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曲線——揭秘人類記憶存儲的奧秘

2020-11-29 元小元樂園
文/元小元

人類遺忘曲線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注意到有些人記憶事物的能力和記憶的時間遠超常人,他們的學習能力也非常贊,只要是學習過的東西基本上都能記憶很長的時間,可是自己明明很努力的看甚至背誦,默念,嘗試去理解為什麼還是會很快忘記呢?

咱們今天不是談《最強大腦》中的天才是如何對信息進行編碼,實現快速記憶的能力怎樣練就,因為這種方法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去刻意練習從而增進功力。

今天我們只是把一些乾貨拿出來進行分析和討論,它比較適合大多數人,也可以適當的改變目前的學習習慣,在生活和工作當中更好的利用它,從中得益。

本人經過理解想用自己的話總結一下,希望能給大家幫助。

直接上乾貨,首先我們來看一幅圖:

圖片/網絡

首先,我們來認識下發明這個圖的牛人,他叫Hermann Ebbinghaus赫爾曼艾賓浩斯,是一位德國的心理學家,終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研究人類的記憶規律。

他的兒子就是傑出的新康德哲學家Julius Ebbinghaus朱利葉斯艾賓浩斯。

父子倆都在各自的領域為人類作出了重要貢獻,當然,今天我們不談他兒子,因為哲學這門課太深奧了。

Hermann Ebbinghaus艾賓浩斯是他那個時代最重要的心理學家之一,他是第一個用科學的實驗過程花了大量的時間來研究記憶在大腦存儲的能力的人。

他把自己當作一個實驗對象,並開始嘗試測試自己的能力。方法是通過創建一組2300個包含3個字母的毫無意義的單詞來記憶,例如「zof」。

他選擇這些單詞的目的是找出他能夠記住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或沒有相關性的信息,並在一年的時間裡,以不同的時間間隔測試了對這些單詞的回憶。

過了好多年,上面的圖形成了。這個圖官方稱作:Forgetting curve 遺忘曲線。

它闡述了人類在接收到信息之後如果置之不理,這些記憶是如何丟失的:他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最開始的20分鐘之內遺忘的速度最快,1小時候之後已經忘掉了50%的內容,1天以後已經忘掉了80%,之後速度有所減緩,1個月以後只剩20%,幾個月之後只剩2%~3%,甚至完全不記得發生了什麼。

如何利用遺忘曲線學習呢

有人研究了Hermann Ebbinghaus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並有針對性的制定了減少遺忘的措施。

看下圖:

圖片/網絡

來分析下這個圖:

橫軸是時間,縱軸是記憶的內容佔總內容的百分比。紅線是遺忘曲線,綠線是記憶曲線。

這麼一說大家就明白了,從其中可以發現幾點:

1. 第一次你接觸到的信息如果置之不理很快就忘記。例如讀了一首詩歌,第二天就忘了。

2.然後過了1個小時,你已經忘了50%,這時候儘快進行第1次review複習,記憶的內容重新恢復到了100%,這時候你會發現遺忘曲線神奇的發生了變化,降低的速度沒有那麼快了,也許這次複習,能堅持1周才會忘記。

3.過了2-3天,進行第2次review複習,這時候你也許還記得60%~70%的內容,經過複習之後記憶內容重新滿血復活達到100%,這次,也許能堅持1個月。

依次類推,間隔更長的時間,複習5次之後,相信這輩子都不會忘了。這是真的,這輩子都不會忘了。

相信如果掌握了人類的遺忘的規律也就掌握了如何長久記憶的能力。這種辦法可以用來幫助我們背單詞,記憶文檔,考試複習,學習專業知識等所有需要記憶的地方都有莫大的幫助。

總之,我已經付諸行動了,你呢?

相關焦點

  • 高效記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渴望擁有哆啦A夢的「記憶麵包」?究竟真的是自己太笨了,還是沒有掌握好學習的方法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有關記憶的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由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
  • 記憶等於多大硬碟?探人腦存儲的奧秘
    當人類利用科學技術向宇宙深處探索時,一場旨在發現人類自身奧秘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人類對大腦的研究由來已久,吸引了多少人前赴後繼,但至今對人類大腦的奧秘的研究仍未有一個被較為認可的結果。大腦這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東西,到底隱藏了多少秘密?
  •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他用無意義音節(由若干音節字母組成、能夠讀出、但無內容意義即不是詞的音節)作記憶材料,用節省法計算保持和遺忘的數量。並根據他的實驗結果繪成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
  • ...教你「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和「費曼學習法」(附記憶軟體清單)
    前幾天在微博上發了潼潼的背單詞計劃表,是閱讀老師按照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安排的。潼潼按照這個來背單詞也有一個半月了,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之前沒太重視遺忘曲線的原理之前,單詞總是背完幾天後就忘記了不少,如果要把所有的單詞都每天重新過一遍也不現實,有了這表格就能夠很清晰安排每日進程了。
  • 筆記|C6 記憶 之四、長時記憶 & 五、遺忘 & 六、內隱記憶和外顯...
    四、長時記憶(一)長時記憶的含義長時記憶是指信息經過充分的和一定深度的加工後,在頭腦中長時間保留下來。這是一種永久性存儲,它的保存時間長,從1分鐘以上到許多年甚至終生;容量沒有限制;信息的來源大部分是對短時記憶內容的加工,也有由於印象深刻而一次獲得的。
  • 如何學習:揭秘大腦學習原理,探尋記憶存儲真相
    ,探尋記憶存儲真相10種顛覆常識的學習方法告訴你何時學、在哪學、怎麼學,才能輕鬆又高效!……●揭秘大腦學習原理,探尋記憶存儲真相,10種顛覆常識的學習方法,讓你在同樣的時間,學得更快,記得更牢!給你一套很爽的高效學習法,不論你是需要記住化學公式、決心學一門外語,還是要為下一場考試備戰,亦或是掌握一門樂器甚至練好投籃技術,也不論你是十幾歲的學生還是早已身陷職場,這本書都能讓你如獲至寶,成就你的終身學習力。
  • 艾賓浩斯記憶曲線
    記憶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漸趨淡薄,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感受。但是到底在什麼條件下記憶才淡薄的呢?它有什麼規則可循呢?
  • 你三四歲前的記憶去哪裡呢?人類的幼年記憶為什麼會丟失?
    記憶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它是人類進行思維、想像等活動的基礎,這些記憶信息存儲在大腦神經元間的突觸。人類的記憶可以分為瞬時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眾所周知,人類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不斷遺忘,這個記憶遺忘規律可以用一條曲線表示出來,被稱作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這種記憶遺忘規律就是針對成年人的長期記憶而言的。這種長期記憶又可以分為陳述性記憶和非陳述性記憶。
  • 科學研究發現,人腦記憶存儲潛力巨大
    人腦的記憶存儲容量有多大?這是一個老話題了。根據此前的研究,有科學家認為人腦的存儲容量大約為1TB,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應該有100TB。人腦雖然不是自然界中最大的,但卻是最發達的。在人類的進化史中,人類的腦容量一直在增加,現在已經接近1500毫升了。腦和大腦,所代表的含義是不同的。大腦只是腦人腦的一部分。腦是思維意識的本體,位於顱腔內,大腦只是腦的一部分,此外還包括間腦、小腦和腦幹。大腦是中樞神經系統中最高級的部分,具有存儲處理信息的能力,運動、感覺、語言和情緒都是由它處理的。
  • 科學研究發現,人腦記憶存儲潛力巨大
    根據此前的研究,有科學家認為人腦的存儲容量大約為1TB,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應該有100TB。 人腦雖然不是自然界中最大的,但卻是最發達的。在所有哺乳動物中,人腦佔身體的比例最大。人腦雖然只佔了身體重量的2%,卻消耗著20%的能量。在人類的進化史中,人類的腦容量一直在增加,現在已經接近1500毫升了。
  • 2018考研英語:背單詞就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新東方網考研頻道特此推薦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背單詞,好不好用,你試試就知道:   什麼是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
  • 短時記憶的奧秘
    短時記憶對信息的保持時間大約為一分鐘、作為三級記憶系統的中間環節。短時記憶是信息從感覺記到長時記憶之間的一個中間階段。其功能是暫時地存儲信息,以使信息進人長時記憶。一、短時記憶的編碼方式及影響編碼效果的因素短時記憶的編碼方式可以分為聽覺編碼和視覺編碼。人們通過研究語音相似性對回憶效果的影響,證實了語音聽覺編碼方式的存在。
  • 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記憶的遺忘是有規律性的
    在英國期間,他受到英國聯想主義的影響;在巴黎的一家二手書店裡,他買了一本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綱要》,受其啟發,他開始實驗性地研究記憶。這個機會深深地影響了他的生活和當時新心理學的發展。1885年,他出版了《記憶》一書,該書後來成為實驗心理學中的經典著作,使他出名。
  • 心理學告訴你:我們該如何學會記憶和遺忘「上」
    記憶有時候會辜負我們,我們經常會遇到想要回憶的東西卻無法在頭腦中再現,比如學習的知識定義、聚會時一個人的名字。同時有些想要遺忘的人或事物卻久久不能忘懷,比如一段悲傷的過往。記憶的內容是多元的,是多元化形式的經驗在人腦中的反映。
  • 記憶是怎麼產生的?如何和遺忘作鬥爭?
    因此,拉希裡認為即便是最簡單的記憶,也需要整個大腦神經的協同配合。理論3:個體記憶由神經元內核糖核酸的分子結構承擔。瑞典神經生物化學家許頓在訓練小白鼠走迷宮和改變使用左右爪習慣的實驗中發現,隨著學習的進程,鼠腦中有關神經細胞的RNA含量明顯增加,其分子結構也有所改變。因此,識記的內容可能存儲與腦神經元核糖核酸分子的化學結構之中。與記憶相對的,就是遺忘。
  • 淺析人類兩種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
    記憶是人類一種重要能力為了更好地讓大家理解記憶系統,我們將記憶分為兩種:第一種工作記憶;第二種長期記憶所謂第一種記憶「工作記憶」,主要是指人類大腦對於正在處理的信息進行瞬時及有意識加工的這部分記憶。在之前科學界,科學家們普遍認為人類的工作記憶一次性只能容納7個記憶單位或者組塊。
  • 解讀《英文單詞記憶的終極奧秘》
    「流行英語詞彙書」的七宗罪(1)太厚:那麼多需要記憶讓人氣餒,要之作甚?假設以出國留學為目的,託付或者雅思,詞彙量累計2100頁以上,假設每天記憶10頁,需要210多天。如果考慮到遺忘需要重新記憶,這個時間需要翻7倍。而且即便您看完了,還沒有接觸真正的英語聽說。國人學習單詞效率之低,亦可由此看出。
  • 1995年考研英語閱讀第五篇解析—本文是關於記憶和遺忘方面的文章
    另一條思路假設人的記憶存儲系統儲量有限,它專門通過遺忘來提供適應之靈活性。In this view, continual adjustments are made between learning or memory storage (input) and forgetting (output).
  • 記憶的遺忘特性告訴了我們什麼?
    人類有著記憶的能力自然也有遺忘的本領,就像人會吸氣自然也會呼氣。人不能沒有呼吸,也不能沒有記憶與遺忘人的記憶是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等等記錄在自己的大腦中,這些記憶或許是圖像,或許是文字,或許是影像,也或許是一種情感,但是不論它是什麼,在大腦中的記錄都變成了一種感覺,或是清晰到明白是那些文字的感覺
  • 從倫理學視角看記憶和遺忘
    雖然記憶和遺忘通常是道德評價的對象,但令人驚訝的是,記憶和遺忘在倫理學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探究。我們習慣將讚揚和指責與記住和遺忘相對應,但並不意味著這種做法就是適切或正當的。有關記憶的倫理學考察了將讚揚和指責對應於記住和遺忘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