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M的這項AI技術,可幫助預測老年群體的孤獨感
研究人員使用人工智慧準確預測了聖地牙哥縣當地某高級住宅社區居民的孤獨感問題。根據研究人員在《美國精神病學雜誌》上發表的文章,他們使用的AI方案能夠使用自然語言處理(NLP)與機器學習,對語音中表達的情緒與情感進行分類。
-
智慧型手機APP可利用內置加速度傳感器實現語音竊聽!隱私如何保護?
沒有人會想到電影《竊聽風雲》中的情節會在你我的身上上演現實版:智慧型手機APP可在用戶毫不知情時,利用手機內置的加速度傳感器實現對用戶語音的竊聽,且準確率達到90%。我們使用智慧型手機還有沒有隱私可言?有沒有有效的防禦方式?
-
谷歌驗證碼系統被破解 機器語音驗證準確率高達85%
美國馬裡蘭大學的四位研究員開源了一個名為UnCaptcha的工具,能夠破解谷歌的驗證碼系統ReCaptcha,其進行語音驗證的準確率高達85%。與眾多驗證機制一樣,早期的ReCaptcha系統通過數字驗證碼進行識別,以此確保操作方是人類而非機器人。但是,2012年一個谷歌研究團隊幾乎百分之百破解了其文本驗證碼系統。
-
智能翻譯機逆襲,智能語音技術起了什麼作用?
智能語音技術經年之後的不斷完善,尤其是隨著語音識別準確率的不斷提高,基於智能語音技術的智能硬體紛至沓來,除了智能音箱一再受眾人追捧外,智能翻譯機也悄然逆襲,併入這條快車道。
-
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來辨別老年人的孤獨程度
在新概念驗證論文在線發表在9月24日,2020年在美國老年精神病學雜誌》上,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來分析自然語言模式(NLP)老年人孤獨的辨別度。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不同人群的孤獨感在上升,尤其是那些最脆弱的人群,如老年人。例如,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 San Diego)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住在獨立老年人住宅社區的85%的居民報告說,他們有中度到嚴重程度的孤獨。這項新研究還集中在獨立的老年居民身上:80名參與者的年齡在66歲到9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83歲。
-
百度上線英語語音輸入功能識別準確率高得驚人
據了解,Facemoji輸入法更新的人工智慧英語語音輸入功能操作簡易快捷。用戶只需輕觸鍵盤上的話筒按鈕,即可進行英文語音輸入。隨著用戶講話,語音內容將實時、準確地呈現在手機屏幕上,還能根據斷句自動添加標點符號。
-
智能語音產業觀察:翻譯機成新落地場景 各巨頭爭相入局
21世紀經濟報導 楊清清 北京報導導讀「智能語音目前最實在落地的場景便是翻譯,如果產品確實能夠做好的話,市場空間很大。」賽迪顧問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向陽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甚至,有智慧型手機廠商還專門推出主打翻譯功能的手機。「智能語音目前最實在落地的場景便是翻譯,如果產品確實能夠做好的話,市場空間很大。」賽迪顧問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向陽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不過現在許多產品性能並不足夠穩定,效果也不太突出,仍有待進一步改進。」
-
高準確率以後,進階中的語音輸入體驗?
「準確」是廠商對於語音輸入的預期,也是持續重點優化的方向;在這10年間,各大輸入法廠商公布的語音輸入準確率越來越高,那麼在目前這種高準確率的輸入體驗下,用戶對於語音輸入還有哪些更高的要求,這將是廠商未來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本文中,我們就聚焦語音輸入用戶,一起來深入探討用戶為什麼使用語音輸入,用戶在什麼場景中使用語音輸入,以及他/她心目中的語音輸入應該是什麼樣子。
-
語音轉錄神器,靈雲智會打造智能高效的會議系統
但真實情況往往是會後即忘,無據可查,落實打折扣。 造成會議淪為「形式主義」最重要的一項原因就是信息的丟失。傳統會議,與會人員只能通過現場筆記或者調聽會議錄音以手動錄入的方式將與會議內容記錄下來,一但走神就會造成內容獲取的缺失,且無法追溯。 語音識別等人工智慧技術的出現,從根本上了解決這一問題。
-
國內智能語音行業分析報告
一、智能語音簡介智能語音是人工智慧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語音識別、語義理解、自然語言處理、語音交互等。當前,人工智慧的關鍵技術均以實現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為目標。「校正」,進一步提高識別的準確率。語音合成(TTS)1)語音合成概述語音合成,又稱文語轉換(Text to Speech)技術,能將任意文字信息實時轉化為標準流暢的語音並朗讀出來,相當於給機器裝上了一個嘴巴,它涉及到聲學、語言學、數位訊號處理、計算機科學等多個學科技術,是人工智慧信息處理領域的一項前沿技術,解決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將文字信息轉化為可聽的聲音信息。
-
美研究人員利用WiFi信號隔牆監測心率 準確率99%
美研究人員利用WiFi信號隔牆監測心率 準確率99% 2014-06-30 13:48:25一些穿戴式設備也依賴WiFi來傳送信息,谷歌眼鏡也是如此。不過除了上網,WiFi還能幹些什麼?不知道這個問題,各位讀者有沒有考慮過。而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就在這方面動起了腦筋。 據MIT官方網站近日刊登的消息稱,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全新系統Wi-Vi,可以利用WiFi信號追蹤移動的人體,即使那人在一堵牆之後。
-
可辨別性取向的人工智慧引發爭議,專家稱應用需符合倫理道德
據美國NBC新聞9月13日報導,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經過開發人工智慧未來可通過分析人的臉部照片來判斷這個人的性取向。
-
智能質檢優化實踐:召回率和準確率,哪個更重要?
「非正則」質檢方式通過引入深度學習算法模型,能夠更好地利用上下文語義來判斷一個句子是否命中了質檢項,顯著提升找全率(術語「召回率」)和找準率(術語「準確率」)。同時,由於深度學習算法模型對訓練數據量有要求,因此「非正則」方式更適合目標通話量較多的質檢項,而目標通話量過少的質檢項,無法訓練出好的算法模型,需要繼續使用「關鍵詞+正則」的方式。
-
「孤獨感」最新研究:或因年齡而異 無通用辦法減少
中新網北京8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茫茫人海、芸芸眾生之中,每個人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會感受到孤獨的滋味,該如何正確看待孤獨感?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成年人的孤獨感或因年齡不同而不同,而且,也沒有一種人人通用的辦法來減少孤獨感。
-
中國最值得關注十大人工智慧公司 以BAT領銜
人工智慧美國發展了幾十年,如今掀起來一股前所未有的人工智慧熱潮,眾多企業熱衷於人工智慧領域,以及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從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到物聯網的延伸,那麼作為支撐物聯網應用的後端服務的人工智慧技術,是物聯網時代最核心的一環。萬物互聯時代下的人機互動模式上,一定得依託於圖像與語音,其圖像識別和語音識別核心是人工智慧作為支撐。
-
阿里開源自研語音識別模型 DFSMN,準確率高達96.04%
近日,阿里巴巴達摩院機器智能實驗室開源了新一代語音識別模型DFSMN,將全球語音識別準確率紀錄提高至96.04%。這一數據測試基於世界最大的免費語音識別資料庫LibriSpeech。
-
外媒:百度日本推出AI服務 發布Simeji語音輸入功能
作為全球人工智慧技術的領導者之一,百度正在推動人工智慧應用產品造福全球消費者。據外媒報導,百度日本近日發布了用於流行日文輸入法應用Simeji的語音功能,可以快速準確地將用戶說出的語音轉換為文本,並能自動添加標點。該署名文章對此認為,百度的這一技術已經全面超越了谷歌等競爭對手。
-
出國旅行神器,科大訊飛人工智慧「翻譯耳機」,說英文出中文
基於人類自然語義理解的人工語音助手,也正被推向科技行業的風口浪尖。將智能語音助手與耳機相結合,智能耳機產品如雨後春筍般紛至沓來。小問智能耳機TicPods Free、蘋果AirPods、谷歌Pixel Buds,它們都是通過耳機上的按鍵、手勢或是觸控區喚醒語音助手。相比之下,國內的同類產品在功能要更為「花哨」。
-
韓國開發出可預測新冠死亡率人工智慧技術
韓國一家醫院的研究團隊2日宣布,他們研發出一項預測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的人工智慧技術,希望這項技術有助於醫務人員快速識別死亡風險更高的患者,及時予以治療。資料圖 圖源:新華社《韓國先驅報》3日報導,韓國國民健康保險公團下轄一山醫院研究團隊對1月23日至4月2日期間確診的10237名新冠患者進行多次隨訪
-
當外語學習用上智能語音
英國語音學家吉姆森也提出,學會講任何一門語言,必須要掌握其100%的語音知識,而僅需50%-90%的語法和1%的詞彙就足夠了。由此可見口語和語音在聽、說、讀、寫四項語言基本能力中的重要地位。人工智慧技術極大地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其中智能語音技術作為人工智慧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更多地用於教育領域的語言教學和語言測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