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陀螺儀故障「惹的禍」?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進入安全模式

2021-02-08 OFweek儀器儀表網

據科技日報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宣布,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目前已進入保護性的「安全模式」。

據NASA官員介紹,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所有系統都按預期運行,科學儀器安全無虞。轉換到安全模式的原因目前正在調查當中,可能與陀螺儀有關。

據了解,陀螺儀幫助太空飛行器保持正確的方向,此前,哈勃太空望遠鏡已因陀螺儀故障進入安全模式。

錢德拉望遠鏡於1999年升空,被譽為「X射線領域的哈勃」。它所獲得的高能X射線數據將彌補哈勃等在電磁頻譜的其他區域獲得的數據,加深人類對黑洞、碰撞星系和超新星的了解。

在NASA著名的太空飛行器家族中,錢德拉和哈勃並非僅有的出現問題的「難兄難弟」。至今為止,素有「行星獵手」之稱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燃料幾乎用盡。在過去幾個月裡,克卜勒團隊多次關閉太空飛行器,試圖確保其擁有足夠的推進劑將自己指向地球並傳回數據。

此外,連續拜訪灶神星(Vesta)和穀神星(Ceres)的「黎明號」太空船的燃料也快耗盡。任務團隊成員曾說,它可能會在本月初耗完燃料。與它們「同病相憐」的還有NASA的火星探測器。自6月10日以來,「機遇號」一直保持沉默,沙塵暴堆積,阻擋了太陽光,使其無法為電池充電;「好奇號」火星車也已中止所有科學操作,因為其上的主計算機出現神秘故障,阻止探索信號發送至地球,工作人員已啟動火星車內部的備用計算機。

儘管如此,有些探測器仍會「捲土重來」。例如,哈勃太空望遠鏡仍有兩個功能正常的陀螺儀,它甚至可以在單陀螺儀模式下運行。「好奇號」火星車也可用「備用大腦」工作。火星風可能會刮掉「機遇號」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灰塵,讓火星車充電。官員們也對錢德拉太空望遠鏡重返工作崗位充滿信心。

相關焦點

  • NASA宣布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轉換到「安全模式」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樊俊卿】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宣布,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目前已進入保護性的「安全模式」。NASA官員稱:「所有系統都按預期運行,科學儀器安全無虞。
  • 繼哈勃後 美國錢德拉太空望遠鏡同樣因陀螺儀故障罷工
    本周,NASA報告稱,功勳的Hubble(哈勃)太空望遠鏡出現三軸陀螺儀故障,不得不暫時停擺。然而,哈勃尚未復工,新的麻煩又出現了。NASA確認,Chandra X-ray Observatory(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已經「步哈勃後塵」進入安全模式,中止了一切科學活動。詭異的是,「錢德拉」的問題同樣和陀螺儀有關。
  • 空間望遠鏡接連「罷工」 都是陀螺儀惹的禍嗎?
    空間望遠鏡接連罷工 都是陀螺儀惹的禍?  先是哈勃空間望遠鏡因陀螺儀故障暫停科學觀測。緊接著,錢德拉空間望遠鏡也進入安全模式。儘管後者的原因還在排查中,但也不排除陀螺儀失靈的情況。  再往前追溯,克卜勒空間望遠鏡也曾經因為陀螺儀故障而被迫改造為K2望遠鏡繼續工作。  那麼,屢屢「罷工」的陀螺儀對空間望遠鏡觀測來說意味著什麼?空間望遠鏡在太空中還會面對哪些其他風險?
  • 絕美太空影像記錄者,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20年最佳宇宙照片
    如果哈勃天文望遠鏡制定了使人瞠目結舌的太空照片標準,那麼在20年發射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可以說是更加完美。1999年7月23日,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由哥倫比亞太空梭搭載被放入預定軌道。哈勃望遠鏡主要測量恆星和星系發出的紫外線,可見光和近紅外線,而錢德拉望遠鏡與其不同,它著重捕獲X射線。
  • NASA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開啟宇宙寶藏寶庫
    每個合成圖像都包含來自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的X射線數據和其他望遠鏡的數據。這些圖片分別顯示了一系列不同的天體,包括梅西耶82星系、阿貝爾2744星系團、超新星1987A、海山二星、車輪星系和螺旋星雲。
  • NASA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開啟宇宙寶藏寶庫
    每個合成圖像都包含來自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的X射線數據和其他望遠鏡的數據。這些圖片分別顯示了一系列不同的天體,包括梅西耶82星系、阿貝爾2744星系團、超新星1987A、海山二星、車輪星系和螺旋星雲。
  • 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發射20周年,這8張圖片值得一看
    20年前的本周推出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就完善了這個標準。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於1999年7月23日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進入軌道。與測量恆星和星系發出的紫外光、可見光和近紅外輻射的哈勃望遠鏡不同,錢德拉捕捉到了X射線。太空中的各種物體都可以發出X射線,如星系中心釋放的物質射流,與冷氣、黑洞和中子星相互作用的恆星風,以及超新星的剩餘物。
  • 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有望實現嗎?
    近日,天文學家使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測試弦理論。據了解,天文學家已經探測了英仙座星系團,以尋找一種迄今為止未被發現的粒子,它將有助於我們找到弦理論的線索。弦理論認為所有已知的力、粒子和相互作用都可以通過一個單一的框架聯繫起來,從而理解物理宇宙。
  • 祝賀: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發射成功20周年,與哈勃望遠鏡齊名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1999年7月23日,搭載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在過去的20年裡,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強大而獨特的x射線眼睛,為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帶來了一場革命。
  • 哈勃望遠鏡之後,錢德拉望遠鏡也出問題了
    IT之家10月13日消息 最近這幾天,航天領域發生了不少大事情,一個是俄羅斯聯盟號飛船故障太空人順利逃生,另一個就是NASA哈勃望遠鏡陀螺儀失效進入安全模式。近日,NASA錢德拉望遠鏡也壞掉進入了保護模式,具體原因NASA現在還沒有查出來。
  • 命懸陀螺儀:從哈勃望遠鏡故障談起
    去年10月,哈勃望遠鏡的一個陀螺儀出現了故障,用來修理的備份陀螺儀也出現故障,於是望遠鏡進入安全模式,暫時停止了觀測。NASA後來通過「來回重啟」修好了陀螺儀,哈勃終於恢復了正常運行。那麼問題來了:陀螺儀為何這麼重要?它又是如何工作的?你知道陀螺儀位於圖中的哪個部分嗎?
  • NASA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帶來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
    每張圖片都包含了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其他望遠鏡的數據。這些圖像顯示了各種天體,包括星系、超新星殘骸、恆星和行星星雲。所有的圖像都代表了將整個電磁波譜的數據組合成一張圖像時的可能性。從最上面的一行開始,從左到右,我們看到的是Messier 82,這是一個面向地球邊緣的星系。來自錢德拉的X射線觀測顯示為藍色和粉紅色,來自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光學數據顯示為紅色和橙色。
  • 科學(普)有道:X射線天文學
    這些災難性的事件釋放出大量的x射線輻射,這為爆炸中形成的重元素提供了線索。這個過程會產生金和鈾等元素。質量最大的恆星可以坍縮成中子星(也會發出x射線)和黑洞。黑洞區域發射的x射線並不是來自奇點本身。相反,被黑洞輻射聚集的物質形成了一個&34;,使物質緩慢地旋轉進入黑洞。
  • 錢德拉太空望遠鏡:揭示看不見的宇宙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類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是美國宇航局的望遠鏡,用來觀察黑洞、類星體、超新星等等——宇宙中所有的高能量來源1962年義大利裔美國天文學家裡卡多·賈科尼(Riccardo Giacconi)和他的團隊將一枚裝有x射線探測器的火箭送入太空,並發現了恆星x射線的第一個來源,賈科尼自然渴望做更多的研究。根據他的設計,美國宇航局發射了第一架x射線望遠鏡:Uhuru,也被稱為小型天文衛星-1。它在軌道上停留了兩年多,發現了黑洞的第一個跡象。他的團隊的另一個想法——愛因斯坦天文臺——從1978年飛到了1981年。
  • 中子星爆炸碰撞仍在發射x射線,這讓天文學家們感到困惑
    在碰撞後九天,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天文臺收到了x射線信號,但是很快就消失了。但是在最近,研究人員研究了這次名為GW170817的中子-恆星-中子-恆星碰撞,發現1000天後x射線信號仍然可以探測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天體物理學家、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Eleonora Troja在一份新聞稿中說:「我們真的不知道從這一點可以從中間去期待什麼,因為我們所有的模型都沒有預測到x射線
  • 歐洲強大x射線望遠鏡:XMM-牛頓太空望遠鏡
    近二十年來x射線多鏡任務(XMM)牛頓望遠鏡一直在探測熱的x射線宇宙,尋找丟失的物質,監測黑洞和它們的「飲食"習慣,檢查星系的明亮中心,甚至觀察太陽系中的行星,讓我們來看看歐空局的「歐洲x射線天文學旗艦」。XMM-Newton(XMM-牛頓)攜帶了三架先進的x射線望遠鏡。每一個都包含58塊高精度嵌套鏡,XMM的x光採集面積幾乎和網球場一樣大,儘管每個都只有30釐米寬。
  • 錢德拉太空望遠鏡定位兩個神秘X射線源
    網易科技訊10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錢德拉太空望遠鏡日前定位到兩個神秘的X射線源,這兩個X射線源位於兩個獨立的橢圓星系,產生的耀斑前所未見。
  • 從伽馬射線到x射線:新方法可精確定位不被注意到的脈衝星發射
    ,發現了三個來源的脈衝x射線發射。非熱x射線主要來自同步輻射,而伽馬射線可能來自所謂的同步曲率輻射——兩種機制的結合。PSR J1826-1256是一顆安靜的伽馬射線脈衝星,通過歐洲航天局的xmm -牛頓x射線天文臺觀測到。科學家們利用一個理論模型發現了這顆脈衝星和兩個類似來源的x射線脈衝發射,該模型根據觀測到的伽馬射線亮度預測脈衝星的非熱x射線亮度。
  • 錢德拉拉X射線天文臺在克卜勒超新星遺蹟中發現高速飛行的結塊物
    NASA錢德拉拉X射線天文臺最新觀測顯示,克卜勒超新星(SN 1604)富含金屬的碎片塊以每小時3,700萬公裡的極高速度移動,可能自400年前爆炸後速度不減。克卜勒超新星位於蛇夫座內,距離約13,000光年,是SN 1987A之前最後一顆肉眼可見的超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