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遺忘曲線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注意到有些人記憶事物的能力和記憶的時間遠超常人,他們的學習能力也非常贊,只要是學習過的東西基本上都能記憶很長的時間,可是自己明明很努力的看甚至背誦,默念,嘗試去理解為什麼還是會很快忘記呢?
咱們今天不是談《最強大腦》中的天才是如何對信息進行編碼,實現快速記憶的能力怎樣練就,因為這種方法不是所有人都有時間去刻意練習從而增進功力。
今天我們只是把一些乾貨拿出來進行分析和討論,它比較適合大多數人,也可以適當的改變目前的學習習慣,在生活和工作當中更好的利用它,從中得益。
本人經過理解想用自己的話總結一下,希望能給大家幫助。
直接上乾貨,首先我們來看一幅圖:
首先,我們來認識下發明這個圖的牛人,他叫Hermann Ebbinghaus赫爾曼艾賓浩斯,是一位德國的心理學家,終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研究人類的記憶規律。
他的兒子就是傑出的新康德哲學家Julius Ebbinghaus朱利葉斯艾賓浩斯。
父子倆都在各自的領域為人類作出了重要貢獻,當然,今天我們不談他兒子,因為哲學這門課太深奧了。
Hermann Ebbinghaus艾賓浩斯是他那個時代最重要的心理學家之一,他是第一個用科學的實驗過程花了大量的時間來研究記憶在大腦存儲的能力的人。
他把自己當作一個實驗對象,並開始嘗試測試自己的能力。方法是通過創建一組2300個包含3個字母的毫無意義的單詞來記憶,例如「zof」。
他選擇這些單詞的目的是找出他能夠記住對他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或沒有相關性的信息,並在一年的時間裡,以不同的時間間隔測試了對這些單詞的回憶。
過了好多年,上面的圖形成了。這個圖官方稱作:Forgetting curve 遺忘曲線。
它闡述了人類在接收到信息之後如果置之不理,這些記憶是如何丟失的:他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最開始的20分鐘之內遺忘的速度最快,1小時候之後已經忘掉了50%的內容,1天以後已經忘掉了80%,之後速度有所減緩,1個月以後只剩20%,幾個月之後只剩2%~3%,甚至完全不記得發生了什麼。
如何利用遺忘曲線學習呢
有人研究了Hermann Ebbinghaus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並有針對性的制定了減少遺忘的措施。
看下圖:
來分析下這個圖:
橫軸是時間,縱軸是記憶的內容佔總內容的百分比。紅線是遺忘曲線,綠線是記憶曲線。
這麼一說大家就明白了,從其中可以發現幾點:
1. 第一次你接觸到的信息如果置之不理很快就忘記。例如讀了一首詩歌,第二天就忘了。
2.然後過了1個小時,你已經忘了50%,這時候儘快進行第1次review複習,記憶的內容重新恢復到了100%,這時候你會發現遺忘曲線神奇的發生了變化,降低的速度沒有那麼快了,也許這次複習,能堅持1周才會忘記。
3.過了2-3天,進行第2次review複習,這時候你也許還記得60%~70%的內容,經過複習之後記憶內容重新滿血復活達到100%,這次,也許能堅持1個月。
依次類推,間隔更長的時間,複習5次之後,相信這輩子都不會忘了。這是真的,這輩子都不會忘了。
相信如果掌握了人類的遺忘的規律也就掌握了如何長久記憶的能力。這種辦法可以用來幫助我們背單詞,記憶文檔,考試複習,學習專業知識等所有需要記憶的地方都有莫大的幫助。
總之,我已經付諸行動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