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ID:aichip001)編 | 董溫淑
芯東西6月30日消息,最近,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設計了一種特殊的手套,通過結合更加靈活便宜的傳感器和人工智慧算法,將美國手語實時轉換成英語語音。
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自然·電子學》期刊上。研究人員希望,這為使用手語的人能提供一種能更加自如與他人交流的簡便方法,同時也能幫助更多人自主學習手語。
據研究人員介紹,現有手語翻譯可穿戴設備大多比較笨重,佩戴舒適度較差。
相比之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發的美國手語翻譯手套由輕質、價格低廉、耐久、有彈性的聚合物製成,並且配備了通過沿著五個手指方向延伸的細長傳感器。
這些傳感器由導電紗線製成,既十分靈活又價格低廉,能精確捕捉用戶手部動作,繼而將其轉換為電信號。
然後,這些代表著單個字母、數字、單詞和短語的電信號被傳送到佩戴在手腕上的電路板,電路板再將電信號傳遞到智慧型手機中,最終手機App用定製的機器學習算法,以大約每秒一個單詞的速度,將這些電信號「還原」為它們所代表的語音。
為了驗證算法的準確性,研究人員邀請4位使用美國手語的失聰人士對手套進行了測試。由於美國手語中還包含一些面部表情,研究人員也在測試者的眉心和唇側粘上了傳感器。
測試時,佩戴者將每個手勢重複15次。該系統成功識別出660個符號,其中包括26個英文字母和數字從0到9。
目前,研究團隊已經申請了這項技術的專利。但在實現商用目標之前,這個系統還需增加詞彙量和提升翻譯速度。
文章來源:TechXpl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