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宣布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轉換到「安全模式」

2020-12-05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樊俊卿】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宣布,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目前已進入保護性的「安全模式」。

NASA官員稱:「所有系統都按預期運行,科學儀器安全無虞。轉換到安全模式的原因目前正在調查當中,可能與陀螺儀有關。」陀螺儀幫助太空飛行器保持正確的方向,此前,哈勃太空望遠鏡已因陀螺儀故障進入安全模式。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縮寫為CXO)是美國宇航局於1999年發射的一顆X射線天文衛星,是大型軌道天文臺計劃的第三顆衛星,目的是觀測天體的X射線輻射,被譽為「X射線領域的哈勃」。其特點是兼具極高的空間解析度和譜解析度,被認為是X射線天文學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空間望遠鏡,標誌著X射線天文學從測光時代進入了光譜時代。它所獲得的高能X射線數據將彌補哈勃等在電磁頻譜的其他區域獲得的數據,加深人類對黑洞、碰撞星系和超新星的了解。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製造耗資15.5億美元,原名為先進X射線天文設備(AXAF),1998年,為紀念美籍印度裔天體物理家錢德拉塞卡而更名。1999年7月23日,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由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搭載升空,運行在一條橢圓軌道上,近地點為1萬公裡,遠地點為14萬公裡,軌道周期為64小時。衛星在軌期間由史密松森天體物理臺負責操控和運作。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總重約4.8噸,主鏡為四臺套筒式掠射望遠鏡,每臺口徑1.2米,焦距10米,接受面積0.04平方米,採用沃爾特型光路。終端設備有:高新CCD成像頻譜儀(ACIS),由10臺CCD組成,觀測能段為0.2-10 keV。高解析度照相機(HRC),主要部件是2臺微通道板探測器,觀測能段為0.1-10 keV,時間解析度達到0.016秒。高能透射光柵攝譜儀(HETGS),觀測能段為0.4 - 10 keV,譜解析度為60-1000。低能透射光柵攝譜儀(LETGS),觀測能段為0.09 - 3 keV,譜解析度為40-2000,兩臺攝譜儀都能夠與高新CCD成像攝譜儀和高解析度相機聯合工作。

在NASA著名的太空飛行器家族中,錢德拉和哈勃並非僅有的出現問題的「難兄難弟」。至今為止,素有「行星獵手」之稱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燃料幾乎用盡。在過去幾個月裡,克卜勒團隊多次關閉太空飛行器,試圖確保其擁有足夠的推進劑將自己指向地球並傳回數據。

此外,連續拜訪灶神星(Vesta)和穀神星(Ceres)的「黎明號」太空船的燃料也快耗盡。任務團隊成員曾說,它可能會在本月初耗完燃料。與它們「同病相憐」的還有NASA的火星探測器。自6月10日以來,「機遇號」一直保持沉默,沙塵暴堆積,阻擋了太陽光,使其無法為電池充電;「好奇號」火星車也已中止所有科學操作,因為其上的主計算機出現神秘故障,阻止探索信號發送至地球,工作人員已啟動火星車內部的備用計算機。

儘管如此,有些探測器仍會「捲土重來」。例如,哈勃太空望遠鏡仍有兩個功能正常的陀螺儀,它甚至可以在單陀螺儀模式下運行。「好奇號」火星車也可用「備用大腦」工作。火星風可能會刮掉「機遇號」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灰塵,讓火星車充電。官員們也對錢德拉太空望遠鏡重返工作崗位充滿信心。官員在聲明中寫道,「錢德拉預計將在未來許多年繼續開展前沿科學研究」。

相關焦點

  •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進入安全模式
    據科技日報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宣布,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目前已進入保護性的「安全模式」。據NASA官員介紹,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所有系統都按預期運行,科學儀器安全無虞。轉換到安全模式的原因目前正在調查當中,可能與陀螺儀有關。
  • NASA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開啟宇宙寶藏寶庫
    每個合成圖像都包含來自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的X射線數據和其他望遠鏡的數據。這些圖片分別顯示了一系列不同的天體,包括梅西耶82星系、阿貝爾2744星系團、超新星1987A、海山二星、車輪星系和螺旋星雲。
  • NASA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開啟宇宙寶藏寶庫
    每個合成圖像都包含來自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的X射線數據和其他望遠鏡的數據。這些圖片分別顯示了一系列不同的天體,包括梅西耶82星系、阿貝爾2744星系團、超新星1987A、海山二星、車輪星系和螺旋星雲。
  • 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有望實現嗎?
    一組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研究了宇宙中由重力聚集在一起的最大結構----星系團,科學家希望在這裡尋找一種被稱為軸子的超低質量粒子的跡象,許多弦理論模型預測這種粒子應該存在。「雖然在像星系團這樣的巨大結構中尋找像軸子這樣的微小粒子聽起來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但它們實際上是很值得尋找的地方,」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的這項研究的合著者戴維·馬什(David Marsh)在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拍攝的英仙座星系團。
  • NASA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帶來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
    世界各地的望遠鏡可以利用從無線電波到伽馬射線的波長來觀察空間。使用多波長觀測的方法是天文學中極其重要一部分,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太空中的物體。下面的圖片是美國宇航局將各種任務和望遠鏡所做的不同觀測結果彙編在一起,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宇宙中的物體。每張圖片都包含了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其他望遠鏡的數據。這些圖像顯示了各種天體,包括星系、超新星殘骸、恆星和行星星雲。
  • 祝賀: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發射成功20周年,與哈勃望遠鏡齊名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1999年7月23日,搭載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在過去的20年裡,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強大而獨特的x射線眼睛,為我們對宇宙的理解帶來了一場革命。
  • 絕美太空影像記錄者,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20年最佳宇宙照片
    如果哈勃天文望遠鏡制定了使人瞠目結舌的太空照片標準,那麼在20年發射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可以說是更加完美。1999年7月23日,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由哥倫比亞太空梭搭載被放入預定軌道。哈勃望遠鏡主要測量恆星和星系發出的紫外線,可見光和近紅外線,而錢德拉望遠鏡與其不同,它著重捕獲X射線。
  • 錢德拉太空望遠鏡:揭示看不見的宇宙
    在服役十多年後,天文臺幫助科學家們瞥見了宇宙的運行。它觀察到星系碰撞,觀察到黑洞與宇宙的颶風,還觀察到超新星在爆炸後內部翻轉。該望遠鏡與哈勃太空望遠鏡、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和康普頓伽馬射線天文臺一起被宣傳為美國宇航局的一個大型天文臺,同時也是該機構的公關工具,NASA經常在新聞稿中使用它的照片。錢德拉的一幅更值得注意的圖片是一個宇宙「手」伸向一個明亮的星雲,儘管科學上的解釋完全不同。
  • 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發射20周年,這8張圖片值得一看
    20年前的本周推出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就完善了這個標準。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於1999年7月23日在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進入軌道。與測量恆星和星系發出的紫外光、可見光和近紅外輻射的哈勃望遠鏡不同,錢德拉捕捉到了X射線。太空中的各種物體都可以發出X射線,如星系中心釋放的物質射流,與冷氣、黑洞和中子星相互作用的恆星風,以及超新星的剩餘物。
  • 科學(普)有道:X射線天文學
    由於x射線在很大程度上被地球的大氣層所吸收,直到科學家們能夠將探空火箭和載滿儀器的氣球送入大氣層,他們才能夠對x射線進行詳細的測量。第一批探測器在1949年搭載V-2火箭升空,該火箭是二戰結束時從德國繳獲的。它探測到了來自太陽的x射線。
  • 從伽馬射線到x射線:新方法可精確定位不被注意到的脈衝星發射
    這兩種過程都涉及到帶電粒子沿著磁場線被加速,從而使它們發出從無線電波到伽馬射線波長不等的光。非熱x射線主要來自同步輻射,而伽馬射線可能來自所謂的同步曲率輻射——兩種機制的結合。PSR J1826-1256是一顆安靜的伽馬射線脈衝星,通過歐洲航天局的xmm -牛頓x射線天文臺觀測到。
  • 科學利用X射線望遠鏡尋找「萬有理論」證據
    據外媒報導,找到一種方法把相互矛盾的科學模型統一到「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中本質上是物理學領域的聖杯。現在,NASA的一個天文臺對這些理論進行了首批實驗測試之一,即在太空中搜尋可能將宇宙聯繫在一起的假想粒子的證據。
  • 中子星爆炸碰撞仍在發射x射線,這讓天文學家們感到困惑
    地球上的幾十個望遠鏡捕捉到電磁波譜中不同波長的罕見合併。在碰撞後九天,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天文臺收到了x射線信號,但是很快就消失了。但是在最近,研究人員研究了這次名為GW170817的中子-恆星-中子-恆星碰撞,發現1000天後x射線信號仍然可以探測到。
  • 歐洲強大x射線望遠鏡:XMM-牛頓太空望遠鏡
    三個歐洲的光子成像相機(EPIC)可以探測到弱x射線輻射,反射光柵光譜儀比史詩更詳細地分析波長。最後一種儀器是光學/紫外線監測器,ESA將其描述為「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縮小版」,可以觀察到x射線,以及紫外線和可見光波段。這臺顯示器30釐米的觀察區域擁有4米望遠鏡在地球上的威力,僅僅是因為它在地球大氣層的幹擾作用之上飛行。
  • 錢德拉太空望遠鏡定位兩個神秘X射線源
    網易科技訊10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錢德拉太空望遠鏡日前定位到兩個神秘的X射線源,這兩個X射線源位於兩個獨立的橢圓星系,產生的耀斑前所未見。
  • 墨西哥天文臺突然關閉,科學家們卻閉口不談,NASA:這下瞞不住了
    墨西哥天文臺突然關閉,科學家們卻閉口不談,NASA:這下瞞不住了一直以來,人類對太空、對宇宙的探索都沒有停止過。之前很多科學家們通過調查研究之後發現——火星非常適合人類進行星際移民,不過現在一直還沒有人類登陸火星的計劃。而說到以火星為代表的星球進行研究,就不離不開天文臺了。
  • NASA將公布「震驚全人類消息」或系媒體誤讀
    環球網記者李宗澤11月15日報導,美宇航局11月10日在其官網發布消息稱,將於當地時間11月15日12點30分(北京時間16日凌晨1點30分)在其華盛頓總部電視演播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就該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在太空發現的異常物體進行實時轉播解說。美宇航局在其官網表示,媒體代表將有幸參加此次新聞發布會,並通過電話連線的方式進行現場提問。
  • NASA記錄下驚人場景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項非凡發現——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拍攝到銀河系內一個恆星級黑洞爆發的驚人場景。據介紹,這個黑洞的質量大約為太陽8倍,距離地球約10000光年,與一顆質量約為太陽一半的恆星構成雙星系統,名為MAXI J1820+070。由於兩者距離太近,黑洞憑藉強大引力不斷吸積恆星物質,產生驚人爆發,以接近光速向太空噴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