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光年外,一個黑洞面露猙獰!NASA記錄下驚人場景

2020-06-04 三體迷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項非凡發現——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拍攝到銀河系內一個恆星級黑洞爆發的驚人場景。

據介紹,這個黑洞的質量大約為太陽8倍,距離地球約10000光年,與一顆質量約為太陽一半的恆星構成雙星系統,名為MAXI J1820+070。由於兩者距離太近,黑洞憑藉強大引力不斷吸積恆星物質,產生驚人爆發,以接近光速向太空噴射物質。

10000光年外,一個黑洞面露猙獰!NASA記錄下驚人場景

上圖的背景為銀河系可見光與紅外圖像,十字所標示的是MAXI J1820+070所在位置,圖像右側展現了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拍攝的黑洞爆發。

不是連光都無法逃脫黑洞的魔掌嗎?黑洞又如何向外噴射物質?黑洞在吞噬物質時會形成巨大的吸積盤,吸積盤中的物質只要越過黑洞事件視界就萬劫不復。只不過,吸積盤的範圍遠超事件視界,吸積盤中的物質因劇烈摩擦被加熱到超高溫而產生驚人爆發,一些物質會在事件視界外沿著磁力線形成雙極噴流。

10000光年外,一個黑洞面露猙獰!NASA記錄下驚人場景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在2018年11月以及2019年2月、5月、6月,對MAXI J1820+070進行了4次觀測,記錄下該系統中黑洞爆發的情況。圖像中心明亮的X射線源為MAXI J1820+070,可以看到它朝著南北兩側高速噴出物質。在2019年5月和6月的觀測中,南側噴流由於太微弱而沒被探測到。

10000光年外,一個黑洞面露猙獰!NASA記錄下驚人場景

10000光年外,一個黑洞面露猙獰!NASA記錄下驚人場景

10000光年外,一個黑洞面露猙獰!NASA記錄下驚人場景

10000光年外,一個黑洞面露猙獰!NASA記錄下驚人場景

觀測數據表明,黑洞噴流的速度非常驚人,達到了光速的80%。有意思的是,南側噴流指向地球方向,使我們在測量時產生超光速錯覺。2018年7月-12月,牛津大學的天文學家喬·布萊特(Joe Bright)領銜的研究小組,曾在無線電波段對MAXI J1820+070展開觀測,也探測到了相關現象。

在一項新研究中,巴黎大學的天文學家馬蒂爾德·埃斯皮納斯(Mathilde Espinasse)帶隊,綜合分析無線電數據和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數據,對黑洞噴流進行深入研究。

他們發現,黑洞噴流在遠離黑洞時會不斷減速。而且,噴流的大部分能量並沒有轉化為輻射,而是在與周圍物質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釋放出來,這可能是噴流減速的原因。當噴流在星際空間與周圍物質碰撞時,會形成類似超音速飛機的音爆,產生比大型強子對撞機還強的高能粒子。

研究人員已經將相關發現發布在最新一期的《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

參考來源:

https://www.nasa.gov/mission_pages/chandra/news/maxi-j1820070-black-hole-outburst-caught-on-video.html

相關焦點

  • 地球10000光年外,一個黑洞面露猙獰!讓人懼怕不已!
    文/仗劍走天涯地球10000光年外,一個黑洞面露猙獰!讓人懼怕不已!在宇宙太空中有很多的星體,他們都非常的奇特。而美國國家航空航空局公布了一項非凡的發現,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拍攝到銀河系內的一個恆星級黑洞正爆發著驚人的場景,這是怎麼回事呢?黑洞存在的本身就已經讓人類感到非害怕了,就更別提一個恆星級的黑洞了。據了解,美國所發現的這一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的八倍,距離地球1萬光年,與一顆質量大約為太陽一半的恆星構成雙星系統。並且由於兩者之距離太過接近。
  • NASA公布12億光年外的宇宙奇觀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張非凡宇宙圖,揭示了宇宙深處一個名為Abell 2384的龐大系統的驚人面貌。據介紹,Abell 2384距離地球約12億光年,由緊密相鄰的兩個星系團構成,總質量高達太陽260萬億倍,完全是超乎想像的存在。
  • 5500萬光年外,這個超級黑洞爆發的噴流太驚人
    這個黑洞隨後被天文學家命名為M87*,而且最近還喜提一個洋氣名字——波維(Powehi)。M87*之所以有幸成為首個被人類拍攝成像的黑洞,主要是因為以下三點:其一,M87*極其龐大,質量高達太陽65億倍;其二,M87*距離我們相對較近,大約在5500萬光年之外;其三,M87*非常活躍,正在不斷吞噬周圍物質,爆發驚人噴流。黑洞進食時,會先在周圍形成一個巨大的吸積盤。
  • 在1300光年外的一個三體星系中,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在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得到一項有趣發現,他們見證了1300光年外的一個三體星系「面露猙獰」。 三體星系指的是由三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統。大劉的《三體》正是基於三體星系進行科幻創作,構想了三個太陽做著三體運動,導致三體世界遭遇恆紀元與亂紀元無序交替,迫使三體文明在水深火熱中艱難成長。
  • 在1300光年外的一個三體星系中,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在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得到一項有趣發現,他們見證了1300光年外的一個三體星系「面露猙獰」。三體星系指的是由三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統。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VLT)和阿塔卡瑪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列(ALMA)的幫助下,研究人員對1300光年外一個名為獵戶座GW的三體星系展開了詳細觀測。他們驚訝地發現,環繞在獵戶座GW周圍的原行星盤並不平整,而是發生了明顯的扭曲變形。
  • 130億光年外,中國科學家發現一超級黑洞,質量達太陽16億倍
    在130億光年外,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發現再一次挑戰了人類的黑洞和星系形成模型,讓科學家們陷入了困境。  最古老的類星體    這個黑洞的名字叫做J0313-1806,屬於一個類星體。類星體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被發現的一種非常恐怖的天體,它們的亮度非常驚人,甚至可以超過整個星系。
  • 3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Credit: NASA/Ames Research Center/Daniel Rutter一個橫跨大西洋兩岸的科學家團隊,重新分析了NASA克卜勒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在其中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科學家們發現的這顆系外行星,名為Kepler-1649c,來自克卜勒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距離地球大約300光年。在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中,從大小和表面溫度來說,系外行星Kepler-1649c和地球最為相似。
  • 3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
    Credit: NASA/Ames Research Center/Daniel Rutter一個橫跨大西洋兩岸的科學家團隊,重新分析了NASA克卜勒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在其中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 99億光年外,一個黑洞噴發的氣體,在100萬光年外形成了4顆恆星
    不過,最新的一項研究卻發現了一個出乎意料的事實:99億光年外,一個星系中心的黑洞噴發的氣體,在距離黑洞100萬光年之外的宇宙空間,形成了4顆巨大的恆星!Gilli)主持的,該研究團隊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其他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個黑洞,該黑洞噴發的物質導致在100萬光年外的多個星系中形成了4顆新的恆星。
  • 光在1年裡走1光年,如果在2241光年外,能看到秦始皇稱帝嗎?
    那時人類還沒有發明錄像機,當時的盛況沒有影像記錄。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永遠也看不到當時的情況了呢?正所謂往事不可追也,過去發生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我們沒有辦法穿越時間回到兩千多年前,去親眼看一下。但在理論上,我們其實還是有可能看到當年秦始皇的稱帝場景。
  • 7800光年外,一大群黑洞正在集結!
    NGC 6397是距離地球最近的球狀星團之一,大約位於7800光年外。這個球狀星團極其古老,幾乎與宇宙同壽,中心區域的恆星分布也非常密集,屬於核心坍縮型星團。一開始,天文學家認為NGC 6397中心可能潛伏著一個傳說中的中等質量黑洞。我們知道,恆星級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兩種黑洞。
  • 大角星:36.7光年外的浪漫恆星
    大角星被認為是一個紅巨星,它已經不再像太陽那樣聚變核心中的氫,天文學家認為它現在開始聚變碳等更重的元素。繁星點點的夜空中,如何找到這顆36.7光年外的恆星在我國所處的北半球看星空,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就是大角星。
  • 飛到離地球2241光年外,能否看到秦始皇稱帝的盛況?
    那時人類還沒有發明錄像機,當時的盛況沒有影像記錄。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永遠也看不到當時的情況了呢? 正所謂往事不可追也,過去發生的事情已經無法改變,我們沒有辦法穿越時間回到兩千多年前,去親眼看一下。但在理論上,我們其實還是有可能看到當年秦始皇的稱帝場景。
  • NASA發現5億光年外奇異天象,活躍星系核像極巨大星戰X翼戰機
    有人說是黑洞,有人說是活躍星系核,其實活躍星系核就是有超大質量黑洞的星系,其核心通常直徑只有約1光年,亮度卻遠遠超過星系本身,是中央核區極為活躍的星系。最近美國宇航局(NASA)就在仙后座5億光年外的太空中,發現了一個奇異的活躍星系核,其噴出的射流在兩側擴散,看起來就像太空中出現了一艘星球大戰中X翼戰機的超巨大版本。
  • 今天的風兒有點喧囂——NASA首次記錄下火星的聲音
    「這讓我想起了在夏日有風的午後坐在屋外……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你坐在火星上的InSight探測器裡,你會聽到這樣的聲音。」康奈爾大學的唐·班菲爾德(Don Banfield)告訴記者。參與該項目的科學家們一致認為,這種聲音具有超凡脫俗的特質。
  • 120億光年外的「火環」星系-愛因斯坦環
    來自阿塔卡瑪大型射電望遠鏡的數據,科學家觀測到一個神秘的宇宙火環,其距離我們大約為120億光年。    如圖所示,巨大的火環其實是引力透鏡的觀測結果,原理來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前景星系強大的引力場扭曲時空,形成了超級放大鏡,這樣科學家就能夠看到更遙遠宇宙的天體,該火環的形成也很好詮釋了廣義相對論。
  • 宇宙中最明亮的天文事件,亮度超一個星系,幾十萬光年外仍能看到
    SN185與地球相距大約9100光年,科學家認為它很有可能是一顆Ia型超新星,即白矮星吸收伴星物質達到臨界質量而發生猛烈爆炸,這種超新星爆發的光度會非常強。這次超新星爆發被我國東漢時期的觀星家紀錄下來,後來被記載於《後漢書》內,羅馬帝國的文獻中據說也有記錄。此次超新星爆發的時間長達8個月,近來的X射線研究與其年代有很好的吻合,說明這次天文事件是有事實基礎的。
  • NASA收到距地2.5億光年黑洞發出的「聲音」
    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天文學家們記錄下了宇宙中最深的音樂「音符」,並發現其驚人的來源是一個距離地球2.5億光年的黑洞。黑洞聲音:天文學家發現了英仙座黑洞發出的聲波。這個宇宙深處的音符,比人類耳朵能聽到的任何東西都要深,被追蹤到英仙座星系團中一個巨大的黑洞。
  • NASA分析顯示,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隨著這些趨勢的發展,以及人類活動對氣候影響的增加,我們不得不預計,這些記錄將繼續被打破。」全球變暖,世界變化追蹤全球溫度趨勢為人類活動(特別是溫室氣體排放)對我們地球的影響提供了一個關鍵指標。自19世紀末以來,地球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超過2華氏度(1.2攝氏度)。
  • NASA在10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可能適宜生命生存的行星
    我們都知道,銀河系具有2000億顆恆星,直徑達到了十萬光年。其中不乏很多位於生命生存的宜居帶。這不就在今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有了新的發現。就在2020年1月7日,美國天文學會在火奴魯魯召開了第235次會議,宣布經過其名為「苔絲(TESS)」行星搜索任務,發現了第一顆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TOI 70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