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來辨別老年人的孤獨程度

2020-09-26 以和為貴生生不息

美國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孤獨流行,其特點是自殺率和阿片類藥物使用率上升,生產力下降,醫療費用增加和死亡率上升。

專家們說,Covid-19大流行及其相關的社會疏遠和封鎖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準確評估社會孤獨的廣度和深度是令人畏懼的,這受到了可用工具的限制,比如自我報告。

在新概念驗證論文在線發表在9月24日,2020年在美國老年精神病學雜誌》上,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來分析自然語言模式(NLP)老年人孤獨的辨別度。

「大多數研究使用一個直接的問題『你經常感到孤獨,這可能導致偏見反應由於恥辱孤獨或UCLA孤獨量表不顯式地使用這個詞孤獨,」李資深作者艾倫說,醫學精神病學助理教授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使用了自然語言處理(NLP),一種對表達的情感和情緒進行無偏見的定量評估,與通常的孤獨感測量工具相結合。」

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不同人群的孤獨感在上升,尤其是那些最脆弱的人群,如老年人。

例如,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 San Diego)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住在獨立老年人住宅社區的85%的居民報告說,他們有中度到嚴重程度的孤獨。

這項新研究還集中在獨立的老年居民身上:80名參與者的年齡在66歲到9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83歲。但是,除了簡單地詢問和記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孤獨感量表的答案,參與者還接受了訓練有素的研究人員的採訪,他們進行了更為非結構化的對話,這些對話由IBM開發的nlp理解軟體以及其他機器學習工具進行分析。

NLP和機器學習使我們能夠系統地檢查來自許多個體的長時間訪談,並探索情感等微妙的語言特徵是如何表明孤獨的。人類的類似情緒分析很容易產生偏見,缺乏一致性,需要大量的培訓才能使其標準化。」Varsha Badal,博士,研究第一作者和博士後研究員,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調查結果:

在定性訪談中,孤獨個體的回答時間較長,在回答有關孤獨的直接問題時,表達悲傷的程度也較高。

女性比男性更可能承認在面試中感到孤獨。

與女性相比,男性在回答中使用了更多恐懼和喜悅的詞語。

作者說,這項研究強調了研究評估孤獨和個人對孤獨的主觀體驗之間的差異,基於nlp的工具可以幫助調和這一點。

早期的發現反映了「孤獨語言」如何被用來檢測老年人的孤獨,改善了臨床醫生和家庭評估和治療老年人孤獨的方式,特別是在身體距離和社會孤立的時候。

作者說,這項研究證明了使用轉錄語言的自然語言模式分析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像孤獨這樣的複雜情感的可行性。他們說,機器學習模型預測定性孤獨的準確率為94%。

我們IBM-UC聖地牙哥中心正在探索孤獨與智慧的NLP特徵,這在老年人中呈負相關。語音數據可以結合我們的其他評估的認知、流動性、睡眠、身體活動和心理健康提高我們理解衰老和促進成功的老化」迪利普研究的合著者這樣說,醫學博士,高級副院長健康老化和高級護理和IBM-UC聖地牙哥聯合中心的人工智慧健康生活。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計算湍流
    來源: 蘇黎世 ETH 蘇黎世ETH的研究人員首次通過將流體力學與人工智慧相結合,成功地使湍流建模自動化。 因此,研究人員在模擬中使用模型,這樣他們就不必計算每個細節來保持準確性。在 LES 方法中,解決了大流量結構,所謂的湍流閉合模型佔到更精細的流量和它們與大尺度的相互作用。但是,正確選擇閉合模型對結果的準確性至關重要。
  • 新研究發現,AI自然語言處理也能檢測出「你感到多孤獨」
    孤獨不再只是一個人的主觀感受了,孤獨現在成了一個可以被人工智慧計算出來的東西。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做了一個概念驗證研究,他們發現自然語言處理(NLP)工具可以有效預測「你感到多孤獨」。——在以往,科學家們要麼是直接問出「你感到多孤獨」這種問題,但回答問題的人很有可能因為羞恥等情緒不如實匯報自己的孤獨程度;要麼,科學家們就用UCLA孤獨量表來進行測量,但這份量表並沒有明確提及「孤獨」一詞,所以也未必準確。
  • 研究發現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到孤獨,老來孤獨?
    當人們想到一個處於孤獨狀態的人時,通常更容易想到老年人。但是,根據6月6日《今日醫學新聞》的報導,一項新研究表明,年輕人比老人更容易感到孤獨。最近發表在《個性與個體差異》上的這項研究還指出,在集體主義國家而非個人主義國家的人不太可能感到孤獨,人們感到孤獨的可能性較小,而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到孤獨。
  • 研究人員利用AI發現火星上人類難以辨別的小型隕石坑
    現在,科學家首次利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發現了該隕石的隕石坑。行星科學家表示,在這種精細的天文學研究上使用人工智慧是一個裡程碑。來自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共同開發了發現撞擊坑的機器學習工具。研究人員希望新的AI能夠節省時間,增加發現量。
  • 研究稱人工智慧可從語音來判斷孤獨感,準確率如何?
    根據《albawaba》消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概念驗證研究,研究結果表示,人工智慧可以從一個人的語音中以94%的準確率檢測出孤獨感。研究人員使用包括IBM Watson在內的幾種AI工具來分析關於參與研究的老年人的孤獨感的記錄。通過分析訪談中的單詞、短語和沉默間隙,AI評估孤獨狀況的準確性幾乎與參與者自己完成的問卷調查一樣準確。
  • 「孤獨」藏在大腦默認網絡
    圖片來源:kichigin19  據《每日科學》報導,一項新研究顯示,孤獨者的大腦有一種特徵讓他們與眾不同,而這取決於不同大腦區域的體積變化,以及這些區域在大腦網絡中如何溝通。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  研究人員檢查了英國生物樣本庫中約4萬名中老年志願者的磁共振成像、遺傳學和心理自我評估數據,比較了經常感到孤獨和不經常感到孤獨的參與者的核磁共振成像數據。
  • 老年人的「心病」誰來醫、如何醫?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題:老年人的「心病」誰來醫、如何醫?——「敬老月」裡專家熱議關愛老人心理健康新華社記者田曉航身體機能減退、退休後社會角色轉變、家庭空巢化……一系列現實因素讓不少老年人產生了焦慮、孤獨等不良情緒甚至嚴重心理問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主觀幸福感和自我價值感降低。
  • 你的孤獨都被AI看穿了
    關於是否孤獨這件事,AI的檢測方式可能更具有權威性。最近,美國研究人員利用AI工具分析人類的孤獨指數,準確率達到了94%。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半結構化的訪談,內容主要圍繞以下三個問題:Q1:「您是否感到孤獨,多久會有一次這樣的情緒?Q2:孤獨的感覺是怎麼樣的,心情如何?Q3:為什麼你認為別人會感到孤獨?訪談最長會持續到90分鐘,結束後,研究人員對80位受訪者的語音對話,通過IBM開發的NLP模型(WNLU)和ML工具進行了轉錄、情感分析和量化。
  • 老年人為何會覺得孤獨,問題在老年人自身,看月亮媽媽的勵志人生
    最近一則關於老年人購買保健品的新聞,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高度關注。事件大概是老人大量購買保健品,而自己卻根本沒有使用這些保健品。直到老人去世,自己的女兒才發現老人房中的保健品已經堆成了山。為什麼這些老人熱衷於購買保健品呢?
  • 人工智慧利用神經網絡來控制機器
    人工智慧利用神經網絡來控制機器,或者是人工智慧根據預定的規則來控制機器.人工智慧可以用於搜索,診斷,預測,監控和機器人等諸多方面.人工智慧為人類提供了創造性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不僅能創造出改變,同時還能控制它們.世界對於人工智慧抱有非常樂觀的態度,因為它們讓人類工作變得更加高效.然而,智能的出現時間還很短暫,遠沒有到大眾普遍接受的階段.那麼,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方向到底是什麼
  • 科學家發現孤獨者大腦的標誌性特徵
    一支研究團隊對志願把自己的信息加入英國生物醫學庫的大約4萬名中老年人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數據、遺傳學信息和自我心理評估進行了研究。然後,他們把經常自訴感到孤獨的研究對象和沒有孤獨感的研究對象的MRI數據進行比對。英國生物醫學庫是一個全世界衛生科學家都可使用的開放存取資料庫。
  • 老年人患愛滋病人數上升,「老了就變壞」還是「百年孤獨」
    有人感慨老人「晚節不保」,有人則有疑惑——青年人可能是亂搞感染,老年人是因為什麼?廣場舞成傳播愛滋病重災區?老人們的「百年孤獨」2014年,52歲李先生前往醫院求助。據李先生介紹,他在得愛滋病之前有多名性伴侶。以在廣場跳交際舞的方式結識性伴侶,因為覺得50多歲已經失去使女性受孕的能力,所以不戴保險套。
  • 研究人員將計算機視覺和不確定性融入到機器人假肢的人工智慧中
    研究人員開發了新的軟體,可與現有硬體集成,使穿戴機器人假肢或外骨骼的人能夠在不同類型的地形上以更安全、更自然的方式行走。新框架將計算機視覺融入到假肢控制中,並包含了強大的人工智慧(AI)算法,使軟體能夠更好地考慮不確定性。
  • 老年人孤獨感與精神病症狀加劇有關
    (COVID-19)的傳播至關重要,但是離群和隨之而來的孤獨感可能嚴重損害老年人。巴伊蘭大學和海法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將老年人中基於COVID-19的孤獨感,與暴露於創傷後焦慮、抑鬱和創傷症狀升高的精神症狀聯繫在一起。該發現最近發表在《美國老年精神病學雜誌》上。
  • 當你孤獨時,你的大腦到底在幹什麼?|核磁共振|大腦|孤獨|區域|記憶...
    最近,達特茅斯學院的瑪利亞·曼森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術 FMRI 證實了這一點:當人們報告做「白日夢」時,默認網絡也活躍起來。也就是說,走神或白日空想對大腦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新冠疫情導致的社交疏遠持續之際,對許多人來說,2020 年將是孤獨的一年,而了解與人隔離將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非常重要。
  • OpenAI等機構發布《人工智慧惡意使用》報告,利用AI來犯罪只是時間...
    作者認為,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在開發新應用程式時需要考慮安全因素;如果他們不這樣做,罪犯就會利用這項技術來做惡意活動。這需要決策者與技術研究人員密切合作,調查、預防和緩解人工智慧的潛在惡意用途。當涉及到人工智慧的道德影響時,AI 研究人員和公司已經在思考和承擔相應的責任。已經有成千上萬的人籤署了一封要求強健、有益的人工智慧的公開信。AI 公司也正在通過人工智慧合作夥伴關係(Partnership on AI)開展合作。
  • 利用蝗蟲辨別爆炸物
    據外媒報導稱,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表示,已掌握利用蝗蟲嗅覺系統辨別爆炸物氣味的技術,在機械蝗蟲嗅探炸彈項目上取得重大進展。此項研究是該大學機器昆蟲傳感器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人員希望利用蝗蟲嗅覺系統研發新型生物嗅覺傳感系統,用於爆炸物探測等安全領域。研究人員稱,不同於人類,爆炸物氣味對蝗蟲來說並無特殊意義,所以先要確定蝗蟲能夠嗅探爆炸物氣味。在前期研究基礎上,研究人員通過優化生物感應系統,可探測到蝗蟲面對不同氣味時的神經元放電活動。通過解讀其信息,掌握蝗蟲在不同環境下對不同氣味的反應。
  • 研究發現:細菌可以辨別時間
    以往的研究表明,需要光才能產生能量的光合細菌有生物鐘。但自生非光合細菌是否有生物鐘一直是個謎。據報導,在這項國際研究中,研究人員在非光合土壤細菌「枯草芽胞桿菌」中檢測到自由運行的晝夜節律。研究小組採用了一種被稱為「螢光素酶報告」的技術,該技術添加了一種能產生生物螢光的酶,使研究人員能夠將一種基因在生物體內的活躍程度可視化。
  • 老年人的「心病」誰來醫、如何醫?——「敬老月」裡專家熱議關愛...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題:老年人的「心病」誰來醫、如何醫?——「敬老月」裡專家熱議關愛老人心理健康新華社記者田曉航身體機能減退、退休後社會角色轉變、家庭空巢化……一系列現實因素讓不少老年人產生了焦慮、孤獨等不良情緒甚至嚴重心理問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主觀幸福感和自我價值感降低。
  •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最新研究!孤獨如何改變大腦?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健康老齡化中心的學者,研究了孤獨對身體和大腦衰老的影響,包括它如何增加認知能力下降和患痴呆症的風險。 研究認為孤獨可能通過多種途徑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包括缺乏運動,抑鬱症狀,睡眠不足以及血壓升高和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