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學會、悠勵中醫院 吉紅梅論文:醫學大數據研究課題

2021-01-19 金色財經區塊鏈

醫學信息在國外醫院管理中的應用與國內醫院相比,國外醫院將醫學信息應用於管理開始的比較早,尤以美國的體系最為完善。同時,國外的醫院在管理上著重於運用電腦程式來操作、分析信息。為了保持信息的客觀性,他們通過計算機操作和分析大量的醫學信息、數據,並將這些信息運用於醫院的管理和決策。當然在此過程中,這些國家也對人工智慧的推進做了大量的投入,建立各種信息體系來幫助進行醫院管理,這些體系或系統既包括有助於醫院管理的管理信息體系、決策支持系統和區域信息系統,也包括有助於提升醫療水平的臨床信息系統和人工智慧系統等。下面介紹一下一些發達國家醫院信息系統的開發和建立,首先是美國,醫院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一般要經過四個時期:首先是嘗試階段,西方國家的醫院最先建立了病人護理系統、事務處理系統以及醫療收費系統等。在此階段,流動護理系統(COSTAR)被建立起來,這個系統將病人的信息匯總以供醫院的臨床、財務處和醫院管理人員檢索借用;同時醫院信息系統(PROMIS),也成功建立並在婦科病區試行後推廣,這是首個具備完整醫院信息的系統。然後到了前進階段,此階段以原有局部信息管理鋪墊,開始運用最新技術建立涵蓋整個醫院的一體化信息系統。許多著名系統都是在這一階段建立的,例如:Omaha系統、HELP系統等。接著發展就到了完善階段,此時期系統的開發特點是以病人為主,體現了人文精神,利用最先進的計算機網絡設備開發出與病人緊密相連的系統。到目前為止,美國的醫院信息已經發展到了提升階段,如今的醫院信息系統開發側重於電子病歷系統,醫院管理決策協助系統,以及醫學語言系統等課題的開發,同時開始對新舊系統的應用成效做一系列的評價和對比,在各個系統之間進行結合也是目前研究的課題之一。接下來進入了一體化醫院信息系統時期,此時診療過程已經規劃入計算機管理。最後是目前為止的電子病歷時期。如今日本的很多醫院開始推行使用電子病歷。最後是歐洲國家,它們的醫院信息系統起步稍晚於日本,但後勁十足,到目前歐洲很多國家已經開始應用臨床信息系統和電子病歷系統。

作為大數據 、區塊鏈、雲計算的人工智慧醫療,以數字智能病歷LIFEBOOK為入口,搭建身份通證,賦能於醫療及醫保網絡。以病歷模塊入鏈,建立個人身體數據卡,保護健康隱私和身體數據;分布式特性解決了傳統醫療[HIS]服務難以自證清白的架構問題,實現了病歷病案數據確權。提供大數據高性能醫療病案計算引擎,輕量級的架構實現海量數據分析。引擎支持實時數據與抽取數據兩種模式。結合醫療數據挖掘建立AI輔助決策,打開了新的商業模式。通過機器翻譯算法進行結構化,把自然語言拆分成具有臨床意義的層次結構關係。基於結構化結果和神經網絡構建醫學知識圖譜以表達症候群之間的非線性函數關係。使用深度強化學習算法在知識圖譜之上訓練出臨床導航模型模擬人腦計算判斷病情、預測最優處置方案。使用分布式數據處理技術對海量醫療數據進行數據清洗、標準化、結構化,搭建病歷全文搜尋引擎。支持對數據進行關聯、統計、結構化等多重複雜計算,秒級完成海量數據檢索。基於自研ETL數據抽取系統實現T+1增量數據更新。

另一種方式我們可以考慮,手機端通過AI問診模型,在病患等候看病時預先收集患者的主要病情,給岀病患合理化的分診建議, 通過接口自動傳到醫院HIS系統內,這個流程能讓醫生可以提前獲取病患信息,提升問診效率。在結束問診後,自動輸入的主訴、現病史、診斷結果以及醫生確認的治療方案和用藥方案,可以通過接口保存到HIS的系統中,自動生成格式標準的結構化數字病歷,實時上鏈形成區塊鏈節點,更安全保障 。問診過程中,智能AI可以實時的提示最需要詢問病患的問題, 根據當前情況實時列出最可能的疾病排行及患病概率, 最後給出疾病的詳細描述與指南,並推薦岀合理的治療方案, 提升了醫生診斷的精確性, 降低了漏診率。

抽取數據的存儲是以列為單位的, 同一列數據連續存儲,在查詢時可以大幅降低I/O,提高查詢效率,並且連續存儲的列數據,具有更大的壓縮單元和數據相似性,可以大幅提高壓縮效率。為減少網絡傳輸的消耗,避免不必要的shuffle,利用調度機制實現數據本地化計算。在知道數據位置的前提下,將任務分配到擁有計算數據的節點上,完成巨量數據計算的秒級呈現。直連模式下會直接和資料庫對話,性能會受到資料庫的限制,因此引入encache框架做智能緩存,以及針對返回數據之後的操作有多級緩存和智能命中策略,避免重複緩存,從而大幅提升查詢性能。MR、X光圖為負片圖,自動進行增強與反色並索引,是系統大數據時加快過濾速度的技術,利用位圖索引實現大數據量並發計算,並指數級的提升查詢效率,同時我們做了壓縮處理,使得數據佔用空間大大降低。

基於病歷與大數據提供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問診系統。其問診範圍包括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耳鼻喉、風溼免疫、泌尿生殖、皮膚、血液、眼科等方面的CD10標準編碼的2300多種常見病。通過簡單的輸入身體情況,通過人機對話完成患者/用戶診前服務,降低運營成本。通過輸入性別年齡和相關症狀,系統會自動給出分診建議神經網絡機器學習模型,應用自然語言理解技術,從人類醫生書寫的病歷中,構建遞歸神經網絡等複雜的統計學習模型,進而提供智能化的疾病診斷和精準的分診醫療服務,通過多輪友好的智能問診了解患者病情,給岀患者正確的就診科室。基於大資料庫的分析,利用人工智慧方法尋找到隱藏的規律與信息,為醫生的診斷提供可靠依據,實現「AI醫生」助手的設想。利用大數據平臺,實現醫療數據的共享開放,並且能夠提高醫療數據利用率,充分挖掘醫療的數據價值, 最大化服務醫療業務。以患者為中心,藉助大數據技術整合患者醫療數據,為醫生提供患者全生命周期的數據服務,為患者提供深化的醫療數據服務。

悠勵YONEED背景

悠勵集團包含北京悠勵中醫院、深圳悠勵醫學院、臺灣生物醫藥集團三大主體。是一家具有臺灣與日本醫學科研歷史背景的、以醫療服務、生物製劑、試驗發展為主的機構,多年來參與多所臺灣著名醫科大學研究組生物製劑帶頭試驗。主要從事醫療服務、醫學研究和試驗發展、醫療器械、日用品、美容食品等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在臺灣及日本限定版熱銷售的產品悠骨力、悠視力、悠肌素。

悠勵一直都由公司內部的生物研發醫學團隊來進行升級和創新。因此我們科學團隊的研究與發展一直都是公司的優先事項,這有助於推動持續成長。著眼於傳統醫學與中醫醫學,探索未來健康醫學成果,從發揮傳統醫學與中醫醫學的優勢及兩者相結合的模式等方面入手,在健康傳承和發揮傳統中醫學的作用下,結合臨床研究最新成果,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精準健康服務,即是YoNeed的不變使命。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夏海林

相關焦點

  • 連結學術與數據服務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有樣板
    原標題:連結學術與數據服務中華醫學會雜誌社有樣板 「我們通過編輯與出版形式分離、出版與經營分離,形成了從分散出版向集約出版的轉換;通過把更多的力量放在新媒體上,不僅形成了新的增長點,還形成了一個人才專業化、業務多元化的人才培養和業務發展體系。」
  • 中華醫學會系列雜誌集團化發展紀實
    中華醫學會十分重視期刊在學會工作中的地位,從1915年2月建會伊始,即於當年11月創辦了學會的機關刊物《中華醫學雜誌》。同時,設立了期刊學術委員會,成立了多個課題研究小組,共發表了數百篇關於期刊研究方面的論文,是我國發表科技編輯學研究論文最多的期刊群體,對推動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人才隊伍是期刊群建設的核心力量。期刊之間競爭的核心在於內容質量,保證和提高期刊學術質量的根本在於高素質的編審人才隊伍建設。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護理學科研究課題項目申報啦!
    重症患者的併發症管理 網際網路時代的傳染病管理 其他 (二)護理管理與護理教育 1.臨床護理產品的選擇、使用與經濟分析 2.護理專科人才的培養與臨床使用 3.護理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策略研究
  • 瑞金醫院院長瞿介明教授當選新一屆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
    12月6日,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換屆選舉大會在京舉行,會上產生了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第十一屆委員會。
  • 中華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檢驗醫學學術會議在青島舉行
    9月24—26日,中華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檢驗醫學學術會議在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隆重舉行。本次大會是2020年度中國檢驗醫學專業的一次盛會,涵蓋了臨床檢驗和實驗室管理各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並對檢驗醫學所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匯聚多方力量和智慧,助推我國醫學檢驗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 付小兵院士工作站落戶北大醫療魯中醫院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2017年12月13日,北大醫療魯中醫院付小兵院士工作站在淄博揭牌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付小兵(左)和淄博市副市長蓋衛星在揭牌儀式上資料顯示,付小兵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解放軍總醫院生命科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創傷和創傷後的組織修復與再生醫學研究。
  • 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第二十次全國急診醫學學術年會召開
    EICU為持續管理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保障,已成為急診學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議希望能拓展大急診急救體系,促進急診醫學的發展」,這是6月23日召開的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第二十次全國急診醫學學術會議暨首屆中國急危重症大會開幕式上大會主席陳玉國教授強調的。
  • 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次全國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學術會議在杭州開幕
    11月5日上午,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次全國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學術會議在杭州隆重開幕。本次大會由中華醫學會和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主辦,浙江省醫學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承辦。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約翰威立合作
    原標題: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約翰威立合作(記者李君)12月11日,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約翰威立國際出版集團)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期刊高質量發展研討會舉行。此次籤約,標誌著雙方強強聯合,資源共享,攜手推動中國醫學領域一流學術期刊和學術平臺建設。
  • 分論壇 | 2020中國康復醫學會醫養結合高峰論壇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康復醫師分會副會長,山東省康復醫學會會長,《中華物理醫學與康複雜志》副總編輯,《中國康復醫學雜誌》副主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已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山東省重大技術攻關課題2項。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發表SCI收錄論文40餘篇。
  • 本月這些知名專家坐診泰州市中醫院 開診時間表請收好
    2021年1月,泰州市中醫院將邀請上海長徵醫院、上海長海醫院、上海新華醫院、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江蘇省人民醫院、江蘇省中醫院、江蘇省腫瘤醫院等醫院知名專家坐診,為泰州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
  • 分論壇|2020年第四屆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康復機構管理&...
    成功帶領傳統療養院轉型為學院型康復醫院,是現代康復醫院建設的引領者,「大康復,強綜合」康復醫院運營管理模式的開拓者和實踐者。現任中國康復醫療機構聯盟主席;中國康復醫學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康復機構管理專委會主任委員等;承擔或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近10項,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2篇。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發揮學術成果作用助力防疫「競速賽」
    開放文獻獲取 提供學術支撐 為保障專業人員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研究成果,1月31日起,中華醫學會雜誌社陸續開放了《中華醫學雜誌》《中華傳染病雜誌》等41種期刊的全部文獻供讀者免費閱讀、下載,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提供了學術支撐。
  • 我省唯一 鄭大一附院明亮教授當選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常務委員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閆良生近日,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換屆選舉會議在北京召開。會上,河南省衛生計生委臨床檢驗中心主任、鄭大一附院醫技醫學部副主任、檢驗科主任明亮教授當選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第十屆委員會常務委員,這是繼當選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常務委員之後,明亮教授獲得的又一殊榮,這是我省唯一一位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常委,標誌著鄭大一附院檢驗學科在全國的學術地位進一步提升。
  • 《中華口腔醫學雜誌》第九屆編委會成立大會在滬舉行
    《中華口腔醫學雜誌》邀請,出任該雜誌總編。9月27日,《中華口腔醫學雜誌》第八屆編委會換屆大會暨第九屆編委會成立大會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大會宣布了第九屆編委會成員名單,王興教授任雜誌名譽總編,趙銥民教授任總編,白玉興、邊專、郭傳璸、劉洪臣、王存玉、王松靈、俞光巖、張志願、章錦才、周學東教授等擔任副總編。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陳吉華院長、陳永進、李德華、金巖、王小競、王美青、餘擎、王勤濤、施松濤等教授為編委。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牽手Wiley 打造世界一流期刊和學術平臺
    12月11日,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期刊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此次籤約,標誌著中國生物醫藥出版領域最具權威性的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科研和教育出版領域的全球領導者Wiley強強聯合,資源共享,攜手推動中國醫學領域一流學術期刊和學術平臺建設。
  • 母得志團隊回應論文造假質疑:正核查研究數據
    1月10日下午,母得志研究團隊成員屈藝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目前團隊正核查研究數據,核查結果出來之前不方便向外界透露最新進度。母得志在回覆中均表示,他僅為論文的聯合作者,被質疑的論文圖像由論文的第一作者及第一通訊作者負責收集,他已要求他們認真檢查數據並儘快在Pubpeer平臺回復質疑。母得志在Pubpeer平臺回應稱,已要求團隊成員檢查數據並儘快回復質疑。
  • BMC精選期刊和論文:中華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感染病學學術會議
    BMC精選期刊和論文:中華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感染病學學術會議期刊編委會成員來自全球,專業能力出色;同時期刊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量讀者。 蒲隆地不同醫療衛生機構處理腸道血吸蟲病和土壤傳播蠕蟲病病例的能力差距 2025年在非洲消滅盤尾絲蟲病是否可行:基於非洲疾病控制項目經驗 Tropical Diseases, Travel Medicine and Vaccines 隨著全球旅行和移民的不斷增加
  • 貝克曼庫爾特 -- 中華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檢驗醫學學術會議召開
    蘇州2019年9月6日 /美通社/ -- 金風送爽,秋意盎然,在美麗的蘇州金雞湖畔,中華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檢驗醫學學術會議(2019 NCLM)隆重召開。 今年正逢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成立40周年,在2019年全國檢驗醫學年會前一天,即8月28日,由貝克曼庫爾特主辦,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CSLM)和美國臨床化學協會(AACC)共同協辦的「CSLM/AACC『智慧實驗室構建』高級研討會」在蘇州圓滿落幕。
  • Wiley與中華醫學會雜誌社戰略合作,共同打造世界一流期刊和學術平臺
    魏均民社長表示,「基於此共識之上,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建立長期的深入合作,將共同探索期刊集群發展和出版生態系統建設的重要課題,爭創世界一流醫學期刊,推動醫學創新與發展,助力科技強國戰略。」「今天,我們在此慶祝一次強強聯手:中華醫學會雜誌社在中國生物醫藥領域的出版專業知識與Wiley在期刊戰略發行及傳播方面的豐富經驗、以及Atypon引領行業的期刊服務平臺相結合,將為方興未艾的新期刊計劃與新學術平臺奠定無比堅實的基礎。我們將共同促進醫學領域科學發現並探索出版創新,從而將更多中國科研學者的優秀研究成果推廣到中國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