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AI自然語言處理也能檢測出「你感到多孤獨」

2020-10-10 科技X

孤獨不再只是一個人的主觀感受了,孤獨現在成了一個可以被人工智慧計算出來的東西。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做了一個概念驗證研究,他們發現自然語言處理(NLP)工具可以有效預測「你感到多孤獨」。

要測量出一個人的孤獨程度可不容易——在以往,科學家們要麼是直接問出「你感到多孤獨」這種問題,但回答問題的人很有可能因為羞恥等情緒不如實匯報自己的孤獨程度;要麼,科學家們就用UCLA孤獨量表來進行測量,但這份量表並沒有明確提及「孤獨」一詞,所以也未必準確。

所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開始開發新的測量工具。據他們說,自然語言處理可以成為一種「對表達的情感的無偏定量測量」。他們招募了80名老年人,每個人都在完成常規的孤獨評測量表後,又參與了一場半結構化的訪談,持續時間長達90分鐘。之後,他們的訪談被一一轉錄,並在IBM開發的自然語言系統的幫助下進行分析。

據報導,該人工智慧系統在預測受試者的孤獨感上準確率高達94%。受試者的孤獨感越強烈,他們回答那些直接問孤獨感的問題的時間就越長。除了檢測受試者的孤獨水平之外,這個人工智慧系統還分析了男性和女性談論孤獨的方式的不同之處。比如,男性在對話訪談中更容易使用表達恐懼和喜悅心情的詞彙,來間接表達自己的孤獨情緒;而女性更容易明確說出「我很孤獨」這件事兒。

研究團隊認為,在下一階段,他們將把其他傳感器數據(如GPS跟蹤和睡眠數據)和自然語言處理的評估相結合,從而更能詳細追蹤到每個個體的孤獨水平來源和變化因素。另外,他們還準備把這個系統運用到更多更多樣化的人群中進行測試,這樣能使得它的準確性得以進一步提高。

如今,自然語言處理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健康研究方面。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系統的發展,其他一些初步研究也發現,僅僅通過分析一個人的自然語言,就可以檢測出精神病、創傷後應激障礙、雙相情感障礙和抑鬱症等病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也建議將他們的研究與臨床診斷相結合:「最終,複雜的人工智慧系統可以實施幹預,通過幫助人們採取更積極的認知方式、管理社交焦慮和參與社交活動等方式來減少個人孤獨感。」

相關焦點

  • 你的孤獨都被AI看穿了
    AI分析談話,檢測孤獨指數一位來自美國IBM Watson實驗室的負責人稱,「自然語言處理(NLP)和機器學習(ML)能夠通過長時間的訪談對話,對表達的情緒和微妙的語言特徵進行無偏量化估計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半結構化的訪談,內容主要圍繞以下三個問題:Q1:「您是否感到孤獨,多久會有一次這樣的情緒?Q2:孤獨的感覺是怎麼樣的,心情如何?Q3:為什麼你認為別人會感到孤獨?訪談最長會持續到90分鐘,結束後,研究人員對80位受訪者的語音對話,通過IBM開發的NLP模型(WNLU)和ML工具進行了轉錄、情感分析和量化。
  • 復旦大學陳俊坤:自然語言處理中的多任務學習 | AI 研習社職播間第...
    公開課回放視頻網址:http://www.mooc.ai/open/course/574?=chenjunkun分享嘉賓:陳俊坤,復旦大學計算機系在讀碩士,導師是邱錫鵬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自然語言處理,多任務學習等。其研究工作曾在 AAAI, IJCAI 上發表。
  • 華人研究團隊推出AI「諷刺」檢測模型,準確率達86%
    AI『諷刺』模型其實,諷刺作為情緒表達的一種方式,是AI情感分析的重點研究方向。情感分析,又稱傾向性分析,或意見挖掘,它是對帶有情感色彩的主觀性文本進行分析、處理、歸納和推理的過程。利用情感分析能力,可以針對帶有主觀描述的自然語言文本,自動判斷該文本的情感正負傾向並給出相應的結果。它有什麼用處呢?簡單舉個例子。
  • 華人研究團隊推出AI「諷刺」檢測模型,準確率達86%
    AI『諷刺』模型其實,諷刺作為情緒表達的一種方式,是AI情感分析的重點研究方向。情感分析,又稱傾向性分析,或意見挖掘,它是對帶有情感色彩的主觀性文本進行分析、處理、歸納和推理的過程。利用情感分析能力,可以針對帶有主觀描述的自然語言文本,自動判斷該文本的情感正負傾向並給出相應的結果。它有什麼用處呢?簡單舉個例子。
  • 聚焦多模態自然語言處理等AI技術,京東智聯雲亮相NLPCC 2020
    近年來,人工智慧 (AI) 在涉及單一模態如語音、自然語言和視覺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單一模態的任務上,如物體識別、語音識別、機器翻譯等,AI 系統在特定數據集上的表現水平與人類相當。隨著單模態人工智慧潛在問題的解決,研究人員意識到更高層次的AI任務往往涉及到跨多種模式的更複雜的信息處理。同時,局限於單一模態的研究往往不能充分利用跨模態信息。
  • 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慧來辨別老年人的孤獨程度
    在新概念驗證論文在線發表在9月24日,2020年在美國老年精神病學雜誌》上,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使用人工智慧技術來分析自然語言模式(NLP)老年人孤獨的辨別度。「大多數研究使用一個直接的問題『你經常感到孤獨,這可能導致偏見反應由於恥辱孤獨或UCLA孤獨量表不顯式地使用這個詞孤獨,」李資深作者艾倫說,醫學精神病學助理教授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
  • 研究發現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到孤獨,老來孤獨?
    當人們想到一個處於孤獨狀態的人時,通常更容易想到老年人。但是,根據6月6日《今日醫學新聞》的報導,一項新研究表明,年輕人比老人更容易感到孤獨。最近發表在《個性與個體差異》上的這項研究還指出,在集體主義國家而非個人主義國家的人不太可能感到孤獨,人們感到孤獨的可能性較小,而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到孤獨。
  • 科普自然語言處理
    已被發現的楔形文字多寫於泥板上,少數寫於石頭、金屬或蠟板上。它研究能實現人與計算機之間用自然語言進行有效通信的各種理論和方法。自然語言處理是一門融語言學、計算機科學、數學於一體的科學。因此,這一領域的研究將涉及自然語言,即人們日常使用的語言,所以它與語言學的研究有著密切的聯繫,但又有重要的區別。自然語言處理並不是一般地研究自然語言,而在於研製能有效地實現自然語言通信的計算機系統,特別是其中的軟體系統。因而它是計算機科學的一部分。
  • 人工智慧與自然語言處理概述:AI三大階段、NLP關鍵應用領域
    ,對自然語言處理在大數據中扮演的角色作了探討。自然語言處理知識表示自動推理機器學習NLP、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之間的區別人工智慧:建立能智能化處理事物的系統。自然語言處理:建立能夠理解語言的系統,人工智慧的一個分支。機器學習:建立能從經驗中進行學習的系統,也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分支。神經網絡:生物學啟發出的人工神經元網絡。
  • 12 種自然語言處理的開源工具
    我還選擇了最有可能用在生產場景中的語言和工具(而不是在學術界和研究中使用),而我主要是使用 R 作為研究和發現工具。我也驚訝地發現 Scala 的很多庫都沒有更新了。我上次使用 Scala 已經過去了兩年了,當時它非常流行。但是大多數庫從那個時候就再沒有更新過,或者只有少數一些有更新。最後,我排除了 C++。
  • 孤獨有多可怕?研究發現:一直一個人生活,真的會孤獨死
    研究發現,如果你一直一個人生活,最終可能會孤獨而死,而不是自然老死。
  • 【超全資源】自然語言處理(NLP)入門學習資源清單(部分資料下載)
    &model=en&cpu=1&cph=0 記得我曾經讀到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回答兩次同樣的問題,那就把答案發到博客上,這可能是一個好主意。根據這一原則,也為了節省回答問題的時間,我在這裡給出該問題的標準問法:「我的背景是研究**科學,我對學習NLP很有興趣。應該從哪說起呢?」
  • Google宣布推出AutoML Vision,自然語言,翻譯和聯絡中心AI
    從本周開始,AutoML Vision是一種圖形拖放工具,可讓用戶利用Google的雲計算後端來訓練自學習對象識別和圖像檢測模型,該工具正在退出alpha並進入公共測試階段。谷歌透露,自1月以來,約有18,000名客戶表示對AutoML Vision感興趣。
  • 一文帶你讀懂自然語言處理 - 事件提取
    數百萬數據源以新聞稿、博客、消息、手稿和無數其他形式發布,因而自動組織和處理就必不可少。隨著神經網絡算法的改進、計算機算力的顯著提升以及大量湧現的理解框架,自然語言處理的能力正被前所未有的探索。其中一個常見應用稱為事件提取,即處理收集蘊藏在文本中的一個階段內發生的事件,自動識別發生了什麼和什麼時候發生。
  • AI閱卷「翻車」 其實是「翻」在了自然語言處理
    AI閱卷系統則涉及到對語言文字的評判,涵蓋很多方面,如語法、語義等,會大量運用到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是人工智慧的一個重要分支,研究利用計算機對自然語言進行智能化處理,基礎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主要圍繞語言的不同層級展開,包括音位(語言的發音模式)、形態(字、字母如何構成單詞、單詞的形態變化)、詞彙(單詞之間的關係)、句法(單詞如何形成句子)、語義(語言表述對應的意思)、語用(不同語境中的語義解釋)、篇章(句子如何組合成段落)7個層級。」
  • 自然語言處理(NLP)中的深度學習發展史和待解難題
    王小新 編譯自 sigmoidal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自然語言處理(NLP)是指機器理解並解釋人類寫作與說話方式的能力。近年來,深度學習技術在自然語言處理方面的研究和應用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技術博客Sigmoidal最近發布了一篇文章,作者是機器學習工程師Rafal。
  • 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主任李航:迎接自然語言處理新時代
    主要研究方向為信息檢索、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本文經李航博士授權發布。人類的語言具有什麼特性?下面是幾位最權威學者的看法。語言是草根現象,它像是維基百科,聚集了數以十萬計的人的貢獻。當人們要找到更好的表達自己思想方式的時候,就發明了術語、俚語、新說法,其中一部分積累到語言中,這就是我們得到語言的過程。
  • IBM的這項AI技術,可幫助預測老年群體的孤獨感
    研究人員使用人工智慧準確預測了聖地牙哥縣當地某高級住宅社區居民的孤獨感問題。根據研究人員在《美國精神病學雜誌》上發表的文章,他們使用的AI方案能夠使用自然語言處理(NLP)與機器學習,對語音中表達的情緒與情感進行分類。
  • 想攻克自然語言處理?你需要這個武器
    但是,僅僅是到這一步,自然語言處理也已經走過了數不清的年頭,耗費了無數科學家的心血,未來更是大大的可期。數據挖掘、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這三者間到底什麼關係?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學術問題急需解決,卻得不到及時的幫助,遲遲做不出成果?開源資料看了很多,但具體的操作步驟、邏輯框架,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久,還是走不出困境?
  • AI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常用的16個術語
    自然語言處理(NLP)是人工智慧領域一個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NLP研究的是實現人與計算機之間用自然語言進行有效溝通的各種理論與方法。本文整理了NLP領域常用的16個術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這門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