。現在,你可以精準地專注於你需要學習的內容,而不僅是翻閱隨機的閃記卡片或者筆記來學習。
如何使用這個算法
Anki是免費又方便的,不過有兩大障礙阻止了人們使用它。這真是可惜,因為這個算法在它能發揮作用的領域可以無比高效。
第一個阻礙是技術上的。Anki是一個新軟體,所以有時得花費一點練習才能學會如何創建新的閃卡牌組或者創建並查看卡牌。這是一個可以理解卻也容易克服的擔憂。有很多關於Anki的教程,我相信大多數人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學會如何使用這個程序。比起你用這個軟體可以節省下來的時間,那可是少得多了。
第二個障礙是學習。大多數人在開始使用Anki的時候,包括我自己,都傾向於預製好的Anki牌組。這沒問題,對於人們已經做好並分享了出色Anki牌組的領域是好事,但是對大多數你發現這個應用程式能起作用的學科,並沒有預製的牌組可供學習。
這意味著你真的應該製作你自己的卡牌。不幸的是,製作好卡牌本身就是項技巧,而學習要比簡單地使用這個軟體花費更長的時間。儘管有著這樣的障礙,相對於能夠為事實密集型的學科維持浩瀚的記憶存儲這樣的終生好處而言,這樣的投入同樣是微不足道的。
Supermemo(超級學習)的主頁上有一個很棒的關於製作優秀的閃記卡片的策略清單: https://www.supermemo.com/en/articles/20rules
在此,我將補充一些我自己的策略來使閃記卡片的創建更順暢,而不是重複那些出色的觀點:
1. 把問題和答案做得儘可能簡單。一句話好,幾個字更好。
冗長的問題和答案在寫進這個程序時要花更長的時間,每次你複習時也要花更長的的時間。這些累積起來,會使得冗長的卡牌花費3-5倍的時間,相比更為簡潔措辭的版本。這條建議的附加好處是,它還能讓問題和答案更簡單,防止混淆擾亂記憶。
2. 每天做一次閃記卡片
如果你在課堂上學習,你每天應該努力花費10-15分鐘時間把你的材料轉化成閃記卡片。 如果你閱讀或是用其他方式使用你自己步調的材料,你或許應當更進一步,把你的筆記直接記成閃記卡片的形式。等待不僅搶奪了你額外的複習時間,還會增加你在閃記卡片上拖延的可能性。
附贈建議:如果你覺得創建卡片的過程有點難於操作,你或許應該用Excel記筆記,分成問題和答案兩列,事後再導入文件。
3. 積極地刪除卡片並降低你的leech門檻
【Leech:願意為螞蟥,比喻佔便宜者。這裡我個人理解指的應該是Anki應用程式中的一個功能,把反覆出現但是難以記憶的卡片推後。希望有使用過Anki的讀者指正。】
以我的經驗,大多數事後,一個卡片不能被恰當地記住,是因為它寫得很糟。問題不清不楚,答案太過複雜,或者你試圖記住某個你還一知半解的東西。這些的結局都是浪費時間。
解決方案很簡單:積極地刪除卡片。我修改過我的iphone版設置,來讓「暫停卡片」成為快捷鍵之一。如果我記錯了一張卡而且我不喜歡它,我就點擊停用。我還把我的leech門檻從8次調低到了3次,這將自動停用那些我經常忘記的卡牌。之後你還是可以在你的卡片圖書館裡再次訪問和重寫你的卡片。
誰應該使用這個算法?
之前,我對於將這個方法應用到學習概念性科目方面表達過疑慮。然而,儘管我認為它可能對於某些學習任務勉強適合,我意識到只有極少數人過度使用了這個算法,而有99%的學習者從來沒聽說過它。
於是,我將論證更多地使用Anki是大多數學習者都應該做的。如果說那將導致某些用戶在某些學科中稍稍過度使用,對於讓人們熟悉這個強大而又未被充分利用的學習工具而言也只是小小的代價。
不過,還是有某些人是我認為能從應用這個算法格外受益的:
1. 學習事實密集型學科
歷史、法律、生物、藥學以及語言類,都有著大量的細節要記憶。間隔重複使得高效記憶成為可能。我在學習中文和神經解剖學時用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的中文卡牌組在高峰期有超過16000張卡片。
2. 掌握通常沒有被記住的有用細節
在很多情況下,有更強的記憶力都會是個有競爭力的優點。想想在社會科學方面的學術研究。你被期望知道和理解成千上萬篇論文的結果。比起其他方法,使用Anki可以幫助你更快地記住那些作者、日期和大致的結論。
3. 補充概念型學科
我看到很多人成功使用過的第三個策略是作為那些本身並非事實密集型的學科的補充,通過創建一個事實的框架基礎來增加知識。一個好的案例就是程式語言。你可以使用這個工具來記住新語言的語法,給你更大量的函數和命令來協助發展編程技巧。
今天就開始使用Anki
今天課程的行動很簡單:下載Anki並創建你的第一張閃記卡片。
你是否正有一門正在學習的學科想要用這個工具來記憶並沒有關係。現在就讓你自己熟悉這個程序更好,這樣你陷入需要記誦的事物的泥沼中時,你將會想起來使用這個算法。
以上就是今天的課程。下節課我將探討我在MIT挑戰期間用來高效學習的日程表。
Hi, 上周文章中提到我通過了軟體設計師考試,收到了大家熱情的祝賀,非常感謝!只不過很抱歉的是,以前我也提過,微信公眾號的設定是超過48小時後我就無法回復大家的消息了,因此沒有來得及一一回復給各位。
這次的文章中Scott給我們介紹了一個很好的免費軟體,但是實際執行起來可能有困難,因為他推薦的軟體是英文的。但是我相信閃記卡片這種學習方法大多數讀者並不陌生,尤其是用來學英文的。我本人就是通過在地鐵上用這類軟體背單詞積累了詞彙量 :)
歡迎各位推薦好用的APP和分享自己的學習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