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

2020-11-23 澎湃新聞

1、鼠疫無藥可治,得上必死無疑

【流言】

鼠疫病死率高達100%,無藥可治,染上就等死吧!

【真相】

鼠疫又叫黑死病,是一種烈性傳染病,由鼠疫桿菌引起。根據不同的感染部位和臨床表現,鼠疫可以分為腺鼠疫、肺鼠疫、敗血型鼠疫、輕型鼠疫和其他少見類型鼠疫。歷史上,鼠疫確實引起過大範圍的死亡,但這是因為當時人們對鼠疫的病因、治療、預防等認識不足。

雖然人類對鼠疫普遍易感,但在現代醫學裡,鼠疫已不再無藥可救。事實上,臨床上鼠疫病例已經可以通過規範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病人如果能早期就診,並得到規範治療,治癒率很高,可疑接觸者也可通過預防性服藥而避免發病。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未治療的鼠疫病死率極高,比如最兇險的肺鼠疫,可在發病18-24小時內致命。敗血型鼠疫如不及時治療,病死率幾乎為100%。所以,及早診斷和治療對於存活和減少併發症至關重要。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表示,當前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防控體系,只要科學應對,不會出現疫情大範圍擴散風險。

2、中國高鐵輻射嚴重,會造成女性不孕

【流言】

國產高鐵從誕生起就存在嚴重的輻射問題,對人最大的危害就是破壞女性生殖系統,造成不孕。

【真相】

我國高速鐵路上運行的列車,使用的電力一般為2.5萬伏特、50赫茲交流電。相應地,高鐵的高壓電力設備輻射出這個頻率段的電場和磁場,為「極低頻電磁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不會對女性生育產生影響。「高鐵輻射嚴重導致不孕」的說法純屬誤導。

有電的地方就有輻射,普通火車、地鐵都有輻射,手機、剃鬚刀有輻射,太陽光也有輻射。只要輻射在一個安全值內,就不會對人產生影響。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規定,高鐵產生的磁場輻射的安全標準為100微特斯拉(磁感應強度單位)以下,電場輻射的安全標準為5千伏/米以下。

北京鐵路局專業人士曾專門對高鐵車廂中的電場輻射進行測量並公開測量數據,不同車型的一等車廂、二等車廂、車廂連接處、駕駛室等位置,電場輻射值分布在0.011-0.021千伏/米的範圍內。比對這些數據不難發現,中國高鐵的電磁輻射量要遠遠低於國際標準,根本不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3、液化氣鋼瓶著火一定要先滅火再關閥門

【流言】

液化氣罐爆炸最大的誤區就是立刻關閥門!一定要記住,是先滅火再關閥門!

【真相】

事實並非如此,千萬不要被此流言誤導。液化氣鋼瓶一旦著火,要根據現場情況,採取不同的處置措施。

在液化氣鋼瓶閥門完好的情況下,首選是關閥,閥門關了火就滅了。網上流傳的「先滅火、後關閥,否則會回火導致爆炸」的情況,在液化氣鋼瓶著火時是不會發生的。只有在燃氣管道著火時,如果快速關閥,會導致管道裡壓力快速下降,管道外面的壓力比裡面的壓力大,才會把火壓到管道裡去造成回火。消防員在處置燃氣管道著火時,首先會慢慢把管道閥門關到最小狀態,把火焰降到最小後,再關閥滅火,這樣是為了防止回火。液化氣鋼瓶瓶體和瓶口較小,相對來說壓力較小,不會產生壓力差,而且液化氣鋼瓶裡面的壓力比外面大。

如果著火的液化氣鋼瓶的閥門損壞,可以不滅火,先把液化氣鋼瓶拎到空曠地帶站立放置,再用水冷卻瓶身,等待液化氣燃燒完畢即可。燒著的液化氣鋼瓶如果在居民家中無法轉移,要先報警,撤至安全區,待消防處置結束,再送至專業的液化氣站。

如果液化氣鋼瓶橫向倒地燃燒,鋼瓶容易被火焰加熱,到達一定溫度後,瓶內的液化氣受熱膨脹,瓶體容易發生物理爆炸。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讓燃燒的瓶體倒地。在無法預判和無處置能力的情況下,要第一時間撥打119報警電話,等待消防員到場處置。

04、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癌的前兆

【流言】

檢查出有甲狀腺結節就是患上甲狀腺癌的前兆。

【真相】

總的來說,大部分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病變,真正的甲狀腺惡性腫瘤只佔很少一部分,甲狀腺結節患者不必過度擔心。

甲狀腺癌的診斷,主要依靠觸診、超聲、穿刺和術中病理。隨著現代超聲技術解析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隱匿性很強的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都能被發現,大部分甲狀腺癌經過科學規範的治療可以被治癒。

不過,甲狀腺結節雖不用過度擔心,但也不可掉以輕心,需要儘早到正規醫院進行明確診斷,以免延誤病情,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另外,由於甲狀腺癌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很難被覺察,如果出現結節突然增大、吞咽困難、結節附近組織發生粘連等症狀,應進行全面的甲狀腺功能檢測,對結節進行判斷。對難以辨別的結節,應每隔6到12個月定期檢查一次。

05、人工增雪催化劑含碘化銀會影響健康

【流言】

2019年2月13至14日華北地區的大範圍降雪是人工增雪。人工增雪催化劑中含有的碘化銀會危害人體健康,並造成環境汙染。

【真相】

在本次降雪中,確實有部分地區進行了人工增雪,但增雪使用的碘化銀催化劑即使全部降落到地面上,每平方公裡碘化銀的含量也僅有0.21克。按照降水量計算銀離子濃度,銀離子含量約合0.000035毫克/升,這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標準和我國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銀的含量不超過0.05毫克/升的要求,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汙染,更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早在20世紀60年代,科研機構就開始研究碘化銀催化劑對環境的影響。美國、西班牙、希臘、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等國家對人工增雨雪作業後降水和土壤的檢測數據顯示,銀離子的平均濃度都很低。因此人工影響天氣使用的催化劑碘化銀,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可以忽略。

6、「量子波動速讀」可1分鐘閱讀10萬字

【流言】

這是一種革命性的閱讀方式,在量子波動速讀過程中,你只需高速翻動書本(類似於洗撲克牌的速度),甚至不需完全翻開,就能理解書中內容,並複述出來!

【真相】

量子是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量子波動」只是物理學上量子的一種狀態。

所謂的「量子波動速讀」,大概想包裝的概念是:通過量子波動讓頭腦中產生動態影像,即通過物理學的概念讓感知器官產生多維感受。

然而,量子波動或量子碰撞只能在巨大的「量子對撞機」中產生。單純用手翻閱書本,根本不可能產生量子波動,所謂「量子波動速讀」完全是異想天開。

據悉,不少地方都開設有量子波動速讀等披著高科技外衣的全腦培訓班,比如有的培訓方宣稱不僅可以「一目十行」,還能開發松果體——「松果體打開了,天眼就打開了,閉著眼睛也能看到書中的內容」。而當學生感覺「啥都沒學到」時,培訓方通常都會表示,「學生年齡太大了,小孩兒送進來早的話,早就開天眼了。」

其實,松果體跟感知力沒有關係。閱讀速度受制於神經系統的傳遞速度,任何速讀都得面對人的機體極限,上限不可超越。凡是吹噓能超出上限提高閱讀速度的,都是騙局。

實際上,真正的量子力學和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繫非常微弱,這些虛假概念和量子力學毫無關係,只是利用前沿科技炒作出來的各種營銷宣傳。

7、外星人發來了太空無線電波

【流言】

科學家探測到了一種宇宙神秘信號,經過專業分析,發現這是外星人發出的信號。熱心網友疾呼「不要回答」!

【真相】

流言中的這一研究指的是由加拿大科學家領導的科學團體探測到了太空中重複的快速射電暴(Fast Radio Burst , 簡稱FRB),它產生於15億光年之外,被命名為FRB 180814. J0422+73。1月9日,關於這一發現的兩篇論文的未編輯版在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線。

快速射電暴指的是突然產生於銀河系之外的無線電波,它通常只持續幾毫秒,並攜帶著巨大的能量,2007年首次在脈衝星搜索數據中被發現。迄今為止,人類共探測到100多次快速射電暴。

這次的發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傳來的無線電波重複了6遍。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探測到重複的無線電爆發,第一次發生在2015年。

很多媒體對這一發現進行了報導,包括BBC、CNN、《衛報》等,一些人還認為這可能是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將重複性的無線電波解讀為外星文明發出來的信號,甚至猜測有沒有外星文明可以在幾年時間就飛躍幾十億光年的距離。

但是,作出這一發現的科學團體在《自然》的論文中其實並未給出任何與外星生命相關的推測。他們僅表示,由於之前僅探測到一次重複性爆發,因此很難得出任何結論,而再度發現重複性爆發意味著這種現象很可能並不像之前想像的那樣罕見。

這一事件是對原論文成果的曲解和誤讀,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們對地外文明探索的熱情以及對地外文明風險的擔憂。

8、跑步會損傷膝蓋易患關節炎

【流言】

經常跑步的人容易得髖關節和膝關節炎。

【真相】

導致關節炎的風險因素包括年齡、家族史、超重和受傷等,而跑步的時間長短、強度、距離和完成的長跑次數與關節炎沒有任何關聯。換句話說,年紀越大、體重越高、有關節炎的家族史或者曾經有過關節受傷的人越容易得關節炎。

長跑並不毀關節,馬拉松運動員得關節炎的比例反而比普通人還低。2017年的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出於健身目的的跑步者,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而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也就是說,跑步可以是膝蓋的保護因素,關鍵在於正確的跑步方式。

總之,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跑步,只要方法得當,對關節和健康都是有益處的。

9、5G基站比4G輻射更強,對人體危害很大

【流言】

手機基站都有輻射,5G基站比4G多,所以5G輻射會比4G要大,對人體危害很大。!

【真相】

輻射其實是一種能量傳遞方式。網絡提速和基站輻射增值無關。網絡提速不是靠增強通信基站的信號發射功率,而是靠擴容傳輸帶寬,就像拓寬高速公路一樣。5G通信基站也是一樣。而且,通信基站數量越多,手機通話效果就越好,手機和基站之間產生的電磁輻射反而越小。

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自然界電閃雷鳴、太陽黑子活動等都在產生電磁輻射。在生活中,無線電臺、基站天線、微波爐、電腦、電視機、吹風機、收音機等和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家用電器也會產生電磁輻射。一般來說,電吹風的輻射可以達到100微瓦/平方釐米,電磁爐的輻射量甚至能達到580微瓦/平方釐米,家庭中常用的無線路由器,在1米範圍內產生的輻射量也有60微瓦/平方釐米以上。

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按照國家標準要求,要小於40微瓦/平方釐米。在實際執行的時候,運營商考慮到信號疊加,工程施工要控制在8微瓦/平方釐米以內。所以,無論是與國家標準還是與常用的家用電器相比,通信基站的輻射量都微乎其微,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10、拍完X光發現懷孕,孩子就不能要了

【流言】

X光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尤其是對孕婦、嬰兒和胎兒。所以拍完X光後發現懷孕,孩子就不能要了,要及時流產。

【真相】

X射線對於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哺乳動物和幼仔,甚至胚胎所產生的不良影響都是存在閾值的。無論是對於成人還是胎兒,接受到的輻射必須達到一定程度才會有損傷。因此,不能離開輻射「劑量」來談論損傷情況。

對於胎兒來講,不同胎齡對應著不同的射線安全劑量。2017年,美國婦產科協會發布相關指南:妊娠0至2周,致畸劑量的閾值是50至100mSv(毫西弗),主要影響是胎兒死亡;妊娠2至8周,致畸劑量閾值是200mSv,主要影響是先天畸形;妊娠8至15周,致畸劑量閾值是60至310mSv,主要影響是智力發育和畸形。所以,胎兒的最小影響劑量閾值是50mSv,理論上只要不超過這個數值就是安全的。

一般情況下,一張普通胸片的輻射劑量是0.02mSv,一張膝關節X射線劑量是0.005mSv,一個頭部CT是2mSv,一個胸部CT是8mSv。顯而易見,這些輻射劑量都在安全範圍內。要達到50mSv,相當於要連拍2500次胸片,或者連做6次CT。

很多醫院會對接受檢查的人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比如拍胸片時,會給受檢查者戴上特製的鉛帽、鉛圍領,並在腰部及以下圍上沉重的鉛圍裙,避免人體受到不必要的輻射。

相關焦點

  • 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發布
    昨日,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承辦的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現場揭曉了2018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
  • 2019 十大 「科學」流言求真榜揭曉:中國高鐵輻射嚴重?
    ……2019年12月30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十位各領域院士專家現場揭穿了這些流言的真相,發布會上還解析了「科學」流言產生的十大「套路」。本次發布的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均為百姓關注話題或與生活息息相關。
  •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2020年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新聞發布會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主辦單位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秘書長王小寧教授主持發布會,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康樂院士,入選項目負責人饒子和院士、匡廷雲院士、隋森芳院士、喬傑院士等生命科學領域專家學者,以及來自新華社、人民日報等30多家媒體的記者出席新聞發布會。
  • 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2020年3月31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領銜完成的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科研成果入選。據了解,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工作自2017年開展以來已經進行了四次。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出爐 可能就有你中過的套路!
    你的朋友圈裡是否有偽科學「潛水」?你是否遇到過科學選擇難題卻苦於無權威解答? 今天,「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揭曉。
  • 2019年度十大歌曲排行 抖音2019年度最火的十大BGM是哪幾首
    很多人都有聽音樂的習慣,時不時還郎朗上口幾句,本文整理了2019熱門好聽音樂:新浪音樂2019年度十大歌曲,以及抖音2019年度十大BGM排名,這些歌曲都成為了網絡神曲,傳唱度廣受推崇,一起去看看你聽過或唱過的有哪些吧。  2019年度十大歌曲  新浪2019年度十大歌曲出爐,能上你郎朗上口的有幾首呢?
  • 2019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發布
    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21日電(徐紅梅)在20日召開的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上,中國古生物學會發布2019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2019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包括:中國古動物館的從魚到人生命之旅;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的許你一個「花花世界」——植物從孢子到花的繁殖故事展覽;卓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史前部落」恐龍主題交互式數字科普體驗展覽;內蒙古自然博物館開發的公益科普課程及地質古生物課程;自然資源部東北亞古生物演化重點實驗室的我國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12月31日12月30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該榜單在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的指導下,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發布 南科大科學家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研究...
    國家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日前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南方科技大學張立源團隊三維量子霍爾效應研究入選。  入選簡介指出,張立源和中國科技大學喬振華等研究組首次在塊體碲化鋯材料上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並指出該量子化現象可能由磁場下相互作用產生的電荷密度波誘導,補全了量子霍爾效應家族的一個重要拼圖。
  • 林群院士入選「2019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12月17日,由中國科協主辦,新華網承辦的「典贊·2019科普中國」揭曉盛典在京舉行,我院林群院士入選「2019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 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發布
    新華網北京2月27日電(凌紀偉)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2月27日發布「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構架出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異構晶片  發展一個能夠同時支持流行的基於計算機科學的人工神經網絡和受神經科學啟發的模型和算法的通用平臺非常重要。清華大學施路平研究組與合作者提出了一種天機晶片架構,它高效集成了上面的兩種方法,提供了一個異構集成的協同計算平臺。
  • 盤點|全國各地法院2019年度十大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盤點|全國各地法院2019年度十大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2020-04-28 1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科協發布2019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事件」
    央視網消息:17日,中國科協在京舉辦了「典贊·2019科普中國」活動,活動現場發布了2019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事件」評選結果,它們分別是:  1.
  • 蘭大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新聞》雜誌年度十大新聞
    繼榮登美國《考古學》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後由蘭州大學雙聘院士陳發虎領銜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成員張東菊副教授共同通訊的夏河人化石研究成果與本年度其他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一起再次入選美國《科學新聞》(《Science News》)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十大新聞(Top 10
  • 2019年流行語網絡新詞有哪些?2019年度十大流行語公布
    看流行語榜單 識2019中國  近日,各類年度流行語榜單頻繁推出其中12月2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年十大網絡用語」。3日,上海《語言文字周報》編輯部發布了「2019年十大網絡流行語」。此外,以語言文字記錄時代特徵的知名語文刊物《咬文嚼字》,2日也公布了「2019年度十大流行語」。  通過這些「流行語」,人們可以管中窺豹般地回顧2019年的中國。
  • 北大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近日,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正式發布,北京大學工學院周歡萍課題組、化學學院嚴純華/孫聆東課題組的研究成果「闡明銪離子對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機理」入選。1998年加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2011年晉升為教授,2014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Nanoscale》期刊副主編,主要研究方向為稀土、半導體和金屬納米材料。
  • 2019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發布 聚焦健康、環境和能源
    新華社電 16日,在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共同主辦的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上,論壇組委會發布了「2019年度人類社會發展十大科學問題」。
  • ...蘭大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新聞》雜誌年度十大新聞
    白石崖溶洞內景 蘭州大學供圖【本報訊】(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耿睿)12月18日,記者從蘭州大學獲悉,繼榮登美國《考古學》雜誌評選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後,由蘭州大學雙聘院士陳發虎領銜、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成員張東菊副教授共同通訊的夏河人化石研究成果,與本年度其他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一起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12月30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科學中心揭曉。該榜單在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的指導下,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濰柴動力榮膺2019「十大年度榜樣品牌」
    來源:金融界網站2019年12月15日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辦的「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活動,隆重發布了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十大年度榜樣品牌等。濰柴動力和中國中車、中國移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吉利、阿里巴巴、茅臺集團、娃哈哈、格力、騰訊等企業,一道榮膺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十大年度榜樣品牌。這也是山東省唯一獲獎企業。 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受邀上臺領獎,並向觀眾分享了濰柴高端液壓技術重大成果。隨著這一成果大規模商業化落地,將一舉化解中國高端農業裝備的基礎技術瓶頸。